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

蘇東坡的右丞府邸距離大相國寺並不太遠,在陪趙佶吃完了東坡肉後,武好古就在大相國寺門外和微服私訪的官家告別,直接去了蘇東坡府中。

他是蘇東坡的弟子,進出老師的府邸自然是非常隨便的,入府之後便去了書房中。一番請安問好後,就對蘇東坡說:“老師,學生剛纔和官家一起吃飯,聽官家說起了河、湟開邊的事情。”

“傳了很久了,王厚被召還的時候大家就都知道了。”蘇東坡看了一眼自家的學生,“崇道,你一定是贊成河、湟開邊的吧?”

趙佶手頭的這點武力,其實都和武好古有關係,說是武好古替他張羅起來的也不爲過。因此蘇東坡就想當然的以爲武好古一定贊成向河、湟進兵。

“河、湟開邊是吃力不討好啊!原本王韶倡議此策乃是爲了包抄西賊,使之腹背受敵。可是實際效果又如何呢?朝廷歷年在河湟投入多少?西賊還不是安如泰山?”武好古微微搖頭。

河湟開邊這事兒在後世被捧得很高,彷彿是宋軍戰鬥力如何強大的證明。不過在真正瞭解情況後,武好古已經知道河湟開邊這事兒其實是個坑了。由關中平原西去河湟的交通線長達2000裡,沿途大部分是崎嶇的山路,而且還有不少吐蕃、羌人部落在那裡生存,經常會打劫宋軍的運輸線。如果要維持在河湟的軍事存在,就得忍受10%以內的送達率。哪怕在河湟駐紮兩萬大軍,消耗也是非常驚人的。

而且連接河、湟的交通線又在西夏兵鋒的威脅之下!如果西夏從河西走廊出兵威脅蘭州,就可以輕易調動西軍主力西進——西軍主力西進並不等於雙方展開決戰,而是一種戰略上的調動和消耗。即便不發生交戰,數萬西軍主力開進幾百上千裡,也會大大消耗西軍的儲備物資。

如果放棄河、湟,那蘭州就會成爲宋軍最西面的大據點。由於蘭州城本身地勢險要,城防堅固,不大可能被西夏軍隊攻佔。所以即便西夏大軍包圍蘭州,西軍也不必大舉西進。完全可以在東線採取攻勢,進攻無定河畔的西夏大據點夏州。

因此從戰略上分析,佔據河、湟二州對宋朝並不有利。而放棄河、湟二州,在軍事上反而更有利於宋朝。不過河、湟之役反反覆覆,現在已經打成了一個政治指標了。彷彿只有收復河、湟二州,才能證明趙佶的“武功”不亞於兩位先帝。

武好古嘆了口氣:“如果單是奪取河、湟二州也就罷了。就怕既得隴,又望夏。”

“崇道,依你看西賊可以平定嗎?靈夏之地可以恢復嗎?”蘇東坡看着武好古問。

“我看很難啊……”武好古意味深長的說着,“在學生看來,党項是小而緊密,契丹是大而鬆散。百萬党項擁擠在那麼點地盤上,不出動幾十萬大軍怎麼滅?而且西北也沒有誰可以和朝廷聯手去對付党項啊!吐蕃早就衰弱了,西州回鶻也不堪一擊,還被天方教的黑汗回鶻威脅,西夏境內的漢人也被党項牢牢壓制着。這和大遼國內隱患叢生可不是一回事兒啊!

而且最關鍵的是西北的轉運太不便了。如果在燕雲和遼東用兵,有界河商市組織海商,怎麼都不會在轉運上出問題的。一艘海船裝個三四千石也不算巨舟,一百條這樣的海舟一次就能運三四十萬石。如海州吳家、平江紀家這樣的海商,誰家不能調集數百條海舟?”

當了幾年提舉市舶司的武好古現在算是真正知道宋朝海商的實力了,擁有幾百上千條海船的商人比比皆是啊!歷史上南宋朝廷甚至可以把二十萬軍民都搬到船上組成行朝。擁有這樣的海運能力,宋朝完全可以通過海洋進行擴張。

而在西北和西夏死磕,顯然不是什麼划算的做法——擴張這種事情,也得講成本講收益啊!雖然不是一定要很快賺錢,但是總不能不計成本蠻幹啊!

而且就宋軍的戰鬥力,蠻幹也打不過啊……

蘇東坡臉色一變,事情說着說着,怎麼又扯到北伐燕雲上去了?他眉頭大皺道:“崇道,你真的以爲我朝有力量吞燕平遼?”

“現在高麗和女真就要開打了,只要他們之間分出勝負,遼國的大難就要到了。”武好古說,“到時候就由不得咱們了……不管是援遼還是伐遼,總之不能置身事外的。”

蘇東坡默默頷首,他當然知道女真—高麗之戰後,整個北方的形勢都將大變。而大宋的安穩日子也將一去不返……如果北方有事,那麼西北最好能保持安穩,現在西夏國主乾順尊儒崇佛,行事溫和。如果大宋不主動開釁,西北應該可以安穩多年,陝西的民力多少也能恢復一點。

可是官家在西北用兵的決心看上去很大,只怕不會聽人規勸啊!

師徒兩個正相對而談,一陣腳步聲急匆匆到了書房門前。蘇東坡皺起眉,他正和武好古在談私密之事,哪怕是家人聽了去也不好啊。

敲門聲響了兩下,武好古上去拉開了門。出現門外的是蘇東坡兒子蘇過。蘇過急急地對書房中的兩人道:“大人,大郎,李文叔已經到了,現在就在門外面。”

“終於來了,本來以爲能更早一點,沒想到還是快拖到除夕了。”蘇東坡一連聲的催促着蘇過,“過兒,還不快去將文叔請進來!”

李文叔就是李清照他爹李格非,他的知京兆府事也做到了功德圓滿,不久之前趙佶下詔讓他回京來做翰林學士兼都承旨——這可是了不得的大用啊,再下一步興許就能宣麻了。

而且轉年就是科舉大比,翰林學士兼都承旨是主考官的首選,蘇東坡的兒子蘇過和孫子蘇符都通過了國子監別頭試,過了年就要去考禮部試了。如果主考是蘇東坡的弟子,那兩人高中的概率就很大了。

不過蘇東坡是不會和弟子談論科舉考試的,他對兒孫的學問極有信心,根本用不着爲他們去走後門……就是真要走後門也不用說啊!

……

一番寒暄之後,蘇東坡、李格非和武好古又在書房裡面坐好了。李格非說了幾句在京兆府的近況後,蘇東坡就問他:“文叔,京兆府今年的收成如何?府庫儲備可曾恢復一些?”

“京兆府能有甚好收成?府庫儲備只是恢復了一點。”李格非搖搖頭道,“不過西軍上下還是求戰心切啊!”

“求戰心切?這是爲何?”蘇東坡不解的反問着。

“還不是因爲這次御前演武和新府兵?”李格非向蘇東坡解釋,“西軍那幫將門覺着不立點功勞官家就不要他們了。

對了,我今天去中書報到的時候還見到王處道了。他還是力主要收復河、湟二州。”

蘇東坡搖搖頭,“他自然要力主的……他家兩代人的心血都用在河湟了,怎麼肯輕易放棄?大郎,你怎麼看?”

“王處道是真知兵嗎?”武好古反問。

蘇東坡和李格非對視了一眼,同時點頭。

蘇東坡道:“此君本是書香門第,卻投筆從戎,在西北軍中沉浮半生,的確是知兵的。”

李格非也道:“可惜當年沒有右榜進士,否則他和種世橫多半可以位列宰執。

如果這等允文允武,又在前線歷練過的官員當了宰執,我朝在兵事上也就不會總是不得要領了。”

武好古想了想:“官家急着見他,估計會越次入對,明日我自入宮去,看看能不能會會此公。”

“你想做甚?”蘇東坡看着弟子。

武好古笑着:“若王處道真的知兵,何不請他去主持御前演武?”

“只是主持演武?”蘇東坡又追問。

武好古笑着點點頭:“也不止是主持演武,還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

……

王厚今年已經是五十出頭的老將了,因爲少時讀書不用功,考不中進士而改習武藝,後又隨着父親王韶在西北建功。可惜王韶並不長壽,52歲時就病死了,而且他的脾氣不好,晚年總喜歡發牢騷,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也不得志——幸好他是進士及第,正經的文官,要不然能不能善終都不好說。

因爲父親的鬱鬱而終,王厚也就不大得志了。在西北戎馬半生的他,現在的武階官僅僅是東上閣門副使,比武好古的供備庫使還小了一點。

就在他以爲自己就要步老爹的後塵,鬱鬱而終的時候,大宋居然破天荒的出了一位知兵的聖君!

的確是破天荒……以王厚歷經神宗、哲宗和當今官家三朝的閱歷,和從軍三十年的經驗來看。當今官家趙佶所推行的“御前騎士”、“房奴猛士”和“義務府兵”三策,都是真正知兵之君纔會做的。

他在入京的途中,還特意去牟馱崗看了一眼。那幫騎士看上去非常精銳,絕對可以去西北吊打吐蕃和羌人部落。而從各地彙集來的壯士,看上去也挺像回事兒的。

第659章 又有妙計了第99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考驗要來了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147章 吃醋(月票滿300加更)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231章 武好古變了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23章 以德服人(求收藏,求推薦)第801章 兒臣趙乾順 完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1332章 阿骨打之死——完了第1231章 交趾兇猛第357章 立憲老爺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401章 客自遠方來 下第1079章 武好古來講理了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349章 共和之騙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272章 復古六君子第879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下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611章 誰是好漢 四第1384章 不和亂臣逆子談判第364章 大網第526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四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97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坑到爪哇國去了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第964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二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876章 公民模範軍 上第424章 大道 二第74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759章 戰爭陰影下的商市 下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926章 存天理,滅逆虜 四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931章 好大的隱患第102章 海上的生意經(求收藏,求推薦)第576章 論道 六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1333章 敵在避暑宮 一第1418章 千年大計第165章 花花公子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361章 科舉界的旗幟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364章 大宋式的勝利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677章 敵在開封府 五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808章 一城之主武大郎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77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二第258章 在歷史的機遇面前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945章 戰爭販子 下第1506章 龍石島大海戰 上第300章 將軍跋扈第688章 工人階級有力量第487章 這很封建 二第525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三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556章 騎士、博士和城第553章 以德服人 五第1274章 太后加油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304章 知縣夫人和淫賊們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951章 世界之戰 二第122章 未來的潘國舅(求收藏,求推薦)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692章 一舉平滅?第335章 張叔夜第489章 這很封建 四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908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完第1433章 大發現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274章 高人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391章 好男兒 下第1095章 房奴的嘆息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八十八章 學着點,武大郎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
第659章 又有妙計了第99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考驗要來了第539章 奸黨的崛起 七第147章 吃醋(月票滿300加更)第124章 嶽和賣馬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231章 武好古變了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23章 以德服人(求收藏,求推薦)第801章 兒臣趙乾順 完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1341章 宋周戰爭的序幕第1332章 阿骨打之死——完了第1231章 交趾兇猛第357章 立憲老爺第484章 挖好坑再走 中第401章 客自遠方來 下第1079章 武好古來講理了第446章 點亮燈塔 三第349章 共和之騙第1110章 國賊,軍亂 一第1272章 復古六君子第879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下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611章 誰是好漢 四第1384章 不和亂臣逆子談判第364章 大網第526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四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97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坑到爪哇國去了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834章 與時偕行蔡元長第964章 大宋書生能掌兵 二第73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八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876章 公民模範軍 上第424章 大道 二第744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第205章 妙不可言的徒弟第759章 戰爭陰影下的商市 下第218章 西門的心意第926章 存天理,滅逆虜 四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931章 好大的隱患第102章 海上的生意經(求收藏,求推薦)第576章 論道 六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1333章 敵在避暑宮 一第1418章 千年大計第165章 花花公子第531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九第713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了第361章 科舉界的旗幟第1327章 阿骨打之死——大炮危險第1364章 大宋式的勝利第78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677章 敵在開封府 五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808章 一城之主武大郎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775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二第258章 在歷史的機遇面前第1363章 火槍、手雷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945章 戰爭販子 下第1506章 龍石島大海戰 上第300章 將軍跋扈第688章 工人階級有力量第487章 這很封建 二第525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三第598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下第1357章 獅子大開口第556章 騎士、博士和城第553章 以德服人 五第1274章 太后加油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304章 知縣夫人和淫賊們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951章 世界之戰 二第122章 未來的潘國舅(求收藏,求推薦)第228章 小樑太后第692章 一舉平滅?第335章 張叔夜第489章 這很封建 四第155章 官家趙煦(550票加更,求訂閱)第908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完第1433章 大發現第701章 銀州一夜城 三第960章 從契約奴到殖民地者第274章 高人第1155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一第391章 好男兒 下第1095章 房奴的嘆息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八十八章 學着點,武大郎第1087章 外交官與小學生與戰爭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