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

天,漸漸黑了。

當武好古和米友仁還有金瓶兒一起從端王府出來時,已接近了黃昏。

若按照後世的時間,差不多是晚上六點多鐘。如果再早些時候,這個時間天色已經全黑了。不過現在已是二月初春了,白天的時間正在延長,所以還有一些昏昏沉沉的亮色。

一輪皎月已經出現在了天際,彎彎的,朦朧的,透出一絲清冷的氣息。

風吹了過來,還是很冷,現在正是春寒料峭時。

武好古緊了緊衣袍,翻身上馬,就朝米友仁的宅邸而去。

端王府、米府和武家的新宅院都在開封府的城西廂,離得並不遠。街上這時很熱鬧,黃昏對開封府而言,其實就是夜生活的開始。城西廂又開封府的豪宅區,住在這裡的非富即貴,白天的時候忙着做官賺錢,月華初上之時,自然要開始享受生活了。

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滿目盡是繁華。

青樓酒肆,生意興隆,車馬行人,絡繹不絕。

金水河已經解凍,不時有畫舫穿行,從船上傳來一陣陣絲竹歌舞聲,悠揚婉轉,若隱若現。

在米府門外和米友仁分別之後,武好古繼續策馬向南,金瓶兒則騎着一頭小毛驢跟着主子,行走在大街上。

不知爲何,武好古卻突然生出一種不捨離去的感受。

現在已經是二月份了,離出發使遼的時間,非常近了。

只待遼使收到耶律洪基下達的諭旨,使團應該就要出發了。

至於宋遼決裂的可能性,在武好古看來是不可能存在的……歷史上兩國就沒決裂嘛!

現在總不會因爲自己這點小小的蝴蝶效應,就惹出一場宋遼大戰吧?

若是沒有宋遼大戰,那麼年邁的遼國皇帝就只能眼睜睜看着大宋將橫山之役的全部勝利果實都吞下去了。

這樣自己就得暫時放下剛剛進入正軌的事業和這繁華的開封府城,以及未婚妻潘巧蓮,還有墨娘子、杜文玉、潘影兒等一干紅顏,踏上北去的旅程了。

幸好,還有西門相伴。而且金瓶兒也不會跟着北去……話說這小丫頭跟在身邊,還真是不方便啊!不僅不能和西門青進一步聯絡感情,連女徒弟杜文玉也不能叫到宅子裡來伺候,師徒二人,只能在佳士得行裡面相見,而且還在潘巧蓮和金瓶兒的眼皮底下!

真是連眉目傳情,都不大方便啊……

……

回到家,已經過了戌時。

他突然發現諾大的武家宅門前張燈結綵,住在武家的老林教頭正和武好古的徒弟張擇端一塊兒在點鞭炮,看見武好古騎馬而來,老林教頭連忙踩滅了火線,免得鞭炮炸響驚了武大郎的坐騎。

“老林教頭,”武好古翻身下馬,“怎麼回事兒?宅子裡有喜事兒嗎?”

老林教頭聞言一愣,隨即就哈哈一笑道:“東翁真是貴人多忘事啊,今日可是太學試放榜的日子啊!”

哦,還真是貴人多忘事兒了!

武好古這些日子忙得團團轉,全然忘了家裡面還有一個書呆子兄弟呢。

“中了?”

武好古問。

這不廢話嘛!

要落榜了還張燈結綵不成缺心眼了?

“中了,中了……榜上排行第二十八,是高中啊!”

老林教頭滿臉羨慕的向武好古報喜,“二郎君真是大才子啊,東華門外唱名看來是早晚之事了。”

“排到二十八名?”武好古微微有些吃驚。

北宋的太學外舍是每年一月底二月初舉行入學試的,因爲招生額度高達兩千人,因此入學試的難度並不太高,大約就是兩三人取一人,以武好文的學識,考中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在兩千人排到二十八名,卻是很不容易的!

武好古隱約記得紀憶當年入太學的太學試就考了個三十一名,現在武好文居然比他還高了三名。

難道武家要來個一門兩進士(還有一個是他自己)了?武好古恬不知恥地想着:真要是一門兩進士了,武家可真的要大興了!

“老師,”張擇端也是讀過書的,同樣羨慕地說,“太學內舍試是兩千中取一百五十(太學內舍有三百人,學制是兩年,因此一年招收一百五十人),而且一年後就要考了。以師叔的學問,十之七八年順利過關的,到時候師叔要中進士就容易多了。”

太學內捨生的學制是兩年,兩年期滿考試合格,即便沒有得到升入上舍的資格,也能免禮部試一次,直接參加廷試。雖然免禮部試的廷試和通過禮部試篩選的廷試享受的待遇不一樣,是有可能黯落的,不過通過的比例可比參加禮部試高多了。所以入了太學上舍,就等於拿到了半個進士。不過太學出身的進士和禮部試—廷試考出來的進士,在含金量上還是不一樣的,都是賜同進士出身,在官場上仍然被看成是太學出身。

所以紀憶這樣的太學生會選擇升入上舍,在取得官職後走鎖廳和禮部試、殿試的程序拿到進士身份。這樣就是太學加進士出身,含金量是極高的,今後的仕途晉升也會非常順利。

武好文若是有志氣,多半也會走這條路線,也有可能在明年二月間去參加禮部試——太學外舍生有免解資格,可以直接參加禮部試,如果高中了,就不必再去參加內舍試了。不過這條路線不是每個太學生都可以走的,必須是在禮部試的前一年入太學才行。要不然等不到禮部試就已經考入太學上舍或者被淘汰了。

也就是說,最快到明年,武好文就有可能成爲東華門外唱賣的好漢了!

武好古把繮繩交給了林萬成,就帶着小瓶兒一塊兒進了宅門。宅門裡面張燈結綵,進進出出的僕人都是喜氣洋洋。

跟在武好古身邊的小瓶兒也一個勁兒誇起了武好文,“還是二哥兒有本事,恁般年輕就是太學生了,將來一定可以中進士,光大武家門楣的。”

武好古扭頭看了小瓶兒一眼,這小丫頭一臉的癡迷,該不是喜歡上武好文那個書呆子了吧?

“唔,”武好古應了一聲,對小瓶兒道,“瓶兒,那我把你送給二哥兒做妾如何?”

“啊?”小丫頭驚了一下,忙跑到武好古身前,仰着小臉兒看着武好古說,“主人,奴婢是十八姐的人,一生一世都要跟着十八姐的!”

怎麼還是潘巧蓮的人?不是已經送給自己了嗎?武好古皺着眉頭又問:“那十八姐要嫁給我了,你怎麼辦?”

“奴婢也跟着呀。”小丫頭認真地說,“十八姐到哪兒奴婢都跟着!”

真是忠心啊!只是你還嫁人嗎?難道以後也做自己的小妾?

武好古心想:自家養大的奴婢就是不一樣啊……這次去遼國一定得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買小奴隸,買上幾百個從小養育訓練,將來才能把他們變成自己的馬木魯克!

心裡想着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馬木魯克”的時候,武好古已經帶着小瓶兒到了正院的廳堂。堂上已經擺上了酒席,武誠之、武好文還有他那個遠房兄弟武誠昌以及洛陽武家的那些好字輩兄弟都已經入了席。

看見武好古進來,武好文便從椅子上起身,迎向武好古,臉上都是溫和中帶着一絲得意的笑容,“大哥,你可回來了。”

今天,他是開封武家,不,應該是整個武氏宗族的驕子了!雖然他哥哥武好古賺錢好像流水一樣快,但是真正能光耀武氏門楣的,還是他武好文——這事兒放在武家也挺奇怪的,武家祖上出過一個女皇和好多個王候將相,一個破進士能談得上光宗耀祖?

不過宋人唯有讀書高思想已經入了骨髓,社會上的價值觀就是這樣的。

另外,太學生已經勉強可以位列士大夫了!太學生可以伏闕上書,凡遇大典可以和官員一起參加覲見,還有少量的補貼可以拿。在開封府,可是連宰相都有點頭疼的羣體。

從社會等級而言,太學生已經屬於士農工商四民中的士了,比武好古這個工商末業的確高了一等。

“恭喜二哥兒。”武好古的心裡說實話,也有點羨慕自己這個書呆子弟弟了……太學生已經到手了,進士大約也不遠了,而且不是後門開來的!

只是不知道他將來做了官,會不會有機會名流青史了——可能性還是有的!那位端王殿下,至少知道有這麼一個武家才子。

以後當了官家,沒準會好好提拔則個……

“同喜,同喜。”武好文笑道,“若無大哥兒撐起家門,小弟也不能用心讀書,自然不會有今日的太學生了。”說着話,武好文就是躬身一禮,“小弟謝過大哥兒了。”

倒是兄友弟恭!也不知道以後同朝爲官時能不能結成忠黨?若是真能兄弟同心,一起爲天下蒼生盡力就好了。

想到這裡,武好古拉着自己兄弟的手,一邊往廳堂走一邊笑道:“太學是藏龍臥虎之地,你可不能只顧讀聖賢書,必要的交際是不能省的,要用錢只管去找張廷揚拿。”

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1344章 爸爸在釣魚第1307章 維新變法裱糊 六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1440章 段譽危險!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1289章 親上加親第101章 明教(求收藏,求推薦)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1374章 宣和復古——考桌不平靜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361章 科舉界的旗幟第六十九章 難以抗拒的誘惑(求收藏,求推薦)第908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完第1197章 皇帝果然是個危險職業第572章 論道 二第508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三第821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二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第170章 大學在哪裡 上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497章 閃電戰?第1049章 南征北伐——風雲將起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209章 分家第八十五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98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弩炮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404章 何處是桃源?第1207章 公民不平等第1330章 阿骨打之死——臨潢府第813章 史上最大的地產商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1452章 黃金大陸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1208章 先當五年元首吧第1206章 儒之大者,爲國爲民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891章 存天理,滅邪魔! 二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1108章 擁護共和潘巧蓮第206章 林牙竊畫第824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一第74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二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1414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下第395章 中了 下第97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牛來了第143章 模範官(月票滿150的加更)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426章 大道 完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394章 中了 中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七十八章 梁山寇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1064章 爲國守門武大郎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258章 在歷史的機遇面前第283章 讓學生來教老師吧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705章 資產階級強盜的詭計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320章 洞房中的立法會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第789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六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767章 高俅冤枉 八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422章 大儒 完第708章 高俅果然是厲害的第927章 存天理,滅逆虜 五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802章 小航海時代 一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1072章 人人喊殺武好古第1081章 武好古也有沒錢的時候
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1344章 爸爸在釣魚第1307章 維新變法裱糊 六第1421章 侵略者義勇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1440章 段譽危險!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1289章 親上加親第101章 明教(求收藏,求推薦)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1374章 宣和復古——考桌不平靜第582章 論道——批鬥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361章 科舉界的旗幟第六十九章 難以抗拒的誘惑(求收藏,求推薦)第908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完第1197章 皇帝果然是個危險職業第572章 論道 二第508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三第821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二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第170章 大學在哪裡 上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497章 閃電戰?第1049章 南征北伐——風雲將起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209章 分家第八十五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98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弩炮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404章 何處是桃源?第1207章 公民不平等第1330章 阿骨打之死——臨潢府第813章 史上最大的地產商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1452章 黃金大陸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1208章 先當五年元首吧第1206章 儒之大者,爲國爲民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891章 存天理,滅邪魔! 二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1108章 擁護共和潘巧蓮第206章 林牙竊畫第824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一第74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二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1414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下第395章 中了 下第97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牛來了第143章 模範官(月票滿150的加更)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426章 大道 完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394章 中了 中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七十八章 梁山寇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1064章 爲國守門武大郎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258章 在歷史的機遇面前第283章 讓學生來教老師吧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705章 資產階級強盜的詭計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320章 洞房中的立法會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第789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六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767章 高俅冤枉 八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422章 大儒 完第708章 高俅果然是厲害的第927章 存天理,滅逆虜 五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802章 小航海時代 一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1072章 人人喊殺武好古第1081章 武好古也有沒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