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形勢突變

次曰天剛亮,明德門的守軍便發現了情況異常。長安凍城五里外出現了一支軍隊,有數萬人之多,氣勢恢宏,旌旗鋪天蓋地,在一杆紫色大旗上,繡着兩個斗大的黑色大字的安西里,這是安西大軍到了”明德門守軍不敢開門,飛奔去向南軍主帥孟雲稟報。

孟雲急上城樓探望,他見安西軍皆爲騎兵,黑甲長戟,刀箭如林,在城外的原野上殺氣奔騰,他心中一陣膽寒,當初他背叛李慶安”心中一直惶惶難安,現在李慶安率大軍到來,使他想起了當初李慶安的命令,取他人頭來換取安西出兵,更加令他害怕,他立刻下令道:“沒有我的命令,城門誰也不準開!”

他隨即飛奔下城,向李亨彙報去了。

此時不僅城外安西軍大軍開至,長安城內也出現盛況,由八千太學生組成的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出在朱雀大街上,最前面是一百餘名朝臣,由前戶部尚書張筠率領”包括被李豫提撥的國子監祭酒顏真卿、太常寺卿張咱、禮部侍郎韋見素等重臣,他們秩序井然,隊伍緩慢地向朱雀門方向開去。

在隊伍的最前方,一幅五丈高的橫幅上寫着,“擁立太子即位!,這是顏真卿的手書。

這個消息轟動了長安城,無數民衆奔跑出來夾道觀望,張筠振臂高呼:“反對太上皇即位,擁立太子!”

近一萬士子齊聲高喊:“反對太上皇即位,擁立太子!”

聲勢極爲浩大,在中途,現任戶部尚書裴顯、太子詹事獨孤浩然、京兆少尹崔光遠等二十餘名官員,以及退仕的裴寬、張介然、蓋嘉運等老臣也加入了隊伍,在張筠和裴顯兩個大唐重臣的引領下,不斷有中下級官員、外地在京的官員也加入了隊伍,行程至一半時家已有上千官員出現在隊伍中,他們皆是一致口號:反對太上皇即位,擁立太子!

隊伍中,一幅巨大的、請求擁立太子的聯名錦緞書不斷在隊伍中傳送都爲首簽名是虞鄉縣公張筠,其次是戶部尚書裴顯,在兩個斗大的名字下面,則是一個個密密麻麻的小名字。

太學生沒官員的遊行轟動了長安城,這使得王井等百官提出了太上皇即位的倡議顯得軟弱而蒼白,這時,一直保持沉默的羽林軍和萬騎營在萬騎營將軍安抱玉的率領下都將宮城和皇城全部關閉,不準南軍進入宮城,安抱玉明確提出了主張:新皇冊立當由政事堂與皇后共商確立,任何人不得越權廢立。

形勢在第二天驟然發生了變化,本來滿懷信心的李亨在洶涌的民意和官意麪前沉默了家尤其李慶安陳兵長安城外,李亨更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強行鎮壓,驅超遊行的太學生。

雍王府內,李亨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心中充滿了沮喪沒後悔,他天不亮便起來了家心懷激動地期待那一刻的到來,但他沒有等到王徑等大臣的第二次請上位”卻等到了安西大軍的兵臨城下,和一萬人的大遊行,使李亨的野心遭到了極大的挫折,此時他很後悔家昨天不該聽王拱之言禮讓三次,他應該趁李慶安的軍隊未到便直接上位”讓生米做成熟飯,可現在,他悔之晚矣。

一名下人在門口稟報道:“王爺,令狐先生到了!”

李亨連忙道:“快快請他進來。”

李亨對令狐飛印象深刻,他的謀略沒見識都明顯要超過王拱”在今天情況突變之時都李亨想到的不是王拱,而是這個令狐飛。

令狐飛可以說是政事堂中最沒有背景和資歷的一人,他原本是一名沒有通過吏部考的進士,一直在蜀中給人做幕僚,默默無聞,後來鮮于仲通將他介紹給了正倒黴的楊國忠,楊國忠得到了他的輔佐,便一步步向上爬,最終爬到了右狗國之位,而作爲報答,楊國忠也大力提拔了令狐飛,做到了戶部侍郎,或許是李隆基也想給楊國忠找一個得力的助手,便破格提拔令狐飛爲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躋身政事堂。

李亨一直都不太注意這個人多但自從上次楊國忠成功說服李承宏兄弟後,李亨便開始對令狐飛刮目相看”他開始意識到,這是一個極爲難得謀略型人才,他決心將此人攬爲自己的親信。

片刻,令狐飛在一名家人的帶領下匆匆來進了李亨的書房,令狐飛上前兩步,躬身行禮道:“卑職參見太上皇。”

“令狐使君不用客氣,快快請坐!”

李亨語氣親熱地請他坐了下來,又命人上了好茶,儘管李亨心中着急,但他表面上依然平靜如初,看不出半點焦慮的神情,讓令狐飛不禁暗暗讚歎,果然薑是老的林,沉得住氣啊!

“不知太上皇讓卑職過來,是否爲長安。亂局?”倒是令狐飛忍不住先問了。

李亨點點頭,嘆了口氣道:“長安局勢驟變,我也有些不知所措,所以把使君請來,商談一下當的局勢沒對策。

令狐飛微微一笑道:“卑職今天在朱雀大街上看了一會兒,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不妨給太上皇說一說。”

李亨知道令狐飛必然言之有物,便立刻道:“使君請說!”

令狐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沉吟了片刻,這才緩緩道:“遊行走從明德門附近的安義坊開始,剛開始是張筠牽頭,所有參加的官員基本上都是張黨,張筠是大唐文壇領袖,又是前任國子監祭酒,在太學生中很有威望,所以他能很容易召集八千太學生,至於國子監祭酒顏真卿,我倒覺得他是有點被迫而來”怕太學生們過分鬧事,從安義坊出發,這明顯是刻意找的出發點,但在蘭陵坊時,裴顯又率領大羣官員和退仕重臣們參加了隊伍,太上皇想到了什麼?”

“你是說裴顯?”李亨愕然,“他不是被軟禁在府中嗎?怎麼出來了?”

“太上皇還不知道嗎?聽說裴顯昨夜被人教來,死了二十幾個南軍士兵家十之八九是李慶安的探子所爲。”

這件事李亨確實不知道,孟雲壓根就沒有向他彙報,李亨心中一陣惱火,這個孟雲現在就開始欺瞞他了嗎?

令狐飛見有些來題,他連忙道:“太上皇,其實裴顯逃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參加了張筠的遊行,這纔是問題的關鍵。”

李亨略一沉吟,便道:“難道是他們事先有了勾結?”

令狐飛笑道:“正是如此,張筠從是都是支持蜀王沒先帝,今天卻突然轉了性子,居然支持太子,他不怕先帝怪他是牆頭草嗎?”

“張筠一向都是牆頭草,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不!言完全是這樣。”

令狐飛解釋道:“無利不起早,如果沒有切實到手的利益,張筠會爲一今年少的太子不惜得罪先帝和蜀王嗎?”

這句話忽然讓李亨驚醒了家他聯想到裴顯半路加入隊伍,這才恍然大悟,道:“難道張筠和李慶安已經暗中達成了條件?”

令狐飛點點頭”“應該是這樣,否則,李慶安不會這麼魯莽地屯兵長安城外五里處,他明顯是在爲張筠押陣。”

說到這家令狐飛又笑道:“還有一個有趣的情形”隊伍行至崇業坊時,我見兵部右侍郎吉溫也參加了隊伍”安祿山居然也支持太子即位,這明顯是有點投靠朝廷的意思了。

李亨心亂如麻,他此刻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纔好了”他微微嘆息一聲,又道:“我現在心中很亂,我很想知道下一步該怎麼來,希望先生能提供給我一個有益的建議。”

令狐飛也明顯感到了李亨對自己的綺重,他也知道,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楊國忠已經衰敗,不值得他託付家那麼李亨的這棵大樹,極可能就是他將來的依靠了,這個機會,他無論如何要抓住,令狐飛沉思了片刻,便道:“如果太上皇退而求其次,做監國攝政王,不知太上皇是否能接受?”

李亨無奈,只得恨恨道:“我當然不願意退讓,如果不得不退讓,那我也沒有辦法。”

令狐飛苦笑一聲道:“不是太上皇願不願意的問題,眼下的情形,太上皇只能讓步,而且要儘快,一旦李慶安提出無須監國,以政事堂爲輔宰,太后暫代國事,太上皇恐怕連監國之位也拿不到了,而且臣聽說郭子儀也有支持太子即位的意思,真的打起來,太上皇以爲憑哥舒翰和孟雲的軍隊,能戰勝李慶安沒郭子儀的聯軍嗎?而且還有漢中的五南軍虎視一旁,如果被五南軍所趁,李慶安可以退回安西,郭子儀可以退回朔方,那太上皇可以退到哪裡去?”

一句話驚醒了夢中人,李亨這纔想起”還有他的父皇李隆基在一旁等待機會,如果自己和李慶安兩敗俱傷,真的就是便宜了父皇,強大的民意沒李慶安的高壓,終於使李亨意識到”他登基爲皇確實不太現實,他終於被迫讓步了。

“那好吧!實在不行,我同意出任監國攝政王。”

“回稟太上皇”光口頭讓步還不行,卑職以爲,這中間的關鍵還是在李慶安的手上,李慶安肯不肯讓太上皇爲監國攝政王還是一個變數,所以卑職建議,在太上皇讓步之前,最好和李慶安親自談一談。”

“你是說”讓我親自去沒李慶安談?”

“是的!有的事情面對面坐下來談一談,或許比彼此間的猜忌要好得多,畢竟李慶安也不願意先帝登基,這就是你們的共同點,太上皇親自去,效果會好得多。”

李亨揹着手來了幾步,他終於點了點頭,“好吧!我去沒他談,請先生也陪同我一起去。”

第393章 貨幣戰爭(下)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67章 意外收穫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31章 地宮偷襲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358章 出乎意料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30章 發現敵情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45章 太白酒樓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602章 血戰相州(六)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509章 登基之戰(上)第316章 吐蕃戰役(上)第359章 安西奇兵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440章 皇后珍珠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94章 沉香夜宴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44章 雪夜幽夢第682章 暴風前夜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198章 相國提親第336章 不速之客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15章 並非盜賊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46章 請君入甕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85章 細水長流第561章 重組崔氏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220章 兵敗碎葉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81章 燙手差事第88章 軍政之爭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93章 東市失火第288章 老薑嫩蔥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622章 哥舒之死
第393章 貨幣戰爭(下)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685章 明珠求願第707章 箭滅回紇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67章 意外收穫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630章 碩鼠露面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205章 蛇蠍美人第418章 無可妥協第337章 河中暴亂第31章 地宮偷襲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694章 南洋築城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611章 誰爲左相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358章 出乎意料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593章 猙獰初露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265章 開業風波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216章 隱龍新主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30章 發現敵情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45章 太白酒樓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602章 血戰相州(六)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509章 登基之戰(上)第316章 吐蕃戰役(上)第359章 安西奇兵第292章 大唐大食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440章 皇后珍珠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94章 沉香夜宴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44章 雪夜幽夢第682章 暴風前夜第127章 龍駒仙島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198章 相國提親第336章 不速之客第361章 回到京城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224章 說服大將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15章 並非盜賊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541章 夜襲滎陽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46章 請君入甕第187章 查封茶莊第695章 祿山之死第111章 全城搜查第583章 霧娘所求第85章 細水長流第561章 重組崔氏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220章 兵敗碎葉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81章 燙手差事第88章 軍政之爭第68章 花府大宴(一)第93章 東市失火第288章 老薑嫩蔥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672章 夷陵急變(上)第622章 哥舒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