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騰飛集團行,你們怎麼不行?

不單單是那家渦軸發動機公司的總經理難以置信,就是其他“友商”的負責人同樣是滿臉的驚愕。

無他只因爲騰飛集團的WD—63ZB渦輪軸發動機功重比居然達到了9.5。

這說明什麼?

很簡單,WD—63ZB渦輪軸發動機可以用最輕的重量,釋放出更大的功率,換句話說,WD—63ZB渦輪軸發動機就是一門超級小鋼炮。

沒辦法,如果說渦扇發動機的衡量指標是推重比的話,那麼渦軸發動機便是功重比。

推重比越大,越說明渦扇發動機性能越高,同樣的功重比越大,越是意味着渦軸發動機的越是強大。

因此只要有能力生產渦軸發動機的企業無不在功重比上下各種死力,所追求的便是用更輕的重量,獲得更大的功率。

問題是這條路比渦扇發動機還要困難,因爲渦軸發動機礙於自身獨特的結構,沒辦法利用風扇增加做功,只能靠着單純提高渦輪前溫度這一個辦法來提升功率。

然而這個辦法說來簡單,真要是做起來卻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工業製成品,甚至沒有之一。

若非如此,當今世界上也不會只有美國人才能夠製造出功重比在9以上的渦軸發動機,剩下有一個算一個連美國人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即便是在重型直升機方面號稱超越美國的前蘇聯同樣在美國人面前是個弟弟。

因爲前蘇聯引以爲豪的D—136大功率渦輪軸發動機儘管擁有8500千瓦的超強動力,但總體重量卻達到1050公斤,功重比僅爲7.25。

儘管跟其他國家的渦軸發動機相比是很不錯,但跟美國的渦軸發動機一衡量還是差了一大截。

要知道美國爲CH—47D的最新款,與WD—63ZB渦輪軸發動機同級別的T55—L—712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爲3276千瓦,但總重量僅爲340公斤。

功重比達到9.8。

至於爲“超級海種馬”配備的T64—GE—419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功重比更是達到驚人的10.2。

別的看美國的兩款大功率渦軸單獨拿出那一個都不如D—136的功率大,似乎被蘇聯或俄國人壓了一頭。

但這並不意味着美國人就做不出D—136這樣的大功率渦軸發動機,而是礙於自身的任務需求,沒有做那麼大的必要。

因爲無論是“支奴幹”還是“超級海種馬”美軍都要求能夠在航母或是兩棲攻擊艦上正常起降,這就導致兩款重型直升機的尺寸不能無限擴大,只能在某些方面進行取捨。

相比之下,米—26重型直升機就沒有類似的顧慮了,再加上前蘇聯本來就國土遼闊,中亞和遠東地區更是地廣人稀,因此蘇聯人只能將直升機做大才能滿足自身的需求。

從這方面來講美俄重型直升機無所謂孰優孰劣,只不過是各自的需求不同而已。

但從渦軸發動機的角度來講,美國人的技術優勢還是很明顯的,無論是材料還是工藝都要領先於前蘇聯,換句話說,也就是需求不同,導致美國人只鍾情於尺寸較小但任務彈性更大的重型直升機,否則的話,做出一款比D—136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更輕,功率更大的發動機真的是分分鐘的事兒。

正是清楚這一點,包括前蘇聯以及現在的俄國在內世界渦輪軸發動機業界公認美國是渦輪軸發動機的NO.1!

正因爲如此,全世界的渦軸發動機都以美國人爲標杆,然而越是如此,不少國家和企業越是覺得美國的技術高不可攀。

歐洲、南美莫不如是,至於國內更是如此。

特別是那些所謂渦軸製造單位的專家和工程師,真的是對美國的技術即崇拜又畏懼,還有那麼一絲絲嫉妒。

正是這種矛盾的心態,導致國內不少渦軸發動機生產廠商在制定目標時各種的超前且高大上;在具體實施上一會兒親美,一會兒親俄,夾在中間的則是擁抱歐洲。

總而言之是反覆橫跳,沒有一個踏踏實實的長遠規劃。

再加上這些“友商”的負責人都是有任期的,長則五、六年,短則兩、三年,更是無法保證一個長期項目的持續研發。

畢竟蕭規曹隨只是存在於歷史故事當中,現實哪個負責人真要這麼幹了,那還不得被人說成是草包呀。

連最起碼的經營理念都沒有,讓你上來幹什麼?還不如換上一條狗呢。

正因爲如此,即便某家“友商”有長期研發項目,也會因爲負責人的更換導致型號進展一波三折。

不是研發隊伍人事更迭,就是型號指標被迫修改,不然如何能體現新負責人的水平和能力?

結果這麼一搞,讓本就混亂的渦軸發動機研發變得更加魔幻甚至是玄幻。

如此狀況下,大部分型號除了完蛋別無他路。

不過完蛋了,這些“友商”負責人們也是有說法:

我們瞄準的是世界先進水平,奈何渦軸發動機技術難度太大,我們承認這一次有賭的成分,把型號指標對標美國XX先進渦軸發動機,結果證明我國在基礎科學、材料研究、系統集成方面還有待提高。

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是一無所獲,就比如說在發動機外殼方面……巴拉巴拉……

總而言之無比成熟的辯解話術都已經成了套路,無論那家換個名頭都是適用。

無外乎是美國太先進,我們嘗試超越,奈何自身底子太薄,連技術先進的歐洲人都搞不定,還不如歐洲人的我們又怎麼能行?

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不過失敗或失敗,在整個過程中也不是一無所獲,還是在很多方面總結出不少經驗,填補了諸多空白,基於此我們推出了更佳具體的某某型號,領導~~~有空幫我們批一下~~~~

這次您放心,保證能把型號的樣品給拿出來,不然都不用領導說,我自己就搞個菊花殘!

反正不管怎麼弄,“友商”們總是不會錯的,剩下的就是上級乖乖掏錢就行,至於渦軸發動機做成什麼樣,那就是不是上級決定的,完全是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霸道總裁架勢。

在這樣的模式和體制下,各“友商”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不說富得流油,那也就對事吃喝不愁,絕對是當下各行業羨慕的存在。

結果就在“友商”們集體尸位素餐,大搞體制紅利時,騰飛集團的WD—63ZB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無異於是一記耳光,抽得一衆“友商”完全找不到北。

你們不是說沒人能達到美國人的水準嗎?怎麼騰飛集團就行,你們就不行?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近乎屠殺的一邊倒空戰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一千一十七章 領先兩代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樣的騰飛集團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無恥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四百八十三章 反潛,我是認真的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這事兒我莊建業能幹?第四章 數是這樣算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那東西好?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七百三十七章 圖樣圖森破第一千零一章 韓國友人的一片心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發動機高空重啓試驗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主意誰想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六百零一章 波音767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從來不強人所難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現實中的“鋼鐵俠”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七百四十五章 實施火力打擊第一千二十八章 靜不穩定技術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運5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災人禍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瞌睡遇枕頭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九百四十章 天價二手貨第四百零一章:這臉打的……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航程五千公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兩百六十八章 風扇的坑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請各位先了解下什麼是凱夫拉材料第八百二十四章 886萬人民幣,一架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亮亮家底兒第四百零三章 生產速度:四小時一架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把錢賺到手軟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華“側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演習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兩百四十一章 品,你自己細品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四百二十三章 中國軍人第一千九十九章 長城工程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意味深長的小眼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炸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加坡航展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壓TM—9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七百二十七章 空客他們夠格嘛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碾過防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全球航發霸權的基礎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九百二十六章 FCNB—2000項目第三百二十章 聯合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航空界的震撼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火箭發動機第七百一十章 假新聞,下一個第六百五十四章 空中運輸力量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第七百七十三章 再戰東南亞第一百一十一章 機會(爲雨下微末舵主加更)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六百二十二章 慢待外賓第七百五十五章 勝敗在此一舉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近乎屠殺的一邊倒空戰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一千一十七章 領先兩代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樣的騰飛集團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無恥第三百二十一章 狠人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四百八十三章 反潛,我是認真的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這事兒我莊建業能幹?第四章 數是這樣算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那東西好?第八百六十一章 圖啥?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七百三十七章 圖樣圖森破第一千零一章 韓國友人的一片心意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發動機高空重啓試驗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主意誰想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六百零一章 波音767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們中國騰飛從來不強人所難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現實中的“鋼鐵俠”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七百四十五章 實施火力打擊第一千二十八章 靜不穩定技術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們想做飛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運5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巡飛彈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災人禍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瞌睡遇枕頭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九百四十章 天價二手貨第四百零一章:這臉打的……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航程五千公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LYJ—15超遠程地空導彈系統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兩百六十八章 風扇的坑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請各位先了解下什麼是凱夫拉材料第八百二十四章 886萬人民幣,一架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亮亮家底兒第四百零三章 生產速度:四小時一架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把錢賺到手軟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軌道稅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中華“側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矢量發動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演習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兩百四十一章 品,你自己細品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第四百二十三章 中國軍人第一千九十九章 長城工程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意味深長的小眼神第一百六十六章 炸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五百二十六章 新加坡航展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傾轉旋翼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壓TM—9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七百二十七章 空客他們夠格嘛第一百九十一章 拆解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碾過防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全球航發霸權的基礎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九百二十六章 FCNB—2000項目第三百二十章 聯合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航空界的震撼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火箭發動機第七百一十章 假新聞,下一個第六百五十四章 空中運輸力量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第七百七十三章 再戰東南亞第一百一十一章 機會(爲雨下微末舵主加更)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六百二十二章 慢待外賓第七百五十五章 勝敗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