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是不會琢磨雨春的話,也不懷疑有什麼所指,聊了一陣子,就準備吃午飯,呼蘭和環燕與子英三個正好做完了飯,雨春便留下了魏四嬸:“四嬸一起吃吧。”李雪也挽留,姑侄雖然親近,可是想法不一樣,總覺得有了違和感,自然說話就小心了一些,在姑姑面前不說雨春的話題,閒嗑少啦,言多語失,免得話不投機傷了感情。
魏四嬸倒是沒有推辭就留下來,沒有了以往的矜持,她有自己的想法,還是擔心李雪把她的話告訴雨春,抓個機會問問李雪,還要囑咐一番。
李雪也看出來姑姑的狐疑,她自己也心虛,畢竟自己沒有給姑姑保密,對不起姑姑的信任,但是她擔心雨春真的看上鼕鼕,答應了鼕鼕的要求,和姑姑鬧僵,只有明白告訴雨春,讓雨春打消了念頭,纔會兩頭太平。
沒想到雨春根本沒有看上鼕鼕,早知如此,那些話一定會臭到肚子裡,李雪這個不會說謊的,也要說謊,一是爲了姑姑不面對雨春尷尬,自己也不想疏遠姑姑,這事讓姑姑知道了,不知會怎麼樣誤會,認爲自己吃裡扒外了。
其實自己真是好心,爲了大家不有最壞的結局,還得是雨春是個大度的,沒把這事想複雜,李雪再次慶幸,看姑姑的樣子幾次欲言又止,李雪估計她一定有話說,抓個機會李雪就剎了後。
果然四嬸叫住李雪:“雪兒!我到你房間歇會兒。”
李雪痛快的答應:“好!這麼熱的天,該歇晌了。”李雪攜了姑姑的胳膊,倆人往房間走去,繡坊的人多,眼睛都是不揉沙子的,四嬸從來沒到過李雪的房間,繡坊有休息的地方,四嬸一進李雪房間,才吃飯回來的幾個繡娘就開始心思:四嬸找李雪一定有事。鼕鼕中了秀才,四嬸兩口子又都給雨春管事,工錢很高,在鄉村鼕鼕就成了炙手可熱的最佳丈夫人選,繡坊的女孩子人人都動了心。這些天快踏破四嬸的門檻。被說親的大多是繡坊的繡娘,魏四嬸也算知根知底,可是四嬸只是笑:“鼕鼕還小。學業要緊,等立了業不晚。”
有人懷疑她是覬覦雨春郡主,但是都認爲鼕鼕是攀不上郡主的,郡主那可是太上皇的義女,最次也得嫁給大臣之子,一個鄉村秀才可沒有資格。
鼕鼕就是再聰明,頂多中個舉人就不錯了,可沒人敢想什麼進士、狀元等等。
明擺四嬸攀不上郡主,就拉了自己的侄女。李雪可是郡主的義姐,和郡主是說得上話的,是讓李雪勸郡主,還是想讓鼕鼕娶李雪,連線借郡主的光。
鄉村的小姑娘可不知道郡主的身份到底多高,就知道是一個闊了。皇帝會給她許多錢,總之是比官宦家的小姐闊多了。
這些繡娘都在胡思亂想,氣得眼圈發紅,恨自己沒有投胎到陶家,雖然小時受氣。可是混了個郡主有人高看又有錢。
李雪給姑姑沏了茶水,二人就坐在桌前說起了離別後的經過,和四嬸說了外祖一家的事情,四嬸也不太理會:“雪兒,你現在有雨春護着,害怕誰欺負,這家人進衙門受受教訓也好,雪兒你比以前的話可多了,不該說的可不能隨說出。”四嬸點了一句,也不用明說。李雪不還不明白。
李雪連連的點頭:“是啊,我是見到姑姑纔有話的,跟別人哪能那麼知心。”
四嬸聽了心安,點頭稱是:“你是個有心的孩子,跟你說啥我都不忌諱。”
李雪就是笑:“姑姑,我們可是至親,我有什麼話不會背乎姑姑。”四嬸也笑:“還是自己拉巴大的孩子知心,李雪聽了這話,明白姑姑的用意,只是淡淡的笑:“雪兒不會忘。”魏四嬸笑得開心了不少。
“姑姑躺下歇會兒。”李雪給了姑姑枕頭,四嬸是要倒一會兒好好想想,以後說話可不能太隨便,鬧得自己擔憂了好些天。
四嬸想了一會兒,心思不再沉悶,緊張的情緒一放鬆,竟然睡着了。
李雪看看姑姑,睡夢中還在微笑,李雪以爲姑姑是因爲鼕鼕的好成績感到欣慰吧,李雪也爲她高興,自己走出房門,到了雨春的屋子,雨春的屋子有兩張牀,前邊一張,後間還有一張,前後通風,非常的涼快,雨春看她一來:“雪兒姐姐,你躺後屋,那裡陰涼。”
“還是你在後屋吧,我也不覺熱。”李雪說:“你也歇會兒。”
“我還真沒有睏意,我找了本書看看,能不能看盹了,盹了就睡着了,不盹我就看着玩兒,你睡吧,下午我們到工地的湖裡去撈魚,要是能撈到烏龜王八啥的,我們就做甲魚湯。”
一聽說撈王八,李雪的睡意好像散了:“王八湯有什麼好喝的,肉也嚼不動,撈點兒小麪條魚挺好吃的,都說王八湯大補,可就是沒什麼喝頭,今天你怎麼想到喝王八湯了?”李雪奇怪地問。
“喝王八湯有什麼好奇怪的,澇年頭茅房裡都進王八,這些年太旱,王八一定都跑到湖裡貓起來了,別處水少,是不易逮到王八的。”雨春一說,李雪才知道旱地也有王八,以前認爲王八隻能在水裡活着,王八下蛋都在坑沿兒。
李雪問:“春兒,你吃過王八蛋嗎?”
雨春說:“不記得。”她可是吃過,是在前輩子,她烤魚賣的時候,可看到了賣王八蛋的,手裡沒錢捨不得買,以後再也沒想到買。
說着話,倆人還真的睡着了。
直到未時初才醒了,洗把臉清醒清醒,甄大套車,賈二收拾漁網,賈二上午買來了漁網,就專門爲了到湖裡撈魚。
收拾停當,幾個人上了車,甄大賈二每人趕一輛,三個丫環坐在賈二的車上,雨春和李雪坐在甄大趕的車,馬車比人走的快,三五里地,沒用上兩刻鐘,魏四叔一見雨春她們來了,趕緊過來說話,看甄大賈二撒網,這倆人倒是懂得撈魚的技巧,不是漁民出身,也沒有漁民那樣熟練的功夫,撒下了網就等着。
等了一陣子,甄大就喊:“郡主,該收網了。”
雨春就說:“這個你也問我,我可不懂打魚。”
“郡主賣烤魚不是自己打的嗎?”甄大問。
“我們不會打魚,抓魚沒賣幾天,後來都是買魚烤。”雨春告訴甄大。
“那,我就當家了,起網!”甄大一喊,賈二就喊:“好了!”
先起了甄大的網,再起賈二的,雨春一看,這比抓魚快多了,兩個大網,哪個也不空,拉到岸上,魚蝦一個勁兒的亂蹦,幾個丫環上手往水桶裡撿,雨春看看,有鯉魚,大的二斤多,鯽魚,大的七八兩,小鯽魚佔多數,活蝦在網裡蹦,黑魚,鮎魚也不少,鮎魚個大的都有四五斤,黑魚也有一斤上下的,泥鰍鉤子,滋溜溜鑽,蛤蟆蹦的太快,轉眼間跑了精光,幾個丫環不敢追蛤蟆,不敢抓泥鰍鉤子。
雨春和李雪在一旁看着,也不着手,魏四叔說:“湖裡的魚還真不少。”
雨春說:“可不是嗎,咱們這裡也沒有專門打魚的,誰家想吃魚都是在河裡撈,都沒有多少吃魚的人家,這裡都沒人撈過,長了多少年,一定還有大魚。”
甄大賈二倆網了十幾網,估計都有了二百斤魚,還有蝦和泥鰍小螃蟹,湊到一起有幾百斤,怎麼吃得了。
“把小鯽魚,和小鯉魚,都放回湖裡,小蝦和亂七八糟的小魚還不少,雨春就招呼:“四叔,你問問工地的人要不要,他們要是要,給他們分了。”大熱的天,弄回這些魚蝦,要是都糟踐了,給工人們分了正好,打魚要耽誤工,雨春是要把湖清理一下,只留鯉魚和鯽魚,就是魚塘了,這樣大的湖泊養魚一年也可出很多錢,裡邊的小魚小蝦,就夠大魚吃了,不餵食物,這些半大魚也餓不着。
魏四叔一問,工地的工人哪有不要的,可是往回拿是個問題,沒有傢什盛,一個人轉個兒轉得快,立即提出,用頭上戴的竹條帽子裝魚,大夥一聽也不嫌熱了,都摘掉帽子等分魚蝦,魚蝦打的可是真不少,每人分了一帽鬥,足足夠四五人吃兩頓的。
沒有油,這些活蝦也是可以做好吃的,用鹹鹽醃一會兒,就放鐵鍋裡滷,熟了照樣沒有腥味兒,滷到酥脆更好吃,一般的小孩子最愛吃這個零嘴。
天色快黑了,雨春告訴魏四叔:“讓大夥早點回家,別等魚蝦死了就不鮮了。
四叔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郡主說讓大家早點兒回家吃魚蝦。”雨春讓甄大賈二把大個的鯽魚也給每人一條,回家喝魚湯,自然更是高興,都嘴上說着謝謝的話兒,快速地往家走,雨春讓甄大他們收拾好兩桶魚,裝好了車就回家。
雨春有一種有回到前幾年烤魚賣日子的感覺,那時雖然很短暫,那些日子還是值得回憶的,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在荒山野嶺,燒乾巴樹枝子烤魚,度過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最艱苦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