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請蔡入翁 五

最合適擔任模範軍管軍大將的,的確就是武好古!

武好古不是將門子,也不是舊禁軍系統的,他實際上就是新府軍運用的第一人,軍事機宜制度也是他創立的。而且他的官階也夠了,現在是正任官的防禦使,足夠擔當任何武職了,最後他也上過戰場。的確符合蔡京列出的所有條件……

只是武好古自己肯往這個坑裡跳嗎?

如果他跳了,等待來年天下士子公車上書的時候,他這個光桿管軍(模範軍成立有個過程,不可能馬上變成武好古的實力)也只能灰溜溜下臺。

相比之下,他還是呆在界河商市比較安全。天高皇帝遠,手裡還有點實力,任誰也拿他沒辦法。就算趙佶廢了右榜進士,禁了實證僞學,也不會去動武好古最後的根本。不僅不能動他,反而要好生安撫,免得他帶着界河商市和雲臺學宮一塊兒投了大遼國……

所以蔡京算準了武好古在天下士子反對實證僞學的呼聲大漲的時候,是不肯輕易離開界河商市的,所以才照着武好古的條件劃了條線。

武好古不敢來,高俅一樣也不能來——高俅是西北三路宣帥,宰執級別的官員,入京也是當樞密,怎麼可能去做新軍管軍?至於童貫這樣的宦官,也不可能當駐京軍隊的管軍的,這可是祖制!

武好古、高俅、童貫都不幹,其他的高級武官當然也不會來幹了。這不是一般得罪人啊!而且他們也幹不了。

趙佶大概也知道武好古不大可能丟了沿海市舶制置司的肥缺,到開封府來當這個得罪人的管軍。想了想又問:“如果他不肯來做模範軍的管軍,還有誰可以接任?”

“這個……”蔡京露出沉思的表情,想了老半天也沒給出答案。倒是他的弟弟蔡卞出了個主意,“陛下,要當模範軍的管軍不僅要上過戰場,還要有一定的官階,而且最要緊的是必須精通《步兵學》、《騎兵學》、《輜重學》、《戰術論》這幾部雲臺學宮編纂的兵書。

上過戰場和官階夠高的臣子或許有不少,可是精通這幾部新兵書的高官卻是不多的。所以臣提議讓有意學習新兵書的在京官員去速成武學唸書,這樣陛下就能從中選出合適的管軍了。”

這是在爲鍾傅量身定製條件了。在京的,又夠級別官員當管軍的,吃撐了纔去速成武學唸書呢!

在京的可以當管軍的武官都和潘孝庵差不多,不是大資本家就是大藝術家,打仗什麼的是不會的,而且也不想學……很有可能,最後只有鍾傅一個忠君愛國的大忠良報名,最後再自告奮勇提出轉武資。

這樣趙佶也就沒得選擇,只得讓鍾傅去當模範軍的管軍了。

“好!”趙佶點了點頭,“就依蔡卿所言。

待速成武學組建完畢,就下詔讓在京官員報名入學。”

……

就在蔡京、蔡卞兩兄弟一步步踏入武好古和章惇聯手佈下的陷阱而不知的時候。作爲陷害忠良的國際奸臣,武好古這個時候正在忙着幫助日本人民進步的大事兒。

很久都沒有見過主公的武藤親一,終於被招到了界河雲臺學宮內的博士團大樓四層的大團長公廳,見到了主公武好古。

“臣下親一,參見主公!”

在大團長公廳的覲見室內,已經換上了一身儒服,髮型也改成漢式髮髻的武藤親一,正跪坐在一張蒲團上,大禮參拜同樣跪坐在上首的武好古。

“親一,”武好古看着下方這位很久沒見過,都快認不出的家臣,溫言道,“就在數日前,高麗國的2000大軍攻佔了對馬島。”

“納尼?”武藤親一一怔,馬上就反應過來了,“這些該死的韓寇!主公,阿比留家是不是……滅亡了?”

武好古道:“據蘇仲南從剝奪派來的使者說,阿比留家在交出了島上的莊園後,舉族乘船撤往了博多,傷亡並不是很大。”

阿比留家當然不會像後來的日本武士一樣隨隨便便就爲主上殉死了。因爲他們還不是真正的武士,也沒有真正意義上可以效死的主君。

如今的日本國還沒有建立起武家體制,尚處於公卿政治的末期。所謂的“武士”,一部分是朝廷的武官(高級武士),譬如直屬於白河法皇的北面武士就是這一類高級武士。不過大部分武士,都來源於寄進式莊園的莊頭家族。

所謂寄進式莊園,就是日本各地方的土豪,爲了規避朝廷的賦稅、徭役和兵役,將自己的土地和農民“獻給”權貴、寺院、神社,以換取“不輸不入”的特權。換言之,就是土豪們向權貴交錢換取庇護,而不是權貴賜下土地換取武士的效忠。

在這種制度下,指望阿比留家爲了上一級的權貴效死是不現實的——如果這些地方土豪都肯爲了他們名義上的主人(通常是公卿)殉死,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武家時代了。

所以在面對壓倒性優勢的敵人時,阿比留家族選擇逃亡也是無可厚非的。

武好古看着眉頭緊皺,不知道在想什麼的武藤親一,“親一,高麗國的軍隊,是乘坐着沿海市舶制置司提供的戰船去往對馬島的!”

武藤親一又是一愣,“主公,這是爲何?”

“自然是爲了促使日本開國!”武好古提高了嗓音,義正詞嚴地說,“日本自閉國門已經200年了,在這200年中,日本不僅妄自尊大,自以爲天朝上國,而且拒絕接受儒家天理教化,自絕華夏,甘爲蠻夷。對於博士團的好言勸解,日本國的權貴則當成了耳畔之風,甚至拒絕博士團的使者去平安京面見法皇。

如此愚頑之輩,難道不應該敲打震懾一二嗎?”

“主公所言甚是!”武藤親一可不敢頂撞武好古這個主公,連忙拜伏稱是。

武好古點了點頭,注視着武藤,“親一,既然你也同意我的看法,那麼你願意作爲一名佈道博士,去博多開設書院,招收弟子吧?”

“臣下願意。”武藤道,“只是太宰府會同意我們在九州傳播儒家天理嗎?”

武好古冷笑:“韓寇大至,難道還敢堅拒大宋天朝嗎?想那白河法皇還不至於昏庸如此吧?”

他頓了頓,“而且日本國並不知道韓人是乘坐大宋的戰船前往對馬島的!你去了日本之後,也不得泄露此事。”

“喏!”

武好古又點了下頭,“好,那麼明天就爲你舉行學成之禮和入團之禮,從明天起,你不僅是我的家臣,還是一名博士團的佈道博士,當要牢記使命,以傳播天理於四方爲己命。”

武藤親一再一次拜伏於地,大聲道:“臣下自當爲博士團效死!”

……

今日要參見武好古這個博士團大團長的還不止武藤親一,在武誠久帶着他離開大團長公廳後,早就成爲博士的耶律大石、蕭鐵牛和韓大狗三人,走進了覲見室。

“學生耶律大石,拜見恩師。”

“博士蕭鐵牛,拜見大團長。”

“博士韓大狗,拜見大團長。

三人行禮完畢,就一字排開跪坐在武好古跟前,其中耶律大石坐在中間。武好古看着這個已經生得高大魁梧,五官棱角分明的青年博士,“大石,聽說你想回遼國去考進士?”

“學生確有這個想法,”耶律大石回答道,“學生畢竟是大遼太祖皇帝的八世孫,同時學生也想趁機將恩師的大道布之於大遼。”

武好古的“道”其實已經在大遼傳播了,不過卻主要在鄰近界河商市的南京道傳播,在大遼其他地方,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儒家實證派。

之所以這樣,一方面是因爲武好古並不熱衷於在遼國境內“佈道”;另一方面也和實證派的學問主要是爲工商服務的,對於遊牧、半遊牧之民,以及中小地主的吸引力不大。

此外,在遼國勢力龐大的佛教,也成爲了實證派儒學傳播的障礙。

而在武好古的《實證論》、《理性論》無法在遼國廣泛傳播的同時,雲臺學宮的兵法同樣不被遼國重視。這纔是耶律大石真正憂心的——大遼對於自己的武力太過自信了,根本看不到正在宋朝發生的“軍事革命”。長此以往,大遼的國運恐怕就要終結了。

“布大道於遼的想法不錯,”武好古笑道,“但是你還不到20歲,即便中了進士,得了官職,又能有多大的權力?而且佈道之事,靠得也不是權力,而是名望。如果你能擁有聲振草原大漠的威名,自然可以引起大遼皇帝的矚目。現在就有一個讓你揚名天下的機會,你想不想要?”

“恩師是想讓弟子參加安西大教化團?”耶律大石不太確定地問。

“對!”武好古道,“你真正擅長的是軍學,如果你去安西,一定可以打出威名,成爲一代名將。到了那時,大遼皇帝就會以國士之禮聘你入朝,還愁不能一展所長嗎?”

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薦)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436章 雲臺門徒 一第1289章 親上加親第1374章 宣和復古——考桌不平靜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101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一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903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一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第433章 神棍 二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1224章 軍國 完第1431章 發現號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1329章 阿骨打之死——屍山血海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1260章 義理之國第311章 武家軍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500章 這很封建 十五第六十六章 離京遠去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1499章 走向戰場第1503章 打不死的工業化小強第1271章 復古黨人——康梁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1184章 共和國的崛起——蕭太后第99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立威第869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完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1270章 復古黨人——瘋狀元第1120章 天理女真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1226章 遼崩——阿骨打果然厲害第1425章 金帳汗國第163章 向太后第73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四第273章 宋武卒?第382章 三大心腹第190章 知音蔡京第1065章 和高俅拼了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770章 高俅冤枉 十一第540章 奸黨的崛起 八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1479章 賊來啦,開恩科啦!第185章 裸官陳佑文第1245章 國崩之危 一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497章 這很封建 十二第1349章 百萬歲幣第410章 界河馬第510章 奸臣孝子 一第564章 資本主義尾巴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412章 小報告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163章 向太后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800章 兒臣趙乾順 七第663章 真正的敵人第101章 明教(求收藏,求推薦)第304章 知縣夫人和淫賊們第352章 東坡扇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187章 豐樂樓唱賣(月票800加更)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
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薦)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436章 雲臺門徒 一第1289章 親上加親第1374章 宣和復古——考桌不平靜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101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一第1390章 活着才能抗周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522章 話語權 完第903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一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第433章 神棍 二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1224章 軍國 完第1431章 發現號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194章 趙佶被震驚了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1329章 阿骨打之死——屍山血海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1260章 義理之國第311章 武家軍第375章 開宗立派啊!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500章 這很封建 十五第六十六章 離京遠去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1499章 走向戰場第1503章 打不死的工業化小強第1271章 復古黨人——康梁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1184章 共和國的崛起——蕭太后第99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立威第869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完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1270章 復古黨人——瘋狀元第1120章 天理女真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1226章 遼崩——阿骨打果然厲害第1425章 金帳汗國第163章 向太后第73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四第273章 宋武卒?第382章 三大心腹第190章 知音蔡京第1065章 和高俅拼了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770章 高俅冤枉 十一第540章 奸黨的崛起 八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1479章 賊來啦,開恩科啦!第185章 裸官陳佑文第1245章 國崩之危 一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74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九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1051章 南征北伐——屢北屢戰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497章 這很封建 十二第1349章 百萬歲幣第410章 界河馬第510章 奸臣孝子 一第564章 資本主義尾巴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412章 小報告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163章 向太后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317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上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800章 兒臣趙乾順 七第663章 真正的敵人第101章 明教(求收藏,求推薦)第304章 知縣夫人和淫賊們第352章 東坡扇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187章 豐樂樓唱賣(月票800加更)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281章 北方有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