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夜襲敵哨

【投老高一張推薦票啊!】........

屍體已經掩埋,楊元慶也在小溪邊洗乾淨了身上的血跡,他沒有急着進山洞,而是坐一塊大石上,今天第一次殺人,使他心中多多少少有點不舒服。

儘管他知道這一天會很快到來,但它真的到來時,楊元慶還是感到一種內心的反感,太突然了,沒有一點心理準備,尤其那個突厥人的眼睛從亮色到變成死灰的一瞬間,那種生命消失的感觸讓他心中怎麼也難以平靜。

“火長,每個士兵都會經歷這一關!”不知何時,尉遲惇來到他身旁,在旁邊的大石上坐下,低聲安慰着他。

“我沒事。”

楊元慶的內心已經漸漸平靜,那種殺戮的感覺就像一根纏在他心上的蛛絲,已經被他的心融化,融進心血中,感到不到它的存在。

“楊思恩說得對!”

楊元慶苦笑了一下,“我若不殺他,就會被他所殺,我已經想通了。”

“其實我也沒有殺過人,但我並不畏懼死亡,不管是殺人或者是被人殺,我都很坦然。”

尉遲惇咬了一下嘴脣,拾起一段樹枝扔進了小溪,他明亮的眼睛望着樹枝漂浮着遠去,淡淡道:“我沒猜錯的話,火長應該是京城貴族,只有鮮見死亡的貴族子弟,纔會對生命看得這麼重,對我們而言,死亡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對於士兵,能死在戰場上,也是一種榮耀和慶幸,可以給家人帶來撫卹,給幼弟帶來土地,可以讓父母很驕傲地對村裡人說,我兒子是戰死在沙場上,說實話,我寧可死,也不願傷殘歸鄉,成爲父母的累贅,生不如死。”

楊元慶驚異他的心思竟是如此細膩,便笑了笑問他,“你家裡是做什麼的?還有個弟弟嗎?”

“我家是世代種田,我有六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弟弟,但六個哥哥都先後染病去世,幾乎是一年死一個,我們家裡就像有一種病,男丁都活不過十八歲,我估計自己也活不過,所以來從軍打仗,死在戰場上,也能混一筆撫卹。”

尉遲惇看一眼楊元慶,見他表情有點驚訝,便笑了笑道:“其實我今年只有十六歲,我爹爹是府兵鷹奴,年紀大了,正好輪到他戍衛京師,我便頂他的名,替他來京師戍衛,沒想到戰爭爆發,也跟着稀裡糊塗上了前線。”

楊元慶不由有些啞然失笑,他這一火手下都是稀奇古怪,楊思恩和劉簡是逃兵,這位尉遲兄弟卻是替父從軍,不知其他人還有沒有什麼問題?

“你不怕我告發你嗎?”楊元慶微微一笑。

“我知道你不會!”

尉遲惇有些狡黠地笑了起來,“我覺得我會看人,第一次和你巡哨,我就知道你是什麼人了,你連楊大熊和劉奶...劉簡都沒有告,會告發我嗎?”

“火長.....羊肉烤好了!”遠遠地傳來了張錦緞的喊聲。

“肚子餓了,走吧!”

楊元慶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枝葉,尉遲惇站起身,撮嘴打了個尖利的唿哨,天空上出現了獵鷹,盤旋着落下,停在尉遲惇肩上,楊元慶和這隻獵鷹已經混得很熟了,便伸手摸了摸它的頭。

獵鷹卻調過頭,迅速啄了他一下手背,卻不是真啄,他們這一火人,除了主人外,它就對楊元慶稍微好一點,這也是因爲楊元慶一路上射野兔餵它。

楊元慶笑罵道:“你這隻扁毛畜生,居然敢啄我,餵你吃肉的時候怎麼不啄了?”

尉遲惇輕輕撫摸它的頭笑道:“它對你已經很好了,連我弟弟都不敢碰它。”

“嗯!尉遲,你真名叫什麼,你剛纔說,你是頂父親的名字從軍。”

“你就別問了,我叫尉遲惇,記住了?”

楊元慶快步走進森林,張錦緞討好似的將一支烤好的羊腿遞上,“火長,調料我已經放好。”

張錦緞是洛陽人,是洛水上的擺渡人,長得倒是挺大,卻是九名手下中膽子最小,也最無用的一個,因爲他水性很好,尤其善於劃羊皮筏子,所以被調到楊元慶手下。

他很善於奉承楊元慶,當然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打仗時照顧他一點,他兒子還小,老婆孩子都要靠他養活,他當然不想死。

楊元慶拍拍他肩膀笑道:“錦緞,以後別這樣,他們看見了,又要瞧不起你,我也不會因爲這個就照顧你。”

張錦緞有點尷尬地撓撓頭,只得跟着楊元慶回山洞了,山洞裡,一隻整羊已經烤好,烤得金黃噴香,斥候魚鴻全用刀一一分給衆人,魚鴻全身子肥胖,但水性極好,外號叫胖魚,有一手好廚藝,烤肉自然是他份內之事,衆人灑上鹽末,便蹲在地上大嚼起來。

楊元慶在啃一隻羊腿,但他的心思卻不在吃上。

“老劉,趙明勝呢?你們一起出去,他怎麼沒有回來?”

“我們出去就分手了,他向北,我往南,我怎麼知道他去了哪裡?”

“那你發現什麼敵情沒有?”

“沒有,我只聞到烤肉香味,就回來了。”

衆人都會意笑了起來,就在這時,外面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所有人都停住了動作,就像被定身一般,隨即,所有人都扔掉手中肉向馬匹奔去,橫刀出鞘,張弓搭箭,洞口處人影一閃,傳來趙明勝焦急的聲音,“火長,我發現突厥巡哨隊了!”

楊元慶走上前,沉聲問:“在哪裡?有多少人?”

“就在北面二十里外,足有二十名騎兵,他們都在休息。”

“大家再簡單吃一點東西,然後出發。”

楊元慶穩定住心中的緊張,他的第一次戰鬥,就這麼悄然來了,衆人迅速吃一點羊肉,便開始收拾兵器物品,大家翻身上馬,跟隨着趙明勝向北而去。

.......

他們的任務之所以叫做死籤,就是不僅要深入敵軍腹地,尋找敵軍主力,更重要是他們要面對突厥人的遊哨,這纔是最大的危險,突厥人的遊哨就是負責獵捕他們這些隋軍斥候。

遇到大隊遊哨,他們要學會躲避,但遇到小股遊哨,最好是殲滅他們,同時從他們口中可以得到突厥主力的情報。

他們今天遇到的,就是一股二十人的突厥遊哨,也就是在山洞內過夜的突厥遊哨,楊思恩的推斷其實沒有錯,山洞裡是隻有十人,白天和另外一隊巡哨在森林內匯合.

在離山洞約二十里外的一片密林中,他們發現了敵蹤,就是剛纔突厥人休息的地方,但他們現在已經離開,從馬蹄印判斷,應該是向北而去。

十名隋軍斥候,像草原狼一般,尾隨着突厥人的行蹤一路北上......

夜幕漸漸降臨,森林的夜晚充滿了危險的氣息,月光從樹枝椏中透入,將一道道慘白的銀色投進森林,樹幹和枝葉以及草地都染上一層詭異的光澤,遠方傳來一陣陣的狼嗷,堆滿了腐葉的腳下,有不知名的東西在沙沙遊動,戰馬不時打着響鼻,這不是勞累,而是內心恐懼,斥候騎兵們誰也不說話,一個接着一個在森林裡穿行。

大約在向北走了五十里後,隋軍終於找到了目標,森林深處,一團小小的火堆,在黑霧瀰漫的夜裡是那麼的刺眼,這顯示着突厥人內心的恐懼,昨晚在山洞內,他們並沒有點燃篝火。

在離篝火約六十步外,八名隋軍斥候躲在幾株大樹後,等候着火長楊元慶和劉簡的消息,劉簡雖然喜歡說一些葷笑話,但他卻是這一火斥候中經驗最豐富的一個,他做了十二年斥候,他本身是匈奴人,會突厥語,對突厥人的習性很瞭解。

十幾名突厥士兵圍在篝火邊談笑風生,火上也同樣炙烤着一隻黃羊,每人都有酒壺,酒壺裡是馬奶釀成的酒,刀和弓箭都在身邊,但長矛卻在馬上,他們的戰馬拴在身後不遠的幾棵大樹上,黑黝黝的一羣。

在距離篝火約十幾步的一株大樹後,劉簡正附耳對楊元慶說着他的發現,“一共十九人,配雙馬,單弓,射程最多四十步,看見沒有,最東邊兩人就是他們的頭....他孃的,這是西突厥!”

楊元慶正在看那兩名突厥首領,一個身子瘦長,另一人好像挺年輕,臉被一棵樹擋住,看不清相貌,兩人皆頭髮披散,梳着小辮,皮甲脫掉了,衣襟敞開,火光將他們古銅色的胸肌映得閃閃發光,他們腰間各束一條黑帶,這是十夫長的標誌,兩名首領,說明這是兩支突厥巡哨。

楊元慶眉頭一皺,“爲什麼是西突厥?”

“你看見沒有,西面坐着一個粟特人,只有西突厥軍中才有。”

楊元慶也發現了,是有一個外貌不同於突厥人的士兵,深眼高鼻,不像突厥人的寬臉,但這個現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怎麼消滅這十九名突厥兵,至少還要活捉一人。

他心中迅速推算一下,大概有了主意,便用胳膊碰了碰劉簡,兩人悄然離開,火光中依然是突厥人豪爽的笑聲,誰也沒有意識到危險就在眼前.

........

第23章 豐州東擴第6章 借兵突厥第67章 兵壓漢中第7章 不徇私情第53章 七星寶刀第1章 狡雄尋窟第6章 養虎生患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8章 兩個時辰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1章 花開花落第41章 爭鋒相對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5章 激戰尉氏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4章 各有所學第46章 褚氏父子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章 計取飛狐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章 中元新夜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4章 各有所學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3章 唐廷決策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4章 暗流涌動第6章 梳理上谷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42章 要何封賞第8章 違規賣酒第12章 仁基北歸第12章 平亂奪權第59章 兄弟反目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5章 一劍穿心第9章 敵後戰線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章 意外相遇第25章 野心泄露第6章 梳理上谷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6章 奸商本色第36章 連夜撤軍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6章 解囊救窘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7章 君心難測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大魚落網第4章 江淮伏威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章 初入楊府第5章 公主請客第7章 古怪心思第16章 內部決裂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2章 誰有骨氣第43章 西秦內訌第44章 江陵蕭氏第28章 關鍵小人第9章 底線突破第57章 藥到病除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3章 豐州東擴第98章 兩線危機第19章 去功贖罪第5章 略助風勢第15章 強攻榆關第22章 遼東亂戰第9章 底線突破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7章 士子云集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5章 求賢若渴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3章 兩猛相鬥第23章 南華梟雄第7章 幽州之憂第15章 遭遇之戰第6章 陰山可汗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1章 雙猛大戰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3章 河底練刀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5章 深藏不露
第23章 豐州東擴第6章 借兵突厥第67章 兵壓漢中第7章 不徇私情第53章 七星寶刀第1章 狡雄尋窟第6章 養虎生患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8章 兩個時辰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1章 花開花落第41章 爭鋒相對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5章 激戰尉氏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4章 各有所學第46章 褚氏父子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章 計取飛狐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章 中元新夜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4章 各有所學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3章 唐廷決策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4章 暗流涌動第6章 梳理上谷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42章 要何封賞第8章 違規賣酒第12章 仁基北歸第12章 平亂奪權第59章 兄弟反目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5章 一劍穿心第9章 敵後戰線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章 意外相遇第25章 野心泄露第6章 梳理上谷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6章 奸商本色第36章 連夜撤軍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6章 解囊救窘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7章 君心難測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大魚落網第4章 江淮伏威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章 初入楊府第5章 公主請客第7章 古怪心思第16章 內部決裂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2章 誰有骨氣第43章 西秦內訌第44章 江陵蕭氏第28章 關鍵小人第9章 底線突破第57章 藥到病除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3章 豐州東擴第98章 兩線危機第19章 去功贖罪第5章 略助風勢第15章 強攻榆關第22章 遼東亂戰第9章 底線突破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37章 士子云集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5章 求賢若渴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3章 兩猛相鬥第23章 南華梟雄第7章 幽州之憂第15章 遭遇之戰第6章 陰山可汗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1章 雙猛大戰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3章 河底練刀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5章 深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