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官家想跑

趙佶這話,怎麼聽怎麼想要逃走啊!

金兵還沒大舉南下的跡象,當皇帝的就想着逃跑。這個君看着還是有點昏啊!

君昏,臣自然也奸了!

吃透了趙佶心思的蔡京馬上就調整了思路。皇上既然要跑,那麼作爲奸臣就應該爲跑尋找藉口,創造條件,以便讓皇上可以堂堂正正的逃跑。

這纔是好奸臣!

蔡大奸臣眼珠子一轉,辦法就有了。

“陛下,老臣以爲開封府房價高昂、物價騰貴的原因不是人口過多,而且還是不事生產的人口太多的緣故。人口雖多,產出太少,所用所食,全都靠運河供應。而運河又因爲水淺、淤積等原因,運力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朝廷不得不限制開封府城的擴建,以致城內房價高昂。物價也日貴一日。如果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就應該減少城內不事生產的人口!”

對對對!趙佶連連點頭,心道:朕就是不事生產的人口,應該轉移到襄陽府去……

“誰是不事生產的人口?”趙佶問。

“這個……”蔡京忽然露出了爲難的表情。

趙佶道:“但說無妨。”

“宗室就是不事生產的人口。”蔡京道,“本朝宗室人口衆多,三祖以下人口已經多達兩萬餘人。雖然在先帝朝就准許太祖、秦王之後遷居西京和南京。但是留在開封府的宗室依舊衆多,人口在萬人左右。算上服侍宗室之人,怕是十萬都不止了。

如果都能遷往襄陽府,應該能空出許多土地,也能節省許多糧食物資。”

蔡京的賬算得很好,開封府的低端人口是沒法單獨外遷的。遷出去也沒人管飯,沒人管飯就要造反,造反就有可能影響到開封新軍……

中端這邊,工商業也不大好遷。把他們遷走了,開封府的市面蕭條,也沒人去爲龐大的官僚階層提供服務了。

而且工商業會往哪兒去?搞不好就是天津市,武好古的力量就更強了。

所以要遷就得從吃財政飯的開始。現在吃財政飯的,就是官員、軍隊和趙家宗室了。

官員和軍隊不大好動,把他們弄走了,開封府的首都功能就沒了。

所以能動的,就只剩下宗室這一塊兒了……開封府這邊宗室不少,他們不僅要吃乾飯,領俸祿,而且還有佔有土地房產。他們擁有的房產,又多是官產。一旦遷移,這些官產就可以收回繼續發展房地產事業了!

“只怕他們不肯遷走啊。”同知樞密院事童貫插話道,“都是太宗的子孫,也不好用強。”

“朕帶頭去不就行了?”趙佶一拍御案,笑着說,“朕南巡南京襄陽府,令宗子弟跟隨護衛。等到了襄陽,就設立一軍,令宗室子弟充任軍職,再給他們分配房產居住。”

看來官家逃意堅決啊!

上回耶律延禧打到黃河邊上的時候他就想跑,現在看見汴梁子也靠不住了,逃跑的意志就更加堅定了。

幾個大臣心裡明白,嘴上都不好說什麼。他們都是奸臣嘛,自然不會攔着昏君。

而且昏君逃跑的理由也冠冕堂皇,爲了給人滿爲患的開封府減少誰是不事生產的人口啊……

看到臣子們都不言語了,趙佶也就當大家是沉默以示支持了。

於是就笑道:“除了開封府的宗室也可以陸續遷往襄陽府,西京洛陽和南京應天(商丘)的宗室也可以遷往襄陽。西、南二京距離開封府不遠,所需糧食物資,也都要依靠漕運補給。將宗室南遷,則可依靠漢水供應,應該會大大減輕漕運的壓力。”

三京宗室人口有二萬多人,加上婦女、僕役,二十萬都不止。如果都遷往襄陽府,單是漕米一年就能省下一百餘萬石。

而依靠漢水提供補給的襄陽,則根本無需擔心缺糧的問題。漢水可不是運河,一年四季都不結冰,而且水深足以供幾千料的大船航行。一船就能拉幾千石!

而且襄陽府周遭也有糧食產區,往北是南陽盆地,往南是江漢平原。根本不用擔心養不活幾十萬市民。

“陛下聖明!”

蔡京、鄧洵武、童貫等一干重臣,到了這個時候,也就只有喊聖明的份兒了。

……

就在朝廷下了遷移南京去襄陽的決心的同時,開封府城內的亂子,已經漸漸平息下來了。

這場亂子在後世雖然被帶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高帽子,但實際上卻是既不反皇帝,也不反什麼封建,僅僅是一批陷於貧困的開封市民發泄他們的不滿而已。

在朝廷宣佈將武好文下御史臺獄,並且要打擊哄擡物價、房價的奸商後。大部分跟着起鬨的市民,都各自散去。還剩下一些,則完全變成了乘火打劫的匪徒。

駐紮牟馱崗大營的新軍也反應迅速,在得到了樞密院的命令後,立即派出四個營火速向開封府運動。全部輕裝,跑步前進,天黑前就從萬勝門開進了開封府城。

一進城就分散開來,以隊、排爲單位,逐條街道進行清理,宣佈宵禁,驅趕暴民,還會同開封府的廂兵一起撲滅幾處還在燃燒的火災。

到五月初五凌晨的時候,整個開封府城就已經恢復了寧靜。

不過在這寧靜的背後,則有不知道多少人要徹夜難眠了。

武好文的親媽馮二孃肯定是難眠的,牟馱崗的新軍一入城,她就在史教頭的保護下,從西華門入了皇城,找到了武好德,然後又去瓊林宮見趙佶,哀求他放過武好文……

其實這是完全多餘的,武好文不靠老媽還能靠大哥呢!

不過這個夜晚聚集在青城學宮裡面的一羣闖了禍的學生領袖,卻不知道要靠誰了。

何慄、劉錡、張浚他們仨,這時都聚集在張浚的居室之內,一燈如豆,鴉雀無聲。

三人則是大眼小眼,呆若木雞。

他們可壓根沒想過要把事情鬧那麼大啊!幾千學生的上書,已經夠他們名揚天下了。現在鬧出十幾萬人的騷亂,這可就不是過頭,而是夠得上殺頭了。

屋子裡面的氣氛那是越來越壓抑,都快讓人喘不過氣來了。

突然,劉錡猛一拍桌子,人也站起來了。

“信叔,你這是……”張浚看着劉錡。

劉錡咬咬牙,“不行,俺不能坐以待斃!你們倆都是文士,不會殺頭的。俺是武夫,這顆腦袋可不保險。俺得走了!”

“走?”何慄問,“去何處?天下之大,莫非……”

不對,不是莫非王土,還有個共和國!

“去投天津!”劉錡拱拱手,“二位,後會有期了!“

他也乾脆,說完就走,沒有一點拖泥帶水的。

看着劉錡離去,何慄和張浚也有點傻眼。何慄是狀元啊,去投天津?那還不得遺臭萬年?

而且大宋是不殺士大夫的,哦,是不明殺,最多就悄悄的殺……

張浚嘆了一聲,只是坐正了身體:“事到如今,但求問心無愧!”

“對!”何慄點點頭,“但求問心無愧!”

……

“來來來,嘗一嘗,這是奴家親手爲學士熬得的雞湯……”

御史臺,一間偏廳裡面,這個時候,燈火通明。一張方桌子上,擺出了幾個小菜,還有一大鍋御史臺雞湯——名菜啊!

張克公和武好文正對面而坐,其中武好文身邊還坐着一位濃妝豔抹,分外妖嬈的俏佳人。正在勸武好文喝湯的,就是這俏佳人。這佳人可不是一般來頭,她名叫徐婆惜,是如今開封府最當紅的幾位上廳行首之一,政和五年開封府的花魁娘子,也非她莫屬。

在李師師(小李師師)和官家趙佶有了那麼一點不清不楚的關係後,如今開封府的官員富豪可以一親芳澤的伎女中,最當紅的,便是此人。

不必說了,徐婆惜肯定是武好文的紅顏知己之一了,要不然她也紅不到如今的地步。

在聽說武好文被人逮進御史臺獄後,徐婆惜也夠義氣,二話不說,馬上推了晚上的客官,自己跑到御史臺獄探監。

御史臺獄本是不允許無關聯的人探監的,不過武好文是個特例!不僅允許徐婆惜這樣的紅顏知己們探監,而且還可以讓武好文挑挑揀揀……當然不止一個紅顏要來探監,而是有好多個紅顏排隊來探。武好文也不可能一次都見了,所以只能一天見一個。

今天見的是徐婆惜,明天要見趙佶的紅顏知己李師師,後天見封宜奴,大後天約了第三代閻惜嬌(第二代閻惜嬌的養女)……

就衝這樣的探監名單,武好文就該被開封府的苦漢子們恨啊!

喝着美女親手熬的雞湯,武好文嘆了口氣,“介仲,真沒想到,開封府居然會亂成這等模樣。”

“都怪四學士子不好!”張克公言語中帶着怒氣,“回頭一定得挑幾個領頭的,窮治其罪!”

武好文點了點頭,“幾個帶頭的肯定得治罪!不過這新學的大學堂……的確是有點難治啊!我大哥得以在燕地割據,還不是文靠雲臺,武依騎士?兩所大學,爲周國提供多少人才啊。可這些人才,卻不知道要忠君啊!介仲是中丞,可一定要多加留心,千萬不能再來一次都門變亂了。”

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290章 幹髒活的代理人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106章 海上有云臺 四(求收藏,求推薦)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386章 貶官和GDP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1045章 南征北伐——官家別跑第1278章 老虎超兇的!第1458章 再見,蒙古第653章 太壞了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394章 中了 中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753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三第841章 一不小心就有了 個國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843章 特殊的領主第564章 資本主義尾巴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25章 婚姻得聽父母的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146章 波斯王書(月票滿250加更)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498章 這很封建 十三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1497章 閃電戰?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251章 良心有點少第718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三第654章 太厲害了第313章 一起來管武大郎!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890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一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679章 敵在開封府 七第567章 蘇東坡纔不怕呢第607章 安得房奴兮 下第308章 知兵的知縣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99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紀憶歸來第135章 遠謀(求收藏,求推薦)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771章 高俅冤枉 十二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119章 國賊,軍亂 完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1238章 大周是來抗宋援越的第六十三章 福星?禍星?第636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下第461章 地產興邦 四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1008章 團練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97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王牌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1303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二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249章 紙上談兵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687章 500名軍官第1458章 再見,蒙古第879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下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921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1010章 這是洋務運動?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別怕第518章 話語權 四第520章 話語權 六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
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290章 幹髒活的代理人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832章 東坡之死 上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106章 海上有云臺 四(求收藏,求推薦)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941章 殖民帝國的雛形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386章 貶官和GDP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七十一章 和尚,再見(求推薦,求收藏)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1045章 南征北伐——官家別跑第1278章 老虎超兇的!第1458章 再見,蒙古第653章 太壞了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1498章 西宋名將第394章 中了 中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753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三第841章 一不小心就有了 個國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843章 特殊的領主第564章 資本主義尾巴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25章 婚姻得聽父母的第322章 戰爭是一場大買賣第146章 波斯王書(月票滿250加更)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498章 這很封建 十三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1497章 閃電戰?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251章 良心有點少第718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三第654章 太厲害了第313章 一起來管武大郎!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56章 畫院是特務機關(第四更)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890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一第79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七第1276章 漢修牆,宋歲幣,周築壘第679章 敵在開封府 七第567章 蘇東坡纔不怕呢第607章 安得房奴兮 下第308章 知兵的知縣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1129章 咱們共保大宋天下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99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紀憶歸來第135章 遠謀(求收藏,求推薦)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771章 高俅冤枉 十二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119章 國賊,軍亂 完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1238章 大周是來抗宋援越的第六十三章 福星?禍星?第636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下第461章 地產興邦 四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1008章 團練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97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王牌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1303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二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249章 紙上談兵第472章 難兄難弟 一第687章 500名軍官第1458章 再見,蒙古第879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下第1467章 百年戰爭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921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1010章 這是洋務運動?第1038章 南征北伐——皇上別怕第518章 話語權 四第520章 話語權 六第1368章 關中自古帝王家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