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

秋收已過,年關未至,華夏大地,處處可見蕭瑟之意,尤以黃河兩岸爲甚。

深州靜安城外,一羣農人翻耕完冬閒田,聚集在一處聊天。言語當中,都是對未來命運的迷茫和對新朝新政的不安。

“新朝廷的所爲是怎麼都看不懂啊,秋天的時候還好好的,也不催逼田賦,也不丈量田畝,也不逼着大家夥兒換契,怎地一入冬就要清田了呢?”

“還不是大戶太貪,十畝田隱了九畝,共和軍的官兵也不懂民事,不知道催逼的路子,任着他們欺瞞,結果新朝廷不答應了!”

“大戶惹得禍,最後還是咱們這些小戶、客戶去扛!哪回清田不是清在咱們頭上?大戶們總有門路,縣衙的胥吏也都是他們的人,根本不怕的……”

“說這些沒用的做什麼?咱們就是土裡刨食,過得下去就過,過不下去就走,去天津,去遼東,去高麗,總有去處的!實在沒有去處,那就太行山……”

一張張浮着愁容的面孔一聽到去太行山,頓時都顯出了驚恐。

太行山從遼國入侵河東開始就不再平靜了,在昭義軍的支持下,許多河北、河東的好漢都拉幫結夥上太行,打着抗遼的旗號建個山寨,然後就能通過昭義軍求個芝麻大的武官來做。除了能吃點俸祿,還能找山下的大戶和過路的客商要點財物,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舒坦啊!

後來遼國被武好古打敗,可是周國又隨之而起。這幫太行山的山大王又換上抗周的旗號繼續逍遙。而大宋朝廷也懶得去剿,就任憑他們在太行山上盤踞着。

到了如今,太行山兩邊都是大周的天下了,這羣太行山上的大王一下都變成了敵後抗周的中流砥柱!

而大周共和國那邊倒也願意招撫,可是卻沒有軍餉俸祿發給他們,也不許他們再騷擾地方,劫奪客商。

可這樣的招撫又有什麼意義?當個太行山的山寨領主?自己吃自己的?吃得飽嗎?

所以太行山上這會兒還有不少大宋朝的忠良,在敵後堅持抗周事業。

而遷往關中的西宋朝廷也希望維持在河東、河北的存在,所以大撒空頭官職,攏住這批山大王。同時又詔諭河北、河東各地的散兵遊勇上太行山去堅持抗周。

因此上太行在大周共和國,就是造反的代名詞了!

造反,是要殺頭的!沒準還要株連九族……

“莫胡說,好好的提什麼太行山?咱們又無幾畝田,就是給清沒了也損失不了多少。大不了租大戶的田來耕,反正大家都在租,租多租少而已……”

“租少許田土還好,如果一家種的田都是租的,你就知道厲害了。村子裡有幾家可以全靠租田傳下去的?”

“唉,租子重,利錢高,還要擔着戶稅、丁稅、免役……賣田得的錢幾年就耗乾淨了,只好苦熬,婆娘不敢想,不餓死就行了!”

“也有出頭的!早前村子裡的王老三不就出頭了?”

“王老三?怎麼沒聽過?”

“你們小輩不知道,那是建中年間的人了,一家兄弟三個,爲了給兩個哥哥娶婆娘,把家底耗乾淨了,到他這裡只有租張大戶家的田賣力氣。可是這廝又是個混子,空有一身蠻力,不好好種田,一年下來連租子和利錢都交不上。只好在年關前跑路去了界河,就是現在的天津,先投了界河團練,後來學會了騎馬,當上了勞什子騎士,把兩個哥哥都接走了。前些年託人捎信回來,說他家的兩個兒子已經從天津騎士學院畢業,都當官了……也不知道駐紮咱們深州的周軍裡面有沒有王老三的兒子?”

說到駐紮深州的周軍,衆人都唉聲嘆氣。大周在深州駐紮不少兵馬,光是在靜安縣就有將近千數!

而且周國還在深州搞什麼軍管!留任的原宋朝官吏都只是跑腿,真正話事的是駐軍的營長、旅長——軍中官長一旅稱“某長”是共和軍最新發布的條例中規定的。

清田的事兒,不會讓共和軍的大兵來辦吧?如果是那樣,大戶們可就慘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啊!

農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羣人正走過來,爲首的是個穿着絲綢儒服,帶着東坡巾的老者,胯下是一頭驢子,身邊還有幾個家丁僕役模樣的人護照。

這老者正是張王村的大地主張重德張老秀才。老秀才的眉頭擰着,顯得心事重重。

老秀才的大地主很可能要幹不下去了!

這個可怕的消息來自老秀才在靜安縣衙當押司的兒子張安。

河北的進士向來比較少,所以地方上官戶也少。一個特奏名出身的老學究就是了不得的存在了!張老秀才雖然爲特奏名奮鬥了終身,但是連發解試都沒有過一次,也就沒有機會了。

不過還有另外一條路子可以維持張家的大戶地位,就是讓子弟出任靜安縣的胥吏。

宋朝的胥吏是可以世襲的,張家是靜安大戶,自然世世代代都有許多子弟充當押司、捕快之類的胥吏。

另外,張王村的保正,那麼多年來都是張老秀才在當着。

所以張家就是靜安縣的地頭蛇,是知縣、縣尉都不願意招惹的存在。

既然是地頭蛇,自然就要在田稅、戶稅上做點手腳了。張家雖然是形勢戶,但是在納稅的時候從來不是重點!因爲收稅的根本就是他家的人。

至於手中的土地,更是大半隱瞞,小半則用白契——也就是買田不過戶,仍然把田稅加在賣了田地變成張家佃戶的農民身上。

當然了,這種做法在大宋也不算什麼,各地都是這樣的。

隱田、白契、高利貸和壟斷地方商業本就是地頭蛇們斂財的四大手段嘛。

在大周共和國佔領深州後,老秀才一度有點緊張,因爲大周共和國一開始要地主們去“換契”,要把宋朝的田契換成大周的。

而且不是隨便換,還要納糧一斗,還要有過去一年的完稅憑據,還得有大宋的官府所發的田契。

要求那麼高,地方上有勢力的大戶都不怎麼願意換契。一方面不捨得一斗糧食;一方面他們也沒納稅的憑據和合法的田契。人家也不給換啊!

因此只有一些沒什麼倚仗的中農、富農老老實實換了契.

而等到共和10年秋後納糧的時候,依法換契的中富農們就都覺着自己吃虧了。

因爲靜安縣衙只收他們的稅,而不向隱瞞田產的大戶們徵稅——這可真是糊塗到了極點!

哪怕在宋朝的時候,這樣也是不行的……一縣土地九成不登記,不納稅,就一成在交稅,而且也沒有多交,這朝廷的收入豈不是要銳減?

大周共和國也太好說話了吧?

不過張大戶他們還沒來得及高興,噩耗就傳來了!

大周共和國執政府決定全面清查河北、京東、京畿、京西北等新附土地的田畝狀況。

凡是沒有大周共和國換髮的合法田契的土地,一律沒收歸公!

一律沒收啊!

張老秀才一轉眼就得傾家蕩產!

不過老秀才一開始也不慌張,因爲他家那麼多人在縣衙做事,要清田還不是自己人來清?

可是更可怕的噩耗隨即傳來了,這次清田將由駐紮靜安縣的一營共和軍負責,地方官府胥吏不得與聞。

這是要明搶啊!怪不得大宋朝廷稱大周共和國是東賊,原來他們真是賊啊……

張老秀才一聽到這消息,馬上就坐不住了,今兒一大早就帶着家丁和禮物去靜安城找門路了。

現在的知深州事陳遘可是留用的前朝官員,進士出身的文官,不能那麼不講道理吧?

一個清田就把九成的民田清成官田了,天下間的苛政沒有更兇猛的了。

這是苛政猛於虎啊!

……

陳遘的州衙外面,這個時候擠滿了來找門路的各縣大戶,都是消息靈通人士,也都快從大地主進步成貧下中農了,都快急死了……

陳遘自己也快急死了,倒不是他有多少土地,而是這事兒真的太過了。這是要官逼民反啊!

怪不得大周共和國打完了仗也不解散軍隊,而是在深州這個根本沒有敵人能夠得着的地方駐兵一旅——這就是要準備血腥鎮壓啊!

這個周國太狠了,真正的虎狼之國啊!自己怎麼就瞎了眼,棄明投暗了呢?不行,這官不能再當下去了,要不然非遺臭萬年不可。還是趕緊棄官而走,去關中或者江南另頭明主吧……

正琢磨要跑路的時候,陳遘就聽見自己的一個幕僚來報告:“太守,有不少深州的父老已經入了州衙,正向您這裡來呢!”

“誰放他們進來的?不是叫擋着不見嗎?”陳遘埋怨了兩句,心裡面已經明白怎麼回事了,這是州衙的胥吏在作怪。

這羣胥吏都是各大家族的人,現在事情危急,顧不得知州的命令,直接把父老放進來了。

可是陳遘的知州是空的,深州在軍管之中,他能有什麼辦法?周國也沒重文輕武,駐軍的軍官根本不把陳知州當回事兒啊!

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211章 未來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065章 和高俅拼了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528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六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177章 陳佑文回來了第273章 宋武卒?第716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一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297章 淫賊來也第121章 沒有草場嗎?第876章 公民模範軍 上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1219章 軍國 二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332章 阿骨打之死——完了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四十四章 聚會潘家園第957章 資本主義接班人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78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八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297章 淫賊來也第795章 兒臣趙乾順 二第1193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完第521章 話語權 七第316章 一定要中進士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843章 特殊的領主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1223章 軍國 六第590章 大宋出藍翔第432章 神棍 一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176章 賀正旦第672章 常敗爲王第1330章 阿骨打之死——臨潢府第1183章 共和國的崛起——保佑上西天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169章 畫仙觀 下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135章 遠謀(求收藏,求推薦)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第1259章 等貴賤,均貧富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四十二章 潘家園,西四房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1491章 白奴和黑死病第534章 奸黨的崛起 二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213章 太腐敗了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73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四第200章 還不快拜!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461章 大統領義信第432章 神棍 一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130章 再見,西門(求收藏,求推薦)第959章 爲富不仁武扒皮第370章 開天闢地 二第802章 小航海時代 一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99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宋騎兇猛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
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211章 未來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065章 和高俅拼了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528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六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177章 陳佑文回來了第273章 宋武卒?第716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一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071章 高俅之死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297章 淫賊來也第121章 沒有草場嗎?第876章 公民模範軍 上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1219章 軍國 二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1096章 契丹大勢已去?第1332章 阿骨打之死——完了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四十四章 聚會潘家園第957章 資本主義接班人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1192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五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78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八第807章 一直在模仿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297章 淫賊來也第795章 兒臣趙乾順 二第1193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完第521章 話語權 七第316章 一定要中進士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843章 特殊的領主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1223章 軍國 六第590章 大宋出藍翔第432章 神棍 一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176章 賀正旦第672章 常敗爲王第1330章 阿骨打之死——臨潢府第1183章 共和國的崛起——保佑上西天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854章 請蔡入甕 一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169章 畫仙觀 下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135章 遠謀(求收藏,求推薦)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919章 我們來自桃花石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第1259章 等貴賤,均貧富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四十二章 潘家園,西四房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1491章 白奴和黑死病第534章 奸黨的崛起 二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213章 太腐敗了第三十四章 都是祖宗不好 三更奉上,狂求收藏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73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四第200章 還不快拜!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461章 大統領義信第432章 神棍 一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130章 再見,西門(求收藏,求推薦)第959章 爲富不仁武扒皮第370章 開天闢地 二第802章 小航海時代 一第182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99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宋騎兇猛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