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唬不住她,就只有上公堂了。
另一個官差對夥伴輕輕私語:“咱倆別那麼認真,她師父可是縣尉的爹,來頭一定也小不了,你也別惦心裡邊的小娘子了,恐怕都不是容易對付的。
咱倆還是說完了差事就別想外物的了,要是真把她唬走交給王永昌,可能倒黴的就是咱倆,他那師父可不是好惹的,不把咱倆全家都宰了,也得揪了咱倆的腦袋,就那二十兩銀子你認可賣那麼多條命?我是不捨得。”
“他師父還能鬥過縣令?”另一個官差是不甘心丟了二十兩銀子。
“別光看表面,縣尉的來頭不善。”這個官差說完,拉起那個就走:“林雨春,你就等聽傳吧。”
雨春也不伺候答他的話,下得房來,見小丫兒她們三個侯在窗邊忐忑不安的望着大門。
“雨春!她們走了?”雖然官差在牆外說話,京娘幾個也聽得清楚。
“雨春,陶家人真那樣幹了,大秋說的是真的,你有什麼辦法?”京娘擔心的問。
“雨春!怎麼辦呢?”李雪很擔心,她知道雨春就是陶三春,如果滴血認親,雨春是鐵定的輸的。
小丫兒更是擔心,她是最知三春的底的,怎麼能逃過陶家的毒手呢:“雨春,我們去找你師父去,看他老有什麼主意。”
“你們誰也不用擔心滴血認親那玩意,那就跟扯淡一樣。是親生的不見得可以血液融合,不是親生的也有的會融合,我保證我不會輸的,趕緊做黏乾飯,我餓了。”雨春爲了消除幾個人的擔心,趕緊分散她們的思路。
“今日咱們是黏乾飯,蛋花湯,你們三個撈乾飯去,我準備蛋花湯的材料去。”
幾個人的目光全都是疑問:“雨春。雨春,雨春……”三個人一齊的問了出來:“你還知道滴血認親有那樣的事?怎麼會?公堂都是那樣認親的,自古就傳下來的。”
“你們就別擔心了,我說沒事就沒事,我可是被朱縣丞誣陷過的,看看我不是還好好的嗎?別談這掃興的事。民以食爲天,餵飽肚子是第一重要的,別官司沒打先餓壞愁死,車到山前必有路,走吧?”雨春擡腿就走。
三個人面面相覷,各自滿懷憂慮的走到廚房。
雨春就準備了蔥花。薑絲、黑木耳,芫荽。把木耳稍泡一下兒。就切成了細絲,再繼續泡,芫荽蔥姜的都洗淨切好,準備就緒。
又打了兩個雞蛋留作蛋花,再用一個大碗打了八個雞蛋,切好了蔥花,加好了作料。留着炒了就飯吃,黏乾飯雖然幹吃也不噎人。不吃菜更顯的飯好吃,雨春只怕不抗餓,沒有油水的伙食很愛餓的。
現在正是夜短天長的季節,人的體力消耗得多,不等天黑早早就餓了。
也有半個時辰,黏乾飯已經做好,把飯盛到一個大盆裡,熱騰騰的,膠黏膠黏的,雨春把手洗了洗,攥了四個大飯球,遞給每人一個,把準備好的半碗紅糖,拿到桌子上:“快來,蘸糖吃與就菜吃可不一個滋味。”幾個人輪番的往糖碗裡蘸:“我們先墊兩口,一會兒再就菜吃。”雨春洗了把手就去炒雞蛋,李雪就往碗裡盛乾飯,飯盛好,蛋也熟了,四個人又開始就蛋吃,等吃飽了,雨春再做湯。
竈裡是幹木柴,火又燒得旺,做湯的速度也夠快的,雨春做蛋花湯的技術,又讓京娘學到了,京娘覺得大奇,雨春小小年紀,怎麼啥都會做,淨做些稀奇古怪的吃。
京娘還要學雨春的打點心的技術:“雨春,啥時教我做蛋糕?”
一說做蛋糕,雨春就想起了從魏四嬸家買的那頭羊,蛋糕裡雨春還加了羊奶和麪,比純雞蛋的還好吃,一隻羊擠得奶太少了,羊多了還沒人去割草喂,每天永久臨上學走,把羊栓到山坡放草,依仗近處沒有狼。
把羊一栓就是一天,那隻羊也很受罪的,總在外邊曬着,還喝不到水,就是羊太少了沒人把它放在心上。
如果在山前圈一個大院子,養上幾十頭奶牛,可不知這個時期有沒有奶牛,肯定沒有後世那樣優良的奶牛品種,如果出奶不多的話,能不能賺錢?
雨春想了陣子,掙錢的道兒很多,可是也都不容易。
沒有後世的防疫技術,養什麼牲畜都風險太大,前世的時候防疫的技術那麼高,自己家的養殖業發展起來還是相當不容易的,指望天然的生存數量是極有限的。
自己的父母是搞養殖的,那個創業艱難自己是知道的,特別是豬,更不易養,傳染病太多,雨春不是沒想過養豬,防疫這關過不了,說一宿都死光可不是瞎說的。
在這個時代雨春對養殖業是望而怯步的。
養牛比養豬養雞的風險都小,在古代發展養牛也,還是很有前途的,牛是古代法律的重點保護動物,不許隨便殺耕牛,要是養肉牛的話,不許殺牛這一個限制就掐斷了生財路,窮人有幾家養得起耕牛,賣牛成了大問題。
還都說穿越女到了古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哪有那麼容易,自己想在農村紮根都不易,在農村住,不搞副業,光指望種地,你就是地再多,要遇到大旱的年頭,顆粒不收的時候也有,就自己那水車,種個三五畝的還行,大片的田地還是得靠天等雨,沒有收成的日子是很難過的。
在北方,沒有大的河流,光指望打井,那點兒水是搞不了水利化的。
雨春想的有些心裡煩,索性就帶李雪京娘小丫兒三個到外邊轉悠。
“走,我們進山看看。”雨春招呼大家。,幾個人都不是小腳兒,走路也不會累,到山邊走走,看看野花,野玫瑰這個節開的正盛,野百合各種藥材也都開了花,要是有用的,就一些。背起筐,拿了布袋就走。
到了山根下,每人撅了根棍子拿着,防止有什麼蛇蟲,用棍子在草叢趕着。
這樣膽子就更壯。幾人一邊說笑,一邊野花。還到了黃花菜,幹木耳,這個季節雖然雨水不多,山裡的蘑菇還很厚。
只聽京娘尖叫一聲:“好大一片蘑菇!”幾人齊齊的奔了京娘那裡:“啊!真的老大一片!”小丫尖叫。
值得那麼興奮嗎?”雨春還沒走近呢,李雪就說:“真的太多了,這麼大一大片。我們都背不回去了。”聽李雪這麼說,雨春快步往前跑:“哇!……”雨春比別人還震驚。長這麼大沒少在山裡混,這麼大片的蘑菇是從來沒見過的。
幾人就開始奮戰,放下了揹筐,雙手揮舞,大捧的往筐裡送,筐裡的蘑菇眼見往高起,飛快的長着。每個人的臉冒起了汗水,林子裡有樹蔭。不那麼曬得慌,可是林子裡燜,這樣的熱天沒有風絲。
每個人都了尖尖的一筐,再看看這一片,望到老遠還星星點點的不少蘑菇:“咱們可不要累死,看來我們是不完了,我們先回去,明日再來。”雨春招呼幾人要回家。
李雪顛顛筐:“別了,再多了真會背不回家了。”京娘也試試:“哎呀!是挺沉的。”
小丫兒還貪心的把布袋子都想滿,雨春說:“拉倒吧,道遠累死牛,別走半道兒再往外扔,行行行了。”雨春背起筐,去拉小丫兒。
小丫兒可惜的咂嘴:“嘖嘖嘖!扔下這麼多挺可惜了。”
“山裡有的是,你得過來嗎?快走吧,我們走出來的不近,天快黑了,得趕快的往回走了。”雨春在前邊快步的走。京娘就大步的追,此時的京娘哪裡還像個大家閨秀,跟雨春她們這些山村孩子沒有多大區別。
雨春不時的回頭看看京娘,雨春就覺得跟着啥人學啥人那句話很對,沒想到京娘那樣一個,弱柳扶風一樣的大戶小姐,也學會了鄉村女孩子的豪爽,奔放,野性,不拘小節。
看起來人是可以接受再教育的。
臨來的路上一路說笑,回去的路上沒有一個人吱聲,都是悶悶的,弓着背用力的揹筐走,像京娘這樣的弱質小姐,何時負過這樣的載,雨春發現京孃的嘴直咧,雨春就放下筐:“京娘姐姐,我們歇會兒。”
雨春過去接住京娘背上的筐,放到了地上,拉着京娘坐地上:“京娘姐姐,你以前沒背過這個吧?”
“是頭一遭,勒的肩頭好疼,後背也硌得慌。”京娘滿臉的汗水,她哪幹過體力活,她是個正經八本的大家閨秀,只因母親早亡,父親近年去世,繼母虐待,來北方投親,沒有找到親戚,卻碰到知府的兒子搶親,帶的家財被搶光,丫環和老僕具被知府的家奴打死,被趙匡胤巧遇給救了。
幸得雨春收留,如果趙匡胤要是送她回家,她也沒有真正的親人了。
待在雨春這裡還是很舒心的,四個人一起有伴兒也不寂寞,只是她想起趙匡胤,心裡就會一陣陣的刺痛,不能與他相伴一生,是多大的遺憾。
李雪小丫雨春三個都是久經鍛鍊的鐵肩膀,揹簍裡的蘑菇瓷實了不少,沉下去一大截,雨春就把京娘筐裡的,倒出來不少,勻到李雪她們三個人的筐裡,這樣,京孃的揹簍就減輕了大半,背起來自然就不費力了。
京娘甚覺不好意思:“把我的分給你們,你們的就更沉了,我輕巧了把你們也得累壞。”
“我們不會累壞的,要想練成鐵肩膀,可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可是從小就鍛煉出來了,再背這些也不會勒壞膀子的。”雨春按下京孃的手不讓她爭搶。
“誰頭一次揹筐都會勒壞膀子,咱們怎麼忘了替京娘背。”李雪一說,小丫就接過去:“真是的,當時就應該想到京娘沒幹過這樣的活兒,膀子怎麼受得了,肯定得發燒火燎的疼,把她的都分給咱們算了。”
京娘說什麼也不幹了:“不行,這些我背,就當鍛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