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見故人

在演義中,蘇烈一口刀使得神出鬼沒,箭術高超,更是計謀出衆,連羅成也死在他的手中,而歷史上,蘇烈也同樣是智勇雙全的猛將,十餘歲便勇猛過人。

一路之上蘇烈話不多,顯得比較孤傲,獨來獨往,他只和長孫晟說話,和楊元慶也最多隻是打個招呼,至於其他人,他從來都不理睬。

但蘇烈畢竟只有十四歲,他的孤傲和楊元慶那種身經百戰的少年老成不同,他骨子裡還是有少年人特有的新銳之氣和獵奇之心,看見一羣黃羊在河邊飲水,他便忍不住起了狩獵的意願。

蘇烈騎馬在黃羊羣邊上奔馳,手中拿着弓箭,他用的是一石弓,他學武走的不是剛猛霸道的路子,而是技巧型,百步之內,他的箭法百發百中,連號稱天下箭術無雙的長孫晟也對他箭法讚不絕口。

蘇烈箭如連珠,僅僅片刻,便有三隻肥壯的黃羊被他射倒,這時他看見數十步外,一隻最肥大的黃羊奔跑極快,像是羊羣之頭,他張弓便是一箭射去,箭速極快,眼看要射中黃羊的脖子,就在這時,一支黑箭閃電般射到,‘當!’的一聲,射在他的箭上,將他的箭撞出數丈之外,黃羊死裡逃生,奔過小河,向草原深處逃去。

蘇烈怔怔地盯着插在地上的黑箭,他認出那竟是一支鐵箭,令他心中駭然,他一回頭,見百步外,楊元慶手執一把大弓,正冷冷地望着他。

蘇烈遊歷大隋天下,他的箭術從未遇到對手,使他頗爲自負,不料今天卻在邊塞遇到了比他更高明之人,且不說百步外能射中高速飛行的箭,這需要何等眼力和技巧,更讓他不可思議是,對方竟然是用鐵箭,百步外用鐵箭,那他的弓至少是三石強弓,他聽師傅李靖說過,只有號稱天下武功第一的太子心腹侍衛宇文成都才用三石強弓,今天他又見到一人。

但對方撞開了他的箭,這種無禮的舉動還是讓他頗爲不滿,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惱火,怒視楊元慶,忿忿道:“楊將軍爲何射開我的箭?”

楊元慶緩緩上前,用長槊挑起自己的鐵箭,插回箭壺,蘇烈注意到楊元慶的馬槊也與衆不同,又長又粗,尤其槊頭,隱隱泛起一種青紅之色,他聽師傅說過,這是從天而降的玄鐵,份量極重,也就是說,楊元慶這杆槊至少重百斤,令他暗暗震驚。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淡淡道:“隊伍中糧食足夠,無需再獵黃羊,如果你只是興起而獵,三隻足矣,草原萬物皆有靈性,不可隨意糟蹋。”

說完,他調轉馬頭,向隊伍追去,蘇烈呆呆地望着他走遠,他又看了看三隻倒在血泊中的黃羊,不由苦笑了一聲。

..........

第十天清晨,他們開始看到草原上有零星的帳篷,這一帶分佈鐵勒葛薩人的一支部落,主要的葛薩人已經西遷,在夷播海(巴爾喀什湖)以東建立了可薩汗國,但在金山一帶還有零星分佈。

又向北走了十幾裡,他們走上一座低緩的草坡,終於看到遠處十餘里外的一片穹帳,密密麻麻分佈在清澈寧靜的哈利湖畔,那是便是啓民可汗的行營,隋軍士兵們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

他們的到來引起了突厥遊哨的注意,遊哨早已回去報信,片刻幾名年輕的騎士飛馳而來,他們見是隋軍士兵,都頗爲客氣,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輕男子將手按在胸前笑道:“遠方的客人,請問是路過,還是願成爲我們貴客?”

“烏圖,你不認識我了嗎?”長孫晟走出隊伍,微微笑道。

年輕男子頓時眼睛一亮,“原來是長孫將軍,請將軍慢行,我去稟報可汗。”

他調轉馬頭,便一陣風似的向營帳羣疾奔而去,長孫晟搖搖頭笑道:“還是那麼性急,一點都沒變。”

他回頭對楊元慶笑道:“這是啓民可汗手下的一名勇士,叫做烏圖,是個很不錯的小夥子,我曾經教過他箭術。”

啓民可汗也就是當年的突利可汗染干,

楊元慶自從七年前在京城都會市中見過他一次,便再也沒有遇見過,也不知他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他又想起隋朝公主,便笑了笑問:“公主現在也在這裡嗎?”

楊元慶所指的公主是義成公主,當年嫁給染干的安義公主已經亡故,楊堅便又將宗室女義成公主再嫁給他爲妻。

“應該也在這裡,她已被冊封爲可敦,現在我們隋王朝強大,啓明可汗依賴於我朝,所以對義成公主非常尊敬,想當年北周大義公主,因爲亡國而被都藍可汗所殺,其實也是可憐之人。”

長孫晟嘆息一聲,他心中有點歉疚,當年是他的反間之計,當初他讓突利去勸都藍,說隋王朝準備將公主嫁給他爲妻,都藍信以爲真,便揮刀殺了北周大義公主,結果隋王朝卻將安義公主嫁給了突利,使都藍和突利徹底反目,導致五年前爆發戰爭,楊元慶便是在那場戰爭中脫穎而出。

“他們來了!”

楊元慶凝視着遠方,只見數百騎士向這邊飛馳而來,爲首之人正是啓民可汗染干,楊元慶目力極好,他老遠便看清了,和七年前相比,染干老了很多,依然留着大鬍子,但一半已經變白,花白的髮絲隨風飄起,再無從前那種威猛,已經有了一種蒼老之態,草原人壽命普遍不長,大多隻能活到三四十歲。

胡思亂想時,染干已經奔至隋軍隊伍前,他沒有看見楊元慶,翻身下馬,跪在長孫晟面前,“染干叩見長孫公!”

他能有今天,全仗長孫晟多年提攜,他心中視長孫晟爲父,長孫晟連忙扶起他道:“可汗不必這般客氣,我們都是聖上之臣,可行平輩之禮。”

“在長孫公面前,染干永遠是晚輩。”

染干站起身,他向後看了看隋軍,卻一眼看見了楊元慶,他微微愣了一下,時隔七年,楊元慶模樣變化很大,但他還依稀有一點印象。

“這位將軍,我們見過嗎?”

楊元慶翻身下馬,從馬袋取出當年那把黃金匕首,楊素後來又還給他,他遞給了染干,笑道:“可汗還認識它嗎?”

染干眼睛一亮,他立刻想起了當年比武贈刀之事。

“你是....那個打豹的小壯士?”

楊元慶拱手一笑,“可汗風采依舊,可喜可賀!”

“原來真是你!”

染干又驚又喜,他呵呵大笑,張開膀臂和元慶緊緊擁抱,他又上下打量他,“我們已經七年未見了吧!你居然已從軍,已經長大成人了。”

長孫晟有些奇怪,“你們認識?”

染干重重拍了拍楊元慶肩膀笑道:“七年前我去京城迎娶安義公主,在都會市遇到這位小兄弟,頗有緣分,沒想到我們又見面了。”

他忽然想起還不知楊元慶的名字,不由有些尷尬地笑道:“我們雖有緣,我卻還不知道小兄弟的名字。”

楊元慶微微一笑,拱手道:“我叫楊元慶,現是隋軍大利城主。”

啓民可汗眼睛驀地瞪圓了,驚喜道:“原來兩奪達頭金狼頭大旗的楊將軍就是小兄弟,我久聞大名,沒想到竟然是故人。”

“楊將軍還是.....

長孫晟笑呵呵剛要說楊元慶還是楊素之孫,卻看見楊元慶的眼色,他會意,便改口道:“他還在五年前對達頭的戰役中射傷達頭,奪其王旗,是我隋軍邊塞的後起之秀。”

“哼!就憑他,能射傷達頭?”

染干身後傳來一聲嫉妒的冷笑,楊元慶這才發現是一名十六七歲的突厥少年,衣着華麗,手執一把金背射鵰弓,長得濃眉碧眼,相貌粗獷,身材魁梧,尤其雙肩極爲寬闊。

染干回頭一聲怒斥,“咄吉,不得無禮!”

他歉然對楊元慶道:“這是我子咄吉,草原粗人,不懂禮節,楊將軍見諒!”

楊元慶笑了笑,他兩奪達頭金狼頭大旗的事蹟早已傳遍草原,有人崇拜他,也有人嫉妒他,咄吉明顯就屬於嫉妒一派,楊元慶早已習慣,他不會把這種事放在心上。

站在這裡說了半晌的話,長孫晟佯怒道“可汗,一杯馬奶酒都捨不得給嗎?這可不是突厥的待客之道啊!”

染干恍然,他連聲道:“快請!快請!我已準備了豐盛的酒宴,歡迎遠到的貴客。”

........

第40章 孤膽英雄第20章 貨幣之源第52章 南遷定襄第16章 重大隱憂第6章 養虎生患第5章 路遇貴人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25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奪取河陽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9章 巡視塞北第27章 李思楊慮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7章 發現契苾第5章 元慶回京第6章 養虎生患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7章 晉陽疑雲第32章 誰有骨氣第42章 局勢混亂第30章 酒樓遇故第43章 催風助火第44章 當局者迷第3章 兵臨城下第22章 蕭後來臨第70章 北方消息第66章 碎葉求救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8章 諫臣之死第78章 攻而不克第55章 江陵變天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章 意外相遇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6章 夜探胡營第47章 意外潰營第4章 假手於賀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1章 河北梟雄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章 狡雄尋窟第94章 新朝開啓第44章 江陵蕭氏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5章 被俘權相第1章 初使西域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2章 道士軍師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說服李靖第67章 當即立斷第22章 獨孤暗線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9章 祖孫會談第35章 狡雄世充第11章 秘密協議第35章 被俘權相第35章 真相揭開第69章 道高一丈第72章 請功負罪第28章 馳援代州第31章 意外挾迫第4章 假手於賀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1章 霹靂出擊第37章 回京前夕第2章 宇文義子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63章 一支冷箭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2章 聖旨東至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3章 隱形力量第35章 衛南漁翁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章 敵蹤初現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7章 逼出水面第27章 晉陽疑雲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8章 遷都試探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8章 隋胡大戰(下)
第40章 孤膽英雄第20章 貨幣之源第52章 南遷定襄第16章 重大隱憂第6章 養虎生患第5章 路遇貴人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25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奪取河陽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9章 巡視塞北第27章 李思楊慮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7章 發現契苾第5章 元慶回京第6章 養虎生患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7章 晉陽疑雲第32章 誰有骨氣第42章 局勢混亂第30章 酒樓遇故第43章 催風助火第44章 當局者迷第3章 兵臨城下第22章 蕭後來臨第70章 北方消息第66章 碎葉求救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8章 諫臣之死第78章 攻而不克第55章 江陵變天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章 意外相遇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6章 夜探胡營第47章 意外潰營第4章 假手於賀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1章 河北梟雄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章 狡雄尋窟第94章 新朝開啓第44章 江陵蕭氏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5章 被俘權相第1章 初使西域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2章 道士軍師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說服李靖第67章 當即立斷第22章 獨孤暗線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5章 首鼠兩端第29章 祖孫會談第35章 狡雄世充第11章 秘密協議第35章 被俘權相第35章 真相揭開第69章 道高一丈第72章 請功負罪第28章 馳援代州第31章 意外挾迫第4章 假手於賀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1章 霹靂出擊第37章 回京前夕第2章 宇文義子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63章 一支冷箭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2章 聖旨東至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3章 隱形力量第35章 衛南漁翁第28章 局勢複雜第2章 敵蹤初現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7章 逼出水面第27章 晉陽疑雲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8章 遷都試探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8章 隋胡大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