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養馬、育人、招商

養良馬肯定是一個長期的燒錢項目!

佔地數千畝的馬場至少要兩個——這是米爾寶的建議,因爲馬是會得瘟病的,所以不能把所有的馬都擱在一起,要不然一場馬瘟就前功盡棄了!所以至少要建立兩個佔地超過5000畝的小型馬場,而且還要相對封閉。

每個馬場都必須配一套包括馬匠、馬伕、獸醫在內的養馬班子,還有佈置守衛,以免種馬被盜或者馬種外流或者母馬被外來的公馬牽了蹄子……

種馬最好能有四匹,波斯種和大食種各兩匹。每匹種馬都必須有單獨的活動區域和與之配套的母馬羣。同時建立馬賬,給每匹種馬、母馬都立馬譜,這樣才能制定出最好的交配方案。

至於馬兒食用的牧草和精料,自然也是不惜成本投入的,這個就不必說了。

而這種把馬當成寶來養的辦法,還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見效的,必須有二三十年時間,讓馬經過六到七代的育種,纔有可能定型出一款還算優良的品種。所需投入的資金,恐怕是要以數十萬計的。

而且在至少二十年內只有燒錢,不會有任何回報!

育馬須得二十載春秋,育人同樣需要很長的時間。而育人需要燒掉的錢,肯定比育馬還要多得多!

而且育人的投入,更是絕對不能省的!因爲在武好古看來,大宋朝在歷史上的失敗,並不是因爲沒有馬,也不是因爲沒有血性,更不能讓孔子來背黑鍋,甚至不是杯酒釋兵權的錯。

問題的根源只有一個,就是大宋沒有辦好教育!宋朝的失敗,就是教育的失敗!雖然宋朝也辦了官學,還搞了個看似可以推廣教育的科舉制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宋朝的教育,無論是民間還是官辦,其實都是低成本和低水平的。

那種“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的教育,根本培養不出能夠治國安天下的人才。比起之前被少數貴族精英壟斷的“六藝教育”,其實是大大不如的,只有給了“寒門晉升之途”這一項,還可以拿出來說一說。

而要克服這個問題,在武好古看來,其實也挺容易的,無非就是加大教育的投入!

六藝教育和五經教育相比,缺點就是昂貴啊!而五經教育的優點,恰恰就是便宜。

可惜便宜沒好人……在這個問題是,人和馬是一樣的!

而武好古要“好人”,那就不能怕燒錢了。

按照武好古的要求,承載着爲中華培養有用之儒的“六藝書院”,現在也開始動工了。六藝書院並不在界河商市的“市區”之內,而是在商市的護城壕和堤壩之外。就搭建在商市市區的東面,緊挨着界河,爲了方便運輸,也有自己的碼頭,當然也有自己的防洪堤壩。

武好古是抵達界河後的第四天,才和馬植一塊兒去看書院工地的。數百個小工正在那裡忙忙碌碌,這座六藝書院的一號主樓,已經有了一點模樣兒。三層的筒子樓已經蓋了一層,在旁邊還有人在平整土地,計劃要建設二號樓和三號樓。

“第一期就是一號、二號、三號書舍樓和一號、二號、三號住宿樓,教師樓。”

武好古騎在馬上,對和他並轡而行的馬植說:“這所書院不是蒙館,將來學生都是九歲以上的少年。學制六年,分成六個年級,按照數字來編,一年級到六年級不等。一個年級就佔一棟書舍樓和一棟住宿樓,計劃明年先開三個年級,爾後一年增加一個年級……”

“先開三個年級?”馬植沒有聽明白武好古的意思,“不是從一年級開始讀嗎?”

“尋常是從一年級開始,”武好古笑道,“不過剛開張的時候收到的學生肯定良莠不齊,有些學生是有底子的,可以從二年級、三年級開始,沒有底子的就從一年級開始。”

讓一部分學生直接從二年級、三年級開始讀,自然是速成人才的需要了。武好古知道,隨着界河商市的做大和自家在官場上的提升,將來是需要很多人才的。

而在開始的時候,適當降低一些要求,培養些速成人才也是必要的。要不然幾年後,當界河商市初具規模的時候,武好古就會沒人可用了。

實際上,武好古這會兒就已經覺得手裡的人才不大夠用了!

“那邊還有人在做事?”馬植這時注意到“六藝書院”以東還有人在施工,彷彿是用木柵欄圈地。

“那裡是燈塔大學和船政學堂,”武好古道,“再往東就是南岸馬場了。”

南岸馬場就是用來養“界河馬”的兩個馬場之一。不過界河商市並不只有這兩個馬場,六藝書院、燈塔大學、船政學堂、警巡所、營造所、大都保所等機構都會擁有自己的專用馬場。其中警巡所、營造所、大都保所的馬場都會設在界河北岸。

此外,武好古還計劃在界河商市內興建賽馬場和馬球場,以期調動商人們養馬玩馬的興趣。

如果發展的順利,將來界河北岸還會有更多的馬場被建立起來。

總之,前景看起來是好的,不過卻需要用大把大把的絹帛(錢)來鋪就向前的道路。

……

武好古和馬植兩人回到界河商市市區的時候,在政所街(就是政所、營造所、警巡所、財政所等建築所在的臨時街道)的右側,正有幾個牛皮帳篷在搭建之中,一些商販模樣的人往來穿梭,在其中一座最大的牛皮帳篷前還掛出了寫着“阿拉丁”三個漢字的認旗。

原來是阿拉丁商會的白思文到了!

這個白思文是和武好古一起離開開封府的,兩人一路同行,不過在進入滄州北部時,白思文帶領的車隊因爲車輛和貨物太多,無法快行,就落在了後面。今天才趕到界河商市。

雖然武好古並不是很歡迎白思文這個天方教豪商進入界河市,不過他的到來倒是給界河商市增添了幾分商業的氛圍。因爲白思文帶來的商販在幾個牛皮帳篷前面擺出了攤位和貨品,其實也沒甚好東西,就是一些從開封府批來的布匹綢緞和從大名府批發來的瓷器。

還有幾個攤位是賣吃食的,其中一個攤位出售一種用核桃仁、葡萄乾、芝麻、大棗還有其他什麼雜七雜八的東西蒸煮壓制出來的糕餅狀的東西,把武好古嚇了一跳,這玩意不是切糕嗎?怎麼宋朝就有了?

就在武好古有些發愣的當口,其中一個帳篷一掀,走出幾個人來,當先一個正是白思文,看着武好古就是一個肥喏:“大官人,小底白思文有禮了。”

在白思文身後,還站在兩個金髮飄飄,五官秀麗,肌膚如雪,身子婀娜的金髮番女,也跟着白思文一塊兒行了個福禮。

“白員外,”武好古打量了他身後的美人,然後就將手指向了“切糕”,“這是甚底?”

白思文一愣,他本來以爲武好古會問自己身後的美人——那可是白思文讓阿拉丁商會給他精心挑選和調教出來的兩個尤物,都是來自西方基輔國的女奴。

可是武大官人怎麼問起瑪仁糖了?他是餓了嗎?還好自己已經讓人準備了酒席。

“回大官人的話,”白思文笑道,“這是瑪仁糖,是長途行商的必備之品,也是我們阿拉丁商會預備在界河商市販賣的物件兒。”

阿拉丁商會怎麼改行賣切糕了?

“你家不是海商嗎?”武好古問,“怎麼做去這等小買賣了?”

白思文笑着解釋道:“大官人有所不知,我家在北地海上並無基礎,不熟海況,不知風向,沿岸各港口也無根基。所以不能貿然入海,還是先做一些小買賣,把根基扎穩了再說。

再說這瑪仁糖之類的買賣說小也不小。無論西行走絲路還是南下走海路,都需要製備行商吃食的,都得是那種經過特殊熬製,容易儲存,分量又輕,還能填飽肚子的東西。瑪仁糖只是其中的一種。

而且……這行商乾糧,也不過我家在界河商市立足紮根的一樁小生意而已。賺多少無所謂,能立個足就行了。”

武好古心說:賣切糕立足,那靠什麼賺大錢呢?

“兩位大官人。”白思文滿臉堆笑,又行了一禮,然後衝着身後的帳篷指了一下,“小底備了桌薄酒,想請二位邊吃邊談,不知二位可賞臉否?”

“談甚底?”武好古沒有挪步,而是問了一句。

他現在是修身養性的大儒了,不是必要就不想去參加什麼飲宴,傷身不說,還浪費時間呢。有時間吃喝,還不如多讀些孔子孟子的道理呢。

“說招商的事情啊。”白思文還是滿臉堆笑,一副恭喜發財的模樣。“大官人現在是勾當市舶司事了……替界河商市招商,可是大官人份內的差遣啊。小底不才,在泉州、廣州還有點生意上的朋友,做甚底的都有。是可以去替大官人招來四方客商的。”

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473章 房奴 二第284章 遼宋共管纔好啊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689章 大軍事家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678章 敵在開封府 六第771章 高俅冤枉 十二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二十八章 小米(求收藏,求推薦)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407章 界河商市 下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844章 艦隊外交的開始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七十章 有理想的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1079章 武好古來講理了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1377章 宣和復古——紀憶之死第773章 高俅冤枉 完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1397章 美娘之國 上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957章 資本主義接班人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第293章 美酒換佳人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378章 奸的有原則第1499章 走向戰場第448章 點亮燈塔 五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869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完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第103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鍾傅成仁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歷史第161章 章惇第396章 落榜了第109章 阿拉丁商會(求收藏,求推薦)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三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三十章 美人恩(求收藏,求推薦)第1169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五第1183章 共和國的崛起——保佑上西天第275章 奸人懷鬼胎第291章 叛徒,都是叛徒!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535章 奸黨的崛起 三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1225章 遼崩 一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566章 海州有個呂秀才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841章 一不小心就有了 個國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540章 奸黨的崛起 八第653章 太壞了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147章 吃醋(月票滿300加更)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801章 兒臣趙乾順 完第649章 房奴來啦!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502章 這很封建 十七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1459章 黃色壓路機第344章 平州張覺第1107章 義薄雲天武好古第666章 一個比一個壞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220章 方鎮和牆頭草第341章 大藝術家第850章 章惇的私心,蔡京的弱點
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473章 房奴 二第284章 遼宋共管纔好啊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689章 大軍事家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678章 敵在開封府 六第771章 高俅冤枉 十二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二十八章 小米(求收藏,求推薦)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407章 界河商市 下第1474章 非洲要殖民歐洲啦第1470章 長子西征第844章 艦隊外交的開始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七十章 有理想的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1079章 武好古來講理了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1377章 宣和復古——紀憶之死第773章 高俅冤枉 完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1243章 草原上的三國志第1397章 美娘之國 上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第957章 資本主義接班人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第293章 美酒換佳人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117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六第378章 奸的有原則第1499章 走向戰場第448章 點亮燈塔 五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869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完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第103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鍾傅成仁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533章 奸黨的崛起 一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歷史第161章 章惇第396章 落榜了第109章 阿拉丁商會(求收藏,求推薦)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三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趙小乙來了(第350票加更)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三十章 美人恩(求收藏,求推薦)第1169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五第1183章 共和國的崛起——保佑上西天第275章 奸人懷鬼胎第291章 叛徒,都是叛徒!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535章 奸黨的崛起 三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1225章 遼崩 一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566章 海州有個呂秀才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841章 一不小心就有了 個國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540章 奸黨的崛起 八第653章 太壞了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147章 吃醋(月票滿300加更)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801章 兒臣趙乾順 完第649章 房奴來啦!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502章 這很封建 十七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1459章 黃色壓路機第344章 平州張覺第1107章 義薄雲天武好古第666章 一個比一個壞第78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九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220章 方鎮和牆頭草第341章 大藝術家第850章 章惇的私心,蔡京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