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

三日後,將近黃昏的時候,在銀州視察了一番的薛嗣昌才抵達了延安府城膚施。

雖然大戰在即,但是延安府城內卻顯得非常清淨。撫司衙門前來往的人流稀稀落落,只有提前一步回家的撫司吏員們腳步匆匆。隔壁的轉運衙門更是冷清,只有三兩個無精打采的老軍扶着長槍在站崗,給暮色下的官衙,平添了一分蕭瑟。

鄜延路是一個安撫使路,並沒有獨立的轉運使司,而是和陝西的另外幾個安撫使路合一個陝西轉運使司。在鄜延路這邊只擺了一個轉運判官,就是薛嗣昌。

風塵僕僕返回延安的薛嗣昌卻沒有進入自己的衙署,而是去了隔壁的撫司。雖然安撫使和轉運使是兩個系統,並不互相統轄。但是現在已經是戰時,陶節夫在開封府時已經領受了可便宜行事,管勾環慶、永興、河東、鄜延、朔方五路公事的聖旨,儼然是西北戰場東線的主帥了。

而薛嗣昌這個鄜延路轉運判官,也就成了大軍後勤的總管。他已經得到了陶節夫的言語,等到官軍夏州、宥州、鹽州和河間草原得手,他就能晉升爲朔方路轉運使了!

從轉運判官擢升爲運使可是官場上的飛躍啊!如果要熬資歷,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熬到——他是蔭補的官兒,是沒有進士文憑的。有了這麼大的一個餡餅,薛嗣昌當然得賣點力氣了。

“文黼回來的好快啊,銀州那邊怎麼樣?武崇道還好說話嗎?”

鄜延路都總管王恩也在撫司衙門裡,看到薛嗣昌回來,打了招呼後就直入主題了。

薛嗣昌從撫司的一個僕役手中接過碗溫熱的茶水,一口喝了,才笑道:“武崇道肯拿出三萬石糧食,另外他還肯調一直兵馬留守銀州城和彌陀洞,這樣就能由米脂寨就近供糧了。”

米脂處於無定河中游和橫山東麓,因爲擁有一條比較開闊的河谷(無定河谷)地帶,所以一直都是橫山地區重要的產糧區。在元符元年時被大宋佔領後,立即成了鄜延路的屯田之地。河谷之中,都是肥美的良田。如果把一萬幾千名三直軍的步兵擺在米脂附近的銀州城和彌陀洞。那麼糧食供應就不成問題了。

而彌陀洞所在的明堂川,以及彌陀洞以北的兔毛川、野屈川一帶都是宜耕宜牧之地,擁有大片肥美到讓人流口水的草原。本來有不少党項部落在那一帶放牧,不過現在都給嚇跑了。

武好古只需要讓人多“搞”(可能是買,也可能是搶)點羊羔、牛犢養在那裡,到了秋天就有肉吃了。

另外,御馬直的騎士和童貫、高俅二人在去年的戰爭中都得到了許多良馬。其中一部分是沒有騸過的種馬,現在都養在彌陀洞附近。武好古還花大價錢從府州、麟州請來了養馬的好手,專門負責照料這些種馬。還按照界河馬場的管理辦法,給每一匹種馬和用來產仔的高大牡馬建立了檔案。

所以對武好古而言,彌陀洞也是個必須要留兵把守的所在。

陶節夫拈着鬍子,“肯留一直兵馬守彌陀洞和銀州城,就說明武崇道沒有爭功的心思了。”

王恩點點頭,“他還爭甚功啊?27歲就已經加了遙郡,40歲前總能到節度使了,現在最要緊的是別出錯!”

北宋的武官有功的時候升得飛快,若是讓人捉了把柄也有可能被一擼到底的。

薛嗣昌這時卻皺起眉頭,欲言又止。

陶節夫道:“文黼,有話就說吧。

“現在人人爭着立功,武崇道肯退讓總是好的。”薛嗣昌說,“只可惜他麾下的三直精銳發不出威了。”

“哪兒有三直精銳?”王恩道,“就是一直騎兵是真好……若是能留在西北就好了。”

“那是天子親軍,”陶節夫淡淡地道,“咱們這裡廟小,容不下的。”

薛嗣昌搖搖頭道:“不止一直,武崇道的步兵眼看着也練出來了。”

“你說那些御龍猛士?”王恩說,“倒是不錯,只用處不大了。”

御龍猛士這樣的重步兵好是好,就是太珍貴了。拿來撲城太浪費,用來野戰衝鋒又沒什麼機會——這次鄜延、環慶、河東三路的大兵都動起來了。人人爭先,都想在這場“滅夏之役”中撈點功勞。真要有野戰的機會,哪怕是御龍猛士這樣的強龍,也得讓着西北的地頭蛇。

“似乎不僅是御龍猛士厲害,”薛嗣昌說,“猛士、內衛兩直中還各有10個指揮的長槍手,都是由府兵充任,看着也非常嚴整。”

“各有10個指揮的長槍手?”王恩一愣,“整個指揮全是長槍手?”

“都是長槍手。”

老軍事家王恩搖搖頭:“弓弩手呢?刀盾手呢?都沒有了?”

“猛士直和內衛直的編隊辦法和尋常的官軍不一樣,不是花隊,而是純隊。”薛嗣昌解釋道,“而且還是指揮一級的純隊,由長槍手組成的指揮稱爲步矟指揮,由御龍猛士組成的指揮稱爲猛士指揮。另外由兩個步矟指揮加一個猛士指揮組成一個廂隊,五個廂隊組成一個直隊。其中御龍猛士將同時兼任刀盾手和弓箭手。”

王恩搖搖頭:“那弓箭手豈不是隻有三分之一了?”

薛嗣昌點點頭:“而且還沒有弩手……估摸着武崇道是爲了加快府兵的訓練速度才這麼編成部隊的。”

宋軍現在流行的是花隊,也就是以都或隊爲單位,而且步兵戰兵中的弓弩手比例極高,通常超過70%。也就是說作戰其實是以射箭爲主的。長槍手、刀盾手在宋軍中的作用就是保護弓弩手射箭。

當然了,宋軍中的弓弩手都配了直刀,因此是可以參加肉搏的,只是肉搏的能力完全比不上長槍手和刀盾手。

而武好古的兩直步兵因爲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訓練弓箭手和弩手。乾脆就採取了比較省事兒的辦法,把配屬的府兵訓練成長槍手,同時讓作戰技能高超的猛士兼任刀盾和弓箭手。

薛嗣昌說:“雖然編隊的辦法不大合理,但是部隊的訓練看着還是不錯的。僅僅一個多月,就已經有了模樣,嚴整非常,看着像是精銳了。”

“也就是湊合吧?”王恩還是搖頭,“那些扛鋤頭的府兵沒個兩三年怎麼調教得出來?可他們總共服役五年,誰會花兩三年去調教?”

“怕是用不着兩三年……”薛嗣昌摸摸鬍子,又瞥了一眼王恩,“武崇道從御前騎士中抽出了二百多個兵學司出身的去當了步矟指揮的軍將,所以訓練的進度很快。

另外,武崇道又抽調了一些兵學司出身的騎士加上他自己的幕僚組成了一個軍事機宜指揮,用來輔佐自己調度和訓練部隊。”

王恩搖搖頭,乾笑道:“那是他自己不懂,只好用人了。也虧得慕容忘憂那個老兒給他調教了一批人,雖然不能當大將,但是卻掌握了一些戰陣之術。”

陶節夫點點頭,他也看過慕容忘憂編寫的幾本兵書,都是講怎麼指揮一隊一部之兵,講怎麼訓練戰士和部隊的。都是最實用和最粗淺的方法,其中彷彿就有關於步矟(隊)都和步兵指揮(部)的編成及運用。

不過也就到指揮(部)這一級了,再多的兵該怎麼用,慕容忘憂的書上並沒有說,而且也沒提及大的軍略之策。所以慕容忘憂的幾本兵書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陶節夫在章楶那裡看過抄本之後也就忘記在了腦後,今天聽薛嗣昌一提才記起來。

薛嗣昌又說:“武崇道還說辟雍學宮和雲臺學宮裡面現在也教慕容忘憂的帶兵之法,將來右榜進士科也是要考的,右榜進士可以去做隊官帶兵。”

“瞎胡鬧!”陶節夫搖了搖頭,“右榜進士去當隊官?那右榜進士科還有人考嗎?”

“可不是嘛!”王恩也附和道,“隊正、都頭也不是官啊!充其量就是個雜品武臣。要有官身怎麼都得是部將和指揮使吧?”

宋朝的武官地位低,帶兵的武官地位更低,部將和指揮使都不一定由武官充任。隊官和都頭這個級別,基本上沒有帶官身的。

而一個進士,哪怕是武進士,也是堂堂的從九品武官了。到部隊裡面帶兵,起碼是個部將或指揮使,多一點都能帶上千人了。擱在後世就是個營長了——那都是校級軍官!軍校剛畢業怎麼能幹?況且宋朝的武進士根本不能和後世的軍校畢業生相比,因爲他們根本不懂軍事……作爲一箇中世紀的軍官,射箭居然不講中靶,騎射的時候還得讓馬站穩了,這不是胡鬧嘛?

陶節夫擺擺手:“且由他鬧吧,反正這一次咱們也不指着他的步兵。”

“對,”王恩道,“只要他的三千騎兵能看住北面的草原和瀚海沙漠,別讓西賊繞到咱們身後就行了。”

三人正說話的時候,一個撫司的吏員跑了進來,拱拱手道:“使相,銀州方面遣使來報,說河東路兵馬副總管高太尉的大軍先頭,已經抵達了彌陀洞。”

第250章 起義好嗎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三十一章 風波又起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1457章 槍大夫第230章 武嘉誠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第1047章 南征北伐——幽州鎮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第1278章 老虎超兇的!第359章 相信誰?第341章 大藝術家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422章 大儒 完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349章 共和之騙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三十一章 風波又起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1006章 誰指揮誰啊?第394章 中了 中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補上)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310章 維新變法裱糊 九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1053章 南征北伐——不負君恩馬人望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372章 還有宋徽宗嗎?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171章 大學在哪裡 下(700月票加更)第103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章奴取義第1399章 一起來宰肥豬吧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1040章 南征北伐——戴罪賣國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863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三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376章 還想再活三十年第825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二第359章 相信誰?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559章 大石頭第102章 海上的生意經(求收藏,求推薦)第536章 奸黨的崛起 四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808章 一城之主武大郎第723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上第1343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五十章 潘大官人的煩惱第843章 特殊的領主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116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四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213章 太腐敗了第1505章 聽話的女皇第1335章 敵在避暑宮 三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311章 武家軍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800章 兒臣趙乾順 七第711章 送人頭啦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570章 強盛大國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877章 公民模範軍 下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664章 房奴殺人狂第290章 幹髒活的代理人第717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二
第250章 起義好嗎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三十一章 風波又起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1457章 槍大夫第230章 武嘉誠第614章 誰是好漢 完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第1047章 南征北伐——幽州鎮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1466章 西涼之殤第1249章 四方滅金策第1278章 老虎超兇的!第359章 相信誰?第341章 大藝術家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422章 大儒 完第1160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六第349章 共和之騙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三十一章 風波又起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第131章 趙佶不服(求收藏,求推薦)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1006章 誰指揮誰啊?第394章 中了 中第五十七章 神秘少年(漏章已補上)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310章 維新變法裱糊 九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1053章 南征北伐——不負君恩馬人望第1042章 南征北伐——奉旨搶劫第372章 還有宋徽宗嗎?第1137章 拿什麼拯救你,延禧大哥第1445章 哲人王宗弼第488章 這很封建 三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171章 大學在哪裡 下(700月票加更)第1037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章奴取義第1399章 一起來宰肥豬吧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1040章 南征北伐——戴罪賣國第437章 雲臺門徒 二第855章 請蔡入甕 二第1424章 東宋南進!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863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三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98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保護費還交嗎?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1389章 黃河之水入淮去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376章 還想再活三十年第825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二第359章 相信誰?第295章 都是爲國爲民的第559章 大石頭第102章 海上的生意經(求收藏,求推薦)第536章 奸黨的崛起 四第1135章 蘇家灣的起源第808章 一城之主武大郎第723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上第1343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1412章 忠臣趙匡胤,孝子東海王第117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一第五十章 潘大官人的煩惱第843章 特殊的領主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116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四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213章 太腐敗了第1505章 聽話的女皇第1335章 敵在避暑宮 三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311章 武家軍第296章 鎧甲大馬商市第800章 兒臣趙乾順 七第711章 送人頭啦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570章 強盛大國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1054章 賣國求榮高太尉第877章 公民模範軍 下第363章 武大郎的第一次第1105章 遼國求和了第1200章 要開始共和了第664章 房奴殺人狂第290章 幹髒活的代理人第717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