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楊氏希望

過了片刻,城門開啓,太守楊善會迎了出來,楊善會年約五十餘歲,身材高瘦,黝黑的臉龐上,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楊善會也是弘農楊氏族人,和楊素同族而不同支,按輩分,他和楊玄獎是一輩,他一直在河北爲官,大業九年,族人楊玄感造反,但楊廣並沒有牽連弘農楊氏。

楊善會反而得重用,接任馮孝慈爲清河郡通守,協助楊義臣殺死河北亂匪領袖高士達,被楊廣嘉獎。

楊義臣被調回朝廷後,竇建德再次席捲而來,攻城掠寨,所向披靡,惟獨和楊善會作戰,卻屢戰屢敗,楊善會成爲河北抗擊竇建德的中流砥柱。

在去年初,由於糧食不足,楊善會被迫撤軍到魏郡,被封爲魏郡太守,幾個月後,由於屈突通投降李淵,副將堯君素敗逃回魏郡,被楊侗封爲魏郡長史,和楊善會一起堅守魏郡,。

此時竇建德在樂壽縣慘敗,竇建德三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也已經傳到了安陽城,令安陽城軍民歡呼雀躍,楊善會也同樣歡欣鼓舞,但他在歡喜的同時,也有了一種憂慮,安陽城何去何從?

楊善會笑呵呵走出城,對楊玄獎拱手道:“我聽說你是在靈武郡,幾時跑到河北來?”

“剛到河北,被任命爲河間郡太守,所以來看看兄長。”

楊善會當然知道楊玄獎來安陽城的用意,他也不說透,便笑道:“我們也快五年不見了吧!來得正好,隨我進城好好敘一敘。”

他帶着楊玄獎進了安陽城,安陽城和長安的格局是一樣,也是被分割成一個個街坊,中間是鄴城大街,一直走到底便是魏郡太守府,走進太守府。進官房坐下。

楊善會給他倒了一杯熱茶,這才嘆了口氣道:“被竇建德圍攻了近一年,戰爭終於結束了,反而倒覺得心中空空蕩蕩。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

楊玄獎慢慢喝了一口茶,這纔不慌不忙道:“二哥,有些事情你得面對現實,現在竇建德已經完了,河北已經被朝廷佔領,你必須要做出一個選擇,你不可能再含糊下去。”

楊善會默默點頭。他當然知道北隋不可能讓自己再佔領安陽不走,除非自己投降,可是此隋朝非彼隋朝......

他嘆了口氣問:“我有什麼選擇嗎?”

“有!你有兩個選擇,一是投降朝廷,以二哥在官譽和資歷,你會有很好的官職安排,如果你不肯投降,那麼就是第二個選擇。軍隊留下,二哥自己離開。”

楊善會低頭沉思片刻,忽然問:“是楊元慶叫你來得嗎?”

楊玄獎聽他直呼楊元慶名字。眉頭不由微微一皺,“二哥很反感楚王嗎?”

“反感倒沒有,只是他曾經的一些做法讓我有些不滿。”

楊善會也不隱瞞,坦率地說:“我是指他脫離楊家之事,當然,最早是楊家不對,把他趕出了家族,但後來楊家認了錯,玄感還親自要把他接回家族,他卻不肯。哎!這未免有點太薄情了。”

楊玄獎搖了搖頭,苦笑道:“二哥,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他之所以遲遲不回家族,是聖上在從中作梗,他也是沒有辦法啊!”

“聖上?”

楊善會有些糊塗了。他畢竟不是同支,只是有一些耳聞,具體的細節他並不清楚,楊玄獎便將當年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了他,最後嘆道:“當年他只有五歲時,我就感覺此子不同尋常,將來必有成就,可我做夢也想不到,他竟然是上天降給我楊家的龍種,他將是我們楊家的第一個帝王!”

楊玄獎想到十幾年來楊家的坎坷和動盪,他不由熱淚盈眶,激動得聲音都顫抖起來。

“二哥,裴氏能成爲朝中權貴,崔氏、王氏、盧氏,他們都能在朝中佔有高位,爲什麼我們楊家卻沒有機會,元慶是楊家人,他只看他厚葬自己的父親,便知道他並沒有忘根,只是楊家無人,我可以坦率地告訴二哥,是我主動要求來安陽城,我要勸說你主動投誠,我要讓你成爲我們楊家在朝廷中的勢力代表。”

楊善會沉思良久,便對楊玄獎道:“這件事容我稍稍考慮,我要和堯長史商量一下,賢弟遠來辛苦,先去休息吧……楊玄獎跟一名侍女下去休息了,楊善會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也被說動心了,他知道楊玄獎是楊元慶的嫡親叔父,反而會得不到重用,很難進入核心決策層,如果是自己就不一樣了。

他很清楚太原朝中情況,現在眼看裴矩、蘇威老邁,五相又要增爲七相,實際上是有四個名額,楊元慶會不會考慮在自己家族中選一人爲相?

在弘農楊氏中,現在論資歷論功績,沒有人必得上自己,或許真如楊玄獎所言,自己將成爲弘農楊氏在朝中的勢力代表,那自己就是第二個楊素。

楊善會爲官清廉,在河北極爲民望,在朝廷中也極受楊廣和楊侗的重視,如果不是因爲他能屢敗竇建德,他也會入朝爲高職,和所有朝官一樣,他也要考慮自己的前途。

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長史堯君素出現在門口,“楊使君找我嗎?”

堯君素也是個極爲剛直之人,對隋朝忠心耿耿,當初屈突通投降唐朝後,還專門來勸過他,被他大罵一頓,但河東郡他呆不下去了,便回了自己的家鄉魏郡,楊侗感激他的忠義,便任命他爲魏郡長史。

正是堯君素和楊善會兩人的默契配合,才使竇建德攻打安陽城數十次而拿不下,如果竇建德滅亡了,他們也到了該分手的時刻。

堯君素坐下來,沒有吭聲,楊善會也給他倒了一杯熱茶,瞅了他一眼笑問:“你知道了?”

堯君素點點頭,他已經得到了楊玄獎到來的消息。

“那你說說看,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

“如果不歸降北隋,我們就無法在魏郡呆下去,是吧?”堯君素先問道。

楊善會嘆了口氣,“這是肯定的,如果我們不走,也不投降,軍隊就會到來,除非我們還繼續抵抗下去。”

“不能讓將士們再無謂犧牲了。”

堯君素反對繼續抵抗,“給大家一條生路,只是我不想投降楊元慶,在我看來,楊元慶和李淵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僞裝得更好一點。”

楊善會愕然,“莫非你想回洛陽?”

洛陽的局勢他們都很清楚,王世充篡位登基是遲早之事,他們早已達成共識,不會爲王世充效命,堯君素的回答着實讓楊善會不解。

堯君素低低嘆息一聲,“我打算去一趟江都,拜祭先帝,然後我便回湯陰老家,歸隱不出了,在我看來,隋朝已經滅亡了,我不能爲它殉葬,那至少我該爲它守節。”

兩人又沉默了片刻,堯君素將一同帶來的長史印放在桌上,“使君保重,我走了。”

兩人站起身,緊緊擁抱在一起,淚水都從他們眼中涌了出來,堯君素轉身而去,對官職仕途他沒有任何留戀,儘管他家徒四壁,但爲了自己心中信念和忠誠,他把一切富貴榮華都拋掉了。

城頭上,楊善會默默望着身着青衫小帽的堯君素騎一頭瘦驢遠去,這一刻,他心中竟是如此的羞愧……楊元慶還在河間郡等待着楊玄獎的消息,最後的大戰已經在十幾天前便結束了,十幾天來,他幾乎每天都在接見河北各郡縣的官員,接受他們的效忠,聽取他們訴說困難和期望。

他沒有時間去巡視所有的郡縣,而從各郡縣官員的口述中,使他深感到了河北在數年戰亂中遭受的嚴重破壞,十室九空,大量良田荒蕪,鄉村已空無人煙,十幾個郡的糧倉都空空蕩蕩。

竇建德一垮,沒有人再給他糧食,所以與其說這些官員是來效忠,不如說他們是來要糧食。

楊元慶揹着手在房間內踱步,儘管他知道河北的情況很糟糕,卻沒有想到,竟然惡化到這個程度,連官府也組織衙役出去挖野菜。

如果河東郡沒有遭受太大的匪患,能夠保住了耕地和人口,成爲他有力的爭奪天下的資源,那麼河北的衰敗就是擺在他前面的一座大山,不說能出兵出糧支援軍隊,但至少也應該能夠自立。

朝廷的存糧並不多,只有六十萬石,光救濟河北就得耗去一大半,更不用說軍糧了,此時楊元慶深深體會到了,戰爭就是國力的較量,沒有充足的錢糧和兵源,他只能取一時之勝,而難以持久。

這時,門口有守城士兵稟報,“啓稟總管,南城外來了上千人,都是造船匠,爲首一個叫張龍、一個叫張虎,說是總管交給他們什麼任務。”

楊元慶頓時想起了北平郡造船所之事,不由大喜,立刻轉身向府衙外走去,很快他來到了城頭,只見城外站着大羣衣裳襤褸之人,有男有女,還帶着孩子,足有兩千餘人,爲首之人正是張龍和張虎。

他們也看見了楊元慶,興奮得大喊道:“楚王殿下,我們帶來了八百匠戶,都是造海船的好手……()

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0章 捉兇逼宮第39章 意外來客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1章 矛盾激化第47章 雨夜追擊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51章 玄感之死第4章 天下大變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0章 米酒事件第8章 弔孝風波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2章 最壞結果第24章 會寧戰起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9章 蠢蠢欲動第56章 士信之擇第24章 略施小計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93章 待君入甕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5章 悲情男人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5章 援軍到來第79章 退讓一步第32章 最壞結果第2章 欺人太甚第92章 李靖初戰第8章 一點眉目第17章 尋找線索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7章 京城遊俠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1章 仇恨深化第40章 三管齊下第96章 舉國兵策第59章 心有不滿第70章 突破缺口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4章 長孫求救第52章 請君入甕第5章 動之以情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27章 逼出水面第31章 果斷殺伐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8章 玄感野望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8章 趁亂突圍第4章 以小欺老第5章 路遇貴人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20章 毒心李淵第25章 關鍵人物第9章 貿易之利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50章 局勢漸變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3章 智取宜昌第16章 資源危機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7章 尋找線索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1章 被迫受命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0章 神秘馬賊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1章 居安思危第95章 隱患爆發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3章 棒打貴客第15章 首鼠兩端第50章 縣衙對質第46章 攻克平壤第6章 抽中死籤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8章 兩肋插刀第5章 公主請客
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0章 捉兇逼宮第39章 意外來客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1章 矛盾激化第47章 雨夜追擊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51章 玄感之死第4章 天下大變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0章 米酒事件第8章 弔孝風波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2章 最壞結果第24章 會寧戰起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9章 蠢蠢欲動第56章 士信之擇第24章 略施小計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93章 待君入甕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5章 悲情男人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5章 援軍到來第79章 退讓一步第32章 最壞結果第2章 欺人太甚第92章 李靖初戰第8章 一點眉目第17章 尋找線索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7章 京城遊俠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1章 仇恨深化第40章 三管齊下第96章 舉國兵策第59章 心有不滿第70章 突破缺口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4章 長孫求救第52章 請君入甕第5章 動之以情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27章 逼出水面第31章 果斷殺伐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8章 玄感野望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8章 趁亂突圍第4章 以小欺老第5章 路遇貴人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20章 毒心李淵第25章 關鍵人物第9章 貿易之利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50章 局勢漸變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3章 智取宜昌第16章 資源危機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7章 尋找線索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1章 被迫受命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0章 神秘馬賊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1章 居安思危第95章 隱患爆發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3章 棒打貴客第15章 首鼠兩端第50章 縣衙對質第46章 攻克平壤第6章 抽中死籤第49章 重甲破術第18章 兩肋插刀第5章 公主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