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血戰平壤(中)

攻城戰在慘烈的進行着,箭如疾雨,木頭石塊如冰雹般砸下,不斷有慘叫聲在黑夜中傳出,一個個黑影墜下城頭,分不清是隋軍還是高麗軍。

但一架雲梯被高麗士兵用鐵叉推離了城頭,重重地向後方摔去,雲梯上一串士兵發出絕望的慘叫聲。

不斷有隋軍士兵攻上城頭,但不斷又被殺死拋下城,城頭上,隋軍士兵的長矛刺透了高麗士兵的胸膛,將屍體高高挑下城去。

對於攻城戰而言,夜戰的意義其實並不大,雙方不用排兵佈陣,也無須調兵遣將,只是一味地悶頭攻殺。

攻城一方抓住一切機會向上衝殺,而守城一方拼死守住城頭,不準敵軍攻上城頭,他們只管盲目地向黑影處放箭。

在黑夜中,死亡會悄然而至,沒有任何徵兆,這便給攻守雙方士兵都帶來巨大的壓力,唯有拼死一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但楊元慶之所以選擇夜戰,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和城內的斥候聯繫上,夜晚攻城,便給城內斥候們帶來了機會。

五十名城內的隋軍斥候都編入了協助守城的民夫隊伍,但他們卻被打散,校尉吳階和另外十幾名弟兄被投入到今晚的防禦之中。

城頭的混亂使他們很快匯合在一起,吳階躲在一座城垛後,注視着隋軍的進攻,他發現隋軍投入的兵力並不多,只是一種試探性進攻。

沉思片刻,他對幾名手下低聲道:“得想辦法派一個弟兄下城去。”

“校尉,用繩子!”

一名士兵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卷繩索,這是用來將箭矢吊上城頭,足有六七丈長,吳階飛奔上前。將繩索抱回。

夜色中,城頭一片混亂,這邊沒有隋軍攻城,沒有高麗軍注意到他們幾個的古怪舉動。

吳階命一名身材瘦小靈活的斥候下城去報信,他將繩索捆在士兵腰間,再三叮囑他,“告訴總管,明天晚上讓大軍進攻南城。我們在緊靠南城門吊橋的西面接應。”

士兵點點頭。翻身下了城頭,士兵們拉着繩索,一點點向下放,離地面還有三尺時,報信士兵用匕首割斷繩索,輕輕跳下地。見左右無人,他一頭鑽進了護城河中……一里外,楊元慶注視着隋軍攻打平壤城。雖然夜色中看不清兩軍交戰情況,但隋軍顯然沒有攻上城頭,他投入的兵力太少。無法突破高麗軍密集的防守。

楊元慶眉頭皺成一團,這種中規中矩的攻城方式傷亡太大,有點得不償失,還是必須想辦法尋找突破的機會。

這時,羅士信上前建議道:“總管。不如用陌刀軍攻城試一試。”

楊元慶搖了搖頭,“城池太高,而陌刀軍又過於笨重,除了不畏箭矢外,還不如普通士兵靈活,讓他們攻城更加危險。”

“那讓卑職上吧!卑職有把握衝破高麗軍防線,殺上城頭。”羅士信急不可耐道。

楊元慶想了想道:“可是可行,但今天只是試探進攻,正式進攻再說。”

楊元慶當即下令,“傳我的命令,停止進攻,軍隊撤回!”

令下則行,隋軍大營內立刻傳來了‘當!當!’的鐘響,這是鳴金收兵了,數千隋軍如退潮一般地撤下,扛着受傷的士兵,只留下十架殘破不全的雲梯。

城頭上高麗士兵一片歡呼,歡慶隋軍攻城失利,早有士兵向內城飛奔而去,向高建武彙報擊敗隋軍的戰況……大帳內,楊元慶正在聽取牛進達的稟報,牛進達是今晚試探進攻的指揮者,今晚的進攻非常不順利,令他心中十分慚愧。

“回稟總管,今晚進攻弟兄們死傷了七百餘人,其中陣亡大約四百三十人,其餘都是傷者,十架雲梯全部被毀壞,高麗軍打得非常兇狠,弟兄們四次攻上城頭,但四次都最後失敗,一百多名弟兄因此陣亡,是卑職指揮不力,請總管責罰。”

楊元慶搖了搖頭,“今晚進攻並不是你的責任,我只投入了四千人,而守軍足有兩三萬人,又有城池爲依憑,你作戰失利是情理之中,只是要好生安撫傷兵,陣亡士兵要想辦法把屍首找回來。”

“卑職明白了,多謝總管寬恕。”

楊元慶又看了一眼衆人,道:“大家集思廣益吧!看看有沒有什麼奇兵攻破城池。”

這時,程咬金舉手道:“總管,我有一策。”

程咬金在奇兵攻城方面,還是有一點水平,楊元慶對他的建議很是看重,便笑道:“程將軍請說!”

程咬金一向惜命如金,他是不會冒險主動請纓,但想想歪點子之類,他卻很在行,他嘿嘿一笑道:“我們一路過來,見兩岸都是村莊,人口密集,不如抓他孃的幾千高麗婦孺來當肉盾攻城,我想高麗人不會連自己人也殺吧!”

程咬金的建議遭到了在座衆將的一片反對之聲,“婦孺哪能打仗,倒時混亂起來,她們四散奔逃,把我們的軍隊也衝亂了,反而影響軍心。”

羅士信尤爲不滿,他怒斥程咬金道:“隋軍向來軍紀嚴明,作戰不傷婦孺,軍規裡寫得清清楚楚,你卻讓婦孺來打前鋒,這個軍規還有什麼意義?”

程咬金被衆人說得滿臉通紅,他也怒道:“軍規只是針對隋朝民衆,高麗人是異族,趕盡殺絕最好,你這種婦人之仁要害死大家!”

“好了!”

楊元慶打斷了他們的爭論,其實楊元慶心中也覺得程咬金的計策不錯,但衆將反對得厲害,他也不再提了,他又問:“程將軍的這個條策略先放一放,大家還有別的什麼計策?”

衆人七嘴八舌,有人說挖地道入城,有人說效仿攻克太原城,從吊橋上打主意,有人說先撤軍,然後派士兵跟着附近村民混進城內,裡應外合攻城。

正在議論時,一名士兵進帳稟報:“啓稟總管,營外來了一名士兵,他說是遼東斥候,有重要情報稟報總管。”

衆人皆一愣,遼東斥候怎麼跑到平壤來了,楊元慶卻心裡明白,頓時大喜道:“快帶他進來!”

很快,親兵將從城內出來的斥候士兵帶進大帳,他單膝在楊元慶面前跪下,將自己軍牌高高舉起,大聲稟報道:“卑職是遼東斥候,叫做王小義,奉校尉之命,出城向總管稟報重要軍情。”

大帳內一片竊竊私語聲,大家都聽出來了,平壤城內竟然有遼東隋軍斥候,令人深感意外。

楊元慶笑着對衆人解釋道:“出兵之前,我便密令遼東總管侯莫陳乂派斥候潛入平壤,只是後來沒有聯繫上,沒想到真的成功了。”

衆人這才恍然,程咬金眉開眼笑說:“總管,這個辦法好,讓斥候混在守軍之中,趁亂放下吊橋,我們就可以集中兵力攻城門。”

程咬金這個方案卻沒有人叫罵了,衆人皆覺得可行,楊元慶又問報信士兵:“你們一共有多少人,準備怎麼接應大軍?”

“回稟總管,我們一共五十人,都被高麗人編爲協守民夫,不過我們可以集中在一起,吳校尉的意思是,要在關鍵時候行動,幫助隋軍攻城。”

楊元慶點點頭,“你們校尉應該告訴你用什麼方案了吧!”

“啓稟總管,吳校尉的意思是,定在明天晚上,還是像今天一樣攻城,不過改在南城,他會率領弟兄們在緊靠南城門的西面一側,屆時請總管派最精銳的士兵攻打此處,我們會在城頭接應。”

楊元慶召集衆將商議奇兵計策,城內斥候卻有消息傳來,這就叫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乙支文德率領十幾名隨從一路向東北方向騎馬疾奔,奔行近一天一夜,大約在四更時分,他終於抵達了國內城。

守城士兵急忙奔去向蓋蘇文稟報,“大將軍!大將軍!”一名親兵在蓋蘇文宿房外搞打着窗戶。

蓋蘇文從睡夢中驚醒了,他打了兩個哈欠,很不耐煩問:“有什麼事?”

“稟報大將軍,大王派次相乙支文德緊急趕來,說都城有重大事情發生。”

這個消息令蓋蘇文睡不着了,他立刻令道:“速帶他到貴客房等候!”

這段時間蓋蘇文一直休息不好,他今晚好不容易纔睡着,卻又被士兵驚醒,他一連打了幾個哈欠,起身披一件衣服,向貴客房而去。

不多時,侍衛們領着乙支文德匆匆走進了貴客房,乙支文德和蓋蘇文私交還算不錯,算是蓋蘇文和高麗朝廷之間矛盾的潤滑劑,若沒有乙支文德,蓋蘇文早就和朝廷翻臉了。

蓋蘇文行一禮,很客氣地笑道:“次相這麼匆匆趕來,朝廷有什麼事情發生?”

乙支文德滿臉焦急,連聲道:“大將軍,楊元慶親率數萬精銳士兵從海路進攻平壤,大王請求大將軍前去救援平壤。”

這個意外的消息讓蓋蘇文猛地一愣,他心念一轉,忽然明白了謝思禮話中的深意,楊元慶可以不把他父親淵太祚放回來,但條件就是不准他支援平壤。

儘管謝思禮什麼都沒有說,但蓋蘇文卻完全明白了楊元慶的意思,這就是楊元慶開出的條件……

第14章 長孫求救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1章 霹靂出擊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2章 娶得佳妻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4章 臨戰增帥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章 聖旨東至第15章 強攻榆關第26章 一條記錄第8章 太原募兵第35章 再戰大利第38章 皇后之勸第30章 蛇蠍毒心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0章 一夜軍變第36章 形勢嚴峻第3章 意外相遇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4章 意外之箭第39章 雙女初見第34章 裴矩之策第46章 王庭之變第25章 反奪虎牢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2章 庶叔積善第44章 被迫抉擇第34章 北市暴亂第84章 連夜出擊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2章 練武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3章 突厥消息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8章 二次談判第9章 貿易之利第5章 公主承諾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3章 收復齊郡第7章 國事家事第15章 吞併靈武第39章 發現機會第43章 苛刻條件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0章 禍福相倚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44章 拖延三天第3章 蘇威密謀第20章 邊疆奏摺第2章 敵蹤初現第28章 交換戰俘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4章 遼東反擊第45章 烈火焚城第36章 太原之變第33章 拜彌勒教第39章 承天廣場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4章 貌忠實奸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1章 合縱遇挫第94章 新朝開啓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8章 風起南郡第21章 藉口送禮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9章 西路使者第50章 波詭雲譎第32章 誰有骨氣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2章 仁基北歸第94章 新朝開啓第81章 老孃不幹第58章 北市偶遇第31章 船中飛箭第6章 裴府家宴第51章 玄感之死第2章 聖旨東至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6章 駕臨江夏第6章 瓦崗分家
第14章 長孫求救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1章 霹靂出擊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2章 娶得佳妻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4章 臨戰增帥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章 聖旨東至第15章 強攻榆關第26章 一條記錄第8章 太原募兵第35章 再戰大利第38章 皇后之勸第30章 蛇蠍毒心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0章 一夜軍變第36章 形勢嚴峻第3章 意外相遇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4章 意外之箭第39章 雙女初見第34章 裴矩之策第46章 王庭之變第25章 反奪虎牢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2章 庶叔積善第44章 被迫抉擇第34章 北市暴亂第84章 連夜出擊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2章 練武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3章 突厥消息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8章 二次談判第9章 貿易之利第5章 公主承諾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3章 收復齊郡第7章 國事家事第15章 吞併靈武第39章 發現機會第43章 苛刻條件第72章 請功負罪第30章 禍福相倚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44章 拖延三天第3章 蘇威密謀第20章 邊疆奏摺第2章 敵蹤初現第28章 交換戰俘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4章 遼東反擊第45章 烈火焚城第36章 太原之變第33章 拜彌勒教第39章 承天廣場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4章 貌忠實奸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1章 合縱遇挫第94章 新朝開啓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8章 風起南郡第21章 藉口送禮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9章 西路使者第50章 波詭雲譎第32章 誰有骨氣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2章 仁基北歸第94章 新朝開啓第81章 老孃不幹第58章 北市偶遇第31章 船中飛箭第6章 裴府家宴第51章 玄感之死第2章 聖旨東至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6章 駕臨江夏第6章 瓦崗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