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

和所有想深入瞭解周國內情的宋朝官員一樣,何氏三傑也在滄州南皮縣棄船登岸,走陸路跨過了宋周邊境。

而且他也被邊境線兩邊的巨大差別給震懾了。

大宋一邊,屬於滄州清池縣的土地,一如既往的荒涼和殘破。現在雖然是金秋之季,但是除了長到半人高的“雜草”和偶爾見到正在食草的牛羊,就是沒有任何豐收的景象了。

可是一進入大周國境,馬上就是一片豐收安樂的田園景象。連官道都不一樣了,從塵土飛揚的土路變成了鋪了青石板的石路。

行在路上的旅人,大多都是身強體壯,面色紅潤,絕沒有吃不飽飯的菜色。哪怕是穿着粗布短衣的客戶(佃戶、僱農),也沒有一絲飢寒交迫的樣子。

不過路邊的田土中種植的卻也不是金黃色的小麥,而是一半牧草,一半棉花。棉花已經綻開,變成了一朵朵白色的,雪花一般的毛球,非常養眼。

草田中正在啃食牧草的,大多是體型高大的駿馬,大約就是赫赫有名的天津馬吧?

和宋國朝廷派出接伴使陪同外國使臣行動的接待方式不同,周國沒有接伴制度,只是在邊境關卡上登記了一下,然後發給了“外事護照”,便讓何慄、鳳鳴山等人自由行走在周國的土地上了。

這份坦坦蕩蕩的氣度,倒是讓何慄何大狀元吃了一驚。

吃驚之餘,何慄也沒忘記利用周國的“粗疏”,深入周國民間,去進行一番考察。

現在大宋國內相當一部分士大夫,都熱衷於研究周國的制度。有些是爲了批判而研究,有些則想以周爲師。要師周長技以制周!

何氏三傑則在“師周”和“批周”之間搖擺,一方面覺得周法不仁,一味求強求富,罔顧生民;一方面也承認周法卻有可取,畢竟周國的富強是明擺着的。

不過往的“師周”和“批周”都是建立在不知周的基礎上的,缺乏依據。現在何氏三傑,終於有機會知周了。

爲了更好的知周,何氏三傑在進入周境後還故意換下了官服,並且放慢了腳步,還在一個名叫奧堡鎮的鄉鎮停留了一日。

所謂的鄉鎮,就是百戶鄉(通常有四五百戶騎士)的中心。是個用圍牆圈起來的市鎮,鎮上設有鄉公所、鄉老會、鄉學、鄉公倉,還有商鋪、酒肆、旅店、鐵匠鋪什麼的。前者是公共設施,後者都是商營的。

何慄趁着一行人在酒肆中用飯的時候,找上了一個操着河間府口音的小二,和他打聽了起來。

“小二哥是河間府人士吧?”

“回客官,小底是河間府樂濤縣南大樹鎮人士。”

“南大樹鎮,哦,就在南皮縣附近,在黃河邊上,是嗎?”

何慄記得這個鎮子,是個蕭條的大鎮。蕭條的是當下,而大則意味着昔日的繁華。

“是啊。”小二哥嘆了口氣,“老家營生艱難,所以就跟着東家一起出來了。”

河間府的情況也和大宋大部分的州府軍類似,男耕女織的田園經濟正在解體!在市鎮上勾當的商人所受衝擊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他們的頭腦比農民要活絡,知道人挪活,樹挪死的理兒。所以最先背井離鄉的就是他們了。

“此間安樂否?”何慄又問。

“自是安樂,但是……”

“但終究是外鄉,也沒有辦法買幾畝田安頓下來,周國的農田基本上不能買賣的。將來終是要回家鄉的,可是家鄉又……”

中世紀嘛,土地是第一生產資料。商人賺了錢就想買幾畝地是很正常的,而將可以買到土地的土地制度歸於封建土地制度,同時將不能流通只能用軍功獲封的土地說成資本主義的土地制度……很奇怪啦!

不過資本主義大周國內的商人在賺了錢後,的確很難將資本投入農田。因爲周國絕大部分的農田都是軍事公民的職田,是非賣品!

所以周國的商人很難轉化爲地主,只能在工商業上繼續發展,除非他們不當商人去從軍。

“周國的農人比河間府的農人富庶吧?”何慄又打聽道。

“自是富的。”小二回答,“無論主客,都有幾個錢,不過卻不安逸。”

“不安逸?”

“是啊,有了田的要爲小兒子們的前途擔心,周國的田莊只能由長子繼承。沒有田的,則是眼睛都熱了,想着有一天能從軍打仗,搏出一個田莊……搏出個田莊,纔是人過的日子啊!”

正說話間,酒肆門外進來兩個穿着窄袖圓領袍服的漢子,腰帶上都懸掛着長劍。一看就知道是周國的騎士。

小二哥連忙滿臉堆笑的迎了上去,口稱王大官人、王二官人。

原來這是一對兄弟騎士,田莊都在奧堡鄉上。

“小二哥,快取些好酒好肉,要牛肉,切上四五斤裝盤,再切個十斤用紙包了,俺們拿着走。”

和宋國境內禁止宰牛不同,周國的牛不受保護,隨便殺了吃肉,而且還不貴。

那小二一聽對方要帶十斤牛肉上路,於是就問:“兩位大官人要去天津?”

其中一位王大官人笑着:“是啊!點集了!”

“點集?輪到二位上番?”

另一位大官人笑道:“怎麼會?上個月剛剛回家。”

“那不就是……”

“哈哈哈,怎地?小二哥,跟俺去嗎?騎兵你幹不了,步兵還能擔當。若是有功,百數十畝的田莊就有了!”

“俺,俺真的能行?”

“哈哈哈,只要你去了,不行也練到你行啊!”

那小二咬咬牙,“那俺就去和東家說說……”

挺好的一個小二哥,就這樣變成了兵哥哥!

這一幕讓何氏三兄弟都有點目瞪口呆,倒是鳳鳴山見怪不怪。

何慄也是個挺能搭訕的主兒,又自給湊過去和兩位王姓的騎士搭上了。

這兩人也是河間府人,本是當地的土豪,十幾年前被武好古招了騎士,便一直從軍。上過很多次戰場,不過卻絲毫未傷!所以也不怕上戰場。

兩人還打算把自己的兒子帶上去當個騎士隨從(就是輔助騎兵),好見見血。

至於和誰打,兩位王大官人不知道,知道了也不會說的。

何慄也不是一味打聽,也自我介紹了一番,自稱是宋國嵩陽書院的書生,想去天津尋個機會。

“天津的機會可多了!”其中一位王大官人挺健談的,笑着道,“最近博士團就在招讀書人去安南府,去了就給公民身份,還有田分。”

“安南府在何處?”

“交趾國啊,咱們在交趾國割了塊最肥的土地,設了個安南府……先生如果嫌安南路遙,本鄉的鄉學也是個好去處。雖然分不到田土,但是薪水不低,只要有真本領,一年幾百緡都不是問題,比當個小官小吏強多了。”

原來安南府那邊還在大發展。封騎士,封武士是一方面;開設書院,傳播天理是另一方面。後者就得讀書人上去了!

所以博士團這段時間都在招人,準備組建安南博士團大書院。

不過何慄對安南的事情不感興趣,又打聽起周國騎士的收入和田莊了。

打聽了一番後,何慄才知道周國的騎士並不脫產,他們是亦農亦兵亦牧,身兼三職,真是挺忙的。如果騎士家中人丁不多,通常會把一部分土地租出去給佃戶經營。如果家中人丁興旺,則會僱農經營。

至於收入,則是收租少,自營高。天津府一千五百畝的田莊經營好了,一年能有2000緡以上的純收入!主要來自養馬和賣棉花。真是富裕得讓人難以置信。

只是這麼一份家業不能平分給子孫,只能由長子繼承。所以各家騎士就只能在次子幼子們的教育上不惜成本,算是對他們進行補償了。

而正因爲騎士們都願意在子孫的教育上投入,所以各鄉的鄉學都建得非常好,也都不惜高價聘請雲臺學宮畢業的老師——騎士不必交稅,但是他們會給鄉學納捐,而且納得不少。畢竟這些鄉學是教育他們自己的子孫的!

所以周國騎士鄉學的老師,年收入都超過中下層的官員!就是擱在大宋,這份收入也抵得上一縣父母官了……

所以沒有科舉制度的周國,在國民教育上的投入,是遠遠超過以文治聞名的大宋朝的。

當然了,可以享受高水平教育的,只有軍事公民的兒子或本人,或者能夠支付高昂學費的商人。

換句話說,對於周國廣大普通平民(不包括商人和技工),成爲軍事公民就是美好生活的開始!

只要成爲軍事公民,土地、房產、老婆、兒子的教育,統統都有了!

而要成爲軍事公民,就必須從軍!

所以大周永遠不擔心沒有人當兵,爲了出兵高麗而進行軍事動員剛剛開始,想要從軍的平民就在天津市的各個兵站前排起了長隊。

當然了,現在周國平民當兵是一律不發軍餉的。不發軍餉,都打破了頭想擠進來,再發軍餉就是浪費錢了。

第306章 貞女西門第1459章 黃色壓路機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1403章 西宋的暴政猛於龍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103章 黑鍋背起來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1490章 世界怎麼變成這樣了!第130章 再見,西門(求收藏,求推薦)第563章 伎術官第670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上第1433章 大發現第380章 忠奸如何辯第510章 奸臣孝子 一第1403章 西宋的暴政猛於龍第692章 一舉平滅?第九十三章 未來的根本之地第599章 日本買辦第1290章 錢引如毛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264章 高麗行臺省第1372章 宣和復古——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1491章 白奴和黑死病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815章 卑鄙無恥殖民者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第353章 文曲星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963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一第1443章 伏爾加河邊的滿江紅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1316章 阿骨打之死 五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第1210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下第1107章 義薄雲天武好古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760章 高俅冤枉 一第203章 過年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211章 未來第313章 一起來管武大郎!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1210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下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368章 武好古的規矩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353章 文曲星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38章 雲臺門徒 三第809章 宋遼原來是親家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1223章 軍國 六第七十章 有理想的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206章 林牙竊畫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1280章 阿骨打超狡猾的第1022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六第96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二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645章 房奴猛男西征 完第1326章 阿骨打之死——女真民工第二十五章 唱賣 四(爲盟主循序漸進加更)第652章 太快了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112章 救國真理第388章 爲人父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309章 劍之輕重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1419章 去當日本王好嗎?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1122章 精打細算殖民者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819章 星主的崛起 下第386章 貶官和GDP
第306章 貞女西門第1459章 黃色壓路機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1403章 西宋的暴政猛於龍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103章 黑鍋背起來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262章 滄州的海口畫個圈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942章 蠶吃人的起源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1490章 世界怎麼變成這樣了!第130章 再見,西門(求收藏,求推薦)第563章 伎術官第670章 房奴的最後一戰 上第1433章 大發現第380章 忠奸如何辯第510章 奸臣孝子 一第1403章 西宋的暴政猛於龍第692章 一舉平滅?第九十三章 未來的根本之地第599章 日本買辦第1290章 錢引如毛第601章 禁軍精銳第1391章 新周和東宋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264章 高麗行臺省第1372章 宣和復古——有心殺賊,無力迴天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二十章 開封府 (求收藏,求推薦)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1491章 白奴和黑死病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815章 卑鄙無恥殖民者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第353章 文曲星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963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一第1443章 伏爾加河邊的滿江紅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1316章 阿骨打之死 五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第1210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下第1107章 義薄雲天武好古第468章 地產興邦 完第760章 高俅冤枉 一第203章 過年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211章 未來第313章 一起來管武大郎!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1210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下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368章 武好古的規矩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353章 文曲星第九十九章 公司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38章 雲臺門徒 三第809章 宋遼原來是親家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1223章 軍國 六第七十章 有理想的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206章 林牙竊畫第1164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第699章 銀州一夜城 一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1280章 阿骨打超狡猾的第1022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六第96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二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645章 房奴猛男西征 完第1326章 阿骨打之死——女真民工第二十五章 唱賣 四(爲盟主循序漸進加更)第652章 太快了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112章 救國真理第388章 爲人父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309章 劍之輕重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1419章 去當日本王好嗎?第851章 軍事家補習班第1122章 精打細算殖民者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819章 星主的崛起 下第386章 貶官和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