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

“注輦國?”武好文一驚,險些從馬背上跌下去,信虧他的一個僕人在後面跟着,出手扶了他一把。

武好文是知道注輦國的,在接到海路市舶制置使的差遣後,他還是做了一點功課,知道了三佛齊、爪哇國、蒲甘國、真臘國,當然還有注輦國。在大宋朝廷編纂的《諸蕃志》中,注輦國可是個泱泱大國。據說注輦都城有七重,城高有七尺,第一、二城爲民居,有環城水濠隔離。第三、四城爲官府。第五、六城爲王府。第七重方爲王宮。而且《諸蕃志》還稱注輦國好戰,蓄養戰象六萬,每頭戰象都高七八尺,背馱小屋,戰士用弓箭遠戰,用長矛格殺,而且人人英勇善戰,視死如歸……聽上去非常可怕啊!大宋那麼弱,能打得過有六萬戰象兵的注輦國?

而且,大宋怎麼就和注輦國打起來了?誰批准的?

“大哥兒,注輦國那麼老遠,怎麼就和咱們打起來了?”武好文連忙坐穩了幾分,然後就問,“大哥兒,難道真的有人妄開邊釁、謀求私利、邀功圖賞、敗壞國事?”

武好古回頭瞪了眼自己的胖兄弟一眼:“二哥兒,怎地和那些御史一般語氣了?”

武好文連忙搖搖頭:“大哥兒,這可不是鬧着玩的事情……我朝向來以德服人,怎麼會和萬里之外的注輦國打起來了?”

武好古哼笑了一聲:“以德服人還把西賊打成乾兒子了?還整天想着要平遼復燕?”

“可是,可是西賊和契丹都佔了漢家土地,而注輦國在萬里之外,應該遠交纔是啊。”

“遠交就沒錢了!”武好古笑道,“海貿可是大利,是關係到天下興亡的,怎可不加掌控?”

“海貿怎會關係天下興亡?”武好文搖搖頭表示不相信。

在他看來,商貿之事都是末業,可以錦上添花,但絕對不能倚爲根本的。國家的根本,還是農業!

武好古一笑:“你的海路市舶制置司衙署總機宜房內,存有京東市舶司歷年以來的海貿出口、入口賬,你去好好查一查,就知曉海貿的利弊得失了。”

查賬?

武好文眉頭大皺,他打小就不喜歡和賬目打交道。他喜歡的是文學,詩詞文章可以寫到讓人拍案,但是算賬總是出錯,也不會打算盤,根本比不上武好古。

“不必一筆筆的查,”武好古笑道,“有年度彙總,都紀憶之弄的,一目瞭然。你看了就知道,京東市舶司所轄的京東商市、板橋商市、蓬萊商市歷年的出超入超了。”

“什麼叫出超入超?”

一個連順差逆差都不知道官兒現在在主管大宋的外貿……

“所謂出超,就是出口額大於進口額。而入超,則是出口額小於進口額。”

“……”

武好文一頭霧水。

“你知道錢荒嗎?”

“知道,這個我知道,”武好文道,“主要是因爲富室大家藏鏹不出所致!”

北宋的富戶的確有將藏錢,或者更準確的說是藏銅的習慣。之所以如此,在當時和後世比較一致的看法就是商人大大的壞,爲富不仁,把鑄錢的銅都藏起來不讓進入流通,以至於國家經濟出現了通貨緊縮。

只要把商人窖藏的銅都挖出來鑄錢,錢荒就能得到解決了!

不過在武好古主持市舶司和沿海制置司的過程中,他卻發現了錢荒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不公平的國際貿易規則!

雖然大宋輸出的商品數量很多,比如瓷器、絲綢、船舶、日用百貨、鐵器、食鹽等等。而輸入的商品有限,主要是馬匹、皮毛、藥材、珠寶、玻璃、香料、棉布等等。

但是宋朝的對外貿易,特別是海洋貿易的定價權是缺失的。也就是說,宋朝輸出的產品都是低定價的,別看出口的量很大,但是價值並不高。而進口的產品都是高定價的,別看量不大,但是價值卻不低——這種情況也和海貿的成本巨大,花費在運輸和通關上的成本遠遠高於產品本身有關。

也就是說,如果中國在古代不掌握海貿的流通環節,那麼就只有閉關鎖國,通過嚴格控制進口和貿易,避免國家的通貨不斷流失。

明朝實行閉關鎖國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爲了避免通貨在貿易中的不斷流失,至少閉關鎖國的確起到了這方面的作用。所以後來的明清兩朝可以用高價值的白銀作爲主要的通貨,“錢荒”和“銀荒”的情況,也沒有宋朝的“銅錢荒”那麼嚴重了。

“二哥兒,”武好古道,“你去看看紀憶做的賬就知道了……但是京東市舶司下的幾個商市,每年的入超就高達數十萬緡!入口商品的過稅,永遠比出口商品的過稅要多的多!

而且在入口貨物中,從來就沒有金、銀和銅!”

“可是朝廷嚴禁銅錢和金銀出口……”

“嚴禁管什麼用?”武好古嗤的一笑,“二哥兒,你以爲出入口間幾十萬緡的差額都去哪兒了?

單單是一個京東商市就有幾十萬的入超,如果再算上明州、泉州、廣州等地的商市,一年一百多萬緡都有,雖然界河商市有幾十萬的出超,還會不少番人海商在咱們的土地上花費和置業,但是每年通過貿易流失的金銀銅,總在價值十幾萬至幾十萬緡間。日積月累,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如果要給中國古代社會沒有成功進入萬惡的資本主義制度找找原因,海貿上的失誤顯然也是其中之一。

早期因爲沒有制海權,使得海貿定價權喪失,長期處於不公平的貿易遊戲規則下,只能承受逆差。後期雖然通過閉關鎖國解決了逆差的問題,但是閉關鎖國又嚴重影響了中外交流,對於資本主義發展同樣是相當負面的。

而歐洲之所以能在大航海時代開啓後迅速走向資本主義,除了擁有大市場(歐洲本身的市場比當時奧斯曼帝國控制的市場大得多)和老祖宗留下的可以促進技術進步的哲學、科學,就是從新大陸獲取了海量的金銀。

海量的金銀提供了廉價的資本,同時也刺激了金融業的發展,使得資本主義的苗得到了一個相當良好的成長環境。

大宋如果想要在未來一二百年間邁入資本主義初級階段,那就必須改變世界貿易中貴重金屬的流向。

而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掌握海權!

“二哥兒,我和你說吧。”武好古笑道,“咱們現在拿住了三佛齊海峽這個南洋、西洋間的貿易要道,以後國家就不會再有錢荒和銅荒了。因爲海外的金銀,都會往咱們這兒流動的。

不僅金銀銅錢會流進來,南洋的糧食也會源源不斷的流進來……如果三佛齊市舶司經營得法,再過幾年,六路大發運使也不必逼着東南百姓要糧食了。不就是一年六七百萬石嘛,在爪哇國佔個一兩百萬畝就都解決了。”

“一兩百萬畝能收六七百萬石?”武好文搖搖頭,“大哥你真的是不懂種地啊……這事兒你得去問七叔。”

“七叔倒是快到界河商市了。”武好古笑道,“不過這事兒不必問他,因爲海州的水田不行,產不了那麼多。而全天下最肥沃的水田就在爪哇國,一畝產了六七石稻米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能在爪哇島上圈塊土地,再遷移個幾萬農人過去開墾。一年得到六百萬石稻米不是什麼問題。”

爪哇島周圍有許多火山,經常噴發,給島嶼送去了深厚肥沃的火山灰土,再加上多雨溼潤,日照充足的氣候特點,使得島上的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

而此時佔據爪哇島的是一個信婆羅門教的王國愛爾棱加國之,另外現在統治三佛齊國的“山大王”王朝(三佛齊國王的尊號翻譯成漢語就是山大王)就是起源於爪哇島。因爲婚姻繼承的原因,才得以入主三佛齊國的。而“山大王”王朝在爪哇島上的國家卻被東爪哇王國滅亡了。因此三佛齊的“山代王”一直想要恢復在爪哇島上的故國,所以三佛齊“山大王”和爪哇島上的印度教的封建國家愛爾棱加國之間,一直存在着低烈度的衝突——愛爾棱加國本來不是三佛齊國的對手,但是因爲注輦國,也就是印度的朱羅國在一百年前開始的對三佛齊的入侵,使得三佛齊無暇東顧,失去了在爪哇島上的所有領土,而且也失去了對三佛齊海峽以東各個小邦的控制權。讓信奉婆羅門教愛爾棱加得以壯大。

不過由於宋朝勢力的介入,三佛齊海峽的平衡均勢已經被打破。注輦國在克拉底峽的據點的迦託訶國已經在大觀元年初被大宋——三佛齊聯軍攻破。

但此時的注輦國,又處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印度次大陸的東南部,不僅擁有龐大的以戰象爲核心的陸軍,而且還擁有實力不弱的水軍。而且還存在一個比較鬆散的注輦、愛爾棱加、真臘、占城四國同盟(四個婆羅門國家)。所以它是不會甘心失去對三佛齊海峽和克拉底峽的控制權的!

與此同時,由於紀憶和元覺的推動。大宋、三佛齊、蒲甘和朱羅四國佛教聯盟,現在也已經有了雛形……所以一場圍繞南洋和東印度洋海權而展開的國際戰爭,也不可避免了——這場戰爭,也可以看成是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場的開局之戰。

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894章 存天理,滅邪魔 五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432章 神棍 一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284章 怎麼人人都有炮了?第1438章 一羣地理盲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264章 練兵最難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635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上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120章 還是西門好(求收藏,求推薦)第170章 大學在哪裡 上第1423章 一定要解放日本第1451章 兩塊新大陸第1336章 敵在避暑宮 四第170章 大學在哪裡 上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九章 一紙萬緡 上 (求收藏,求推薦)第111章 住手,武大郎(求收藏,求推薦)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105章 海上有云臺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810章 高麗國的遼租界第1413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上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654章 太厲害了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1007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874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三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005章 經濟戰已經開始了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328章 共和 下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122章 未來的潘國舅(求收藏,求推薦)第879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下第四十五章 開賭了第74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二第1074章 北平王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112章 救國真理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1114章 國賊,軍亂 五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563章 伎術官第562章 論道第1264章 高麗行臺省第298章 淫賊,哪裡走!第372章 還有宋徽宗嗎?第1287章 誰敵誰友?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141章 趙小乙是誰 上(月票滿50加更)第197章 功勞必須大大的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478章 房奴 七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447章 點亮燈塔 四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九第1189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二第190章 知音蔡京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397章 夢華 上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1177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三第1478章 戰鬥進士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591章 士林有公敵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514章 奸臣孝子 完第215章 受人愛戴的昏君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756章 契丹來也 二第77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三第661章 腦袋!哪裡走!第1202章 士大夫是公民麼?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932章 好大一盤棋 上第1311章 維新變法裱糊 完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
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894章 存天理,滅邪魔 五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1308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七第184章 好官潘孝庵第432章 神棍 一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284章 怎麼人人都有炮了?第1438章 一羣地理盲第119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264章 練兵最難第六十二章 魯智深也發了第635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上第691章 女真來啦!第120章 還是西門好(求收藏,求推薦)第170章 大學在哪裡 上第1423章 一定要解放日本第1451章 兩塊新大陸第1336章 敵在避暑宮 四第170章 大學在哪裡 上第303章 糊塗知縣第九章 一紙萬緡 上 (求收藏,求推薦)第111章 住手,武大郎(求收藏,求推薦)第470章 分田地,做騎士 二第1422章 武家革命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105章 海上有云臺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810章 高麗國的遼租界第1413章 父慈子孝帝王家 上第358章 真儒僞儒第654章 太厲害了第754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完第895章 存天理,滅邪魔 六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1007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874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三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005章 經濟戰已經開始了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328章 共和 下第392章 好男兒 完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122章 未來的潘國舅(求收藏,求推薦)第879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下第四十五章 開賭了第74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二第1074章 北平王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881章 武大郎,都軍機 二第112章 救國真理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1114章 國賊,軍亂 五第1302章 維新變法裱糊 一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1130章 南北兩高麗第563章 伎術官第562章 論道第1264章 高麗行臺省第298章 淫賊,哪裡走!第372章 還有宋徽宗嗎?第1287章 誰敵誰友?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141章 趙小乙是誰 上(月票滿50加更)第197章 功勞必須大大的第694章 大宋官人完顏斜也第478章 房奴 七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447章 點亮燈塔 四第792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九第1189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二第190章 知音蔡京第580章 論道——大食儒生第397章 夢華 上第238章 乞丐之都第1177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三第1478章 戰鬥進士第三十七章 房價猛如虎(求收藏,求推薦)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591章 士林有公敵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514章 奸臣孝子 完第215章 受人愛戴的昏君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756章 契丹來也 二第776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三第661章 腦袋!哪裡走!第1202章 士大夫是公民麼?第六十五章 奴是潘金蓮第1462章 共和四十年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932章 好大一盤棋 上第1311章 維新變法裱糊 完第1055章 爲國爲民武大郎第158章 蘇大掌櫃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