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必須立足耕戰了

聽老師說了“關中自古帝王家”,趙桓卻是嘆息一聲:“好一個帝王家,強漢盛唐都定都關中,只是如今關中土地貧瘠,民生凋敝,如何供養帝都百萬生靈?”

他面兩人的這番話說的有點過頭了。什麼叫“帝都百萬生靈”,什麼叫“關中自古帝王家”,趙桓現在只是個太子,太子居城能算帝都?這話要讓人報告給官家,說不定太子就要換人了……

耿南仲目光左右一掃,淨室之中,別無他人,才搖搖頭,繼續說:“殿下差矣,帝王之家並不需要百萬人口。如今已是亂世戰國,一切都當立足於耕戰。宮中用度應該儘可能減省,百官設置也當以簡便高效爲上。都中人口更不宜太多,人多城大則難守。餚函雖固,但長安城防纔是國家最後的倚仗啊!

至於守護帝都的將士,也不必都用長征之兵,應該以關中之田養關中之士。如果可以認真清點,關中之田當不下二十萬頃,以兩頃田置一軍戶,可得府兵十萬戶。有十萬兵戶,當足以守備關河,護衛帝都了。如果再加上陝西其餘各路和朔方、靈州的田地,可置的府兵軍戶數量,當不下三十萬戶!”

耿南仲說的都是復古黨的觀點。復古黨的觀點當然是復古的!他們認爲天下大亂時就應該效法強秦,耕戰立國。雖然強秦在宋朝儒生中的形象很差,但是人家是戰國亂世中的贏家!

贏,總比輸好!

所以復古黨最新的主張就是以土養兵,以兵衛國。

當然了,復古黨人並不打算在全國實行耕戰政策。否則大宋就要國將不國了!而且阻力也太大,全天下的士大夫還不和大宋決裂?

所以復古黨人就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路線,就是“關隴爲本”,在陝西和朔方廣置軍府,施行均田和府兵。在別的地方還是老辦法,繼續兼併收租放高利貸考科舉。

但是在關隴這塊,必須得搞授田當兵或者地主當兵(不一定要授田,擁有土地的地主也可以轉爲府兵戶),要做官就得立軍功。科舉當然也不考了——有二百畝田足夠負擔讀書上進的費用了!

要是軍戶都去考科舉了,誰還當兵?即便朝廷做出硬性規定,也難保下面的府兵戶讓客戶來湊數。沒有經濟實力的府兵,是不可能履行軍事義務的。

因此必須將當兵和做官掛鉤!只有這樣,擁有二百畝土地的中等地主,才能將從軍當成提高門第,保住家業的唯一路徑。

至於關隴的書香門第,那就只能對不住了……給點錢買了他們的地,讓他們遷去漢中、四川繼續讀書吧,大不了再給些免解的名額安撫一下。

“若有三十萬軍戶,何愁天下不平?”趙桓嘆了一聲,“可惜先帝祖宗怎就沒有想到這個法子?”

哪裡是想不到?分明是算盤打得太精細了。府兵軍戶可以平天下,也可以威脅朝廷,製造變亂。特別是拱衛京師左近的三輔府兵,再沒有一個科舉制度拘束着,那可就是隨時會爆發的火山……

自己就是開封將門出生地耿南仲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只是苦苦一笑,沒有回答趙桓的問題。

……

太原府河東宣撫司都統制衙門。

在開封府內的人們已經在安排着各自退路的時候,這裡的景象就可想而知了。

院子內外,都是腳步荒亂的人們,中進進出出。大股大股的給煙在院子中間升起,一份份的文書賬冊都開始焚燒。站崗的河東軍的甲士雖然動也不敢動的站得筆直。但是目光之中,都是驚慌的神色。

劉光世已經換好了行裝,就站在廊前看着他的親兵衛隊在燒東西。神色有點木然,滿院子的嘈雜,似乎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一個親兵軍官大步走到劉光世跟前,拱手一禮:“太尉,車馬行李都已經準備好了,護衛的親兵也在轅門外待命,總共有900餘人,都是保安軍的子弟。”

劉光世是陝西將門出身,老家在保安軍,所用的親兵當然都是保安軍的老鄉。清一色的都是騎兵,配了河西買來的龍種良馬,一人雙馬,絕對可以護着劉大都統制一日數百里的逃跑。

歷史上的長腿將軍,還是有兩下子的。

不過他的本事,卻不在帶兵打仗之上。哪怕在這個時空他正兒八經在武學宮中學過新式軍學,還被視爲良將種子,大加栽培,也仍然不是打硬仗的料。

在蕭幹叛宋的消息傳來後,他就奉了張孝純的命令去赤塘關佈防。手中的兵力也不少,新軍有5000多,河東的鄉兵有10000多,還有府州派來的2000折家軍。照理說依託赤塘關險要守上十天八天沒啥問題。

可結果呢?被東賊的一萬多人(第一師)攻打了幾個時辰就全軍崩潰,退到了百井寨。敵軍隨後追到了寨下,又是一番攻打,沒費什麼勁兒就再下一城。

經此兩戰,作爲河東軍都統制的劉光世完全膽落!

他本來以爲自己用心訓練出來的河東新軍還算不錯,只要賞賜到位,還是可以和東賊一戰的——至少在東賊的重炮運上來之前,是能夠守住的。

但是在交戰中他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東賊的士兵可以冒着箭雨和炮彈,一往無前的列隊衝擊,而他們的火力也使用得法,“步銃”和“手炮”配合運用,威力極強!

最可怕的居然是最後的白刃衝擊,更彷彿人人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選鋒之士。

在弓箭、火炮、步銃的對射中,劉光世的新軍還可以堅持,但是白刃一交,卻是立即崩潰!

哪怕堅守着三交口堡壘和東山四大堡壘這樣的險要,哪怕有宣撫使張孝純親自督戰,仍然抵達不住對方一師之兵的仰攻。

河東的局勢,已經崩潰了!

不僅是河東,恐怕天下的局勢,也快要崩潰了!

在這個時候,堅守河東已經沒有意義了,儘快回到保安軍老家,仗着自家幾代將門的根基,拉出一支劉家軍纔是最要緊的。

亂世之中,只要有兵,就不怕沒有富貴!

正在他準備發揚長腿特技,棄城而逃的時候,就看見一名心腹部下大步走了進來,神色不安的行了一禮:“太尉……有金牌令旨到了,張宣帥要您趕緊去河西的城堡接旨。”

“金牌令旨?”劉光世露出恐懼的神色。

他已經有點耳聞,知道張孝純只在圖謀調任。這廝一走,太原知府怕是要落到自家身上了。

知府守土有責!當上了可就不容易跑路了……

“東賊可有攻城的跡象?”劉光世大聲發問。

“尚無攻城跡象,”一名河東軍的機宜回答,“太原城牆高大,東賊需要打造器械。另外,他們似乎也沒攜帶攻城的重炮。”

周國的河東軍團七天前就拿下了東山,之後並沒有馬上進攻太原城,而是將太原三面包圍,同時分兵攻打汾河以東的城池。現在已經拿下了永利監、榆次、徐溝鎮和太谷縣城。

同時還展開了政治攻勢,到處張貼告示,宣佈“開科取士和不抑兼併”的政策。還用驅趕難民入城的辦法,把傳單送進了太原府城。

與此同時,周軍還在等待後續主力、重炮和糧草抵達——之前把劉光世打得走投無路的,不過是周軍第一師的一萬多人,他們的主力,還在趕來的途中呢!

“快去稟報,”劉光世咬咬牙,“就說東賊馬上就要攻城了,本官走不開!一切等打退了東賊再說。

傳某的將令,限各營午時前集結完畢!午時開拔出城,出西門去和東賊決一死戰!”

一旁的軍機一愣,“太尉,怎是出西城?西城外是汾河啊……”

“過河!”劉光世跺了跺腳,“去報之張宣帥,就說賊兵已偷過汾河,本官要率部將之殲滅!”

劉光世的親兵把這消息“東賊過河”的消息報給了張孝純,當下就把張大宣帥嚇得夠嗆。

倒不是張孝純怕打仗,他的膽子比劉光世可大多了,歷史上他可是跟着王稟堅守太原,直到城破,最後還當了僞齊的相公和金國的汴京行臺左丞相的……

而是張孝純之前受奸相紀憶的指使,謊報勝利,現在轉手就丟了太原府,這可怎麼交代?

不行,怎麼都得把太原知府一職交出去!

只要到了京兆府,再募集一點兵力,就不怕什麼了。如果開封府真的不保,還有誰會追究太原失陷的罪過?

想明白了其中關鍵,他馬上對傳旨的一個李姓宦官道:“李大官,兵兇戰危,汾河東岸是不能去了。本官派人把令旨送去太原城就行了……反正也不是宣麻大詔。”

“那就有勞了……”李姓的宦官當然不想去和可怕的東賊見面,自然沒有異議。

張孝純又道:“既然交割了太原府,那麼本官馬上就要去京兆府了……李大官不如和本官一起上路吧。有本官的親兵,總能護着大官安然脫險的。”

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143章 延禧攻略 一第1287章 誰敵誰友?第1433章 大發現第四十一章 機會要來了第七十六章 大郎,該吃藥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59章 佳士得行(第三更)第225章 後爹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575章 論道 五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73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四十二章 潘家園,西四房第266章 最強軍師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557章 建中靖國有二年了第265章 爲國捐精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108章 雲中對 (求收藏,求推薦)第140章 端王的挑戰(第一更,求首訂)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759章 戰爭陰影下的商市 下第1310章 維新變法裱糊 九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524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二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第1256章 真是大快人心啊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遷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379章 只能做叛徒了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第243章 好大一個儒第1359章 京東第二戰場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1007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201章 很奸的奸相第115章 黃河在咆哮(求收藏,求推薦)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十六章 鬼市子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523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一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263章 依靠誰第912章 關隴的幽靈 中第1120章 天理女真第1433章 大發現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439章 雲臺門徒 四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1397章 美娘之國 上第265章 爲國捐精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362章 最牛逼的股東第三十章 美人恩(求收藏,求推薦)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八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1048章 南征北伐——遷都或者養虎第290章 幹髒活的代理人第78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三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929章 一個桃花石,一個天方教第1060章 戰爭與和平——鬥法和出家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117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八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1103章 黑鍋背起來第117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八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1388章 革命風雲起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薦)
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143章 延禧攻略 一第1287章 誰敵誰友?第1433章 大發現第四十一章 機會要來了第七十六章 大郎,該吃藥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59章 佳士得行(第三更)第225章 後爹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350章 範之進下山第575章 論道 五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849章 一千年未有之變局第73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第74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六第四十二章 潘家園,西四房第266章 最強軍師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557章 建中靖國有二年了第265章 爲國捐精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86章 討要墨娘子第1150章 大金將興,桀遼必亡?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108章 雲中對 (求收藏,求推薦)第140章 端王的挑戰(第一更,求首訂)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759章 戰爭陰影下的商市 下第1310章 維新變法裱糊 九第839章 不知同行是冤家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524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二第493章 這很封建 八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第1256章 真是大快人心啊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041章 南征北伐——好古拆遷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379章 只能做叛徒了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471章 分田地,做騎士 完第243章 好大一個儒第1359章 京東第二戰場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1007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239章 官人,不要!第1448章 光明世界第201章 很奸的奸相第115章 黃河在咆哮(求收藏,求推薦)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第十六章 鬼市子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二章 誤會,都是誤會啊第523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一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263章 依靠誰第912章 關隴的幽靈 中第1120章 天理女真第1433章 大發現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439章 雲臺門徒 四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1397章 美娘之國 上第265章 爲國捐精第五十三章 賬房潘娘子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627章 夾着尾巴的殖民者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362章 最牛逼的股東第三十章 美人恩(求收藏,求推薦)第791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八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1201章 大邦不可共和?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1048章 南征北伐——遷都或者養虎第290章 幹髒活的代理人第78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三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三十五章 馮二孃寫真圖(求收藏,求推薦)第929章 一個桃花石,一個天方教第1060章 戰爭與和平——鬥法和出家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117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八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1103章 黑鍋背起來第117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八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256章 奴隸盼造反第1388章 革命風雲起第八十四章 梁山寇 完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