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

順着錢強手指的方向,衆人看到下面厚實的試車臺上安放着一臺約三米長,不到一米高,表面管線錯落有致,機身散發着暗金色光澤的燃氣渦輪動力裝置,正在試車臺上澎湃的運轉着。

見狀其他人還好,李放卻跟一臉嚴肅的看向錢強,語氣頗爲認真的問:“錢工,你確定你們的D—50的最高功率達到了三千千瓦級別?”

不止是李放,宋長征同樣投來詢問的目光。

也難怪兩人會如此質疑,除了騰飛廠從一千千瓦級別的D—40,忽然上升到三千千瓦級別的D—50讓兩人吃驚以外。

最重要的是兩人作爲海軍的軍備技術專家,是見識過同級別航空發動機的,那便是前幾年剛剛裝備海軍的運8型海上巡邏機上的渦槳—6。

可也正因爲如此,兩人越看試車臺上的D—50就越皺眉頭,原因很簡單,跟同級別的渦槳—6相比,D—50除了長度跟渦槳6差不多外,其他方面照比渦槳—6要小了一、兩圈兒。

這就好比兩個拳擊猛男,高矮一樣,可體重卻差了一、兩個級別,偏偏那個應該打輕量級的瘦子卻說自己有衝擊重量級金腰帶的實力,非要跟那個重量級的大胖子試試斤兩,讓人怎麼看怎麼覺得那個瘦子有點兒不自量力。

此時此刻李放和宋長征看D—50就有種看輕量級拳擊猛男的心態,要知道航空發動機的功率與進氣量有很大關係,所以適當的增大發動機的直徑有助於進氣量的增加。

可騰飛航空動力的D—50似乎在這方面沒有任何改變,整個發動機除了加長,因爲外表的管線複雜而增粗了稍許外,整體跟旁邊停放的D—4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的內直徑沒啥本質區別。

可以說就是D—4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做個拉皮兒加長版,可這樣的燃氣渦輪動力裝置怎麼可能擁有三千千瓦級別的功率?要知道運8裝備的渦槳—6是根據蘇聯同類發動機仿製而來,那是經過蘇聯航空技術部門經過嚴格計算確定的最優結果,所以兩人怎麼看怎麼覺得錢強剛纔的話有些言過其實。

錢強並沒有回答,而是衝着一旁的操作員問了一句:“小陳,現在功率多少?”

“兩千二。”

“加到三千。”

“好的。”

話音未落,小陳便將旁邊的控制閥緩緩上推,不斷跳動的顯示屏上功率開始蹭蹭的往上跳,很快數字達到了3046千瓦,小陳這才停下上推的動作,然後查看屏幕上的各項數據,看看功率上去後有沒有什麼情況。

其實都不用去看屏幕上的數字,從試車臺上不斷增高的轟鳴聲中就知道,D—50的功率在一點點增高。

直至刺耳的嗡名聲充斥整個操作檯,好在操作檯做了隔音處理,不然以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發出的巨大噪音,足以讓裡面的人聽力受損。

然而李放和宋長征已經對此毫不在意,他們只是難以置信的互視一眼,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一個輕量級的拳擊手真的擁有挑戰重量級大胖子的實力。

這在拳臺上已經算是奇蹟,可要是放在燃氣渦輪動力裝置上,那就是奇蹟中的奇蹟,要知道所有的航空設備終極追求便是儘可能的輕量化,如此才能獲得更好的適應性。

燃氣渦輪動力裝置也是一樣,無論是作爲飛機的動力還是當做地面的發電裝置,輕量化的燃氣渦輪動力裝置都可以變得更加靈活,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

“你們D—50的質量應該有一噸左右吧?”李放和宋長征低着頭交流了兩句後,宋長征終於是開口問了一句話,一旁的李放也看向錢強等待着回答。

“一噸?燃氣渦輪動力裝置什麼時候按噸來計算了,我們騰飛航空動力都是用公斤,不過部隊要是這麼算也行,我們的D—50總質量是0.857噸。”

聽着錢強的話,李放和宋長征鬧了個大紅臉,可還沒等他們找個地縫鑽進去時,就聽到0.857噸這個數字,兩人齊齊的愣了一下,一時沒反應過來,只是李放皺眉的呢喃一句:“不到一噸?”

“857公斤,距離一噸還遠着呢!”一直不說話的趙主任終於是看不下去了,錢強剛纔要說海軍,他也就得過且過了,結果老錢上來就把部隊給搬出來,一地圖炮把趙主任也給炸了。

再加上李放和宋長征一時沒搞明白0.857噸是什麼意思,趙主任終於是忍不住了,沒好聲氣的提醒了一句。

不過李放和宋長征卻沒有理會趙主任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因爲兩人都被857公斤這個數值給驚到了,要知道渦槳—6可是一千兩百公斤,1.2噸的重量,所以宋長征纔會用噸這個單位。

按照他們兩人的估計,能比渦槳—6減輕兩百公斤就已經算是不小的技術飛越了,結果騰飛航空動力的D—50不但降到了1000公斤以下,更是達到了857公斤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數字。

這就讓兩人不僅僅是吃驚了,而是徹底的震驚了,要知道航空設備減重那可是世界性難題,設計的東西方方面面,有時候爲了一個結構件兒達到減重要求,技術團隊真的是沒日沒夜一克重量一克重量的向下減。

達到公斤級的減重要求可以說是擁有不小的技術進步,百公斤級別的技術跨越一般都是奢望,可騰飛航空動力的D—50卻比同級別的渦槳—6降低了三百多公斤,那就不是技術跨越,而是技術飛越。

質量輕,功率足,放到飛機上等於是結構簡配,增加在載荷;放在其他領域同樣潛力巨大,於是李放和宋長征第一次露出濃濃的求知慾,特別是李放一改先前的高冷氣質,誠懇的問着錢強:“錢工,你們是怎麼做到了。”

“啊~~簡單,壓氣機我們從以前的六個增加到十四個,增大空氣壓縮比率;渦輪由原來的兩個拓展到四個,提高運轉效率,配合HX—4—1型核心機,在直徑不增加的情況下,功率較之D—40提高了三倍,算是到了HX—4—1型核心機的拓展極限了……”

錢強說的是舉重若輕,正準備就壓氣機和渦輪之間的氣流流速與功率轉換說點兒更專業的,卻被李放伸手打斷:“錢工,我問的不是航空發動機的原理,而是你們怎麼到整機質量857公斤?要知道同級別的渦槳—6可是1.2噸,哦,不,是一千兩公斤,你們的D—50比渦槳—6整整低了343公斤。”

“哦~~原來是這個呀。”錢強恍然的點點頭:“當然用的是新材料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四百九十章 扮豬吃老虎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八百一十九章 技術爆發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五百三十七章 成了渣渣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教6 pro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兩百六十三章 無葉風扇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運—15Mini艦載多用途運輸平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運—18NB運輸機真牛逼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八百二十章 超高音速風洞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六百三十四章 試驗驗證機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級別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首款多用途:殲—8E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八百七十六章 差點兒屈辱的跪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現實中的“鋼鐵俠”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一百零四章 修飛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料敵從寬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五百五十一章 換零花錢的小玩意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亮亮家底兒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中國騰飛的老毛病第四十八章 精鑄工藝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八百三十二章 五星出東方耀中國第十三章 人給我留着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DPZ—06霍爾推進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七百四十章 那它爲什麼開始降落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液氧-煤油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洛馬老哥,給個面子!第一千九十六章 新型中等推力航空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九十章 一臺戲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八百四十章 攢臺光刻機試試?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話不多,事兒卻給你辦的明明白白第一百二十二章 除名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坐空客飛機第八百三十九章 芯片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三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五百二十一章 繳槍不殺第一百七十章 意味着什麼?第七十九章 分錢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無偵—10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第八百八十八章 價格戰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做到了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七百四十章 那它爲什麼開始降落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做到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目標:東南亞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八百一十三章 TY—6大型無人機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七百七十六章 贏面有多大?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隱身豹第七百零六章 這是往絕路上逼呀第八百九十九章 次級戰略運輸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八百八十六章 麥道的A級供應商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九百五十七章 是美國人的第兩百四十六章 窮人的導彈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龍MAX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立個Flag第四百六十一章 海軍專家組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四百九十章 扮豬吃老虎第三百五十二章 拭目以待第八百一十九章 技術爆發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五百三十七章 成了渣渣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教6 pro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兩百六十三章 無葉風扇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運—15Mini艦載多用途運輸平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運—18NB運輸機真牛逼第兩百八十九章 內刊第八百二十章 超高音速風洞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中國騰飛體系化的碾壓優勢第六百三十四章 試驗驗證機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級別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首款多用途:殲—8E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八百七十六章 差點兒屈辱的跪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現實中的“鋼鐵俠”第九十五章 小人雪糕第一百零四章 修飛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同行的核心技術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料敵從寬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五百五十一章 換零花錢的小玩意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亮亮家底兒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中國騰飛的老毛病第四十八章 精鑄工藝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八百三十二章 五星出東方耀中國第十三章 人給我留着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全球無人機哪家強,中國浣城找蘭翔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DPZ—06霍爾推進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七百四十章 那它爲什麼開始降落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液氧-煤油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洛馬老哥,給個面子!第一千九十六章 新型中等推力航空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一千五十六章 腹黑的總部首長第九十章 一臺戲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八百四十章 攢臺光刻機試試?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話不多,事兒卻給你辦的明明白白第一百二十二章 除名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坐空客飛機第八百三十九章 芯片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三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五百二十一章 繳槍不殺第一百七十章 意味着什麼?第七十九章 分錢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無偵—10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第八百八十八章 價格戰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三百五十三章 成功啦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做到了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七百四十章 那它爲什麼開始降落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做到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目標:東南亞第一千五十二章 合金X,Y,Z……第八百一十三章 TY—6大型無人機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七百七十六章 贏面有多大?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隱身豹第七百零六章 這是往絕路上逼呀第八百九十九章 次級戰略運輸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八百八十六章 麥道的A級供應商第一百三十章 逼真的F—14第九百五十七章 是美國人的第兩百四十六章 窮人的導彈第五百三十章 人民內部矛盾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龍MAX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立個Flag第四百六十一章 海軍專家組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備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