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亂象

“營州必得而復失!”這是張五郎的心腹蔡賓密進的第一句話,聽起來有點危言聳聽。

蔡氏是張五郎的丈人家,籍貫同是嶺南,以前卻並無門楣,不過是商賈之家。當初張五郎遂薛崇訓在鄯州時,尚無今日之顯赫地位,偶見祭拜亡親的蔡氏小娘便一見傾心,在旁人的撮合下喜結良緣。世人很講究門當戶對的聯姻,但沒有絕對的事,當初武則天還出身木材商人。而且誰也沒想到薛崇訓會開國登基,張五郎會封侯拜將。蔡氏是張五郎明媒正娶的正妻,已經育有一女,今年又懷上了;蔡氏同屬嶺南人,故而他們蔡家的人和張五郎是很親近的。

這回跟着他到河北道的蔡賓便是蔡家的親戚,以前是跟着蔡翁在生意買賣上出謀劃策的人,還是一副商賈的頭腦,所以就算他說得危言聳聽,張五郎還是很淡定,打心眼裡不怎麼瞧得起蔡賓的見識。

於是張五郎摸着案上的琴左顧而言它,嘆了一聲道:“此時鎮守營州不知何日能返,內人生育也不能回家了。”

蔡賓愣了愣,忙勸道:“大事要緊,此非將軍牽掛家小的時候。”

張五郎不理會,猶自擺弄着面前的琴,他其實根本不懂音律,多有附庸風雅之嫌。只因薛崇訓也是個半吊子,卻與喜歡與杜暹一起把玩音樂,這種風氣便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下邊的一批自喻儒將的將帥,聽說殷辭也在請名家指點音律。

蔡賓有些焦急地說道:“營州是東北絲綢之路的要衝,契丹佔據此地時獲利頗豐,今落入大晉之手他們絕不會甘心,更不會善罷甘休,此時已在蠢蠢欲動尋找機會。雖然將軍手裡有三鎮兵馬,但明光軍精銳之師調走,營州武備大損,情形堪憂。”

張五郎心道蔡賓果然是改不了商人的頭腦,滿腦子想得就是利。他便忍不住說:“營州情形不妙,我早有所察,只是你沒說到點子上。險處首先在國內,一是要修城勢必大舉徵發民丁,引起河北道各地百姓不滿,就算是北衙派來了造水泥的人也不能改變這個現狀;二是營州與周邊各族對立,河東都督府、幽州都督府兩地精銳盡在營州,謹防河北有亂臣賊子叛亂,屆時調營州精兵南下又讓異族有機可乘。所以我已上表兵部,請增安東都督府健兵數量,並將安東鎮治所遷到營州,以此長久防範此地。

其次營州長史薛訥進言,之前營州對胡人的政策太過苛刻不利於長治久安。我與薛長史看法相同,故而改變政令,在柳城設置學校,收攏一部分傾向大晉的識漢字的胡人,再任用他們到胡人聚居的州縣做官,實行以胡治胡,從而改變營州各地叛亂此起彼伏的緊張局面。”

蔡賓道:“招募兵員訓練以及教化胡人都不是短時日能見效的法子,恐怕遠水不能救近火……”他又走近了兩步,低聲說道,“當前危局都是杜暹施政不當所致,卻要讓將軍來承擔。若是任命新的河北總管時皇上在宮裡,定然不會選將軍來趟這渾水。依我所見,河北一旦有事,咱們是無計可施!”

張五郎沉默不語。琴房外面到處都是積雪,東北的冬天十分寒冷,正值陰天外面的天空灰濛濛的。大白天的房屋裡沒有點燈,只有兩盆取暖的木炭,朦朧不清的光線好像是旁晚一般。

蔡賓放低了聲音繼續勸道:“咱們得儘快上書朝廷,把眼下的處境事先言語一番,皇上和大臣們明眼一看就知道當前局面非將軍的責任,而是杜暹遺留下來的問題。如此一來,萬一出了事兒,將軍的罪責也不大。另外營州相比河北榆關內的地盤,不過是化外之地,若是兩線亂起來時,將軍宜身在幽州,而將營州失守的責任推到守將身上;加上皇上念舊,念及將軍多年追隨,必定不會追究將軍丟失營州之罪。忠言逆耳,將軍宜早作打算,不可不察。”

“張某豈是那等人?!”張五郎頓時有些不快,“營州的形勢我自會上書,但推卸責任這樣的事決不能幹!到時候真遇到戰事,我便留在柳城死守,人在城在,方不負朝廷封疆之重託。”

……營州天寒地凍,土地凍得和石頭一樣硬,但挖煤、煉焦、燒水泥諸事一天也沒消停過。河北道大舉修築工事的政令蓋着長安各級衙門的大印,從營州總管行轅到地方州縣都要加緊準備,誰也擔不起瀆職的罪。

汝羅守捉燒煉水泥的作坊在汝羅城郊,但燃料卻準備要從五十里地外的玉石山運來,因爲那邊有個煤礦,將煤採出來後可以就在附近修窯煉製焦炭。

泥土早已凍硬,修窯的工匠奴隸們要先將土烤軟,土窯周圍燃着好幾堆大火,凍得簌簌發抖的奴隸們不自覺地往火堆旁邊靠,一不留神就會捱上監工的一鞭子。現場有幾個從長安派過來的工匠,另外一些地方哨堡抽調過來做監工的地方軍士,絕大多數還是幹苦工的奴隸和罪犯。這麼寒冷的天氣,風大得幾乎能將人颳倒,在野地裡幹活簡直就是活受罪,普通老百姓在這個季節都呆家裡過冬了,官府要點民丁服役也十分困難,所以大多數時候只能驅使奴隸和流放犯。

所幸近來國內很多犯死罪要抄斬的家門都改|判流放營州,確是給營州帶來了不少勞動力。就像滑州崔家又倒了大黴,受家族中當官的崔明善牽連,族中光被流放到營州的就有一千多號人。現在在這裡修窯的一衆流放犯中,就是幾十個是崔門的。崔明善是一死了之了,被寬恕的活人卻在這裡活受罪,地都能凍硬的氣溫,那風吹在臉上真如刀割一樣,比鞭子時不時抽在背上頸子上還難受。

崔明善犯了什麼罪?犯了將女兒嫁給“誣陷天子圖謀不軌”的賈煥成了他岳丈的罪,又加上前朝大臣崔日用與皇帝的積怨,不被牽連重判都是很困難的事兒。

窯邊上一個鐵青一張臉挑着擔子的後生正是崔明善的長子崔啓高,出身書香門第又如何?現在連販夫走卒都不如,他的臉上也有一道血紅的印子,剛剛被抽出來的,鞭子沒打準打到了臉上,沒有衣服的阻擋一鞭下去拿是立馬見血,難怪他那副表情。

窯中夯土的一個青年也姓崔,見崔啓高過來便隨口接了兩句話,此人與其是崔啓高的親戚,還不如說是同鄉,出事前和崔明善家都沒怎麼來往的,關係十分生疏;而現在被安排在一處做苦力,患難之中反倒熟悉了。

姓崔的後生趁說話的機會歇了一口氣,直起腰望向山腳下的煤礦,隨口說道:“我堂兄被點去挖煤,之前他還羨慕我只是在外頭修窯。如今看來,在這兒被風吹得要死不活,真不如去鑽煤洞子!”

崔啓高沒有搭腔,他剛剛被抽了一鞭子憋着一股氣根本沒心情和別人扯淡。他爹以前怎麼着也是京官,家裡也是大戶人家,何曾被人像牛馬一樣對待?況且還不能反抗,他心裡清楚得很,反抗會是什麼下場。

站在土窯中的後生還想說話,就見一個手持皮鞭的軍士怒氣衝衝地向這邊走過來了,後生的額上頓時露出三根黑線,情知被打兩鞭子並被謾罵是免不了的。不料就在這時,忽然聽得“轟”地一聲,不遠處玉石山下的煤礦那邊出了什麼事,頓時吸引了修窯的人,本來要懲罰這個崔姓後生的軍士也一下子忘記了這回事,注意力被吸引過來,馬上轉頭向山腳下望去。

人們紛紛側目,只見煤洞那邊塵土騰起,沙石滾落,接着就有人大喊起來。這邊修窯的很快回過神,有人嚷道:“煤洞塌了!”

很快窯場上就騷|亂起來,因爲煤礦和焦窯本屬於一個工場,煤洞裡幹活的人很多都是這邊的親戚同鄉或者熟人,人們見洞子塌了自然十分擔心裡面人的性命,如那個崔姓後生的堂兄就在洞子裡。

幹活的苦工人多,情緒激動就往山那邊奔跑,監工軍士人少,場面很快就失去控制。苦工們根本不聽軍士的吆喝,有人見狀一怒之下拔出兵器來,有個當頭的急忙抓住那軍士的手腕:“你想幹甚?現在動這玩意,只要見了一滴血,咱們馬上會被人羣踩死!”

軍士們聽罷不再阻擋失控的人們,任由這裡亂作一團。不一會兒來了個騎馬的小官,急衝衝地找來幾個士兵吩咐道:“立刻回城去稟報守捉,調兵過來!其他人,收好兵器,拿上鋤頭去幫忙挖人。”

一大羣人涌到出事的煤洞外面挖掘,有埋得淺的真被挖出來還活着,只是受了傷,但裡面更多的礦工恐怕是沒救了。在場的官吏和一個將領看起來都非常緊張,營州各地修工事的、挖礦的地方大小動|亂十分常見,眼下這情況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就會演變成一場叛亂。g

第72章 功勞第57章 捷報第17章 不對第72章 功勞第38 岐州第84章 湯鑊第98章 患難第27章 檄文第18章 白色第36章 賑災第18章 承香第49章 感遇第42章 工地第4章 心境第10章 水珠第62章 清算第84章 前途第52章 錢法第62章 出行第39章 黑炭第2章 絕地第31章 北地第21章 治法第38章 燈光第34章 試探第31章 稻草第83章 玄虛第41章 鐵炮第45章 來往第33章 楊柳第32章 折花第40章 難堪第18章 范陽第3章 不平第27章 那夜第16章 無糧第30章 天物第66章 山青第13章 莫笑第31章 北地第29章 烏雲第56章 厲害第14章 驟變第50章 修煉第20章 胡兵第43章 破城第20章 奇兵第40章 飛虎第12章 粟米第25章 出路第23章 歡宴第65章 禮遇第13章 素衣第101章 妙計第91章 城下第37章 求情第38章 道同第28章 神策第4章 金斗第75章 貴人第39章 兵營第3章 勸進第36章 賑災第108章 刀叉第36章 松樹第45章 辛辣第65章 忠臣第69章 獨行第16章 永遠第4章 海天第25章 白天第37章 雷電第10章 秋高第40章 飛虎第48章 換臉第48章 劍傷第12章 野心第34章 信號第5章 道謝第20章 左右第3章 冷巷第26章 喜事第65章 反差第2章 字典第15章 可汗第16章 細軟第54章 山寨第92章 亡魂第36章 夜笛第6章 難受第11章 慕容第78章 風雪第35章 命運第6章 野味第107章 可憐第12章 夕陽第18章 初道第36章 過問第33章 王侯第2章 絕地
第72章 功勞第57章 捷報第17章 不對第72章 功勞第38 岐州第84章 湯鑊第98章 患難第27章 檄文第18章 白色第36章 賑災第18章 承香第49章 感遇第42章 工地第4章 心境第10章 水珠第62章 清算第84章 前途第52章 錢法第62章 出行第39章 黑炭第2章 絕地第31章 北地第21章 治法第38章 燈光第34章 試探第31章 稻草第83章 玄虛第41章 鐵炮第45章 來往第33章 楊柳第32章 折花第40章 難堪第18章 范陽第3章 不平第27章 那夜第16章 無糧第30章 天物第66章 山青第13章 莫笑第31章 北地第29章 烏雲第56章 厲害第14章 驟變第50章 修煉第20章 胡兵第43章 破城第20章 奇兵第40章 飛虎第12章 粟米第25章 出路第23章 歡宴第65章 禮遇第13章 素衣第101章 妙計第91章 城下第37章 求情第38章 道同第28章 神策第4章 金斗第75章 貴人第39章 兵營第3章 勸進第36章 賑災第108章 刀叉第36章 松樹第45章 辛辣第65章 忠臣第69章 獨行第16章 永遠第4章 海天第25章 白天第37章 雷電第10章 秋高第40章 飛虎第48章 換臉第48章 劍傷第12章 野心第34章 信號第5章 道謝第20章 左右第3章 冷巷第26章 喜事第65章 反差第2章 字典第15章 可汗第16章 細軟第54章 山寨第92章 亡魂第36章 夜笛第6章 難受第11章 慕容第78章 風雪第35章 命運第6章 野味第107章 可憐第12章 夕陽第18章 初道第36章 過問第33章 王侯第2章 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