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

“元老院能同意執政府圈地?”武好古笑了笑,瞅着自己這個屬狐狸的兒子。

“元老院……當然是要保護公民和納稅人的合法財產的。”武義久一字一頓地說着法律條文。

大周共和國的律學是從開封訟棍那裡傳承下來的,不是儒家的那種仁義教化,而訟棍就是玩條文字眼鑽空子堵漏洞的。

武義久本人可是雲臺學宮律學院的高材生,算得上法律專才。當然知道怎麼玩法弄法了……

而大周共和國的元老院說句不好聽的,那是代表少數軍事公民和資產階級利益的元老院,不是代表全民的普世議會。

其中的資產階級最看重什麼?還不是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圈地?

那種法案怎麼可能通過?不可能的。這是公然搶劫啊!

但是,大周元老院所有的關於保護私人財產的法案,都有兩個前提,一是“公民和納稅人的”;二是“合法財產”。

前者是保護對象,必須是公民和依法納稅的納稅人——大周的公民主要就是兩大塊,一是服役的軍事公民;二是納稅的工商公民。大周共和國的政府、軍隊、警察等等,都靠他們支持,靠他們納稅來養活的,當然得保護他們的利益了。

後者則是財產的性質必須是合法的,非法的財產,當然不在保護之列。

而合法財產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納稅!

凡是價值較大的合法財產,必然和稅務相關了,特別是私人的地產。

鄉間的私田有田稅,城市中的私人房產也需要繳納房產稅。

武義久頓了頓,又道:“新附地的民戶基本都沒有公民權,那麼他們的財產是否能得到保護,關鍵就是依法納稅和是否合法了。

現在已經夏季,再過幾個月就該交秋稅了!”

大周的私田一年一稅,只有秋稅,沒有夏錢。稅率不算低,但是沒有加派加徵和耗羨,也不需要納稅人將用於納稅的糧食或者其他實物長途運往縣外。而是一縣一倉,所有納稅物資,都在本縣結清。

如果需要轉運,成本都是官府承擔。

而在繳納秋稅的同時,平民還需要繳納丁口錢。丁口錢就是人頭稅,公民可以免交,平民者,凡是成丁,都必須繳納!

丁口錢也可以用實物抵充,所需繳納的數額同樣不算少。但是也沒有額外加派、加徵、羨耗。

而在秋稅和丁口錢之外,普通的小農基本沒有別的負擔了。

免役錢、青苗錢、義倉稅、農器稅、牛革筋角稅、進際稅等等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在大周都是沒有的。

另外,大周共和國不分幾等戶,不搞累進稅,而是一刀切的收取田稅和丁口錢。

因爲確定戶等這種事情的貓膩實在太多了……

戶等不定的同時,田等卻是要分一分的。不過分得很粗,就是三種,一是黑土田,二是水田,三是黃土田。

三種田的田稅是不一樣的,而每一種田不會再進行細分,而是統一徵稅。但是在實行輪作的情況下,田稅可以打六折上繳。

之所以這麼徵稅,一方面是爲了收稅便利;另一方面是爲了鼓勵農戶改良土壤,興修水利——田土的等級是可以提升的!

如果田土的稅收根據等級劃分,就會造成提升土壤品質的努力沒有足夠的回報。

如果以休耕的部分土地種草畜牧,也不需要額外納稅。但是在畜牧產品發賣過程中,會有相應的商稅產生(農產品發賣一樣會產生商稅)。

此外,農田不論所種何物,納稅額度都是一樣的。不存在種經濟作物多交稅,種糧食少交稅的事兒。

還有一點,大周共和國和大宋完全不同,就是沒有因災免稅、減稅的制度!

也就是說,不管遭多大的災,私田的田主都有義務納稅!

而欠稅會被克以罰款,欠稅加罰款達到一定的數目,土地就會被沒收。

而隱沒田產逃稅……一旦被發現,土地立即沒收充公。

可以這麼說,大周共和國的《民法典》沒有多少人情味,甚至有點冷冰冰的!

其中只有法治,沒有仁政!

小農更不是大周共和國元老們心頭最軟的那一塊肉……

當然了,大周共和國元老院如此“不仁”也有他們的理由。那就是他們根本就把種地看成一門生意!

而天災,則是土地經營者需要自負的風險!

鬧災的時候他們風險自負,如果天氣特別好,收成特別多,利潤也是他們自己的。官府絕不會多收一斗麥子的稅。

同樣的,大周的工商百業,都沒有因災免稅一說!都要風險自負!

如果農戶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他們應該退出經營,而不是在小塊土地上苟延殘喘。

大周共和國有殖民地,有工商業,完全可以吸納富裕的勞動力。

順便提一下,在實行仁政的大宋,因災減免稅收都是對地主而言的。地租和高利貸免不免,朝廷是管不了的……基本上也不會有地主免了佃戶的租子和高利貸。

所以仁政根本仁不到貧下中農身上,只是給地主老爺一筆額外的收入。

而大周共和國的軍事公民擁有的職田根本不交稅,工商公民也沒有大舉營田的習慣。所以代表兩者利益的元老院,也就不會制訂保護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律了。

“所以你就想釣魚了?”武好古看了兒子一眼,“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啊!三郎啊,你這釣魚之法怎麼都能謂之奸吧?”

“怎麼能算奸呢?”武義久笑了笑,道,“而且咱是先登記,再收稅,可不是不教、不戒、慢令,而是堂堂正正的!

他們自己不登記,不交稅,想要隱沒田產,偷稅漏稅,被沒收也活該。就是孔夫子再世,也不會饒了這些不肖的徒子徒孫。”

呃,武好古還真說不過兒子。

武義久是“律師”啊,那嘴皮子多會翻?

武好古笑着搖頭,“三郎,你估算過沒有?這樣能撈到多少畝田?”

武義久笑了笑,“光是一個登記田產,就能拿下半數……可不是隨便登記的,得有田契和往年的納稅憑據,還要對上縣衙的戶冊檔案。”

武好古點點頭:“那是必須的,不能說是誰就是誰的。”

“登記完以後還要換契,”武義久道,“換契約要收費,一畝田收一斗麥子。換完契約還有共和十年的秋稅,也是一畝一斗!

而且不登記、不換契、不交稅,皆不問不追。等到秋稅完結後,再清丈土地,和他們算總賬!”

挺大一元首,居然處心積慮算計小民,要奪其田產,這可真是有點大不仁啊!

“你就不怕官逼民反?”武好古問兒子。

“不怕!”武義久搖搖頭,“共和執政府會在河東以外的新附州縣實行軍官!每個縣都至少駐兵一營。

登記田土,更換田契,徵收秋稅,清丈土地,都由他們進行。如果有人造反,當場格殺!事畢之後,該營有功將士,就在所鎮之縣授田。

授田有餘,就算是官田,先出租,再逐步發賣。還可以以之爲抵押,發行土地債券。用土地債券所得來治理黃河、淮河,以及河北、河南漕運。”

這小子真是太奸詐了!

武好古心中一嘆:自己這個大儒怎麼就教出這樣的兒子?

不過也是時代不好,人心不古,不奸詐一點,元首也當不下去啊!如果武三郎不奸詐,上哪兒搞幾個億來治理黃河、淮河、漕運?連幾十萬有功將士的土地獎勵都發不起,不是立馬就被推翻了?

“也行啊!”武好古點了點頭,“三郎,這事兒口風一定要緊,泄了湯就麻煩了。現在還有誰知道?”

“兒子就和章之鳳商量過。”

“章之鳳沒問題,”武好古道,“不要再和別人說了……執行就是了!大不了就是有人造反,咱們有幾十萬大軍,根本不怕!”

“造反是不怕的,”武義久笑道,“但是咱們和南方、西方的爛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現在要安內,攘外的事情最好能停一停。大人,您有辦法嗎?”

在“圈地”一事得到武好古的支持後,武義久又提及了和平的事兒。

仗打到現在這個份上,差不多了。

黃河氾濫成這樣,不能不管啊!

而且,黃河漕運一段,遼東的糧食也運不到中原了。都沒有飯吃了,還打個毛啊?

既然不打了,當然就要考慮停戰安內的事情了。

地主階級的土地要找藉口沒收,黃河、淮河該治還得治!

徐、海二州得儘快復原,讓它們成爲大周資本主義第二核心。

另外,海上也不要再打了,再打下去稅都收不上了!

武好古想了想:“咱們是不是還圍困着磁州?”

“不是磁州,是邯鄲,滏陽已經打破了。”武義久笑道,“剛剛得到的消息。”

“抓到韓肖胄了?”

“抓到了!”

武好古點點頭,“把他請來天津市吧!另外,再請高廉走一趟涼州,讓西涼王出面調停。西宋那邊,應該沒什麼問題。

至於東宋,請你二叔出面斡旋。”

第818章 星主的崛起 上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652章 太快了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432章 神棍 一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1309章 維新變法裱糊 八第152章 誰的通天梯,求月票,求訂閱)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1112章 國賊,軍亂 三第1471章 金羅斯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753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三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590章 大宋出藍翔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795章 兒臣趙乾順 二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812章 僧團貸款,按揭打仗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353章 文曲星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1489章 征服,1226第二十三章 唱賣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1114章 國賊,軍亂 五第548章 義務府兵制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1072章 人人喊殺武好古第143章 模範官(月票滿150的加更)第891章 存天理,滅邪魔! 二第1305章 維新變法裱糊 四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482章 房奴 完第926章 存天理,滅逆虜 四第945章 戰爭販子 下第354章 范進不哭第963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一第1088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二第1369章 必須立足耕戰了第630章 有陰謀第109章 阿拉丁商會(求收藏,求推薦)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523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一第六十七章 遇到個吳員外(求收藏,求推薦)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794章 兒臣趙乾順 一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1489章 征服,1226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875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完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674章 敵在開封府 二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六十七章 遇到個吳員外(求收藏,求推薦)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266章 最強軍師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316章 一定要中進士第六十七章 遇到個吳員外(求收藏,求推薦)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四十二章 潘家園,西四房第78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一第494章 這很封建 九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1294章 趙楷有地嗎?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294章 管教西門青?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330章 阿骨打之死——臨潢府第410章 界河馬第78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一
第818章 星主的崛起 上第984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以理服人第652章 太快了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432章 神棍 一第173章 算是朋友了第1309章 維新變法裱糊 八第152章 誰的通天梯,求月票,求訂閱)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1112章 國賊,軍亂 三第1471章 金羅斯第276章 高人要有架子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753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三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590章 大宋出藍翔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795章 兒臣趙乾順 二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812章 僧團貸款,按揭打仗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965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三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1334章 敵在避暑宮 二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353章 文曲星第1337章 敵在避暑宮 完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151章 誰是馬屁第一人(月票滿450票加更)第1489章 征服,1226第二十三章 唱賣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1114章 國賊,軍亂 五第548章 義務府兵制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1072章 人人喊殺武好古第143章 模範官(月票滿150的加更)第891章 存天理,滅邪魔! 二第1305章 維新變法裱糊 四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482章 房奴 完第926章 存天理,滅逆虜 四第945章 戰爭販子 下第354章 范進不哭第963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一第1088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二第1369章 必須立足耕戰了第630章 有陰謀第109章 阿拉丁商會(求收藏,求推薦)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523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一第六十七章 遇到個吳員外(求收藏,求推薦)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794章 兒臣趙乾順 一第898章 存天理,滅邪魔 完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1489章 征服,1226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875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完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674章 敵在開封府 二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六十七章 遇到個吳員外(求收藏,求推薦)第226章 唯有讀書高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266章 最強軍師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316章 一定要中進士第六十七章 遇到個吳員外(求收藏,求推薦)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四十二章 潘家園,西四房第78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一第494章 這很封建 九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1294章 趙楷有地嗎?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294章 管教西門青?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1330章 阿骨打之死——臨潢府第410章 界河馬第78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