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軍國 五

蘇轍向來是信佛的,在隱退之後,更是不問世事,謝絕賓客,終日默坐參禪,鑽研佛經。

蘇適抵達洛陽江邊的遺老齋時,剛過了申時,正是老頭參禪的時候。所以蘇適入了遺老齋,直接就往後院的佛堂走去。

佛堂在一片樹林之後,並不大,建築非常樸素,四周頗爲清淨。蘇適邁步走到佛堂門口,探手敲了敲房門,便聽從裡面傳來一個沙啞而又低沉的聲音:“便進來吧。”

蘇適推開房門,邁步走進了佛堂。

只見佛堂中,供奉一尊佛陀像。佛龕前,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盤坐在蒲團上,背對着蘇適。不用說,就是蘇適的好爸爸蘇轍了。

“大人,孩兒蘇適前來請安。”蘇適恭敬的請了一禮。

聽見寶貝兒子的聲音,蘇轍轉過身,露出一張慈祥的老臉兒。

“適兒,坐吧。”蘇轍笑着,“陪爲父論一論佛理吧。”

佛當然也有理,沒有道理,怎麼可能在中原傳播甚廣?

佛教可不比西學,後世的西學畢竟是在中原勢力衰弱的時候才東漸做大,幾十年間掃蕩理學成爲顯學的。而佛教卻是在漢朝傳入,歷經兩晉南北朝,直至唐宋,經久不衰。

而且佛教的傳播和印度阿三的國力一點關係沒有。

這說明佛教確有其理,而中土的儒學,確有其不足。

現在儒家的不足被《天理說》基本補齊——哲學上是補齊了,但是編故事還有個過程。比如怎麼構造天理教的天堂、地獄,怎麼給“天理”這個概念賦予一定的人性。都得由河西天理教和大周博士團的後來者去編造……

而蘇轍這個檔次的大儒,當然不會被上西天,下地獄之說迷惑。

讓他醉心的,則是佛教的空無之說。以空無對天理,的確是針鋒相對。

不過蘇適今天卻沒有心思和父親論什麼佛法。

他在父親跟前盤腿坐下,“大人,孩兒要一趟遠差了。”

“出遠差?去鹿港?”蘇轍白眉一皺,“是不是臺灣島上的生番又鬧起來了?”

臺灣島上有一些原始部落,大部分時候會和上島的漢人和平相處,不過有時候也會打鬧起來。

打當然是打不過漢人的,上島的也不是什麼好人。都是福建一帶的海賊團伙(同時也是海商),他們不方便在福建沿海設立據點,乾脆就在臺灣島上,合法屬於各家的地盤上建了港口堡寨,長期定居。

順便一提,傳說中的瘴痢,並沒有給這些海賊造成太大的損失。

因爲現在是小冰河期,冬季的臺灣島上經常下雪,根本沒蚊子,自然不會傳播痢疾。而且武好古領導的沿海市舶制置司早年開發臺灣的時候,又採取了秋季上島施工,春季撤往澎湖施工的方法。最大限度避免了瘴痢之害。

這個方法也被後來者沿用,一年只開工六七個月,等到開發出一片比較乾淨的區域之後,再長期定居。

雖然痢疾仍然沒有辦法避免,但終究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而隨着島上漢人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多,番漢矛盾也就不可避免。

蘇適這個“州主”也就要經常上島去當個和事佬。

“不是去臺灣,”蘇適苦笑道,“是去交趾。”

“去交趾?”蘇轍一愣,“去做什麼?”

“去查交趾郡王的不臣之罪。”

“交趾郡王不臣?”蘇轍眉頭皺着,“那還用得着查?這事兒誰想出來的?是不是朝中又有奸臣要開邊釁了?待老夫上奏彈劾他!”

“大人啊,這次要開邊釁的是大哥兒……您還是不要彈劾他了,他也是一心爲國家着想。”

“什麼?大哥兒?蘇遲?”蘇轍鬍子都吹起來了,“他,他爲何要開釁交趾?才太平幾日,又要打仗,還萬里迢迢的出兵,圖個啥啊?”

“還不是叫武學學宮那票生員,還有周國、河西兩家給鬧得?”

蘇適道:“現在朝廷是左右兩難,現在府兵改革已經失敗,河北、河東的禁軍又在和遼國的作戰中紛紛瓦解。西軍又因爲府兵制改革,只能長久維持六將的兵力,再加上朔方四將,開封四將,朝廷就只剩下十四將可戰之兵了。即便滿員,也不過七萬戰兵……而朝廷爲了牢牢掌握這七萬戰兵,也只能咬着牙辦好武學學宮了。

可是武人有了學識也麻煩,自以爲比東華門外唱名的好漢能幹,種種不滿和牢騷也就多了。所以大哥就想了這麼個辦法,給他們找點建功立業的機會,省得他們這個不滿那個不滿的。”

這可真是不怕武官會打架,就怕武官有文化啊!

沒什麼文化的武官總是比較好操弄的,可是從慕容忘憂開辦兵學司到現在,軍校已經辦了十幾年,不僅水平越來越高,而且的確培養出了一批能真善戰的將領。

雖然這批文武雙全的新式軍官不好控制,可是朝廷不依靠他們,只怕連最後的七萬戰兵都得垮。

到時候不是抗周抗遼抗河西,只怕朝廷想跑路都沒有人能保護了。

蘇轍嘆了口氣,“天下無將,自可太平,精兵出世,亂世將至啊!老夫老矣,總能太平而終,你們幾兄弟,恐怕要眼睜睜看着亂世降臨了。

適兒,你還是別去交趾了……,交趾人兇暴,萬一讓交趾人害了,還要我着白髮人傷心落淚嗎?”

“大人放心,孩兒已經有了安排。”蘇適說,“孩兒調集了12艘戰船,3000名水手,還移文上海,請紀憶也出12艘戰船和3000水手。”

24條槳帆戰艦,6000名全副武裝的水兵……這是去調查,還是去侵略?別查着查着就把交趾國查沒了!

蘇轍眉頭大皺,“你這是去打仗?”

“也不是打仗……”蘇適搖搖頭,“只是去鞏固一下咱們在交趾國安邦口的租界地。”

安邦口就是後世的下龍灣!風景絕美,而且還是個非常容易守衛的避風港灣。

在去年的“貢糧事件”中被米友仁、紀憶率領的艦隊強佔。

這可是和盛產稻米的交趾國進行貿易的據點!價值如何,自不代言。

所以兩家都在安邦口占了個半島,修建了堡壘,還留下了幾艘戰船。

蘇適看着眼熱,也想去插一腳——福建在這個時代是糧食進口大戶,每年都要從江南、廣東輸入糧食。

如果能從交趾國勒索一點,哪怕就十萬石交趾米,拿到福建一拋也有二十萬緡以上的收入啊!

有了這筆收入,臺灣州的戰船隊一年開銷就有了。

……

就在蘇適帶着艦隊去調查交趾郡王有否不臣的時候。由河西天理子章理所作的《乞誅趙保忠狀》,還有趙保忠的《乞誅章理禁止天理教狀》也前後腳送到了開封。

趙保忠就是那個“長敗爲王”的青唐之主仁多保忠。

西夏現在已經變成了天竺趙氏王朝,不過趙保忠和仁多家族卻沒有跟着去。他們還在青唐城一帶悠哉度日。每年給開封府送點青唐龍馬什麼的,就萬事大吉了。

對於佔據了西夏河西故地的大教化團,趙保忠當然是發自內心的牴觸的。他是佛教徒啊!而章援統治的後期,河西的天理教開始一家獨大,排擠佛教、道教以及其餘諸教。雖然沒有明令禁止,但是卻不斷從諸教手中強奪寺廟、莊園、人口。而且還不斷派人遊說趙保忠棄佛教,入天理。

趙保忠當然是嚴詞拒絕,而且還下令逮捕和誅殺了幾個天理教的教師。

當時章援重病纏身,自然沒有辦法出兵。可是章援死後,河西天理教卻迎來了一個兇暴之主!

在處理了親兄弟後,就下令備戰,點集了一萬名騎士,3000黃頭回鶻、草頭韃靼部落騎兵,2000汪古部騎兵,準備討伐青唐了。

得到消息的趙保忠,一面召集仁多家的兵馬;一面向附近的吐蕃阿柴部、脫思麻部求援。同時還向朝廷上奏,控告章理的種種不法……

得到三份彈章的兩府重臣,今天彙集在東府都堂中,愁眉苦臉的討論起來了——這就是兩府集議,議論好了,再由左相蔡京和知樞密院事蘇遲一起去報告趙佶。

“太不像話……殺兄殺弟殺侄子,兇暴如此!怎能不加以嚴懲?依我看,也不必出兵伐交趾了。就出兵去討伐河西吧!”

第一個發言的是中書侍郎餘深。他和章援是同一科的進士,兩人一直私交不錯。對於章援在河西的所作所爲,他也寫信勸說過。奈何章援也是能上不能下,河西基業不是輕易可棄的。

現在看到章家出了逆子,殺兄殺弟殺侄子,猶如殺神再世,自然看不下去,於是就提出了討伐的建議。

“原仲,能不能討伐河西,得看陝西軍、朔方軍的意思!”蘇遲搖搖頭道,“朝廷的14將新軍中,陝西、朔方佔了10將。而陝西軍、朔方軍和河西軍素有淵源……不少河西騎士,都是陝西軍出身。他們未必願意討伐河西!而且陝西、朔方的軍隊,現在大多部署在河東、河北,急切之間怎麼可能回師?”

第1258章 貨幣戰爭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1241章 野人女真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480章 房奴 九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第574章 論道 四第1235章 前面捉了個南霸天第72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四第581章 論道——奪道統第1167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三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補上)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708章 高俅果然是厲害的第1008章 團練第877章 公民模範軍 下第102章 海上的生意經(求收藏,求推薦)第1486章 論功行賞分田地第164章 花招兒(月票650加更)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七十六章 大郎,該吃藥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758章 戰爭陰雲下的商市 上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1319章 阿骨打之死 八第1215章 三家同盟——關不上的魔盒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72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三第1405章 莫須有第1387章 還我血汗錢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141章 趙小乙是誰 上(月票滿50加更)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十五章 做局(求收藏,求推薦)第326章 共和 上第74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407章 界河商市 下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903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一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944章 戰爭販子 中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1233章 出了漢奸啦!第169章 畫仙觀 下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338章 韓忠彥第1335章 敵在避暑宮 三第435章 劍不離身的儒第六十三章 福星?禍星?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457章 殿前武士 完第631章 有腐敗第1411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769章 高俅冤枉 十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第1057章 戰爭與和平——和平的曙光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423章 大道 一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909章 窮兵黷武天可汗 一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478章 房奴 七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1010章 這是洋務運動?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1210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下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1065章 和高俅拼了第1163章 共和國的崛起 九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77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一第1248章 富一隅而貧天下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
第1258章 貨幣戰爭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1241章 野人女真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480章 房奴 九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第574章 論道 四第1235章 前面捉了個南霸天第72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四第581章 論道——奪道統第1167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三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補上)第873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二第708章 高俅果然是厲害的第1008章 團練第877章 公民模範軍 下第102章 海上的生意經(求收藏,求推薦)第1486章 論功行賞分田地第164章 花招兒(月票650加更)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七十六章 大郎,該吃藥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758章 戰爭陰雲下的商市 上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1319章 阿骨打之死 八第1215章 三家同盟——關不上的魔盒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727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三第1405章 莫須有第1387章 還我血汗錢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141章 趙小乙是誰 上(月票滿50加更)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十五章 做局(求收藏,求推薦)第326章 共和 上第74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407章 界河商市 下第915章 天理爲體,實學爲用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903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一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944章 戰爭販子 中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1233章 出了漢奸啦!第169章 畫仙觀 下第五章 馮二孃(求收藏,求推薦)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338章 韓忠彥第1335章 敵在避暑宮 三第435章 劍不離身的儒第六十三章 福星?禍星?第950章 世界之戰 一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457章 殿前武士 完第631章 有腐敗第1411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769章 高俅冤枉 十第八十一章 梁山寇 四第1057章 戰爭與和平——和平的曙光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233章 買一個節度使第102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遼人在撤退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423章 大道 一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909章 窮兵黷武天可汗 一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1140章 驅虎鬥虎第628章 呂嘉問變了第1265章 師周長技以制周第814章 組團去收費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478章 房奴 七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1010章 這是洋務運動?第686章 奸計進行中第102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五第1063章 節度幽州第1210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下第721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六第1065章 和高俅拼了第1163章 共和國的崛起 九第259章 海軍之始第774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一第1248章 富一隅而貧天下第544章 奸黨的崛起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