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宣和復古——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炮聲隆隆,硝煙瀰漫。

在河間府路、滄州路和昭義軍地盤的北部。所有的地方都混戰成一團。雙方的近七十萬官兵,在北流黃河兩岸,進行着一場最慘烈的激戰。在得到了太原府被河東軍團奪取的消息後,共和軍都機宜司就立即向河北東路軍團、河北西路軍團和作爲預備隊的太行軍團下達了全線攻擊的命令。

而此時的河北東路軍團、河北西路軍團和太行軍團都得到了大幅加強。河北沿邊周國一方的所有棱堡的駐軍,都編入了三個軍團。每個軍團所轄的步兵師、騎兵師總數都達到了10個。

另外,三大軍團還各自得到了大量的攻城炮兵部隊、獨立工兵部隊的支援。三大軍團合計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四十五萬!

與此同時,爲了給數量如此龐大的部隊提供後勤支援。周國的天津府、燕山府、易州、涿州等地都進行了充分的動員。集中了至少六十萬民伕和二十萬輛騾馬大車,以及上千艘綱船。

也就是說,單單在河北戰場上,大周共和國就投入了超過一百萬組織良好的武裝軍民!

這樣的動員和組織能力在宋朝這邊是不敢想象的。

歷史上的宣和北伐,賬面上的大軍不過十幾萬,實際的人數恐怕十萬都不到,居然因爲濫用民力、監額科斂過多,引發了一系列的民變,稱爲宣和北方大暴動。

而大周共和國爲了這場戰爭,在不包括河東新屬地的國土上就動員了超過130萬的人力,佔總人口的比例接近於10%。

這樣的動員和組織能力,已經接近了近代國家或者古代戰國七雄的水平了。

當然了,可以將民力使用到這種程度,也不僅僅是公民共和國組織能力的優勢,還有遼河流域黑土地的貢獻。

早在遼國統治的時代,遼河流域就得到了大力開墾,墾出了數以千萬畝的良田。到了大周共和年間,遼河流域的開發又因爲大規模的授田和遼東農業銀行的投資,再一次得到了加速。

從燕地和河北遷移到遼河流域的漢族農民帶去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天津市強大的手工業又能夠提供質優價廉的鐵質農具,周國和東遼的騎士之家又能爲遼河流域提供足夠多的大牲口用於耕作。

而且通過不斷侵佔金國的土地,遼東行省的耕地面積也在不斷增加。到了共和八年吞併金國上京道前,僅僅遼東行省的耕地就達到了7000萬畝!

這可是7000萬畝黑土地!即便用輪種法播種一半,也有3500萬畝的土地種了小麥,每年的收穫都在一億石以上。

只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周國根本消費不了那麼多的糧食,即便大量出口、釀酒和餵養畜生,也用不了那麼多。

所以到了共和八年宋周大戰爆發前,周國已經積累起了數量驚人的存糧!

即便全國的農業活動完全停止三年,也不會發生饑荒。

因此,周國纔可以從農業生產抽調出上百萬的勞動力用於作戰。

反觀宋朝這邊,雖然人口多達一億,可是絕大部分的土地人口都被毫無戰鬥力的地主士大夫掌握。朝廷連清丈土地都做不到,更不用說將戰爭動員的負擔進行合理的分配了。

不過比較幸運的是耶律延禧在十幾年前發動的入侵讓河北的士大夫地主知道了厲害,因此變得比較合作。而周國的大發展又吸收了河北過剩的人口,大大緩解了河北的人地矛盾,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河北勞動人民身上的負擔,使得他們可以爲龐大的河北駐防新軍和昭義兵提供後勤支援。

當然了,新式軍隊強大的戰鬥力也是河北地方馴服的原因。

在30萬新式軍隊面前,任何民變都是不值一提的!

不過大周共和國這一次出動了四十五萬裝備、訓練、士氣更勝一籌的新式軍隊。而且還趁着宋朝新軍側後被周軍河東軍團迂迴,不得不開始後撤的時候發起了氣勢恢宏的攻擊作戰。

在剛剛遷到深州的河北宣撫司衙署裡面,正是一副囂雜慌亂和低沉的氣氛。那些往日裡意氣風發的文士機宜已經應付不了亂成一團的戰事了,不得已只好從軍中抽調了一些職業軍官去輔佐替代張浚執掌總軍機房的劉子羽。

可是現在河北宋軍已經陷入了難以扭轉的頹勢之中,已經不是良好的指揮和調度可以扭轉過來的了。

軍機房中的機宜們,無論是正經的職業軍官,還是業餘的知兵書生,都對地圖上面不斷延伸的象徵東賊的黑色箭頭感到束手無策。而代表宋軍的紅色箭頭還有沿邊的堡壘防禦體系,都已經七零八落。

滄州路方面還算穩定,王稟不愧是和新式軍隊一起成長起來的名將,雖然上了年紀,但還是反應敏捷。在周軍的河北東路軍團主力從清池要塞和鹽山堡壘間突破,向南皮城堡的後方進行迂迴的時候,他就果斷下達了全線撤退的命令。

爲了儘快撤退,他甚至下令銷燬了好不容易纔運到前線的重炮和大量的糧草、輜重,還放棄了許多駐守在前線堡壘中的部隊。僅僅率領着不足五萬人的主力,一路輕裝狂奔。終於在周軍迂迴部隊合圍南皮要塞前,率軍搶渡永濟渠運河,爲部隊的順利撤退贏得了一點時間。

但是在河間府路方面,宋軍卻遭遇了滅頂之災!

被“困在”大城、釣魚寨、清州三角區域內的十幾萬共和軍突然發難,強行突破了宋軍的防線,然後全軍撲向河間。不得已之下,在大城督軍的种師道、姚古只得收攏部隊,尾隨共和軍而進。結果在束城附近遭遇了共和軍優勢兵力的迎頭痛擊。

是役,种師道、姚古以宋軍慣用的車堡戰術迎敵。而周軍則擺出了大方陣戰術,先用佔壓倒性優勢的炮兵進行猛烈轟擊,然後再發起方陣突擊,用最新式的火繩槍和長槍,將失去車堡掩護的宋軍徹底粉碎。

僅僅一天的決戰後,种師道、姚古率領的六萬大軍就被粉碎。

種、姚二將在子弟親兵的保護下勉強逃脫至河間府城,計點兵馬已經不足3000。根本不足以守衛河間府。因而他們只能保護着河北宣撫司、河間路經略安撫使司等衙署退過滹沱河逃向深州。

經此一役,宋國的河北防線上就出現了一個令人驚怖的缺口。被寄予厚望的棱堡防線,已經沒有任何作用。

攻佔河間府後的周軍河北西路軍團,在河北腹地幾乎可以自由活動。

既可以直撲河北漕司的駐地大名府,又可以向西攻擊昭義軍的側翼,也可以向南和河北東路軍團配合圍殲王稟所部。

甚至可以同時執行這三項方案!

歸根結底,在河北戰場上,共和軍是用45萬人在打30萬!而且還有10萬大軍從河東迂迴。兵力上的優勢相當明顯,因此可以多路出擊,而不必擔心被對手各個擊破。

反觀宋軍方面,現在有至少10萬人被留在已經失去聯絡的棱堡、堡壘中,生死未卜!還有五萬多人在束城會戰中被殲滅。

30萬新軍,現在只剩下一半還可以運用!

不過剩下的一半新軍日子也不好過。王稟的近5萬人還在努力逃亡。

昭義軍的幾萬人雖然收縮的也比較及時,現在已經放棄了真定府和定州,正在向相州老巢轉進。但是周軍迂迴部隊的速度顯然比他們更快!一定可以搶在昭義軍之前奪取相州城!

另外,周軍的太行軍團也從易州集結地南下,十幾萬大軍跟在昭義軍屁股後面窮追,不斷吃掉昭義軍拋出去的殿軍。

對於河北戰場上的宋軍而言,現在已經處於絕境了。

呂頤浩枯坐在機宜房中,面無表情的看着种師道、种師中、姚古還有一羣機宜聚集在地圖前面七嘴八舌的爭論。

心中卻只有八個字“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因爲這場河北之戰並不是輸在戰場上的,而輸在國家法度上的。

一萬萬人口的大宋,耗盡國力,甚至欠下鉅債,才勉強維持三十多萬新軍。而一千多萬人的周國,光是投入在河北戰場上的新軍,就很可能超過了60萬!

光是兩國動員組織能力的比較,就已經決定勝負了。

大宋是輸在了祖宗家法之上!

如果這祖宗家法不能徹底變更,大宋必亡!

正在呂頤浩想到大宋將要亡國的痛處,眼眶裡面都是淚水的時候,一個披着瘊子甲的年輕軍官快步走進了機宜房,大聲報告:“末將宣撫司親軍營將嶽翻見過宣帥,親軍營已經整理完畢,隨時可以護着宣撫司轉進!”

嶽翻的一營兵馬因爲是敗兵,士氣不高,所以在束城之戰中被充作了預備隊。因此走了運,沒有被周軍殲滅,而護着二種和姚古逃亡。

到了河間府後,又被身邊沒什麼兵力的呂頤浩要去充當親兵了。

今天則是奉了呂頤浩的將令,整理部隊,準備護着宣撫司等衙署繼續逃亡。 $False$

第688章 工人階級有力量第676章 敵在開封府 四第1444章 黑大陸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415章 大儒 二第1091章 佛敵有妖法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681章 奸臣害我第1182章 共和國的崛起——崩潰的開始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917章 中國獅子王第524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二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98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排隊送錢第679章 敵在開封府 七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370章 開天闢地 二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128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1002章 御駕親征?第933章 好大一盤棋 中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1219章 軍國 二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1431章 發現號第132章 好學生,好兄弟(求收藏,求推薦)第964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二第473章 房奴 二第848章 請上賊船第703章 誰纔是強盜祖宗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72章 都料匠第1388章 革命風雲起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1173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九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684章 築城攻城咱都會第476章 房奴 五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620章 海東霸主 三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1492章 鳥糞盛世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474章 房奴 三第520章 話語權 六第1101章 處處漏風怎麼辦?第171章 大學在哪裡 下(700月票加更)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174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第1269章 復古黨人——科舉能廢嗎?第882章 武大郎,都軍機 四第77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一第六十四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1139章 大宋萌古王合不勒第846章 我們是來搞建設的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第五十八章 魯智深,李師師(漏章已補)第221章 入黨第1116章 國賊,軍亂 七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1452章 黃金大陸第706章 強盜也有賠本的第577章 論道 七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219章 軍國 二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366章 趙煦的決斷第100章 公司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562章 我們做裁判員第801章 兒臣趙乾順 完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888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五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
第688章 工人階級有力量第676章 敵在開封府 四第1444章 黑大陸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415章 大儒 二第1091章 佛敵有妖法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681章 奸臣害我第1182章 共和國的崛起——崩潰的開始第920章 哈里發的煩惱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917章 中國獅子王第524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二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98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排隊送錢第679章 敵在開封府 七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370章 開天闢地 二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128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1002章 御駕親征?第933章 好大一盤棋 中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1219章 軍國 二第369章 開天闢地 一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1431章 發現號第132章 好學生,好兄弟(求收藏,求推薦)第964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二第473章 房奴 二第848章 請上賊船第703章 誰纔是強盜祖宗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172章 都料匠第1388章 革命風雲起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1173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九第638章 房奴猛男西征 二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684章 築城攻城咱都會第476章 房奴 五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620章 海東霸主 三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1492章 鳥糞盛世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474章 房奴 三第520章 話語權 六第1101章 處處漏風怎麼辦?第171章 大學在哪裡 下(700月票加更)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174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第1269章 復古黨人——科舉能廢嗎?第882章 武大郎,都軍機 四第77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一第六十四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1139章 大宋萌古王合不勒第846章 我們是來搞建設的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第五十八章 魯智深,李師師(漏章已補)第221章 入黨第1116章 國賊,軍亂 七第九十八章 燕雲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薦)第1452章 黃金大陸第706章 強盜也有賠本的第577章 論道 七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219章 軍國 二第937章 好大的畫餅 中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366章 趙煦的決斷第100章 公司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562章 我們做裁判員第801章 兒臣趙乾順 完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888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五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