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商業繁榮

李淵半晌沉吟不語,這時,有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裴相國求見!”

李建成一驚,裴寂這個時候出現必然就是爲盛彥師之事進讒言而來,他絕不能讓裴寂得逞,心急道:“父皇!”

李淵擺擺手,臉色沉了下來,有點不悅道:“你是大唐太子,爲這一點事情你就沉不住氣嗎?就這麼不相信朕?朕心裡很清楚,這件事你就不用再多想,退下吧!”

李建成無奈,只得取出一份奏疏,“這是兒臣寫的一份奏疏,父皇有空看一看,和裴相國有關。”

李淵點點頭,“放在案上,去吧!”

奏疏就是劉文靜所寫,彈劾裴寂在河東知情不報,導致李叔良慘死,全軍覆沒,但李建成覺得由劉文靜出面彈劾不妥,而御書臺那邊又有點不放心,他索性自己親自抄一遍交給父皇。

李建成將奏疏放在案上,退了下去,李淵隨即令道:“宣裴相國覲見!”

他拾起了這份奏疏,隨手翻了兩頁,卻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

裴寂興沖沖走來,走到御書房門口卻迎面遇到了李建成,他一愣,臉上的笑容要收卻沒有能收回去,“原來是太子殿下!”

李建成冷冰冰地看了他一眼,重重哼了一聲,從他身旁快步而去,裴寂回頭望着建成走遠,暗暗搖頭,若不將他扳倒,自己必死在他手上。

裴寂走進了御書房。見李淵正全神貫注看一份奏疏,他沒敢打擾,站在一旁不語,李淵將奏疏一合,瞥了裴寂一眼,淡淡問道:“裴相國上次去找聞喜裴氏時,遇到了楊元慶。是嗎?”

裴寂的頭腦裡‘轟!’一下,他最害怕之事終於發生了,上次李叔良被全殲。他卻倖免逃脫,他給李淵的解釋是他正好在聞喜裴府,躲過這一劫。但他隱瞞了在裴府遇到楊元慶之事,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他以爲沒有事了,卻沒有想到竟然在這個關口事發了。

裴寂心中惶恐萬分,卻找不到一個解釋,他腿一軟,撲通跪下,顫聲道:““陛下,臣有欺君之罪!”

“這麼說,你是真的遇到了楊元慶?”

裴寂在這一瞬間迅速權衡了利弊。聖上不會無的放矢,必然是掌握了什麼證據,不能再隱瞞見到楊元慶,但不能承認是自己導致李叔良兵敗,必須避實就虛。

“陛下。臣不是遇到了楊元慶,而是被楊元慶堵在裴家,全靠裴家的庇護,臣才逃過一死。”

李淵注視着他,又不緊不慢問道:“那時李叔良的軍隊在哪裡?”

李叔良之死,是李淵心中最大的痛。至今心中創傷還沒有痊癒,太子建成的這份奏疏又將他心中的這塊創傷撕開了。

裴寂其實早就想過對策,只是一直沒有用上,他也不慌不忙道:“陛下,臣是從稷山縣出發前往聞喜縣,當時長平郡王的軍隊尚在稷山縣,臣遇到楊元慶後,立刻派手下去給長平郡王送信,但我手下去了稷山縣,卻沒有想到軍隊已經離開了稷山縣,結果失之交臂,沒有通知到唐軍,臣一直爲這件事自責。”

李淵臉色稍稍緩和一點,裴寂還是去送信了,這就說明他並非知情不報,只是他遇到了楊元慶,居然隱瞞住自己,這讓李淵心中着實不滿。

“你遇到楊元慶,爲何隱瞞不報?”

裴寂咬了一下嘴脣,低聲道:“臣是怕聖上知道楊元慶去了聞喜,而遷怒裴家,畢竟臣也姓裴,在這件事上,臣有私心。”

“就這麼簡單嗎?”李淵又冷冷問

“臣還害怕遭到大臣們非議,所以這件事臣沒有對任何人說起,絕不是要刻意隱瞞陛下。”

李淵擡頭望着屋頂,目光閃爍不定,良久,他嘆了口氣,“這件事朕不想深究,但你的欺君之罪不可饒,自己找個理由吧!罷你吏部尚書之職,調離相位半年。”

裴寂心中暗恨,竟然把他最重要的吏部尚書之職罷免了,他知道這一定是太子的彈劾,沒有經過御史臺直接到聖上手上,只能是太子,恨歸恨,他卻又無可奈何,只得低聲道:“臣願爲陛下去巡視巴蜀。”

李淵點了點頭,這個藉口不錯,“好吧!明天早朝,你自己提出申請。“

“臣遵旨!”

裴寂沮喪萬分,他本是興匆匆跑來彈劾盛彥師,不料自己的吏部尚書之位卻丟了,聖上嘴上寬容,不追究了,可刀子卻比誰都狠,他現在只希望這次聞喜事件不要再留下什麼病根。

“微臣告退了。”

李淵見裴寂有些心灰意冷,心中不由笑了起來,其實他並不是爲裴寂的欺君而惱怒,不肯說遇到楊元慶這是人之常情,他能理解,關鍵是裴寂身爲尚書左僕射同時兼吏部尚書,他佔的位子太多,李淵一直想找個機會將他的位子罷去一個,今天正好機會來了。

李淵微微笑道:“裴相國見朕不是事情嗎?怎麼不說事就要告退?”

裴寂嘆了口氣,“其實只是一件小事,前兩天陛下在朝會上問北隋派去西樑朝的使者是誰,臣已經打聽出來了。”

李淵已經記不太清了,好像是有這麼回事,當時自己隨口問了問,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裴寂有這個心去替自己打聽,這倒不錯。

“這件事朕有點記不起了,那你告訴朕,使者是誰?”

“回稟陛下,使者是北隋的兵部侍郎謝思禮。”

“嗯!好像出使西秦的人也是他,以前還擔任過楊玄感的幕僚,此人好像很受楊元慶信任,他是什麼來頭?”

裴寂等的就是李淵這一問,他躬身道:“陛下,此人是楊元慶心腹,是丹陽謝氏子弟,楊元慶軍中大將謝映登便是他的族弟。”

李淵眉頭一皺,“那他和謝方叔是什麼關係?”

裴寂的目的就是要把謝方叔引出來,但他不能直說,那會使李淵懷疑到李世民,他必須轉幾個彎讓李淵自己問,這就是官場中的提醒,太直截了當的提醒,不僅會暴露自己的企圖,也會使上位者難堪,必須要巧妙的引導,而且上位者恍然大悟了,自己彷彿還一頭霧水,這纔是高明的手段。

裴寂絕對不會說出答案,他只要讓李淵將謝思禮和謝方叔聯繫起來,那他的目的就達到了,他半晌才爲難道:“回稟陛下,這個.....臣不瞭解,如果陛下需要,臣可以去調查。”

“算了,朕只是隨口問問,你告退吧!”

李淵的隨口問問,便將謝方叔排除在蒲津關守將之外,他決定任命廣通倉守將何常接替盛彥師的蒲津關守將之職。

次日,早朝上傳出旨意,任命裴寂爲巴蜀十三郡安撫使,出使巴蜀各郡,免去他的吏部尚書之職,任命陳叔達爲吏部尚書,同時調盛彥師爲咸陽將軍,率兩千軍駐守咸陽,任命廣通倉守將何常接替盛彥師的蒲津關守將之職。

。。。。。。。。。

新年終於來臨,長安利人市和都會市兩大市場都進入了一年中生意最火爆的時刻,不過今年的生意似乎更加火爆,銷售的貨物比平時增加了三成。

牛馬行內一家賣驢的店鋪前,十幾名從河東來的商人正在和掌櫃討價還價。

“不!不!不!你們不能買這麼多,我的騾子和驢一共只有一百二十頭,若你們全買走,後面我就沒法做生意了。”

“我們買一百頭,留二十頭給你。”

“我看在你們是老客人的面上,每頭再加十吊錢,否則我不能答應。”

“十吊,一言爲定,我們成交!”

。。。。。。。

一家茶葉鋪內,掌櫃領着幾名商人走進後面的倉庫,倉庫內堆放着幾百擔茶葉。

“這些茶葉都是今年的新茶,你們若全部想要的話,我可以便宜半成。”

“羅掌櫃,你開玩笑吧!再過兩個月,新茶又上市了,你這也叫新茶,便宜兩成,我們全部買下。”

“最多一成!”

“一成半,否則我去別人家。”

“那好吧!就一成半。”

.......

牲畜、茶葉、木材、布匹、絲綢、藥材,除了糧食、油鹽和食肉外,其餘幾乎所有的行當都遇到了這樣的採購,一隊隊從河東來的商人購買着大量的貨物,他們同時也繳納了大量的商稅,商人賺得盆滿鉢滿,官府也也收稅豐厚,每家商鋪的夥計們都在年末領了一個大大的紅包,幾乎是皆大歡喜。

誰也沒有意識到這樣會出現什麼後果,一隊隊騾驢滿載着貨物,或者北上,或者東進,他們的目標都是一個地方,河東郡。

很快又陸陸續續出現了零星的河東商隊,他們並不是一起出現,而是分批而至,也不僅僅來長安來,關中和關內的每一個城池都留下了他們足跡,大唐的商業開始繁榮起來,大量的錢在市場上流通,米價在一點點上漲,直到三個月後,米價竟翻了三倍,從鬥米百文漲到鬥米三百文,無論關中還是巴蜀,各種物資開始出現短缺,惟獨不短缺的就是錢,市場上到處都是大業錢,人們拿着錢就是買不到東西,大唐的物價開始暴漲,直到此時,商人們才發現,他們賣給河東商人的東西實在是太便宜了,但河東商人卻再也沒有出現。

..........

【我們現在很多人還在想着出口創匯,就不要指望一千四百年前的隋朝人能明白】

。。。。。。。

第18章 人贓俱獲第16章 以毒攻毒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7章 被迫決戰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3章 走私線索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1章 雙雄火併第41章 屈突中計第47章 雨夜追擊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8章 怒極生誓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章 透露底線第24章 酒樓告別第16章 識破敵計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7章 意外潰營第46章 糧價危機第35章 再戰大利第4章 露出破綻第41章 李密之思第28章 捉姦在牀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8章 暗箭難防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8章 諫臣之死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0章 兄弟暗鬥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9章 李氏父子第2章 一戰成名第25章 初查齊郡第11章 家廟夜審第20章 貨幣之源第10章 一路追殺第52章 軒然大波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51章 玄霸之錘第50章 鴻門酒宴第7章 士信發威第5章 初到幽州第30章 丹陽來客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3章 事態蔓延第8章 弔孝風波第30章 蘄縣奇案第38章 拋出誘餌第6章 出乎意料第15章 京城讖語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5章 激戰尉氏第6章 梳理上谷第81章 老孃不幹第24章 海寺之戰第6章 瓦崗分家第34章 泊舟九江第9章 我想學武第16章 內部決裂第3章 透露底線第73章 銀錢危機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3章 戰爭來臨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75章 條件苛刻第26章 一戰成名第31章 以刀代令第52章 南遷定襄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1章 仇恨深化第66章 羅家有喜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章 落魄高才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章 聖旨東至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章 水火楊家第35章 孤家寡人第29章 再提條件第2章 一言九鼎第33章 第一回合第7章 幽州之憂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4章 知己知彼第20章 聲先奪勢第64章 趁火打劫第3章 蘇威密謀第17章 雄信之災
第18章 人贓俱獲第16章 以毒攻毒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7章 被迫決戰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3章 走私線索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1章 雙雄火併第41章 屈突中計第47章 雨夜追擊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8章 怒極生誓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章 透露底線第24章 酒樓告別第16章 識破敵計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7章 意外潰營第46章 糧價危機第35章 再戰大利第4章 露出破綻第41章 李密之思第28章 捉姦在牀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8章 暗箭難防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8章 諫臣之死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0章 兄弟暗鬥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9章 李氏父子第2章 一戰成名第25章 初查齊郡第11章 家廟夜審第20章 貨幣之源第10章 一路追殺第52章 軒然大波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51章 玄霸之錘第50章 鴻門酒宴第7章 士信發威第5章 初到幽州第30章 丹陽來客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3章 事態蔓延第8章 弔孝風波第30章 蘄縣奇案第38章 拋出誘餌第6章 出乎意料第15章 京城讖語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5章 激戰尉氏第6章 梳理上谷第81章 老孃不幹第24章 海寺之戰第6章 瓦崗分家第34章 泊舟九江第9章 我想學武第16章 內部決裂第3章 透露底線第73章 銀錢危機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3章 戰爭來臨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75章 條件苛刻第26章 一戰成名第31章 以刀代令第52章 南遷定襄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1章 仇恨深化第66章 羅家有喜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章 落魄高才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章 聖旨東至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章 水火楊家第35章 孤家寡人第29章 再提條件第2章 一言九鼎第33章 第一回合第7章 幽州之憂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4章 知己知彼第20章 聲先奪勢第64章 趁火打劫第3章 蘇威密謀第17章 雄信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