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兄弟暗鬥

長安,自從荊襄戰役結束後,唐王朝奪取了豐腴富饒的荊襄之地,擊潰朱桀部,得到淅陽和南陽二郡,打開了通向中原的南大門。

爲表彰秦王李世民所立下大功,李淵加封他爲天策上將,建天策上將府,準其自置官屬。

天策上將府依舊是原來的秦王府,只是多掛了一塊牌子,此時李世民的身邊已聚集了不少才俊之士,文如房玄齡、長孫無忌、高士廉、虞世南、殷嶠等,武如尉遲恭、長孫順德、丘行恭、史大奈、段志玄、侯君集、張公謹等等,可謂人才濟濟。

和隋朝的黨派林立不同,唐朝派系鬥爭則主要集中在兩大勢力上,一是秦王勢力,其次是太子勢力。

此時的李世民羽翼已成,已經漸漸形成了太子李建成分庭抗禮之勢,而且李世民和李孝恭結盟後,他已經控制了七成的軍方勢力,在朝廷中主要以尚書右僕射裴寂,兵部尚書屈突通、戶部尚書竇璡爲主要支持者。

而太子李建成在軍方勢力較弱,主要是李神通和柴紹的派系,另外齊王元吉在涇原訓練三萬新兵,也屬於他的黨羽,在軍方勢力中只勉強佔三成。

李建成的勢力主要集中在朝廷,朝廷和地方近九成的官員都是支持他,使他擁有強大的文官勢力,正是文官勢力的強大,才使他牢牢坐穩了太子之位,李世民一時難以撼動他的地位。

不過李建成還是爲二弟李世民的勢力不斷擴大而感到憂心忡忡,尤其他的天策上將府准許自置官屬,這使他建立了一套遊離於朝廷之外的官員體系,不受朝廷管束,這使李建成心生不滿。

房間裡,李建成揹着手來回踱步,劉文靜則坐在一旁沉思不語。

李建成忍不住恨恨道:“我不知父皇是怎麼考慮的,給他兵權也就罷了,現在還準他自置屬官,這分明就是讓他建小朝廷。難道父皇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這不就是讓他與我奪位嗎?我真的不理解父皇的心思。”

李建成心情極度惡劣,他實在不明父皇爲何這樣做,隋朝的前車之鑑還在,難道父皇又想讓自己做第二個楊勇嗎?

他霍地轉身對劉文靜道:“你說說看,難道父皇真的就這麼糊塗?”

劉文靜嘆了口氣,“殿下,自古以來,皇帝尚在盛年。而太子已年長。都會出現這個問題,殿下想一想,漢之武帝。最後得皇位者何人?”

李建成半晌無語,劉文靜一句話說到了問題的根子上,他長嘆一聲。“難道父皇真要廢我不成?”

劉文靜搖了搖頭,“我認爲聖上也未必是要廢殿下,扶持秦王,這正是聖上帝王之術,主要是爲了平衡,一旦秦王坐大,聖上必然又會打壓,扶持太子,只要殿下和秦王發生內訌。聖上的帝位也就無憂,殿下不必太過擔心。”

李建成心中嘆息一聲,父皇的權力平衡是在玩火,遲早會出大問題,可他也無能爲力。

李建成慢慢坐了下來,他也知道糾結於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思路又轉回了現實。他問道:“相國,平原郡那邊可有什麼消息?”

平原郡那邊應該每天都會發一封鷹信過來,但現在已經十天沒有消息了,這讓李建成着實感到憂慮,他隱隱覺得已經出事了。

劉文靜搖了搖頭。“沒有任何消息,殿下。我想應該是出事了。”

劉文靜心中黯然,平原郡那邊是他的關係,麴稜是他的親家,如果出事,恐怕他女兒也難保了,讓平原郡造反是他的主意,因爲平原郡緊靠豆子崗,一旦起義,起義軍隊可以迅速轉到豆子崗去,那裡是沼澤地帶,隋軍難以剿滅。

平原郡的起義同時還可以帶動河北其他郡縣跟着起事,使河北重新陷入混亂之中,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住楊元慶的軍隊,也能極大削弱隋朝實力,這個方案是不錯,但劉文靜也知道,這裡面風險極大,而且麴稜能力不行,恐怕他難以駕馭河北戰後複雜的局面,如果他出事,也是在情理之中。

李建成對平原郡的擔憂,並不是擔心麴稜等人的生死,實在是因爲平原郡之事,關係到他和秦王的情報權力之爭。

本來在他們太原起事之前,他們的對外情報便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在唐朝建立後,他奉父皇之命成立了外監察堂,由劉文靜出任長史,負責蒐集唐朝以外各個勢力的情報,他一直牢牢控制着唐朝的情報大權。

但敦煌事件發生後,父皇對他的情報事務開始有些不滿,秦王趁機提出情報要軍政分開,得到了父皇的支持,秦王的‘唐風’由此成立。

從表面上看,唐風和外監察堂,一個管軍,一個管政,涇渭分明,可實際上,雙方各管一家,界線就不會那麼明晰了,唐風肯定會收集政務情報,他的外監察堂同樣也會收集軍事情報,雙方遲早會發生衝突,最後的結果就是隻剩一家,這也是秦王建立唐風的主要目的,全面控制對外情報。

失去了情報,也就失去了參與對外軍國大事的話語權,如果在天下一統時期這或許並不重要,但在參與天下爭奪之時,這無疑就是最後登上皇位的重要基石。

李建成非常清楚,失去了對外話語權,他的太子之位危矣!

想到這,他當即立斷道:“相國可立刻通知幽州分堂,我給他們三天時間,務必給我一份平原郡的詳細報告。”

話剛說完,殿外傳來侍衛的稟報:“殿下,宮內有旨傳來,聖上召殿下覲見!”

李建成一怔,連忙對劉文靜道:“父皇召見,我要速去,相國可立刻安排調查之事。”

“卑職明白。”

李建成又交代幾句,便換了衣服,坐上步輦,匆匆向武德殿而去。

。。。。。。。

武德殿御書房內,李淵坐在御榻上,臉色極爲陰沉,在他面前放了一份情報,平原郡的起事被嚴厲鎮壓,被殺一千餘人,麴稜等人被斬盡殺絕,連家眷也一併殺死。

旁邊李世民小聲道:“父皇,這次失敗雖然是被楊元慶親自動手鎮壓,但實際上是機事不密,所託非人,父皇,楊元慶以雷霆手段,血腥鎮壓了平原郡的起事,這其實就是一種警告,殺一儆百,兒臣可以預見,河北將無人敢再生異心。”

‘砰!’一聲,李淵重重一拍桌子,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氣,“一件小事都辦不好,還能做什麼事?”

李淵對平原郡起義寄託了很大的期望,如果能成功,必將會引發河北二次造反風潮,李淵心裡很清楚,楊元慶打下河北,有人得利,必然就會有人失利,一旦有愚民跟隨宗教造反,那些利益損失者必然會順勢興風作浪,甚至竇建德也會反攻河北。

只要河北一亂,楊元慶就會被河北拖死,但楊元慶用血腥殺戮的霹靂手段掐斷了平原亂源,也震懾住了其他利益損失者,李淵也不得不佩服楊元慶的果斷狠辣,說明楊元慶的頭腦也很清醒。

這次失敗着實讓李淵感到惱火,爲什麼每次都是計劃很好,但執行之人卻那麼無能?而且這個情報應該是外監察堂來彙報,現在卻是唐風得到詳細消息。

這時,宦官門口稟報道:“陛下,太子殿下到了。”

“宣他覲見!”

很快,李建成匆匆走了進來,躬身施一禮,“兒臣參見父皇。”

李建成見二弟李世民也在,心中有些不安,他勉強笑了笑道:“二弟,好久不見了,氣色好像不錯。”

李世民躬身長施一禮,“多謝大哥關心,大哥忙於政務,要多多注意身體。”

在父親面前,兄弟二人總是互相關心,沒有半點不和睦的地方,但此時李淵卻沒有心思去體悟他們二人兄弟情深。

他冷冷問李建成,“平原郡那邊有消息嗎?朕很想知道平原的近況如何?”

李建成心中一跳,難道二弟的唐風得到什麼消息了,他不知該怎麼回答,但又不得不回答,只得含糊道:“估計應該是情報不太好,現在還沒有確切消息,兒臣正在努力,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

“很快?很快是幾時?”李淵一點也不放鬆,步步緊逼。

李建成低下頭,小聲道:“再過四五天吧!”

“砰!”李淵又重重一拍桌子,怒道:“還要再過四五天,你養那些廢物又有何用?”

李淵刷地把情報扔給他,“你自己看!”

李建成拾起情報,臉刷地變得蒼白,竟然發生了這麼嚴重的問題,李淵卻不放過他,怒道:“你怎麼給朕解釋?”

李建成半晌才說:“父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麴稜已經很盡力了,怎料到楊元慶正好也在河北,而且這種彌勒教起義參加的人太多,很難保守秘密,肯定會被人告發,楊元慶正好在那裡,只能說是上天不讓他們成事。”

李淵的臉色稍微和緩一點,確實,楊元慶的突然出現,令人始料不及,不能怪太子不力,但太子也問題,李淵又道:“朕是說你的外監察堂,爲何到現在沒有消息?”()

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0章 禍福相倚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35章 激戰尉氏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74章 難得一致第40章 先禮後兵第23章 遼城之殤第7章 幽州之憂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6章 以毒攻毒第43章 無妄之災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7章 初遇敵情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1章 建德逼反第4章 露出破綻第35章 狡雄世充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0章 李密抉擇第44章 爾虞我詐第58章 北市偶遇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1章 家廟夜審第27章 回府風波第27章 會寧換帥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章 落魄高才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章 先攻內部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9章 祖孫會談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3章 奸佞之計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4章 存心討打第6章 瓦崗分家第12章 河內對策第66章 羅家有喜第24章 各有所學第30章 丹陽來客第34章 尋找突破第70章 北方消息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0章 善度聖意第7章 金剛引狼第8章 怒極生誓第12章 河內對策第15章 少年雙猛第95章 隱患爆發第36章 三策選一第22章 一生一死第7章 幽州之憂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4章 河邊誤認第8章 合縱抗隋第43章 丹陽公主第22章 一生一死第79章 退讓一步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7章 一招險計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章 江淮伏威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章 世充登基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7章 參軍之謎第26章 咬金爭功第4章 以小欺老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章 異牀同夢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9章 首鼠兩端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7章 奪取河陽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2章 撲朔迷離第40章 孤膽英雄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6章 館驛見賢第62章 雞肋之城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36章 三策選一第13章 勝利逃亡第51章 連夜清洗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1章 秘密協議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3章 揚帆出海
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0章 禍福相倚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35章 激戰尉氏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74章 難得一致第40章 先禮後兵第23章 遼城之殤第7章 幽州之憂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6章 以毒攻毒第43章 無妄之災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7章 初遇敵情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1章 建德逼反第4章 露出破綻第35章 狡雄世充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0章 李密抉擇第44章 爾虞我詐第58章 北市偶遇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1章 家廟夜審第27章 回府風波第27章 會寧換帥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章 落魄高才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章 先攻內部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9章 祖孫會談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3章 奸佞之計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4章 存心討打第6章 瓦崗分家第12章 河內對策第66章 羅家有喜第24章 各有所學第30章 丹陽來客第34章 尋找突破第70章 北方消息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0章 善度聖意第7章 金剛引狼第8章 怒極生誓第12章 河內對策第15章 少年雙猛第95章 隱患爆發第36章 三策選一第22章 一生一死第7章 幽州之憂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4章 河邊誤認第8章 合縱抗隋第43章 丹陽公主第22章 一生一死第79章 退讓一步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7章 一招險計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章 江淮伏威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章 世充登基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7章 參軍之謎第26章 咬金爭功第4章 以小欺老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章 異牀同夢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9章 首鼠兩端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7章 奪取河陽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2章 撲朔迷離第40章 孤膽英雄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6章 館驛見賢第62章 雞肋之城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36章 三策選一第13章 勝利逃亡第51章 連夜清洗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1章 秘密協議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3章 揚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