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透露底線

御書房內,納言楊達在小心翼翼地勸說皇帝楊廣,納言是門下省主官,一共兩人,現任納言是楊達和元弘嗣,但此時,楊達是以皇族的身份來勸說楊廣。

儘管幾十年來楊堅一再聲稱楊家是弘農楊氏一支,他們祖先是西漢太尉楊震,在未建立隋朝之前,楊堅還去過弘農祭祖,可事實上,朝野誰都明白,皇族楊氏和弘農楊氏一點關係都沒有,否則,楊素怎麼不是皇族?

皇族楊氏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人丁單薄,家族不旺,楊堅的五個兒子只剩下楊廣一人,長子楊勇已經子嗣不存,而秦王楊俊、蜀王楊秀和漢王楊諒雖然有子孫,但都被貶黜,不予使用,而楊廣本人的兩個大兒子一死一囚,只剩下年幼的趙王和幾個孫子。

現在大隋皇族出任高官者,只剩下楊雄和楊達兄弟,以及剛剛被調爲弘農太守的楊智積。

“陛下,彗星出現,這是國之大災之兆,黃河砥柱崩塌,河水倒流,河南大旱,河北大澇,已經連續兩年大災,民怨載道,四處盜賊蜂起,社稷有危啊!陛下。”

說到最後,楊達已經聲淚俱下,他‘撲通!’跪倒,磕頭泣道:“陛下,停止高麗之戰吧!東夷小國,無關緊要,不用拿大隋的社稷去賭啊!”

楊達之兄楊雄是明哲保身的老奸巨猾之人,楊達也同樣小心翼翼地揣摩聖意,皇族比普通大臣還要容易遭到貶黜。

但此時大隋嚴峻的局勢使楊達坐立不安,夜空劃過彗星,使他再也忍不住,冒險來勸楊廣,他感到了皇帝的怒火即將爆發,他只得再婉言相勸。

“陛下,或許我們可以晚一兩年再打高麗,先把國內的形勢安撫住,今年河南秋冬連旱,明年春天必將饑民遍野,陛下,要應對啊!”

“你懂個屁!”

楊廣終於忍無可忍,罵出了一句粗話,他鐵青着臉,狠狠瞪着楊達道:“難道朕是白癡嗎?不知道現在局勢,你以爲朕會爲一個高麗小國不要大隋社稷嗎?你什麼都不知道,就在這裡胡說八道!”

楊廣騰地站起身,負手走到窗前,他氣得胸脯起伏,回頭又喝道:“大隋的真正敵人是誰,你會不知道?一些雞鳴狗盜之徒能成什麼氣候,就把你嚇成這樣!”

“可是民怨沸騰!”

“夠了!”

楊廣一聲怒喝,打斷了楊達的話,“民如草芥,割之可再生,關隴貴族纔是我大隋附骨之疽,朕若聽信你之言,停止高麗之戰,亡大隋者,必然是他們,而絕不會是那些爲升斗米造反的愚民蠢婦!”

“陛下不可小視天下黎民,秦二世而亡,不是陳勝吳廣這些庶民揭竿而起嗎?我大隋決不能再重蹈秦之覆轍!陛下英明神武,難道也再走胡亥之路嗎?”

楊廣聽楊達竟然把他比作秦二世,不由勃然大怒

“渾蛋!

楊廣拾起桌上的硯臺,狠狠向楊達砸去,‘砰!’的一聲,硯臺正砸在楊達額頭上,楊達慘叫一聲,當場暈倒,血順着他額頭流下。

楊廣怒氣未消,喝道:“拖他下去,不準御醫診治,命他家人來接。”

幾名宦官七手八腳將楊達擡了下去,雖然不準太醫診治,但宦官們還是給他包紮止血,另外幾名宦官又將地上擦乾淨了。

楊達雖然沒有能說服楊廣,卻將楊廣惹得心煩意亂,這時,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宇文大將軍來了!”

“宣他進來!”

楊廣惱火地長長出了一口氣,讓自己情緒穩定下來,片刻,一臉緊張的宇文述走了進來,他的緊張是因爲看到了楊達滿頭鮮血地被擡?出去,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但至少現在他知道,聖上正處於盛怒狀態,他一點都不能大意,否則下一個被擡出去的,就是他宇文述。

“臣宇文述參見皇帝陛下!”

楊廣已經剋制住了怒火,冷靜下來,他把宇文述找來,是要了解關隴貴族的動向,雖然宇文述本身也是關隴貴族,但他從楊廣晉王時代起便忠心跟隨,他已經完全背叛了本該屬於他的那個階層,同時也被關隴貴族唾棄,而成爲了楊廣的心腹,如果不是因爲武舉案和生鐵走私案,他現在就應該是楊廣的第一寵臣。

儘管如此,楊廣還是十分信任他,讓他知道了自己的秘密。

“有什麼消息嗎?”楊廣語氣平淡地問道,完全看不到剛纔的暴怒一絲痕跡。

儘管宇文述被關隴貴族所唾棄,但他還是從一些側面瞭解到了一點關隴貴族們的動向。

“回稟陛下,臣一直在關注他們,據臣的瞭解,關隴貴族的兩大派系間的關係已經在融洽,三天前竇抗的小女兒出嫁,於仲文的長子和元壽長子都親自上門祝賀。”

楊廣的表情有點複雜,他確實沒有想到自己費盡心機纔將關隴貴族內部離間成功,而他們這麼快,他們的關係居然又複合了,不過楊廣心裡也明白,關隴貴族也只是表面上複合,而他們深層次的利益矛盾,永遠不會再調合。

“還有什麼,各種家族各種有什麼動向。”

“回稟陛下,獨孤氏很安靜,竇氏因爲嫁女,家族內部往來密切,很熱鬧,元氏也有動靜。”

“有什麼動靜?”楊廣顯然對元氏家族很在意。

“回稟陛下,元弘嗣已經連續幾天出現在元壽府中。”

“元弘嗣!”楊廣重重地念了一遍這個名字,前任幽州總管,他在幽州呆了十幾年,甚至比楊元慶在豐州呆的時間還長。

楊廣點了點頭,炯炯有神的目光又注視向宇文述,“還有什麼,別的家族,比如於仲文、李淵、宇文鎧等人如何?”

“別的家族都還安靜,像李淵之流,從來都是膽小怯弱,不足爲慮,倒是......”

“倒是什麼?”

宇文述最大特點就是在彙報重大事情時夾帶私貨,今天這個機會使他忍不住又想起了欠他大筆錢不給的李渾。

“倒是郕國公李渾有暗中買軍馬的傳聞,就不知是真是假。”

楊廣沉思良久,半晌沒有說話,這時,宇文述又投出了自己的重磅方案,“陛下,臣以爲,在這種局勢微妙的時刻,應該恢復典籤制,以監察諸官。”

典籤制簡單說就是告密官制,南朝時盛行,各地郡守身邊都會有這樣一個地位低下,管文書的小人物,這個人實際上是在記錄郡守或者皇族的一舉一動,定期向皇帝報告,這個人就叫典籤,一個小人物掌握着親王、大帥和郡守的生死。

這個典籤制並不是宇文述想到,而是虞世基的方案,自從上次在涿郡,兩人聯手對付楊元慶,雖然失敗了,但宇文述和虞世基則因此結成了聯盟。

宇文述之所以建議設典籤是想讓自己兒子宇文化及掌握各地典籤,這是一個極重的權力。

宇文述的計謀雖毒,卻沒有獲得楊廣的立刻響應,楊廣淡淡道:“朕會再考慮考慮。”

“是!”

兩人又說了幾句,宇文述便告退了,楊廣看了看鐘漏,時辰已經很晚了,但一件事鯁在他心中,若不解決,他今晚將難以入眠。

楊廣立刻下令道:“再去催楊元慶,命他立刻來見朕!”

........

黑夜中,十幾名侍衛和宦官護衛着楊元慶騎馬疾奔,激烈的馬蹄聲在寂靜的大街上回響,風馳電掣般衝進了皇城,向宮門處奔來,宮門口,幾十名禁軍士兵正要攔截,爲首侍衛一晃金牌喝道:“陛下緊急旨意,宣楊元慶覲見!”

守門士兵不敢阻攔,任他們衝進宮門,他們在宣政殿廣場前才翻身下馬,急匆匆向偏殿走去,經過幾個哨卡,楊元慶來到了偏殿前,一名宦官早等候在這裡。

“楊總管,陛下等急了,快跟我來吧!”

“李公公,陛下這麼晚召見我,有什麼事嗎?”

“具體咱家也不清楚,不過剛纔宇文大將軍來也來過,向聖上彙報了什麼,然後聖上便急着召見你了。”

楊元慶心中更是滿心疑惑了,楊廣緊急召見自己和宇文述有什麼關係?

來到御書房前,一名宦官進去稟報,立刻出來道:“楊總管,陛下宣你進去。”

楊元慶整理一下衣帽,穩定住情緒,快步走進了御書房,楊廣正負手站在窗前,從他的窗口可以直接看見宣政殿廣場,他剛纔已經看見了楊元慶到來。

“臣楊元慶參見陛下!”

楊廣雖然緊急召見楊元慶,可當楊元慶到來後,他卻不急了,他坐下來微微笑道:“準備何時啓程赴幽州?”

“回稟陛下,臣打算三天後赴幽州。”

“嗯!你申請的幾個佐官,朕都批准你,希望你儘快接手幽州軍府。”

“臣謝陛下!”

楊廣沉吟一下又問:“幽州你並不熟悉,你準備從何處入手?”

楊元慶想了想道:“臣打算從幽州軍方的賬目及物資盤存入手,要先了解家底。”

楊廣搖了搖頭,“朕覺得這樣入手太慢,不利於高麗之戰的後勤準備,朕建議你從人事變更着手。”

楊元慶愕然,他不太明白楊廣對自己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楊廣卻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楊愛卿,本來皇長孫推薦你爲代州總管,但朕卻沒有采納他的推薦,而是直接任命你爲幽州總管,你知道爲什麼嗎?”

“臣不知!”

“段文振身體已經垮了,完成不了朕交給他的重任,朕只能再把重任託付給你。”

楊廣注視着楊元慶的眼睛緩緩道:“元弘嗣在幽州十餘年,從長史到總管,他在幽州有着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而高麗戰役在即,朕最擔心的就是元家,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

【最後兩天了,各位兄弟,】

第34章 緊急應對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2章 先鋒玄霸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4章 殺雞儆猴第38章 風雨欲來第6章 一劍之情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3章 唐廷決策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9章 平陽郡主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7章 發現契苾第21章 藉口送禮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1章 居安思危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7章 拜訪沈家第30章 酒樓遇故第4章 啓用暗線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2章 大事化小?第5章 意外來客第32章 致命疏忽第46章 攻克平壤第87章 建成態度第23章 遠方來人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43章 丹陽公主第41章 局面被動第39章 意外來客第41章 弟高一籌第8章 黑夜黑人第29章 南下清河第69章 殺機四伏第61章 聯盟分裂第50章 鴻門酒宴第45章 明智決定第53章 七星寶刀第32章 千金一箭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5章 遭遇之戰第29章 尋找軍資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38章 關鍵小賊第28章 捉姦在牀第46章 漸束袋口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24章 公主壽宴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章 營州之變第8章 一點眉目第1章 上洛隱梟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3章 兩猛相鬥第7章 生死之約第84章 連夜出擊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3章 遼城之殤第49章 平陽郡主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0章 毒心李淵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章 齊郡召將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14章 臨榆關下第4章 緊鑼部署第36章 鬥智鬥狠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9章 臨危下船第21章 錢貨漏洞第9章 舌燦蓮花第45章 援軍到來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5章 野心泄露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9章 趙郡小村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4章 武周示弱第79章 退讓一步第18章 垂死掙扎第2章 出兵風波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章 初使西域第37章 一記反抽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5章 安撫江都第36章 霹靂行動第2章 聖旨東至第38章 關鍵小賊第60章 關鍵人物
第34章 緊急應對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2章 先鋒玄霸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4章 殺雞儆猴第38章 風雨欲來第6章 一劍之情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3章 唐廷決策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9章 平陽郡主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7章 發現契苾第21章 藉口送禮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1章 居安思危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7章 拜訪沈家第30章 酒樓遇故第4章 啓用暗線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2章 大事化小?第5章 意外來客第32章 致命疏忽第46章 攻克平壤第87章 建成態度第23章 遠方來人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43章 丹陽公主第41章 局面被動第39章 意外來客第41章 弟高一籌第8章 黑夜黑人第29章 南下清河第69章 殺機四伏第61章 聯盟分裂第50章 鴻門酒宴第45章 明智決定第53章 七星寶刀第32章 千金一箭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5章 遭遇之戰第29章 尋找軍資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38章 關鍵小賊第28章 捉姦在牀第46章 漸束袋口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24章 公主壽宴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章 營州之變第8章 一點眉目第1章 上洛隱梟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3章 兩猛相鬥第7章 生死之約第84章 連夜出擊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3章 遼城之殤第49章 平陽郡主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0章 毒心李淵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章 齊郡召將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14章 臨榆關下第4章 緊鑼部署第36章 鬥智鬥狠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9章 臨危下船第21章 錢貨漏洞第9章 舌燦蓮花第45章 援軍到來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5章 野心泄露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9章 趙郡小村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4章 武周示弱第79章 退讓一步第18章 垂死掙扎第2章 出兵風波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章 初使西域第37章 一記反抽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5章 安撫江都第36章 霹靂行動第2章 聖旨東至第38章 關鍵小賊第60章 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