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熱水器革命

大宋王朝是西曆960年,由“被逼無奈”的趙匡胤謀朝篡位而建立的。

而今年則是西曆1340年!

也就是說,大宋王朝立國至今,已經有380年了。

當然了,擁有380年綿長國祚的應該是西宋,而不是定都江寧的東宋。

雖然東宋也以宋爲國號,官家也姓趙,也是趙光義的子孫。

但是東宋的法統並不完全來自趙宋王朝的傳承,而是主要來自十八州合衆爲國。所以東宋王朝實際上只是十八州(後來變成五十州)合衆爲國後公推的名義上的國家領袖,並不是真正言出法隨的帝王。

而西宋雖然在靖康年間也歷經劇變,並且爲了圖存求強丟掉了“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制,走上了軍功爵的路子。

但是西宋的靖康變法還是在大宋王朝續存的基礎上進行的,屬於老店新開。同大周、東宋完全在一張白紙上構建制度法律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西宋的先天也相當不足,沒有出海口,因此也無法獲得富裕的殖民地給自己的統治輸血。

另外西宋的核心地盤也比較散碎。不像大周、東宋的核心地盤都是一整塊連在一起,交通非常便利的土地。

西宋的核心,關隴、荊楚、巴蜀這三塊地盤相對獨立,彼此之間的聯繫不大緊密。

而且西宋也不像大周、東宋,非常重視工商業的發展。所以必須不遺餘力加強交通設施,打造國內的統一市場,從而促進了國內各個板塊的向心力。

西宋的情況則不一樣,因爲沒有出海口,本土三大板塊之間的交通又極其不方便,而且還缺乏鑄造貨幣的貴金屬。

所以西宋根本沒有大力發展工商業的可能。而靖康年間的西宋朝廷也走了一條符合西宋國情的發展路線——重農抑商,利出一孔。

說實話,基本上做到了利出一孔的西宋也真是倒黴,遇上了兩個“人民幣玩家”,自備新大陸,幾乎擁有無限的資源和財力。要不然西宋多半就是另一個強秦了。

現在西宋遇上了開掛的對手,自然當不上強秦。而“重農抑商,利出一孔”的國策在實行了200年後,也到了弊端重重的地步了。

這種“利出一孔”的路子,說穿了就是不要黃油要大炮的路數,將整個社會的消費壓低,僅僅滿足最基本的需要,然後將節省下來的社會財富都用在軍事上。等軍事發展起來後,再通過戰爭奪取別國的財富和土地,用來補償將社會財富都用在軍事上的國民和貴族。

所以在實現“利出一孔”的頭幾十年中,西宋因爲趕走了女真,吃掉了大理,驅逐了西涼,還入侵了蒲甘緬甸,的確得到了許多地盤。雖然這些地盤並不富庶,但是好在夠大,也足以彌補國家的精英階層在“利出一孔”國策中的付出。

可是在西涼西遷後,西宋的擴張就接近了極限。

因此擴張的成本急劇增加,而受益卻越來越少,以至於無法覆蓋成本了。

而“大蒙古戰爭”就是西宋擴張政策走到極限的標誌。

雖然西宋的軍隊仍然非常犀利,哪怕在西方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也在亦列堡和碎葉河戰場上吃了血虧。

但是戰場上的勝利,卻沒有辦法轉換爲實實在在的“戰爭紅利”。

因爲大蒙古戰爭的成本太高,戰利品的價值又太低,根本不足以覆蓋成本。

而在大蒙古戰爭後期,西宋發動的第三次中原大戰,又一次撞在了東宋的鐵板上面——“人民幣玩家”的優勢,是屌絲玩家不敢想象的。

所以從大蒙古戰爭開始,西宋就進入了虧本擴張的時代。

雖然虧本,但也必須擴張!

因爲西宋就是利出一孔的體制,如果這一孔不存在了,國內那麼多軍戶和槍大夫怎麼辦?他們沒了出路,還不得造大宋官家的反啊!

所以爲了維持“一孔”路線,西宋就得硬着頭皮在中亞和蒙古人互砍。而爲了降低戰爭的成本,又不得不縱容西北的藩王擴張勢力——因爲在遠離中央的地方,藩鎮的效率總是高於中央直轄的官僚和軍事機構。所以利用藩王進行戰爭對財力薄弱的西宋來說是唯一的選擇。

與此同時,西宋帝國爲了安撫在大蒙古戰爭中所獲不多的槍大夫和軍戶,又不得不給予他們許多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

而特權給多了,自然會形成門閥壟斷上升通道的格局!

到了西宋皇帝趙冕執政的保勝年間,西宋的朝廷的威望和號召力,都已經大不如前了。

不僅出現了藩鎮割據的苗頭,而且在西宋的核心地盤上,也出現了許多佔有大片土地的軍事貴族。

他們佔有的土地早就打破了西宋靖康年間定下的3200畝的上限,而是幾萬畝、幾十萬畝的佔田,甚至出現了佔田百萬畝的軍事豪門!

其代表就是襄陽岳氏(嶽翻的後裔)、鄂州岳氏(岳飛的後裔)、荊門宗氏(宗澤的後裔)、江陵韓氏(韓肖胄的後裔)、夏州曲氏(曲端的後裔)、長安種氏(种師道、种師中的後裔)、鳳翔張氏(張俊的後裔)等等,家家都有百萬畝以上的土地。不僅連州跨郡,而且還築有私城壁塢(全是棱堡),儼然就是一方君主。

而佔地達到幾十萬畝乃至上百萬畝的軍事豪門,自然不是普通的地主,而是真正的封建領主了。

如果以收入(地租)計算,佔地百萬畝的軍事豪門至少擁有五十萬石的收入。而且不必納稅!

而要耕種這百萬畝土地,至少需要三萬佃戶,也都在軍事豪門的控制之下!

這樣的豪門,當然都是強宗大族,家主之下,自由宗族、門客、死士、家臣,隨隨便便就能拉出幾千人槍。

這些軍事豪門不僅壟斷了大量的土地人口,而且還牢牢把持着華山講武堂,幾乎把華山講武堂變成了軍事名門的私學。

另外,他們也打破了軍戶不得參加打靶取士的規矩,利用優質的線膛槍和從小就接受嚴格訓練的子弟去搶奪寒門上升的孔道。

而且爲了確保自家的子弟可以在打靶取士中獲勝,他們還聯手修改規則,增加了騎馬打靶項目。從而大幅提升了打靶取士的門檻……

所以到西曆14世紀的時候,西宋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活力,變成了一個死氣沉沉的軍事強國。

當然了,西宋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且不論西宋的國家軍隊如何,就算那些軍事豪門擁有的私兵拉出去也足夠察合臺汗國和大蒙古國喝一壺的了。

所以在光明聖女忽禿倫察罕促成的和平條約中規定,大蒙古國和金帳汗國,都必須向西宋繳納歲幣!

大蒙古國一年交40萬,金帳汗國一年交35萬,另外西夏、波羅兩國一年各交30萬。

四個國家,每年得向長安進供135萬枚一兩銀幣!

如果西宋的軍事不強大,這四個國家怎麼肯給錢?

但是從蒙古、金帳、西夏、波羅四國敲詐來的這一百多萬(因爲新大陸金銀的開採,白銀的購買力已經不能和200年前相比了),對於到處都是財政窟窿的西宋來說,卻是杯水車薪——由於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被軍事豪門壟斷,西宋朝廷正面臨日益加重的財政危機。

而西宋整個國家的國力同東宋、大周的差距也越來越懸殊。

如果西宋想要扭轉頹勢,恐怕只有尋找機會,做搏命一擊了!

……

新任的西宋同知樞密院事嶽宣,腳步匆匆的走進了華清宮的崇政殿。

他是岳飛的第九世孫,之前還在大周共和國的首都天津當大使,最近才調回國內高升了同知樞密院事。

雖然升了官,但是嶽宣的心情並不好,因爲他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大宋西遷以來最爲嚴峻的局勢。

局勢嚴峻的原因倒不在於西宋本身的頹勢,而是在於大周共和國和東宋合衆國正在發生的又一場劇變。

就在嶽宣擔任住大周共和國使臣的時候,他見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器械——熱水器!

聽上去好像是洗澡用的,實際上不是的。這是一種頗爲神奇的動力器械,它不用人力、畜力、水力、風力,而是依靠煤炭點火燒開熱水產生動力。因此得名熱水器……呃,這玩意兒分明就是另一個時空的蒸汽機!

不過這個時空發明蒸汽機的不是英國人瓦特,而是雲臺學宮機關學院的學者王禎,熱水器的名字也是他給起的。

所以……這個時空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熱水器的發明!

而另外一個宣告工業革命來臨的,則是黃道婆紡機的發明——黃道婆原是上海商市的紡織女工,她在合衆180年前後發明了可以用一個紡輪帶動多個紗錠的新式紡機。還因此致富,成爲了上海市最富有的紡織工廠的廠主。

現在,隨着熱水器的發明和大規模利用,工業革命的序幕,已經被揭開了!

剛到天津任職的嶽宣,看見“熱水器”帶動各種機器運轉的場景,幾乎覺得自己到了一個魔法世界。

而在天津呆了幾年之後,他則深深感到了西宋的落後……西宋沒有熱水器,也沒有黃氏紡機,更沒有那種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工廠,只有幾百年都沒啥變化的農業耕作。

哦,對了,西宋的農業都不如人家!

農具沒有人家先進,種子沒有人家優良,水利設施也沒有人家修得那麼完好,而且還沒有鳥糞……所以田裡面的莊稼看上去都營養不良,畝產也比不過人家。

因此老百姓吃的遠遠也不如東宋和大周的民衆!

在大周那邊,最普通的農民都能一日三餐,天天吃肉!

而在西宋,農民都是一日兩餐,而且是忙時吃幹,閒時吃稀,一年難得有一回肉吃……

兩邊的生活水平差得實在太多了!

人家的窮人活得和西宋的軍戶貴族差不多,而人家的貴族資本家……真是不敢想了。

西宋再不奮起,恐怕就要滅亡了!

而擁有這種想法的人,還不止嶽宣一人。許多在大周共和國留學的西宋貴族子弟,都萌發了變革的想法。

西宋已經到了非變革不可的地步了!

其中一部分激進的貴族子弟,甚至想到了共和革命……

大周共和國的進步,不就是因爲天下爲公的共和革命嗎?

東宋的進步,不就是因爲五十州合衆的合衆爲公嗎?

只有西宋是家天下,是王與軍貴共天下。

所以東宋和大周在天上飛,而西宋則在地上爬。

這樣下去不行啊!

西宋必須革命!

在大周當了幾年使臣,負責監管留學生的嶽宣,對於這種革命思潮也是非常瞭解的。實際上他家裡都有小革命黨的存在,他的一個兒子和幾個族弟、族侄都在大周留過學,回國後就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整天嚷嚷要學大周,學西宋……也不看看人家自備新大陸,有花不完的資源,西宋怎麼學?

所以在嶽宣看來,西宋只有打仗一條出路,打贏了什麼都好說,打敗了……打敗了就等着鬧革命吧!

“嶽卿,你來的正好。”大宋官家趙冕的聲音打斷了嶽宣的思緒。

原來他已經到了崇政殿之內。

行了揖拜之禮,嶽宣就在殿中肅立,等着趙冕發話。

“大周使館的急件,說是大周武氏嫡流的武元凱將要入贅埃及科穆寧王朝,迎娶安娜長公主。”趙冕頓了頓,“嶽卿,你怎麼看?”

“迎娶安娜長公主?”嶽宣一怔,“安娜長公主是埃及皇位繼承人啊!”

今年已經五十多歲的大宋官家趙冕點點頭,“是啊,是埃及皇位繼承人。而且她今年只有17歲,其父卻已年過六旬,據說身染重病,將不久於世。”

“那這個武元凱將會執掌大權了!”嶽宣很快做出了判斷。“埃及雖有議會,但是皇權強大,如果長公主年幼,由其夫掌握實權亦無不可。而且武家爲了這門婚事,一定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其所謀之事,只怕甚大啊!”

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1423章 一定要解放日本第589章 左右進士第177章 陳佑文回來了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二十三章 唱賣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475章 房奴 四第933章 好大一盤棋 中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378章 奸的有原則第1370章 太原人民喜迎共和軍第497章 這很封建 十二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822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三第八十六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中(求收藏,求推薦)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486章 這很封建 一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97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唐明皇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809章 宋遼原來是親家第176章 賀正旦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396章 落榜了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1197章 皇帝果然是個危險職業第1369章 必須立足耕戰了第649章 房奴來啦!第208章 窮親戚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145章 番美人,肚皮舞(第六更,狂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1012章 老糊塗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1222章 軍國 五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1069章 高俅,危險 三第326章 共和 上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797章 兒臣趙乾順 四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599章 日本買辦第1012章 老糊塗第501章 這很封建 十六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1104章 童貫還是奸的!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145章 番美人,肚皮舞(第六更,狂求訂閱)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809章 宋遼原來是親家第577章 論道 七第1202章 士大夫是公民麼?第97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王牌第101章 明教(求收藏,求推薦)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635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上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123章 以德服人(求收藏,求推薦)第664章 房奴殺人狂第七十九章 梁山寇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867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七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209章 分家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122章 未來的潘國舅(求收藏,求推薦)第1091章 佛敵有妖法第653章 太壞了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763章 高俅冤枉 四第336章 一個敬業的髒官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338章 韓忠彥第574章 論道 四第897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八第930章 要去羅馬?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846章 我們是來搞建設的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
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608章 誰是好漢 一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1423章 一定要解放日本第589章 左右進士第177章 陳佑文回來了第三十八章 高俅家也不富裕第二十三章 唱賣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475章 房奴 四第933章 好大一盤棋 中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378章 奸的有原則第1370章 太原人民喜迎共和軍第497章 這很封建 十二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822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三第八十六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中(求收藏,求推薦)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486章 這很封建 一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236章 破壞民族和諧的反賊第97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唐明皇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809章 宋遼原來是親家第176章 賀正旦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396章 落榜了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1197章 皇帝果然是個危險職業第1369章 必須立足耕戰了第649章 房奴來啦!第208章 窮親戚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145章 番美人,肚皮舞(第六更,狂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1012章 老糊塗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1222章 軍國 五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1069章 高俅,危險 三第326章 共和 上第183章 大宋官家橫刀立馬圖第797章 兒臣趙乾順 四第1257章 官家想跑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599章 日本買辦第1012章 老糊塗第501章 這很封建 十六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1104章 童貫還是奸的!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145章 番美人,肚皮舞(第六更,狂求訂閱)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383章 賣國必先安內第809章 宋遼原來是親家第577章 論道 七第1202章 士大夫是公民麼?第97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王牌第101章 明教(求收藏,求推薦)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635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上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123章 以德服人(求收藏,求推薦)第664章 房奴殺人狂第七十九章 梁山寇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867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七第1098章 死神來了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209章 分家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122章 未來的潘國舅(求收藏,求推薦)第1091章 佛敵有妖法第653章 太壞了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763章 高俅冤枉 四第336章 一個敬業的髒官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338章 韓忠彥第574章 論道 四第897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八第930章 要去羅馬?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846章 我們是來搞建設的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