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好男兒 完

“這國子監可真大啊!”

“那是,可以容納五六千個貢生同時考試,而且還綽綽有餘,能小得了嗎?”

“還是小了,該有個更大的,至少要能讓6000個太學生、武學生、諸科生在裡面讀書才行。”

“6000人?比現在多了一倍都不止了……大郎,這是官家的意思?”

“官家自然是想振官學的……”

就在五六千老老少少的貢生忙着考進士的時候,武好古則騎着馬和米芾一塊兒在國子監外面轉圈。而且還在議論擴建國子監的事兒——其實武好古是在琢磨國子監拆遷的事兒。

呃,人家在考進士,他卻想把考場拆了蓋駐紮賣錢……還真是個奸商啊!

不過要拆國子監還得有個好一點的藉口,不能說拆了國子監把地皮賣錢,然後用這錢給皇帝蓋離宮吧?要這麼說,武好古非得身敗名裂不行了。

而武好古能夠想到的理由,就是國子監面積太小,容納不了那麼多的學生。在他的印象中,國子監在徽宗朝的確進行了擴建,在原有的基礎上興建了一個名叫辟雍的外學(辟雍是周天子的官學,就是用來教六藝的學校),太學生的人數也從原來的2400人,增加到了3800人,如果再加上國子學、武學、小學、書學、畫學等等,說不定真有五六千人了。

那麼多的學生,差不多也能相當於後世一所規模較大的大學了。而且其中還包括一些理論上要學習騎射的武學生,在侷促的開封府城南廂擴建的確有些擺不開,去城西尋個寬敞之所,興建個大的學院是非常理想的。

而他之所以和米芾說這事兒,是因爲他知道米芾要不了多久就得去管書學(歷史上),說不定還會管得更寬。畢竟在這個時空,米芾的兒子米友仁也是宋徽宗的心腹了。

說不定宋徽宗還會提拔心腹的老爹去當個國子監司業(國子監的二把手)什麼的,到時候拆遷國子監就容易多了。

不過米芾對興學的事情還是有些懷疑,“興學可是王安石的路子啊!”

王安石興學當然也是個罪過了!後世的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但是在北宋末年,反對興學的人不少。

而在王安石施行的各項新政中,最糟糕的就“興官學”了。

當然了,大家反對並不是因爲辦學不好,而是認爲王安石的路線很糟。官學其實就是“以吏爲師”,如果教些實用的本領,比如軍事方面的,工程方面的,經濟方面的,法律方面的,也沒什麼不好。可是王安石興的官學也不教實學,而是爲了“一道德”,也就是統一大家是思想。

呃,統一思想也沒什麼不好。其實大家的思想還是蠻統一的,都是儒家啊。你拿着儒家五經還能讀出耶穌基督來?可是王安石偏偏還要在解釋儒家經典上做文章,要完全統一標準,而且要否定漢唐以來對儒家經典的研究成果,都得按照他的標準來。

這個就比較討厭了……王安石又不是聖人,誰服誰啊?而且“一道德”是非常禁錮思想的。後來朱熹理學以及八股文章也是差不多的路子,都要把儒家經典的解釋權控制起來。

而這樣一來,儒學就不能進步了——儒學作爲一種非常古老的哲學思想,是存在儒家經典作爲框架的。而後世要進步,就必須突破這個框架,要突破就只能在解釋上下功夫。

如果放開了解釋權,武好古都能胡亂解釋出一個“虛君共和”的儒家思想來!可王安石不允許這麼瞎解釋。

可一旦後人沒有了解釋權,那這麼儒學就不能與時俱進了,人的思想也就被禁錮了,那儒學也就死了。

所以王安石的“興官學”和“一道德”,在北宋末年是很遭人反感的。而到了後世,大家都學硃批的四書五經,做八股文章了,自然也不覺得“一道德”不對了,所以批“一道德”的人反而不多了。

也就是說,武好古現在遇到的大部分宋儒,他們的思維還是很活躍的,遠遠不是後來的腐儒。

而武好古也是知道未來“儒學之死”的。不過現在,儒學還沒有死透,還有救,武好古也不希望儒學死掉。

“興學並沒有錯,”武好古說,“錯得是一道德。”

“甚底?”米芾一怔,扭頭看着武好古,“你也覺得一道德不好?”

武好古笑道:“海嶽先生,我也是熟讀五經的儒生啊,怎麼會覺得一道德是對的?

其實王荊公興太學的想法也有可取之處。現在不少官員能力都欠佳,一榜五百多個進士好男兒,真正能做事能有五十個就不錯了。用太學來教人做官做事其實挺好的……只是太學根本不教實學,依舊是儒家經典和做文章,就有點不好了。”

一個進士都沒中的人居然在評論太學!

米芾聽了武好古的話也只有搖頭了,不過他也不好“教訓”武好古,因爲武好古雖然年紀和他差着輩,可是卻是他的兒子米友仁的繪畫老師。

“崇道,你覺得這一科,誰會名列一甲?”

聽到米芾岔開了話題,武好古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連米芾都沒有辦法接受的,不過這也是正常的,自己還是不夠分量啊!好在現在還早,有的是時間呢。

武好古想了想,說:“淮水李元量,建安範晦叔和福清林述中,還有平江紀憶之應該都有望名列一甲。”

“令弟呢?”米芾道,“他的文章很不錯啊,在太學中也小有名氣,而且還是你的兄弟,說不定會奪個天下大魁吧?”

“中狀元?”

米芾的話其實是半開玩笑,不過武好古認真一想,居然點點頭道:“還真沒一定,若是他禮部試考得好了,在殿試中被點狀元也有可能的。”

禮部試的第一名稱“省元”,這其實才是含金量最高的。因爲“省元”是在謄錄糊名的情況下取出的,真本事的成分更多。而狀元是皇帝欽點,誰第一還不是趙佶的意思?

武好文現在不僅是皇帝的頭號心腹武好古的弟弟,還是未來首相韓忠彥的女婿,給他當個狀元不是皆大歡喜?

“崇道,你呢?”米芾接着又問,“你弟弟都中了,你也該修一點儒業了吧?下一科也考個進士出來。”

“我?”武好古苦笑,“我的學問不行啊。”

米芾搖搖頭道:“不行就學啊,你之前不是還託寅哥兒幫你尋個先生嗎?現在有個好人選,你要學嗎?”

武好古現在已經決定考武進士了,不過還是問了一句:“那先生是誰?”

米芾說:“蘇東坡。”

“誰?”

米芾一瞪眼,“蘇東坡你不知道是誰嗎?你的佳士得行可賣過人家不少字帖的。”

“知道啊……”武好古愣了又愣。

“他很快就要去海州了,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回京。”米芾說,“老夫和蘇東坡是至交,不如就替你引薦則個,讓你做個東坡弟子如何?”

東坡弟子……聽上去不錯!

武好古盤算着,這年頭和蘇東坡掛鉤的都值錢,什麼東坡肉啊,東坡帽啊,東坡牙膏啊,現在又多了自己這個東坡弟子了!

對了,自己還打算辦教育呢!

在辦學上面,吏商、近幸和武官的招牌恐怕都不如蘇東坡好使吧?想個辦法讓蘇東坡冠名……東坡書院!聽上去就很厲害啊!

“好!”武好古拍了拍手,“海嶽先生,那就有勞了。”

“好說,好說。”米芾笑道,“說起來蘇東坡可能那麼早回海州,還是你在官家面前倡議的,他着實欠你一個人情,怎麼都要收你做學生的。”

……

武好文這個時候已經將自己做好的卷子,從頭到尾看了三遍了。三十道經義題答得中規中矩,還有一篇“論”,一篇“對策”,也都寫得很好,讓人讀了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另外,武好文也確定自己的卷子上沒有錯子、漏字,同時也沒有犯諱的地方。

他擡起頭,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剛到午後而已。不過兩三個時辰,就已經全部答完了。

他拿起了卷子,交給了一位向他快步走來的小吏,並且報以一個胸有成竹的微笑:“有勞了。”

“不敢,不敢。”小吏是太學的人,所以認得武好文,知道這位今科必中,所以忙小心的收起卷子,轉身離開。

從國子監大門出來,武好文發現門外已經有不少交了卷子的貢生聚集了。大部分人都是一副喜氣洋洋的,顯然考得不錯。

那麼早交卷子的自然是不錯的,考不出來的現在都在考場裡面乾着急呢!

紀憶和米友仁也已經出來了,正和一羣考生在吹牛呢。米友仁眼睛尖,一下子就看見了武好文,跟着老遠就喊:“武二哥,你也出來了?考得怎樣?”

武好文意氣風發,大聲答道:“今科必中了!”

米友仁也哈哈笑道:“我和憶之兄也極有把握,看來用不了多久,我等就能在東華門外唱名了!”

第1266章 復古黨人 一第639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三第866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六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八十章 梁山寇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356章 宅鬥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900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二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1199章 要開始分地了第1403章 西宋的暴政猛於龍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230章 武嘉誠第195章 端王爲媒第九十章 米芾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500章 這很封建 十五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161章 章惇第853章 奸商也懂兵法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566章 海州有個呂秀才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662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1218章 軍國 一第885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二第330章 忽悠第1345章 不當元首了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1195章 閃擊大元國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歷史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459章 黃色壓路機第174章 一起來修書吧第771章 高俅冤枉 十二第1436章 一百零八好漢第908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完第1433章 大發現第395章 中了 下第426章 大道 完第430章 海州的幽靈 二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1433章 大發現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1386章 合衆爲國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846章 我們是來搞建設的第1231章 交趾兇猛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九十七章 名士(求收藏,求推薦)第1145章 延禧攻略 三第443章 真正的教育第669章 殺良、殺降第1209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上第1431章 發現號第487章 這很封建 二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811章 佛祖的鐵金庫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1293章 錢荒了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294章 趙楷有地嗎?第96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二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1047章 南征北伐——幽州鎮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368章 武好古的規矩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249章 紙上談兵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252章 星星之火
第1266章 復古黨人 一第639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三第866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六第999章 忍無可忍的耶律延禧第729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五第八十章 梁山寇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171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七第356章 宅鬥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900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二第1126章 低慾望的道君皇帝第73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一第1199章 要開始分地了第1403章 西宋的暴政猛於龍第339章 何來百萬石第230章 武嘉誠第195章 端王爲媒第九十章 米芾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500章 這很封建 十五第955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上第161章 章惇第853章 奸商也懂兵法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621章 海東霸主 四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906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一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1216章 被逼無奈宋道宗第六章 潘巧蓮(求收藏,求推薦)第566章 海州有個呂秀才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662章 名將是怎樣煉成的第1218章 軍國 一第885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二第330章 忽悠第1345章 不當元首了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196章 官家不哭第1195章 閃擊大元國第904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二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632章 小人物和大歷史第1392章 好大的爛攤子第899章 全世界佛弟子團結起來 一第255章 這不是真的吧第1459章 黃色壓路機第174章 一起來修書吧第771章 高俅冤枉 十二第1436章 一百零八好漢第908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完第1433章 大發現第395章 中了 下第426章 大道 完第430章 海州的幽靈 二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1433章 大發現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1386章 合衆爲國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254章 暴動開始了第846章 我們是來搞建設的第1231章 交趾兇猛第1450章 山西省武家莊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九十七章 名士(求收藏,求推薦)第1145章 延禧攻略 三第443章 真正的教育第669章 殺良、殺降第1209章 這就是資產階級革命 上第1431章 發現號第487章 這很封建 二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811章 佛祖的鐵金庫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459章 地產興邦 二第1254章 爲誅國賊,殺奸商 上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1293章 錢荒了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1294章 趙楷有地嗎?第96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二第1247章 就怕兵怨沸騰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1047章 南征北伐——幽州鎮第1086章 報告老師,朝中盡是國賊第910章 鄉約、鄉兵、鄉學第665章 緊逼,對峙第1373章 宣和復古——東賊百萬來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368章 武好古的規矩第365章 將門的打算第249章 紙上談兵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252章 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