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

驅逐完顏部的反賊,還是加入完顏部一起做反賊?恐怕是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耶律延禧坐在東京遼陽府的皇宮大殿之上,聽着兩隻老狐狸的瞎話,心裡面卻不懷好意的思量着。

他現在也不管兩隻白毛老狐狸到底是真的忠心還是在忽悠自己,總之是不能放過他們了。沒有他們手中的十幾萬團練兵,固若金湯的旅順府城就得用契丹國族的命去填。

契丹國族多寶貴啊!除了耶律延禧拉出來的二十多萬精銳,就只剩下留守漠北可敦城的兩萬精兵,留守西京道和太原府的五萬大軍,以及守衛上京、中京,還有佈署在通州監視完顏阿骨打的兵馬了,全加起來也就十幾萬人。

也就是說,彙集遼陽府的二十多萬人一旦拼光了,無論能否佔領旅順府,大遼國都玩完了。

那麼大一個帝國,那麼多的敵人,沒有一支可以東征西討的機動兵團,怎麼可能維持下去?

既然契丹國族命貴不能拼光了,那就只能用漢人和渤海人去拼了!

現在已經有六月份了,戰爭準備也差不多了。北面的阿骨打也沒南下的跡象(人家在等耶律延禧北上呢),看來是時候南下去旅順府找武好古的麻煩了。

想到這裡,耶律延禧只是冷冷一笑:“完顏阿骨打是被人蠱惑,纔會造反作亂的。現在首先要對付的是蠱惑阿骨打造反的奸賊,然後纔是阿骨打。”

什麼?

不打阿骨打了?

馬人望和大公鼎都是一驚。

兩個老頭不約而同的用眼角四下一掃,已經將殿上一羣契丹重臣臉上的表情都看了個分明。

沒有誰顯得特別驚訝!

這說明他們早就知道……他們都知道了,咱們倆爲什麼不知道?不用說,一定是天子不相信他們倆了。

他們一個是漢人,一個是渤海人,應該是靠不住的!

看來這事兒一定要小心應付,要不然老命休矣!

“陛下,是要討伐幽州?”大公鼎的軍事素質不如馬人望,所以問出來的問題比較天真。

“陛下一定是要討伐旅順吧?”馬人望馬上就猜到了答案。

打幽州是不可能的!幾十萬大軍在東京道可以靠着遼河兩岸的肥沃大平原供應,去到幽州附近,不論是西京道還是中京道,都養不起四十萬大軍。

養都養不起了,還打個毛啊!

所以耶律延禧在遼陽集結起來的大軍,不是北上打阿骨打,就是南下去打旅順了。

而旅順是武好古不惜重金打造的堅城啊!依着大黑山和旅順地峽修了兩道防線。

大黑山防線以旅順府城、黑山堡、東關堡爲防禦核心,構築了三十多裡綿延的城牆防禦體系。

而地峽防線則是在遼國的鎮東關長城基礎上,修建了十五里長的磚石城牆,還用旅順府附近出產的石灰石、砂岩,以及冶鐵的爐渣(旅順府附近的鐵州出產鐵礦,旅順又有的是木料,所以黃植生就在旅順半了個鐵廠)製成的旅順泥灰粘合石材(旅順出產石頭),修了一道銅牆鐵壁般的石牆。

想要攻破這兩道防線,真不知道要填進去多少血肉……怪不得耶律延禧讓自家和大公鼎大辦團練,原來是想讓遼東的漢人、渤海人去填旅順的城防啊!

真是太狠毒了!

耶律延禧目光陰冷地看着馬人望和大公鼎,“朕正欲踏平旅順城!”

“臣願爲王前驅!”馬人望馬上表態。

他現在是做賊心虛,必須得表現得積極一點。而且他也想好了,如果耶律延禧真叫他打先鋒了,他就馬上遣人去醫巫閭山老家,讓親族都入山躲藏。然後自率大軍去辰州和馬植匯合,再一起撤往旅順。

這天下眼看就要大亂了,什麼都能沒有,唯獨手中的實力不能沒有。只要有實力,到哪兒都吃香的喝辣的,要是沒了實力,馬家就只能寄身幽州,當個食客了。

耶律延禧卻不置可否,只是看着大公鼎。

相比馬人望,他更懷疑大公鼎。

因爲馬家再怎麼鬧,也就是一方諸侯。當皇帝是不可能的,馬家沒有這個實力,也沒有這樣的號召力。而且馬家是漢人,漢人在東京道、西京道的地盤就是沿海的一長條,最多在醫巫閭山裡面還有點人。靠這點基本盤,也就是在幽州和遼國間的夾縫中求生存。

可渤海大氏就不一樣了!大氏是王族!爲渤海諸右姓所仰望,登高一呼,萬衆響應。而且渤海人在遼東佔據了肥沃的遼河流域,遼陽城附近都有一大堆。如果大公鼎奪下遼陽,得到渤海右姓的擁護,就可以堂而皇之登基稱帝了!

大公鼎被耶律延禧不懷好意的目光看得有點發毛,但他終究是老實人,而且對大遼也是忠心耿耿,真沒有自立造反的心思。既然沒有做賊,心也就沒馬人望那麼虛。

所以他首先想到的,還是旅順府不容易打。

“陛下,旅順堅城難攻,又有海路可以調集援兵糧草……只怕一時難以攻拔啊!”

耶律延禧笑着:“大卿言之有理,諸卿可有良策能絕旅順海路之援?”

“陛下,”還是馬人望表現積極,“旅順海路之援是不可能斷絕的!但是據臣所知,幽州的兵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再讓幽州有限的力量無法發揮,就等於卡住了旅順的援兵。”

“哦?”耶律延禧終於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馬人望道:“據臣所知,幽州兵制的基礎乃是公民制。武好古向來主張‘天下爲公’,不過他主張的‘公’卻不是普羅大衆,而是爲數有限的公民。只有服兵役或是納稅達到一定的數目,或者學問出衆者,才能成爲幽州之公民。他怎麼做,就是把公民當成了國家的之柱,同時也將國家變成了公民的國家。”

“這不和咱們以契丹國族爲腹心部一樣嗎?”一旁的蕭兀納插了句嘴。

“蕭相公所言極善。”馬人望恭維了一句,然後又道,“不過幽州的公民之制也存着一個致命的弱點,便是公民之數太少,只有區區八萬。”

“這八萬公民,纔是幽州的根本。”馬人望接着忽悠道,“幽州軍的基礎骨幹,也就出自這八萬公民。”

“那麼說了武好古心腹部衆豈不是比我契丹還要少一些?”耶律延禧問。

“陛下聖明。”馬人望笑道,“在這八萬公民中,至少有三萬是不適合當兵的商工商之民。所以幽州的公民兵,最多就只有五萬。雖然武好古還可以花錢僱兵,但是幽州的財力、人力終究是有限的。如果宋國的朝廷再向幽州施加一定的壓力,牽制住一部分幽州兵。同時在靠近幽州的滄州、清州、河間府等地出高價僱傭壯士。就能讓幽州無力向旅順調派援兵。僅靠常駐旅順的兵力,咱們大遼就是用人命堆,也能把城池堆下來!”

“好!”耶律延禧一拍巴掌,“馬卿果然是朝廷棟樑!”

他環視殿中臣子,“諸卿誰能走一趟開封府?”

耶律儼出班請命道:“臣願意往開封一行。”

“好,那就有勞南院樞密了!”耶律延禧又將目光轉向了大公鼎,“大卿,朕命你和高永昌爲正副都統,以八萬渤海健兒爲先鋒,出辰州、寧州、復州,沿遼海(渤海)東岸一路向南,直抵旅順城關之下。”

“臣領旨。”大公鼎縱有千般不願,現在也不敢吐個不字兒,只得老老實實的領兵先行。

“馬卿,”耶律延禧又對馬人望道,“你的奉先軍隨朕同行,七月初一祭高天地後便出兵,先去辰州駐紮。”

這下遭了!馬人望心中叫苦,不過嘴巴上還得恭恭敬敬的領旨。

耶律延禧接着道:“再傳旨給馬植,叫他務必加強海防,萬萬不能讓幽州軍從海上登陸騷擾。特別是遼河河口,一定要嚴密防護,不可有絲毫懈怠!”

這個時代的遼河可不像後世那麼窄,河流寬闊,水流豐沛,通航能力極強。武好古的艦隊都開得進去!真不知道要馬植怎麼去嚴密防護武好古的火炮戰列艦?

也許可以派個使者去告訴武好古,叫他千萬別把艦隊開進遼河……

不過馬植的使者並沒有立即趕往幽州去報信兒。因爲他也是隔了一段時間,才從路過辰州的渤海軍那裡得知大遼皇帝將會南下攻打旅順府,而且還會駐蹕辰州!

這一次遼軍的保密工作的確做得不錯!馬人望、大公鼎、高永昌他們幾個手握重兵的漢人、渤海人軍閥,在帶兵離開遼陽府前,都被嚴密監視了起來。所以消息一直保密到了七月初,而當馬植的使者抵達天津市時,政和二年的七月已經過去將近一半了。

而就在武好古得知旅順府將要遭到“百萬遼兵”猛攻的同時,耶律延禧的使臣耶律儼也抵達了一片繁榮的大宋首善之城開封府!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

久戰成良將的耶律延禧,這回倒真得不錯,至少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局。

第225章 後爹第552章 以德服人 四第890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一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431章 海州的幽靈 三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1457章 槍大夫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959章 爲富不仁武扒皮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四十八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下第959章 爲富不仁武扒皮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200章 還不快拜!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353章 文曲星第486章 這很封建 一第655章 割人頭啦!第419章 大儒 六第1455章 利出一孔第940章 練兵還得親兄弟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610章 誰是好漢 三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1289章 親上加親第371章 開天闢地 三第103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如風如火第368章 武好古的規矩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97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王牌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401章 客自遠方來 下第121章 沒有草場嗎?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867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七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第440章 船政學堂 上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569章 三級會議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1444章 黑大陸第1313章 阿骨打之死 二第321章 海州吳家第1353章 宋奇諾第五十四章 書畫行首第1004章 得多貪一點兒第1333章 敵在避暑宮 一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1125章 金融創新蔡相公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17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八第97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唐明皇第575章 論道 五第1321章 阿骨打之死 十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368章 武好古的規矩第878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上第1418章 千年大計第314章 魔女墨娘子第1066章 耶律延禧瘋了第477章 房奴 六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706章 強盜也有賠本的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98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排隊送錢第1313章 阿骨打之死 二第1297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中第425章 大道 三第六十一章 似乎是無藥可救了第112章 救國真理第1237章 有競爭纔好殖民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1252章 國賊當誅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689章 大軍事家第676章 敵在開封府 四第138章 武大郎歸來 下第1362章 玩弄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
第225章 後爹第552章 以德服人 四第890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一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431章 海州的幽靈 三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1457章 槍大夫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959章 爲富不仁武扒皮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四十八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下第959章 爲富不仁武扒皮第240章 馬植也要飛黃騰達第200章 還不快拜!第465章 地產興邦 八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353章 文曲星第486章 這很封建 一第655章 割人頭啦!第419章 大儒 六第1455章 利出一孔第940章 練兵還得親兄弟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610章 誰是好漢 三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1289章 親上加親第371章 開天闢地 三第103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如風如火第368章 武好古的規矩第1501章 大周的死穴第97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王牌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401章 客自遠方來 下第121章 沒有草場嗎?第1295章 發鈔權之戰 一第867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七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第440章 船政學堂 上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569章 三級會議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1444章 黑大陸第1313章 阿骨打之死 二第321章 海州吳家第1353章 宋奇諾第五十四章 書畫行首第1004章 得多貪一點兒第1333章 敵在避暑宮 一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1125章 金融創新蔡相公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1089章 軍閥、地盤、加槓桿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17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八第97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唐明皇第575章 論道 五第1321章 阿骨打之死 十第463章 地產興邦 六第368章 武好古的規矩第878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上第1418章 千年大計第314章 魔女墨娘子第1066章 耶律延禧瘋了第477章 房奴 六第1142章 好大一把火第706章 強盜也有賠本的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98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排隊送錢第1313章 阿骨打之死 二第1297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中第425章 大道 三第六十一章 似乎是無藥可救了第112章 救國真理第1237章 有競爭纔好殖民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1252章 國賊當誅第1111章 國賊,軍亂 二第689章 大軍事家第676章 敵在開封府 四第138章 武大郎歸來 下第1362章 玩弄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