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還是和諧好

除了直屬大遼皇帝的十一二萬宮分軍和皮室軍之外,遼國皇帝能夠立即動用的部隊,還有不到兩萬人的漢人侍衛親軍。這些侍衛親軍都駐紮在南京道,分爲南北衙兵、左右羽林兵、控鶴兵、神武兵、雄捷兵、驍武兵等八營,全都是由燕雲漢人大族子弟組成的精銳。

此外在東京道還有一支由渤海人組成的精兵,號稱渤海都,有“三人渤海當一虎”之稱,不過人數很少,只有區區數千。

當然了,堂堂大遼皇帝也不可能只有十三四萬人的軍隊,就這點人馬是無法控制諾大的帝國的。

在大遼的兵籍賬冊上,還有部族軍和京州鄉兵這兩大軍事組織。

其中部族兵主要是指比較靠得住的契丹、溪人部族,契丹部族有內四部族(遙輦九帳族,橫帳三父房族,國舅帳拔裡、乙室已族,國舅別部),南北王府(五院、六院部),奚王六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烏隗部、涅剌部、突呂不部、突舉部等大小不一的契丹和溪族部落,以及一些被遼國南北宰相府(遼國南北宰相府和奚王府都是管理部族的地方政權)牢牢控制的各部族。林林總總的大約有三十幾個,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

部族數量增長並不是因爲有多少新的部族效忠大遼皇帝,而是析分原有的部族,增加新的部族。

之所以這樣,是因爲遼國的皇帝不知什麼時候也開始向大宋官家學習,也開始加強中央集權。而加強中央集權,當然就要削弱自治的部族。而削弱部族的方式主要三個,一是建宮衛——因爲宮分戶主要來源就是各個部族,每建一個宮分,都要從各部族割出一些精壯戶和土地,而宮衛只有建立,少有解散的。在遼國曆史上只有耶律洪基的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宮衛因爲叛亂被解散,不過其擁有的宮分戶也沒有歸還各部族,而是分給了其他宮衛。

因此,每一次建立新的宮衛,都是對遼國部族實力的一次削弱。雖然單次削弱的程度不大,但是架不住積少成多。到了遼道宗耶律洪基時期,遼國已經先後建立了十一宮一府的宮衛,宮分戶總數達到了十八萬三千戶。其中至少八萬戶是取自各個忠於契丹皇室的部族。

可別小看了這八萬戶,這可不是中原的農戶,而是草原上牧民戶。歷史成吉思汗一統蒙古諸部時,麾下不過九十五個千戶,也就是九萬五千戶!

而在割走從屬部族八萬戶和大量牧場的同時,遼國又採取了析部族的方式,對麾下部族進行拆分,不斷成立新的部族,從而達到削弱各部實力的目標。在三十幾個效忠遼國的部族中,至少有十多個是通過“析部族”的方式從別的部族抽調人口割取土地後成立的。

第三個削弱部族的方式則是頻繁徵調部族軍衛戍邊疆和征戰。雖然遼國的宮分軍數量越來越多,部族實力越來越弱,但是部族的衛戍和征戰任務卻沒有絲毫減輕。遼國的四方邊境,除了南京道和西京道同宋朝接壤的邊境之外,幾乎都是由部族軍輪戍。而每有徵伐,衝鋒陷陣的主力也都是部族軍。久而久之,遼國的部族軍就面臨消耗過大,補充不及的困境。

與此同時,長期的戰爭,又讓這些部族內部產生了嚴重的分化。部族上層通過戰爭獲得賞賜和掠奪戰利品致富,而部族底層則因爲殘酷的戰爭消耗而人亡財窮。早在遼聖宗年間,忠於大遼的部族貧民就到了需要朝廷救濟才能生存的地步了。他們負擔兵役的能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而人數龐大的宮分軍卻很被精心保存起來,很少參加苦戰激戰。而且各宮衛的領地也大都在遼國的核心腹地,水草肥美,也沒有敵人威脅,日子過得安逸舒適。戰鬥力嘛,也就漸漸向大宋禁軍看齊了。

部族越戰越弱,而宮分又越養越沒用,堂堂大遼國就這樣變成了一隻張牙舞爪的紙老虎了。

早在耶律洪基登基之前,他老爹遼興宗耶律宗真就在兩次對西夏的大戰中丟人現眼。兩次親征都被西夏打敗,其中一次還是趁着夏主元昊之喪興兵,結果照樣吃了敗仗……在同西夏的戰爭中,遼軍的表現也不比宋軍強多少。

而到了遼道宗洪基執政的晚期,一場北阻卜人的叛亂,又讓世人看清了大遼的虛弱。爲了鎮壓北阻卜人,遼國不僅調動了一部分軍,還盡最大的努力抽調部族軍,連原本部署在生女直土地上的部族軍,也都抽調一空,用於北阻卜之戰了。

如果現在大遼還想對大宋開戰,哪怕僅僅是一場施加壓力的邊境衝突,也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在返回冬捺鉢營地的路上,耶律洪基就好像一個帳房先生似的,反覆在心裡面計算着可以用來嚇唬大宋昏君趙煦的軍隊。

部族軍是沒有辦法再抽調了,除了鎮州建安軍的兩萬“凡有徵戰,不得抽移”的部族軍,各部精壯都已經用於招討磨古斯了。

宮分軍和皮室軍倒是能抽調出五六萬人,不過這些軍隊的戰鬥力是很可疑的。用他們去攻打宋軍的雄關堅城恐怕是輸多敗少,如果宋軍從橫山一線調來精銳西軍,恐怕都能在野戰中摧破宮分軍了……

要真的發生這種狀況,那無疑就是遼國的滅頂之災了!

宮分軍不怎麼能戰,漢軍侍衛親軍八營也是差不多幾十年沒怎麼打仗的部隊。

如果遇上同樣長期未戰大宋河北禁軍還不用擔心,要是遇上天天和西夏人大戰的大宋西軍肯定被吊打。

另外,現在南京道、西京道的漢人農民都苦得很,如果沒有八營漢人禁軍鎮壓着,沒準就揭竿而起了……

至於渤海都倒是能戰,東京道比較亂,大大小小的衝突就沒停過。

可是畢竟只有幾千人……而且,把他們從東京道調走的話,東京道的兵力就太虛了,萬一生女直有變,東京道就得亂成一鍋粥了。

至於漢人和渤海人的鄉兵,兵籍上數量不少,偶爾也能讓他們嚇唬一下宋人——耶律洪基之前已經下令南京道、西京道的京州兵動員了。

但是讓他們開上戰場是不可能的,光是這些叫花子兵離開本鄉後的吃飯問題和裝備問題,就是不可能解決的難題。

“陛下,此圖上的女子的確是夏國太后梁氏!”

這時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祖孫二人已經回到了冬捺鉢營地,入了宮帳,並且召集了身在營地的大遼知南樞密院事耶律儼和北樞密院使耶律阿思以及北府宰相蕭兀納三人議事。

大遼第一擲骰子高手,知南樞密院事耶律儼(他本是漢人,姓李,賜姓耶律,他的知南樞密院事就擲骰子贏來的)曾經多次出使西夏,認得小樑太后這個瘋女人,所以很快就確認圖上的女人就是梁氏。

“陛下,梁氏投宋當是爲形勢所迫,我朝若能迫使宋國休退兵馬,一定可以阻止梁氏歸宋。”

首先提出意見的北府宰相蕭兀納是耶律延禧的老師,極受耶律洪基的信任,而且也能提出一些真知灼見,他說:“若不能迫使宋國退兵,那就必須設法除去小樑太后,同時支持夏主乾順親政。”

“老師,”耶律延禧卻不大喜歡曾經全力保護自己免被耶律乙辛加害的老師,總喜歡和老師唱反調,這次也不例外,“若除去小樑太后,夏國還有何人可以與宋朝對抗?”

“沒有了。”蕭兀納搖搖頭道,“梁氏與宋國大戰十三年,已經讓夏國民盡財窮,便是不除了她,夏國也無力再和宋朝相抗。”

蕭兀納之所以如此主張並不是因爲糊塗,而是因爲他一直以來都將阻卜和女直視爲大遼的心腹大患。在他看來,遼國是不可能被宋國滅亡,只可能亡在女直和阻卜手中!

所以寧願放棄西夏,也不能忽視阻卜和女直的威脅!

擲骰子高手耶律儼也附和道:“大王,如今北阻卜戰事遷延,生女直又蠢蠢欲動,我大遼是不能和宋國持久相鬥的。若助夏伐宋,國家就有可能陷入滅頂之災。若逼迫小樑太后,則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消弭夏國投宋之禍,實是唯一之選。”

他是燕京人,家族產業都在燕雲,而且又是漢人,自然不願意遼宋開戰了。而且他也知道,遼國的南京道這些年因爲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已經到了小民難以聊生的地步,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場對大宋的長期戰爭。

耶律洪基問:“可是要如何除去梁氏?”

大遼皇帝其實早就有了決斷,他這個人一向親宋,而且年紀又大,特別不願意挑起一場自己有生之年都不可能結束的戰爭。

“陛下,老臣可以帶兵數萬,以援夏爲名走一趟興慶府。”

請命的是北樞密院使耶律阿思,他是耶律洪基最信任的老臣,年紀比耶律洪基還大一些,今年已經過七十了,不過還是很會和稀泥的。

第602章 錢是啥東西?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208章 先當五年元首吧第1461章 大統領義信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442章 李綱同學第859章 請蔡入甕 六第420章 大儒 七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六十六章 離京遠去第355章 才子們的節日第1117章 國賊,軍亂 八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309章 劍之輕重第528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六第1328章 阿骨打之死——阿骨打拼了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1416章 風波亭 中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1402章 這不是造反第1118章 國賊,軍亂 九第1251章 大宋自有國情第1294章 趙楷有地嗎?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1303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二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401章 客自遠方來 下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323章 慕容兵法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244章 去開封姓趙(爲盟主清風徐來加更)第958章 傷天害理資本家第135章 遠謀(求收藏,求推薦)第874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三第495章 這很封建 十第169章 畫仙觀 下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333章 母女花、蘇父子第393章 中了 上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1452章 黃金大陸第952章 世界之戰 三第1306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五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097 輪到童貫了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593章 友商京東 下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513章 奸臣孝子 四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559章 大石頭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328章 共和 下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588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第1437章 進取號公約第1449章 鐵牛第536章 奸黨的崛起 四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三十三章 朝元仙仗圖 下第九十四章 又見紀才子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1291章 貨幣的戰爭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筆用刀子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485章 挖好坑再走 下第211章 未來第419章 大儒 六第489章 這很封建 四第1472章 新大陸的機遇期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1363章 火槍、手雷
第602章 錢是啥東西?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208章 先當五年元首吧第1461章 大統領義信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442章 李綱同學第859章 請蔡入甕 六第420章 大儒 七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六十六章 離京遠去第355章 才子們的節日第1117章 國賊,軍亂 八第134章 趙小乙和潘小郎(求推薦,求收藏)第309章 劍之輕重第528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六第1328章 阿骨打之死——阿骨打拼了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1416章 風波亭 中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1485章 大汗,您要挺住啊!第1402章 這不是造反第1118章 國賊,軍亂 九第1251章 大宋自有國情第1294章 趙楷有地嗎?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1303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二第98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風險投資第401章 客自遠方來 下第192章 端王的禮物第1094章 還是共和好啊!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第323章 慕容兵法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406章 界河商市 上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第619章 海東霸主 二第244章 去開封姓趙(爲盟主清風徐來加更)第958章 傷天害理資本家第135章 遠謀(求收藏,求推薦)第874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三第495章 這很封建 十第169章 畫仙觀 下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198章 孺子可教第333章 母女花、蘇父子第393章 中了 上第565章 貧下中農們還好嗎?第499章 這很封建 十四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1381章 現在開始搞復古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1039章 南征北伐——如之奈何第1452章 黃金大陸第952章 世界之戰 三第1306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五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097 輪到童貫了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657章 圍點打援第593章 友商京東 下第1234章 風雨黃港鎮第144章 金明池,蓮花庵(月票200加更)第513章 奸臣孝子 四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559章 大石頭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347章 兄弟之邦第831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完第328章 共和 下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588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第1437章 進取號公約第1449章 鐵牛第536章 奸黨的崛起 四第153章 待詔直長第838章 利國鎮上財子多第三十三章 朝元仙仗圖 下第九十四章 又見紀才子第733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九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1291章 貨幣的戰爭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筆用刀子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485章 挖好坑再走 下第211章 未來第419章 大儒 六第489章 這很封建 四第1472章 新大陸的機遇期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1363章 火槍、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