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

“財賦有限,費用無窮。積貯空虛,民膏竭盡。不幸有四方水旱之災,疆場意外之變,可爲寒心!此後,望我皇上凡百般費用,痛加樽節!若再有取用,臣等絕不敢奉詔矣……”

張居正的奏疏不是用小本私奏,而是用題本形式,並且是在這一日的常朝朝會之時,公然宣讀而出。

今日朝會,在皇極門,內閣並勳臣武臣,在京常朝官員數百人,並儀衛人員有超過兩千人聚集在一處,當按慣例各衙門上前奏事時,由張居正親自朗讀這一份他親手擬成的題本奏摺,聲音朗朗,迴盪在皇極門的高大陛階和廊檐四周。

在場的人,均有驚呆了的感覺,而內閣諸臣的表情,猶其精采。

張四維瞠目結舌,申時行則深爲皺眉!

張居正的舉措,就是申時行最不贊同的地方,請皇帝樽節費用,這當然是首輔儒臣應該有的行爲,無可指摘,但當着百官同僚的面,如此當衆宣讀出來,這是忤逆犯上,實實在在的大不敬行爲!

可是以他現在的權力地位,想阻止這件事,實在也是絕無可能之事……申時行和許國等皇帝的心腹,也只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御座之上,太監環衛之中,臉色鐵青的青年皇帝。

萬曆皇帝的手,也是緊緊抓在御座的兩邊扶手之上。

今日之事,他萬萬沒有想到。

前幾次往光祿寺或是戶部提取現銀時,外朝都沒有什麼話可說,這些銀子,說來說去並不是皇帝一人用掉的,而是太后和潞王加上內廷的很多開銷在一起,皇帝自然也是要用一部份,可絕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

這些事,皇帝以爲外朝應該清楚,並且有足夠的默契,在此之前,雖然頗有人非議自萬曆二年以來,取用銀子太多了一些,而且大婚費用一花數百萬金銀也太靡費,但這些議論都是被張居正等重臣壓了下去,現在大明儼然有中興氣象,花費一些銀子又能如何?皇帝自己,也是這般的想法。

既然說張先生是百年難得的能臣,天下太平無事,國用日足,自己身爲天子取用銀兩,又有何過?天子乃天下人之主,天下之茅土亦是天子之產,取之供奉天子,有何不可?

有時候,皇帝恨不得根本沒有內朝外朝之分纔好。

這些想法,在張居正的朗朗讀奏聲中,被徹底粉碎了。

萬曆的臉色已經難看到不能再難看……今日大朝,這樣的情形等於就是當衆被辱,而他身爲已經親政的天子,不僅不能對上奏的張居正有所處置乃至表示一點不滿,一會兒之後,還得改顏謝罪,否則的話,在張居正身後的馮保和太后必然會和張居正聯起手來,給他一個更大的難堪!

爲天子到如此地步,亦是可悲可憐可嘆了。

好不容易等張成正將奏疏讀完,捋着美髯靜靜的看向自己,萬曆強忍着心頭的怒氣,在御座之中欠一欠身,大聲道:“元輔張先生所說極是,朕取用無常,日後應樽節內廷用度,斷不可隨意取用銀兩,此奏極是,賜張先生白馬

一匹,表裡兩匹,白銀五十兩,以資嘉獎。”

白銀五十兩在大明賞外臣的記錄裡就是重賞,後來萬曆想換皇太子時,將申時行等閣臣請到內廷西苑坐船釣魚看戲聽曲,最後賞銀也是五十,用銀子堵大臣的嘴,天子賄賂大臣也就是這種手筆了。

現在張居正一封奏疏就賞這些,實在是叫人虎軀一震的厚賜。

不過元輔老大人對這賞賜興趣不大,張居正眼中波光閃爍,深不可測,聽了萬曆的話後,深一躬身,朗聲答道:“皇上厚賜臣不敢受,臣請皇上樽節,此類賞賜,也當在其中。只要皇上心懷元元,臣縱不受一絲一毫,心中亦是喜悅萬分。

萬曆小狐狸想當衆拿東西堵元輔的嘴,張居正老狐狸焉能上當,立刻便是大義凜然的堵了回去。

萬曆無奈,只得捏着鼻子應了,接下來各衙門奏事他也無心細聽,無非回知道了三個字,待奏事完畢,萬曆立刻站起轉身,大步回內廷去了。

在場羣臣,替皇帝尷尬的不在少數,不過輿論的同情,倒也不盡然在皇帝這邊。

顧憲成這個新授的戶部主事只有這種大朝會纔夠資格參加,平常的常朝和午後的小型朝會,他這樣的資歷和官位都沒有資格參加,他是今年的新進士,上半年還在觀政,秋後授給的戶部主事一職,因爲與趙南星等人的關係,顧憲成在朝中不是那種兩眼一抹黑的新進士,在京城,他儼然也是一個小小的未來的新星,雖然不是翰林庶吉士,亦是被人所看重的青年官員之一。

畢竟,有深厚人脈和根基,又是十分年輕,將來的前途縱不是閣老,也該是部堂寺卿,這樣雄厚的背景,值得人交結,交結的人越多,越是顯得顧憲成將來必有所成,圍着他的人便是越來越多起來。

散朝途中,身着緋袍玉帶的大員們很沉穩,這些部曹員外主事,到翰林御史的清流官們多以二三十歲的青年爲主,大夥兒一邊往午門外朝,一邊議論風生,倒也熱鬧。

顧憲成,趙南星,鄒元標,這未來的東林三君因爲趙南星的沉穩上升,還有顧憲成的異軍突起,已經一掃鄒元標被設計陷害後的低迷和晦氣,漸漸在身邊聚集起不小的勢力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趙南星,他的吏部任職十分緊要,五品以下官員的任免和職務調配,基本上就是吏部和趙南星的職司,趙南星在吏部如魚得水,是這個未來東林黨建立雛形和勢力漸漸壯大的最根本的保證。

“叔時,今日之事,有什麼看法沒有?”

一個同是萬曆八年進士,也位在二甲的同年對顧憲成詢問着。

圍着顧憲成等人的其餘人等,臉上也露出關切的神情來。

顧憲成沒有出聲,只微微搖了搖頭。

衆人會意,看到身邊張敬修和張懋修兄弟二人,還有張泰徵,路雲龍等人一起說笑着往翰林院的方向去,當下便先閉了嘴巴,由着這一羣意氣風發的傢伙先過去。

這些都是正經的高官子弟,張懋修兄弟兩一個是狀元,一個也是在二

甲,還有張四維的兒子張泰徵,也是二甲前列。

上一科萬曆五年的進士因爲這哥幾個沒考上,張居正一怒之下一個庶吉士也沒挑,當時引起衆議紛紛。

這一科好,張府的哥倆全成了翰林編修,張懋修還是六品修撰,一般的進士就算是二甲也只是七品官,在地方也是七品的知縣,甚至有倒黴蛋被分到王府去當王府官,這一生就甭指望升官了,張家這哥倆已經是金馬玉堂的翰林,實在是得意,雖說這兄弟倆家教不壞,待人還算謙和有禮,但給人的印象實在是十分惡劣。

由此,除了張泰徵這些正經的官宦子弟之外,張家兄弟在朝中實在是沒相與到幾個同年知交,這也是後來張家出事時,朝野之間無人援救的原因之一。

張懋修等人路過時,看到顧憲成幾個,張懋修和敬修兄弟,還拱拱手致意。

朝廷之中,也是重名聲品流的,顧憲成是解元,趙南星是中層官員中的實力派,隱然已經有自己的勢力,也是清流名望,所以張氏兄弟還算客氣。

不過趙南星扭頭當沒看到,顧憲成微一點頭,鄒元標理也不理,張氏兄弟幾個略覺尷尬,張敬修頓了頓足,想說什麼,張懋修眼神示意阻止,張泰徵打了個哈哈,這幾人才轉頭離開。

等這幾人走後,趙南星才冷然道:“哼,這樣的人也來和我等致禮。”

鄒元標現在雖苦思張居正所爲是不是有可取之處,但他自覺自己是真儒純儒,處於道德上的高處,所以也是拿有色眼鏡看這一羣高門子弟,覺得他們一定是用不可爲人道的辦法考中的進士,是以也根本懶得理會。只是他對趙南星的言論也不喜歡,當下不耐煩道:“叔時還是快些說說,元輔是不是還有什麼下文?”

“倒是真有。”

眼前沒有什麼礙眼的人,顧憲成臉上的老成模樣收斂了不少,語氣很輕快的道:“元輔下令,咱們可忙的不可開交……元輔令我們將歷年戶部收入和開支,還有內廷所取數目及次數全部彙總起來,然後上一個揭帖給皇上,伏惟聖明御覽,加意樽節,以復祖宗舊制……看吧,這一次皇上的臉上,需更不好看。”

一個監察御史忍不住咋舌道:“這是元輔伸手打……”

他頓了頓,沒有把話說全活了,不過在場的人心裡都明白他要說什麼,就是張居正伸手打皇帝的臉,而且是左一下,右一下,噼裡啪啦,打的十分痛快。

鄒元標道:“要說皇上也是該被這麼弄一下,取用無節,元輔這事幹的不算錯。”

趙南星等人雖然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也是天生操弄權柄的高手,不過此時還算有些讀書人的良知,均是附議起來。

他們如此,舉朝除了如申時行等與皇帝關切過於密切的朝臣之外,議論的核心和焦點,大約也是如此,輿論從總的來說,居然都是在掄圓了巴掌扇皇帝臉的張居正一邊!

這樣的奇景,也就只能處於君權至大的同時,文官們又能抱團對抗君權的大明才能出現了!

(本章完)

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七百章 福星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十八章 境遇第一百章 悟劍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
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七百章 福星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八百四十章 糾纏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示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十八章 境遇第一百章 悟劍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六百五十九章 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