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高俅,危險 二

“太尉,不行啊,剛剛求和,軍中人心不穩,不可貿然出擊!”

“太尉,軍心已散,不可弄險啊!”

“太尉,士氣已泄,太危險了……”

高俅的決定竟然遭到了麾下三個心腹大將,李永奇、武松、楊可世的一致反對。

而他們反對的原因,並不是因爲人少。

高俅從靈州帶來的精兵只有7000餘人,其中騎士2000人,西北路第一將有精兵5000人。現在還有兩三百隸屬於西北第一將的輕騎兵外出搜索未回。另外,高俅手中還有紀憶提供的1000名河北效用騎士也堪一戰。

也就是說,高太尉最多也就能拉出去7800人的戰兵。實在不能算多,而耶律延禧麾下的正兵,怎麼都得有個四萬五萬的,即便分出一部分攻擊淇河以東的宋軍大營,也應該能分出兩萬人進入淇河以西。

不過現在的天氣對擅長騎射的遼軍不利,雨雪交加的,可不利於騎馬射箭。倒是靈州步兵的長槍容易發揮威力!

所以人數較少的靈州軍也不是一定不能打贏。

問題是靈州軍的士氣因爲之前的和議而大幅下降,現在又遇上了議和不成反被坑。士氣低落成什麼樣就可想而知了!

而在軍中帶兵多年的李永奇、武松、楊可世都知道,士氣低落不僅是個心態問題,而且還是個管理問題,更是一個團結問題。

一支軍隊在士氣高昂的情況下,人人都積極向上,事事都盡心盡力,上下團結一致,自然是什麼都好,戰鬥力也能得到充分的發揚。

反之,士氣低落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人人混日子的情形。訓練、裝備、日常生活,種種方面都會出問題。比如軍官們不管訓練,士兵們敷衍了事,該休息的時候不是好生休息,而是喝酒耍錢玩女人,武器裝備馬匹的保養那就更加敷衍了。

不過以上那些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之前的賠款求和還造成了高俅軍中各個團體間的鬥爭,以及整個團體對於前途的失望。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就有派系!

高俅的靈州軍中也一樣存在派系。主要是三個派別,一個是李永奇爲首的兵學司派;一個是楊可世爲首的禁軍派;一個是武松爲首的壯士派(房奴派)。

三派在靈州的時候就沒少鬥爭,因爲高俅不願意做大,所以靈州軍的利益不多,內部鬥爭反而更加激烈。之前因爲有大功可以立,三派還算團結一致。可是高俅的“賣國求榮”一下子讓靈州軍從有功變成了無功,甚至是有過了!

所以三派之間已經爲甩鍋的事兒,明爭暗鬥了好一陣子。而且軍中跟隨高俅多年的軍官,都對高太尉的軟弱頗有怨言。

賣國求榮是“上意”,可高俅可以陽奉陰違啊!爲什麼要擔下賣國求榮的罪名?武好古可以甩鍋,紀憶可以甩鍋,你高俅就不能甩鍋了?

大宋朝是千錯萬錯,官家不錯的!所以賣國的罪名只能是高俅的!高俅背完了黑鍋,回頭海州走一遭是逃不了的。

你高太尉一下臺,下面的人怎麼辦?讓兵部和樞密院來辦嗎?那還能有好日子過?

現在更好,五百萬都給了,和平居然沒有到手,反而要出兵將功補過。可是功能補過嗎?

一個“賣國失敗,賠款誤國”的罪名,高俅得在海州呆一輩子了。

下面的人還有啥指望?只怕連靈州那點局面都保不住了……

所以人心一下子就散了!

這樣的部隊上了戰場,訓練、體力、裝備都跟不上,人心又散,士氣又低落,能不出問題嗎?

“出兵!馬上點齊人馬出陣!靈州軍各部都要出擊!如有違抗遷延者,皆斬不饒!”

高俅卻怒吼着下令。

他如何不知道李永奇、武松、楊可世等人的算計?可是他和武好古一樣,都是忠君愛國的好臣子,怎麼能眼睜睜看着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趙佶遇到危險?因爲和局沒有成功的事兒,高俅都已經內疚死了,再要放耶律延禧去扒黃河大壩,他乾脆找根繩把自己吊死算了。

“來人!”高俅把三個大將打發出去點齊人馬後,又吼了一嗓子,“把本帥的盔甲取來,本帥要親臨戰陣!”

“大哥!”

在高俅帥帳裡面的高廉聞言大吃一驚,忙勸道:“您是河北總帥,可不能弄險啊!”

高俅橫了他一眼,“不弄險怎麼辦?下面的人已經有了畏戰之心,若是由着他們,那裡會去主動尋戰?”

“可是軍心不穩,萬一……”

“有什麼?”高俅一揮手,“你去庫中取十萬兩銀子,一人先發個幾兩,士氣自然起來了!”

高俅也豁出去了,一出手就是十萬兩白銀!幸好他遇上了一個史上最敗家的河北路都轉運使,要不然連豁出去的本錢都沒有。

……

“大宋萬勝!大宋萬勝……”

大宋大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下午,歡呼的聲音終於在淇河西岸的大營中響了起來,一萬多人(包括輔兵)的呼喊,聲震天地,壓過了風雪之聲,也蓋住了淇河西岸戰場上的廝殺聲。

也把戰了大半天,有點筋疲力盡的遼軍嚇了一跳——他們現在已經奪下了大半個淇河東岸營地。但是宗澤修建的這個營地也夠堅固的,不止一圈圍牆!而是一環二環三環四環五環,環環有牆啊!

耶律延禧的士兵冒着雨雪猛攻,廢了九牛三虎之力,纔打到了“三環”,還有“一環”、“二環”沒有拿下呢!

現在聽到河對岸的宋軍嗷嗷叫起來能不害怕嗎?於是連忙停止進攻,暫時退到“三環”防守,讓有點焦頭爛額的韓肖胄和宗澤得了個喘息之機。

高俅此時則披上了一身堅固的瘊子甲,騎在一匹高大的波斯馬上,看着已經整隊完畢的6500名戰兵和近5000輔兵,感慨萬千。他本來想說上一通鼓舞士氣的,可是話到嘴邊,卻不知該講什麼了。

因爲他也知道這一戰之後,無論勝敗,他的河北宣撫使也差不多到頭了,太尉的官銜多半也保不住,能有個偏遠地方的知州可做,就是官家在力保了。

雖然他自己肯定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是跟隨他多年的靈州軍兄弟卻是保不住的。

靈州軍過去是半獨立,高俅在軍中權力很大,和一般的受氣包帶兵官完全不是一回事兒。因爲靈州兵幾乎清一色是授田兵,對於軍費的需求不是很大。還有不少戰士是沒有什麼重文輕武思想的原西夏土地上的漢人,所以西北轉運使司很難插手軍務。

可的隨着高俅的下臺,靈州軍半獨立的好日子也算到頭了。

被朝廷清洗也是不可避免的……

“出發!”憋了半天,也說不出什麼鼓舞人心的話語,高俅只得猛一舉手,下達了出擊的命令。

而此時的天色,也和高俅的心情彷彿,溫度驟降,雨夾雪已經變成了雪花飛揚。

對於長期生活在西北苦寒之地的靈州軍將士而言,風雪天氣不算什麼。他們也都有禦寒的皮袍皮帽皮靴,也習慣在雪中行軍訓練。所以照樣高唱着《豈曰無衣》,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出淇河大營了。

至少從表面看,他們的士氣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大雪還是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困擾,就是能見度太差了。天空中大約還壓了一層烏雲,所以天色昏暗,入眼的除了昏黃就是雪花,根本看不太遠。

爲了避免在一片風雪中和敵人突然遭遇,實際指揮作戰的李永奇就命令隸屬於西北步軍第一將的二百餘輕騎在大隊之前兩三百步處,張開了一張搜索網。

就在宋軍的萬餘兵馬在一片風雪的掩護下南行的同時,蕭特末指揮的三萬幾千人的大軍(正兵、輔兵各半),也已經完成了涉渡淇河的行動,在淇河以南重新整理了一番,然後分成兩路縱隊(御帳親軍和宮分軍一隊,部落軍一隊),平行向北開進。和宋軍的佈置一樣,蕭特末也調集了一千多遠攔子馬在兩路大軍前展開。

敵我雙方將近五萬大軍,就這樣在一片風雪中,慢慢接近了!

天色越來越暗,風雪卻沒有絲毫停止的跡象。漫天的風雪掩蓋了一切的聲息,直到雙方的輕騎兵幾乎面對面撞上了,才發現了對方的存在!

“敵襲,遼狗!敵襲,遼狗……”

隨着飛奔向高俅所在的行軍隊伍的幾個輕騎兵一路發喊,所有人都停下了腳步,回頭向中軍所在的方向望去。

“嗚嗚嗚……”

悠揚的號角聲音很快傳來,這是中軍在用號聲下達展開戰陣的命令。聽到號角聲的各營各隊的帶兵官,也紛紛下達了披甲、備戰的命令。

又過了一會兒,中軍的傳騎飛奔而來,一邊奔跑,一邊大聲吶喊:“四方大陣!四方大陣!擺四方大陣!”

所謂的“四方大陣”其實就是一個大空心方陣,用八個營擺出四個連接起來的橫陣,將中軍、輔兵、騎兵和一個營的預備隊全部包裹在內。是武好古、慕容忘憂等人所創立的新軍學體系中一種非常實用的軍陣。最適合在步兵遭遇大股騎兵時使用。

第798章 兒臣趙乾順 五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669章 殺良、殺降第七十六章 大郎,該吃藥了(求收藏,求推薦)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九十六章 佛法和子宮(求收藏,求推薦)第四十七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中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1413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上第1439章 雙鴨江市第435章 劍不離身的儒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第626章 大宋終究是挫的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別怕第922章 他們果然不會打仗第十三章 醉羅漢 中 (求收藏,求推薦)第492章 這很封建 七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330章 忽悠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1167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三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102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七第352章 東坡扇第1473章 蒙古—波斯帝國第189章 山寨要來了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1235章 前面捉了個南霸天第687章 500名軍官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622章 海東霸主 五第510章 奸臣孝子 一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1500章 開始吧,命運之戰第245章 遼東路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1082章 引禍水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360章 借錢和自治權第490章 這很封建 五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1199章 要開始分地了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1290章 錢引如毛第508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三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完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歷史第1283章 真理對敢達第1163章 共和國的崛起 九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512章 奸臣孝子 三第215章 受人愛戴的昏君第524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二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133章 紀大官人的花魁大比第883章 武大郎,都軍機 完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十章 一紙萬緡 下 (求推薦,求收藏)第327章 共和 中第346章 好姑娘,交朋友第495章 這很封建 十第436章 雲臺門徒 一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77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三第411章 養馬、育人、招商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114 章 別了,潘巧蓮 下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1047章 南征北伐——幽州鎮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
第798章 兒臣趙乾順 五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669章 殺良、殺降第七十六章 大郎,該吃藥了(求收藏,求推薦)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九十六章 佛法和子宮(求收藏,求推薦)第四十七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中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1413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上第1439章 雙鴨江市第435章 劍不離身的儒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671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下第626章 大宋終究是挫的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別怕第922章 他們果然不會打仗第十三章 醉羅漢 中 (求收藏,求推薦)第492章 這很封建 七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330章 忽悠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1167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三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1217章 共和國,成立!第102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七第352章 東坡扇第1473章 蒙古—波斯帝國第189章 山寨要來了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168章 畫仙觀 上第1235章 前面捉了個南霸天第687章 500名軍官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622章 海東霸主 五第510章 奸臣孝子 一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1500章 開始吧,命運之戰第245章 遼東路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1082章 引禍水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360章 借錢和自治權第490章 這很封建 五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1199章 要開始分地了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1290章 錢引如毛第508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三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702章 銀州一夜城 完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歷史第1283章 真理對敢達第1163章 共和國的崛起 九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512章 奸臣孝子 三第215章 受人愛戴的昏君第524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二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133章 紀大官人的花魁大比第883章 武大郎,都軍機 完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十章 一紙萬緡 下 (求推薦,求收藏)第327章 共和 中第346章 好姑娘,交朋友第495章 這很封建 十第436章 雲臺門徒 一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77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三第411章 養馬、育人、招商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114 章 別了,潘巧蓮 下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1047章 南征北伐——幽州鎮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