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

“你們,你們……你們要重建摩尼教廷?”

因爲墜馬受傷,正躺在牀上修養的“落馬探花”紀憶,聽到牀前的三個前來探望的“魔教妖人”說出想要在界河商市重建明教教廷的想法,頓時有一種想去臨高當知縣的衝動。

自己怎麼就恁般倒黴呢?

章惇那邊的黑鍋還沒洗乾淨,明教的黑鍋又壓上來了,早知道這樣就該去臨高,躲得遠遠的纔好!

“是啊,憶之,眼下不就是個良機嗎?”墨娘子笑道,“你家這些年在官場上活動,不就是爲了能讓聖教有重見天日之時麼?如今的界河商市便是一個諸教自由之地嗎?聖教總壇如果能在界河重開,不也是隨了你家多年的心願嗎?”

“墨莉,你要是想在界河商市建個大雲光明寺,我也不攔着了。”紀憶心裡那個苦啊,自己怎就恁倒黴呢?巴結上章惇,他老人家卻成了官家的眼中釘,還累得自己枉做小人!家裡面和明教有點關係,原指望能讓明教合法化就摘乾淨了。可是墨娘子和靜明老和尚現在卻想重開明教教廷!

一個教廷和一座寺廟,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啊!

別看現在白蓮寺到處開張,但那是一盤散沙,便是設在睦州的明教總壇,也因爲太過隱秘,無法有效調動教衆——絕大部分教衆根本就不知道有什麼明教總壇,也不知道白蓮寺的根底。

實際上,絕大部分白蓮寺就是個騙錢的野廟罷了,根本不聽睦州總壇的指揮。如今的明教,其實就是一個沒有組織的散沙型教派而已。甚至可以看成是佛教的一個分支。

所以朝廷是有可能同意明教重新取得合法地位的。可一旦明教的教廷出現在界河,那麼事情的性質馬上就不一樣了!

明教就會漸漸變成一個組織嚴密的教派……就如同明教在唐朝剛剛傳入中原時一樣了。

紀憶知道那時摩尼教的教廷在回鶻,而中原各地的大雲光明寺都屬於大唐教區管轄。這大概就是摩尼教在會昌一蹶不振至今的原因……朝廷可以容忍散沙一片的佛教、道教,但絕不會容忍一個組織起來的宗教!

“教廷絕對不行!”紀憶搖着腦袋,語氣堅定地說,“只能是大雲光明寺……若是你們答應,我去和武好古打招呼。否則,我也去和武好古說,不許你們開設教廷!我可是下一任的滄州司法參軍,界河商市的警巡之事,本官也是可以說得上話的。”

宋朝的州府設有“司法參軍”和“司理參軍”,共掌刑獄治安之事。不過界河商市並不歸滄州管轄,紀憶這個司法參軍能管到的,也就是界河商市的堤壩和壕溝之外。

不過能管到界河商市門口的權力也不小了,武好古一定不想和紀憶這個司法參軍鬧出太多不愉快的。

而且,摩尼教廷出現在界河商市對武好古也沒有什麼好處。

墨娘子和靜明和尚互相對視了一眼,墨娘子笑了笑道:“那就先建一座大雲光明寺吧。

另外,現在居住在平江、明州的諸選人之家,也會陸續遷往界河商市居住。勞煩憶之你和平江家裡面打一聲招呼。”

選人之家原本有十幾家,不過由於摩尼教的“計劃生育”傾向,選人之家的數量一直在減少,現在只剩下了七個家族,分別以“墨、薛、薩、魯、伊、明、庫”爲姓氏。人口不多,男男女女加一塊兒不足千人,都從事造船、紡織(織地毯)、金銀器等行業,全都是工商之家。

他們的遷移紀憶倒是支持的,雖然會給紀家在平江和明州的生意帶去一些不便,不過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因爲這些選人家族和紀家關係非常密切,如果他們遷往界河商市後,紀憶就能通過他們掌握界河商市的情況了。

如果未來真的要去界河和武好古打對臺,這七個選人家族和紀家本身在界河的勢力,都會成爲紀憶的助力。

“這可以啊,”紀憶斟酌着道,“你們在界河商市開個造船場一定有利可圖……還可以在那裡做些波斯樣式的玩意兒蒙給契丹人和高麗人。對了,契丹那邊有許多羊毛,可以在界河商市建個毛織工場。”

紀憶在遼國呆了好幾個月,自然知道那邊有什麼物產和需求。

羊毛在遼國是爛大街的東西,一個大子兒能買一堆。雖然遼國也有毛織行業,但是水平不高,織不出波斯地毯那樣的東西。所以在遼國市面上的地毯都是走西域絲綢之路運來的,而且質量也沒有選人七家的東西好——人家可是正宗的波斯假貨!要是能大量生產,絕對能傾銷到遼國和高麗國去的,沒準還能在大宋國內賣掉不少。

另外,選人七家裡面還有不少船匠,都是都料匠和大匠。宋朝的造船業非常發達,所製造的船隻不僅供應漢人海商,也會出口。因此所造船隻的式樣就不侷限於中式了,也有波斯、大食式樣的船隻生產。活躍於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船隻,無論什麼式樣,大多都是宋朝生產的。

這年頭的船肯定得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或是終點建造,要不然就得放空了,放空的損失可比船價貴多了!而阿拉伯那頭造船技術好壞且不論,但是阿拉伯半島上沒多少森林可以砍啊。

所以海上的大食、波斯樣式的船隻,大多也是在宋朝生產的。而選人七家出來的船匠就是專門打造波斯、大食式樣海船的。這種海船使用的是三角軟帆,擁有一定的逆風航行能力,而且速度也比較快,適合跑遠航。缺點則是需要的水手比較多,操縱起來也比較複雜,一般的漢人水手還操縱不了。不過紀家的水手倒是能操縱這種波斯、大食式樣海船的。而將紀家所需的波斯、大食式樣海船的產地挪去界河商市也沒什麼不好,到時候紀家的遠航船隊就可以從界河商市出發,直接在界河商市裝上質量極佳的定州瓷器了。

……

墨娘子、靜明和尚和方臘離開紀家不久,武好古、武好文兄弟就上門來探訪了。

雖然武好古對紀憶落馬這事兒很有一點幸災樂禍,不過該盡的禮數他還是要盡的。武好文和紀憶怎麼說都是同榜進士,而且還都是太學出來的。而武好古和紀憶又是一起拍馬屁的同僚,很快兩人又要一起去滄州做官。所以面子上還是要一團和氣的。

在紀憶修養的臥房內寒暄了幾句,又說了一會兒傷情——紀憶傷得並不重,只是腿有點瘸,腰有點痛罷了——然後紀憶就把話題引向了摩尼教了。

“摩尼教教廷?”武好古不知道歷史上的摩尼教是怎麼回事兒,不過“教廷”什麼的他是知道一點的。

“就相當於摩尼教的朝廷!”紀憶皺着眉頭道,“唐朝的時候摩尼教是回鶻教廷在操控的,不過現在回鶻教廷早垮了,整個是羣龍無首,所以就有些摩尼僧想要在中原重立教廷了。”

“有教廷不好嗎?”武好文問。

“當然不好了,”紀憶搖搖頭道,“教廷就是個小朝廷啊,管着一教的大事,私設屬員,有人管錢財,有人管屬吏,有人管營造,有人管傳教,有人管教法,下面還會劃分教區,就像國家的州縣府路一樣……聽說有些個西方教派還有兵馬呢!”

“這不是造反嗎?”武好文吃了一驚,“那些國家的朝廷就不發兵捕拿?”

武好古心想:捕拿哈里發和羅馬教宗?怕是拿不住啊……

不過話說回來,洋人的辦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武好古忽然又想道:人家基督教、天方教、摩尼教能夠萬里迢迢從西方傳到中華,其中基督教和天方教後來還傳遍世界,不就說明問題了嗎?

儒學爲什麼不行?孔子、孟子之道爲什麼就不能傳到羅馬,傳到巴格達去?別說羅馬、巴格達了,就是馬六甲和爪哇島現在也不信孔孟啊!現在的地球上就只有大宋、大遼、西夏、大理和安南還有日本國有儒家傳播。

這個不就說明儒家在傳播上的失敗嗎?是儒家的道理不好?恐怕也不一定吧?儒家雖然缺少了大神,但是可以和其他宗教結合傳播啊。

既然道理上沒什麼不好,那就一定是傳播手段的問題了!儒家好像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向外傳播孔孟之道吧?

別說現在大宋軍事上瘸腿了,就是過去漢唐最牛逼的時候,似乎也沒幹過這事兒啊?就是李二那樣的牛人,也沒派程咬金一手斧子一手“五經”的去向西域人民傳播儒家真理啊?

武好古心想:果然是不能固步自封啊!中華的儒家還是得向人家基督教、天方教、摩尼教學習啊!這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嘛!等將來自己在界河商市打開局面了,一定得好好琢磨一下怎麼搞個儒家教廷?唔,或許還可以搞個孔孟騎士團?

第145章 番美人,肚皮舞(第六更,狂求訂閱)第439章 雲臺門徒 四第714章 撈夠了就要避險第407章 界河商市 下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五十八章 魯智深,李師師(漏章已補)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1056章 戰爭與和平——真理來了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871章 蔡京冤枉 下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216章 朕就要太后第576章 論道 六第1083章 敵、我、友三方的權力遊戲第1323章 阿骨打之死 十二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116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四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1293章 錢荒了第434章 神棍 完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五十章 潘大官人的煩惱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1303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二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1125章 金融創新蔡相公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242章 北慕容第1245章 國崩之危 一第1219章 軍國 二第121章 沒有草場嗎?第1088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二第1460章 軍戶不怕遠征難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1107章 義薄雲天武好古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663章 真正的敵人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328章 阿骨打之死——阿骨打拼了第1436章 一百零八好漢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583章 論道——東坡悟道第389章 好男兒 上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637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一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387章 還我血汗錢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1088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二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209章 分家第409章 銀行僧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77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二第208章 窮親戚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1252章 國賊當誅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1226章 遼崩——阿骨打果然厲害第1025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九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1377章 宣和復古——紀憶之死第1167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三第425章 大道 三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170章 大學在哪裡 上第584章 解放思想第1297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中第590章 大宋出藍翔第416章 大儒 三第1224章 軍國 完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序章 (求收藏,求推薦)第126章 潘素兒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385章 出路還是有的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603章 好期待第1375章 宣和復古——又有公車上書第424章 大道 二
第145章 番美人,肚皮舞(第六更,狂求訂閱)第439章 雲臺門徒 四第714章 撈夠了就要避險第407章 界河商市 下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五十八章 魯智深,李師師(漏章已補)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1056章 戰爭與和平——真理來了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871章 蔡京冤枉 下第1144章 延禧攻略 二第216章 朕就要太后第576章 論道 六第1083章 敵、我、友三方的權力遊戲第1323章 阿骨打之死 十二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116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四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1293章 錢荒了第434章 神棍 完第1001章 一個小目標第五十章 潘大官人的煩惱第二十九章 賭鬥第1303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二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1188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一第1125章 金融創新蔡相公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242章 北慕容第1245章 國崩之危 一第1219章 軍國 二第121章 沒有草場嗎?第1088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二第1460章 軍戶不怕遠征難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1107章 義薄雲天武好古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98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歸仁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663章 真正的敵人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328章 阿骨打之死——阿骨打拼了第1436章 一百零八好漢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583章 論道——東坡悟道第389章 好男兒 上第278章 潘巧蓮來了第637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一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387章 還我血汗錢第1178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四第1088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二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209章 分家第409章 銀行僧第1347章 世上只有爸爸好第77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二第208章 窮親戚第337章 好徒兒乖乖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1252章 國賊當誅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1226章 遼崩——阿骨打果然厲害第1025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九第961章 被逼無奈做老爺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1377章 宣和復古——紀憶之死第1167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三第425章 大道 三第四十三章 佳人有約(求收藏,求推薦)第97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一鼓作氣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595章 第一個佈道團第170章 大學在哪裡 上第584章 解放思想第1297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中第590章 大宋出藍翔第416章 大儒 三第1224章 軍國 完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序章 (求收藏,求推薦)第126章 潘素兒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385章 出路還是有的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603章 好期待第1375章 宣和復古——又有公車上書第424章 大道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