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奸臣孝子 三

張克公給呂本知的書信,其實也不是他自己寫的,而是御史中丞趙挺之的手筆。趙挺之寫好後,讓張克公當面抄了一份。上面的內容主要就是兩個,一是大包大攬,上刀山下火海都是本孝子的,千萬別傷害老爹呂嘉問;二是鳴冤叫屈,咬死自己是被冤枉,是被人陷害的,雖然沒有證據證明,但是自己願意已死明志,只求官家徹查此案……

當呂本知的刺血上書送到趙挺之的公廳中時,這位御史中丞正在用餐,一張案几上擺了三四個菜,還有一壺界河商市出產的酒中仙。這種蒸餾酒的廣告已經做了很長時間,還以御賜貢酒的名義送出去好多,不過真正上市還是今年的事情。

爲官三十一年的趙挺之當然是個能喝酒的——北宋官場應酬那麼多,就是原來不能喝,現在也練出好酒量了——所以喝過酒中仙后,就覺得那些沒有蒸餾過的酒都不夠勁兒了,他現在每天都要來上至少半壺勁頭十足的酒中仙。

“中丞,呂本知的刺血上書已經寫好了。”

張克公將寫在白綾上的血書,雙手奉到了趙挺之眼前。

趙挺之看了一眼,又抿了一口老酒,再用筷子夾起一塊魚膾,沾上醬料放進嘴裡,閉上眼睛咀嚼品味。

張克公和一名上了些年紀,看上去有點瘦削,和趙挺之還有幾分相似的書吏都在望着他,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是呂本知的親筆?”

張克公道:“是親筆,下官親眼看着他抄錄的。”

“那就好。”趙挺之點了點頭,“四哥兒,把血書收好了。”

“喏。”

回答的是那個瘦削的書吏,他是趙挺之的四弟,因爲累試不中,乾脆做了哥哥的幕僚。

“去做事吧。”看到自家兄弟收好了血書,趙挺之就打發張克公離開了自己的公廳。

看着張克公離開了一會兒,趙挺之又低聲開口:“四哥兒,真是可惜呂本知這孩子了!”

“大哥,他能名流青史,也不算可惜了。”

“也對!”趙挺之嘆了口氣,“不可惜了……去做得乾淨一點,可別叫人看破了。”

“大哥放心!”

……

韓忠彥從政事堂回到自家相府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雨已經停了,天氣非常涼爽,空氣中則帶着雨後特有的清新。

今晚他在自家的宅邸裡擺了家宴,請了副相範純禮和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李格非。李格非就是那個被認爲黨派色彩不濃,又能讓京兆府的書生們都服氣的高官。

在原本的歷史上,宋徽宗並不怎麼看重這個蘇門學士,在崇寧元年(1102年)就列爲“元祐黨”而罷官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李格非也沾了武好古的光,讓宋徽宗另眼相看了。倒不是因爲李格非是武好古的師兄,而是因爲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和宋徽宗一起編修過《夢溪筆談》。結果趙佶和李清照就日久混熟,成了關係不錯的朋友了。在不久前的趙明誠和李清照的婚禮上,宋徽宗還派樑師成送去了一份厚禮,是署名趙小乙的油畫《天下第一才女》,也就是李清照寫真圖!

這還了得啊!當今官家給李格非的女兒畫了寫真油畫……他們得多熟啊?這下李格非人氣馬上就漲起來了,成了新舊兩黨一致公認的封建主義好青天。

既然是新舊兩黨都公認的青天,那麼去京兆府做知府也就是理所當然了。他就是因爲這事兒,才被召回開封府的。

而李格非和他的父親,都曾經是韓琦“門下士”,因此和韓忠彥的關係也非常親密——北宋還遺留了一些士族門閥時代的遺風,凡是受人舉薦入仕之人,都算是舉薦者的門下士——所以一回到開封府,就馬上來韓忠彥這裡拜見了。

“文叔,老夫給你介紹,這位就是你師弟武崇道的二弟武望道,也是老夫的乘龍快婿。”

在相府中堂,韓忠彥就眉開眼笑的將自己的女婿武好文介紹給了來訪的李格非。

人長得挺瘦,留着一部大鬍子的李格非細細打量了一番武好文,笑着點頭:“好好好,果然是一表人才啊!”他頓了頓,“望道小弟,你那哥哥我都沒見過,不想先見找你了。”

“家兄很快就要到開封府了,”武好文笑道,“文叔先生應該很快就能見着他。”

武好古早就接到了宋徽宗召他回開封府的詔書,不過因爲界河商市那邊有許多雜事要安排,所以拖延了時日,不過也快回到開封府了。

“哦,是嗎?”李格非摸着自己的大鬍子,“那可真得見見了。”

他雖然沒見過武好古,不過卻從女兒李清照那裡聽說過武好古的許多事情——李清照和武好古是很熟的,還從《花魁》畫冊和《文曲星》雜誌那裡賺了不少稿費。

“一定能見着的!”韓忠彥笑着,“你在京兆府的差事,可少不了武崇道的幫襯。”

聽了韓忠彥的話,李格非有些不以爲然。雖然武好古的本事不小,還是自己的師弟,但是他畢竟是個近幸吏商。

這樣的身份,在文風鼎盛的大宋,終究是屬於下成的。所以李格非對蘇東坡收武好古入門,也是頗爲不解。

韓忠彥又道:“文叔總該知道官家要你去京兆府所謂何事吧?”

“是府兵吧。”

韓忠彥點點頭,看着李格非,“文叔,你有何想法?”

李格非搖搖頭,“不容易做成啊。”

“爲何?”

李格非皺眉道:“府兵早在武周時就不堪用了,到開元天寶時就全靠兵募,現在隔了幾百年,卻要驟然施行,卻連個頭緒都無有啊。”

“怎會沒有頭緒?”武好文插話道,“《文曲星》雜誌上一直在議論,有不少士子獻計獻策。”

“都是紙上之論!”李格非道,“一點用處也無!”

“可武崇道在滄州所爲,卻不是紙上之論!”韓忠彥道,“他好歹購置了一百多萬畝土地,還拉到了九百個不到的騎士……這騎士和府兵,也有點相似吧?有他出謀劃策,藍田的府兵總能搞成的。”

韓忠彥正和李格非聊得起勁的時候,一個相府的文吏大步流星跑了進來,俯身在韓忠彥耳邊,低聲嘀咕了幾句,本來興致勃勃的韓相公頓時臉色大變。

“人死了?還有刺血上書?怎麼回事?”

“陳御史派來的家人就是這麼說的。”

韓忠彥揮揮手,打發這位心腹文吏離開,然後就是沉沉一嘆:“出事了,呂本知自盡了。”

“自盡?”武好文一愣,“在御史臺獄中?”

“對!”韓忠彥說,“而且還有刺血上書!”

“刺血上書?”李格非也皺起眉頭了,“是怎麼寫的?”

“還不知道……”韓忠彥沉聲道,“不過猜也能猜到,一定是承擔下所有的責任,然後再鳴冤叫屈,以死明志!”

李格非問:“以死明志?他這是……爲了保住呂嘉問?若是那樣,他倒是個孝子了。”

韓忠彥點了點頭:“本朝孝治天下!孝爲百善首,一孝遮百醜啊,這回新黨倒是扳回一局了!”

武好文也緊張起來了,他隱約也能猜到州北軍營大火背後隱藏的真相!這個案子本是鐵案,可是現在呂大孝子一死,又來個以死明志,這鐵案可就不大鐵了……

……

同一個夜晚,從界河商市返回的武好古一行已經過了黃河,到了鄭州州治所在的管城縣了。

從界河商市南下走陸路是不應該經過鄭州的,不過武好古這一路是沿着界河—黃河—汴河而行的。這是從界河南下開封府的水路,也是將來開展界河—開封府貿易的生命線,所以武好古寧願繞道也要考察一番。

鄭州在北宋歷史上曾經一度撤銷並且將所屬各縣劃入開封府,還曾經充當過所謂“輔郡”(大概是輔弼開封府的意思)。總之,就是個繁榮異常的大州,雖然地盤不大,所屬的縣也只有五個,但是人口非常密集(相對北宋其他地方而言),至少也有三四十萬,其中三分之一都集中在小小的管城縣內。

而在管城縣館驛,武好古還巧遇了蘇轍的次子蘇適。蘇適曾經跟着父親蘇轍在雲臺山住過一段時日,在那裡認識了武好古。在蘇轍提舉太一宮後,蘇適也復出做官(他是蔭補入仕,老早就有官身了),當了個太常寺太祝——這是個“神官”,負責在國家的祭祀典禮中念祝詞。蘇適是去鞏義的大宋皇陵念祝詞的,現在祝詞唸完正返回開封,途徑管城,竟然遇上了武好古。

“州北軍營大火?還燒死了兩個人?還把呂嘉問、呂本知都抓進了御史臺獄?竟然有這樣的事情……”

在管城館驛聽蘇適說起“州北軍營事件”,也大吃了一驚,他當然知道這事兒多半是高俅鬧出來的——就是他給高俅一萬緡經費讓他去鬧的——可是鬧到這種地步,也有點出乎意料了。

看來自己之前還是低估這位高太尉了!

第836章 一心爲公蔡元長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706章 強盜也有賠本的第566章 海州有個呂秀才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1006章 誰指揮誰啊?第626章 大宋終究是挫的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453章 分家?分美洲大陸纔對!第903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一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758章 戰爭陰雲下的商市 上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1223章 軍國 六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1048章 南征北伐——遷都或者養虎第569章 三級會議第307章 劍太重,娘未死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第1434章 新世界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四十七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中第532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完第592章 友商京東 上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819章 星主的崛起 下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1131章 篡國和賣國第1224章 軍國 完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927章 存天理,滅逆虜 六第1193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完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884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一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薦)第273章 宋武卒?第962章 大石頭引發的血戰第434章 神棍 完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1256章 真是大快人心啊第264章 練兵最難第1386章 合衆爲國第1310章 維新變法裱糊 九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046章 南征北伐——玩得就是心跳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32章 好學生,好兄弟(求收藏,求推薦)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576章 論道 六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1386章 合衆爲國第220章 方鎮和牆頭草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291章 叛徒,都是叛徒!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191章 姦夫**第516章 話語權 二第九十章 米芾第804章 小海航時代 三第72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三第273章 宋武卒?第1253章 國賊三人組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第1343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399章 客自遠方來 上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128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064章 爲國守門武大郎第1024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八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311章 武家軍第637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一第161章 章惇第1068章 高俅,危險 二第617章 安得妙計定四方第450章 殿前武士 一第476章 房奴 五第523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一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223章 大遼聖君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
第836章 一心爲公蔡元長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706章 強盜也有賠本的第566章 海州有個呂秀才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1006章 誰指揮誰啊?第626章 大宋終究是挫的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453章 分家?分美洲大陸纔對!第903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一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758章 戰爭陰雲下的商市 上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1223章 軍國 六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1048章 南征北伐——遷都或者養虎第569章 三級會議第307章 劍太重,娘未死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第1434章 新世界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四十七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中第532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完第592章 友商京東 上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819章 星主的崛起 下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1131章 篡國和賣國第1224章 軍國 完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927章 存天理,滅逆虜 六第1193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完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884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一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薦)第273章 宋武卒?第962章 大石頭引發的血戰第434章 神棍 完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1256章 真是大快人心啊第264章 練兵最難第1386章 合衆爲國第1310章 維新變法裱糊 九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046章 南征北伐——玩得就是心跳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32章 好學生,好兄弟(求收藏,求推薦)第1361章 謀萬世,顧眼前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576章 論道 六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1386章 合衆爲國第220章 方鎮和牆頭草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291章 叛徒,都是叛徒!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191章 姦夫**第516章 話語權 二第九十章 米芾第804章 小海航時代 三第72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三第273章 宋武卒?第1253章 國賊三人組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第1343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399章 客自遠方來 上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128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064章 爲國守門武大郎第1024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八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311章 武家軍第637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一第161章 章惇第1068章 高俅,危險 二第617章 安得妙計定四方第450章 殿前武士 一第476章 房奴 五第523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一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223章 大遼聖君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