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

酒是用的本地的燒酒,遼東主要是種麥子,一年一季,收穫季的間隔種一些穀類雜糧,小米高粱都有,高梁用來吃很難下嚥,用來釀造白酒倒是不俗,最少喝起來,不比京師那些所謂的御酒差什麼。

酒是好酒,菜則是本地的野味居多……遼河的白魚,肉質肥美而少刺,十分上佳的珍饈,傻狍子到處都是,自然也上了桌,還有鹿,獐子,黃羊,應有俱有,野雞野兔更不足爲奇,滿滿擺了一桌。

遼東大地,地廣人稀,幾百萬漢人分佈在這麼廣闊的土地上,後世的一個稍大的地級市就有這麼多人口了,可想而知,當時的野物自是極多,也極易得。

看着這麼些野物,一羣二十來歲,臉上精明之色十分明顯的大掌櫃們不覺都嘆息起來。

當年順字行的掘起,第一桶金就是惟功帶着衆人射獵得來的,沒有在京城西山一帶的射獵生涯,怕大家還只是一羣小乞兒,惟功一生的功業和目前的風雲變幻,也就不知道如何了。

看着他們的模樣,惟功也是持盞而笑。

這些掌櫃,算是習武的天賦一般,但都是生性精明,行事縝密,在商業上有不俗天賦的好苗子。他在其中挑選出來,精心栽培,總算是在順字行抽走大量人才之後,並沒有因此而大爲失血,影響整個業績,而是穩穩的站住了腳,從這兩年的淨收入節節攀高來看,自己沒有所用非人。

“東主,小的從山海關一路進來,我們的馬車已經寸步難行,而且寧遠那邊打過關照,店,可以照開,但以後怕是沒有任何生意給我們。不僅不入,也不準出。”

說話的是山海關店的大掌櫃任磊,他是最早一批趕到遼陽的大掌櫃之一,這一次總務處得到惟功的意旨,重整順字行各處門店,劃定區域,任磊從山海關店一路趕了來,在遼西見到的情形卻是叫他觸目驚心,順字行店在遼西的大好局勢已經是一去不返了,沿寧前道路一路過來,車馬商途斷絕,只有門店雖然照常營業,卻已經沒有一點生意可接了。

“此事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惟功沒有說話,張用誠接口道:“大人已經與遼東都司做過一場,遼東鎮更是要壓着我們,現在的舉措,只是第一步而已。短期之內,遼陽只能立足自身,廣寧和寧遠等店,調走真正的商業人員,留幾個看門面便可。”

他眼中藏有隱憂,順字行現在等於被斬斷了,遼東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現在只有遼陽一地保留在手中,惟功的打算是借重海途,但大海茫茫,南方的海貿開展的如火如荼,北方仍然是隻限於沿海捕魚,海路並不暢通,張用誠畢竟有其侷限性,他不大相信海貿能如陸上順字行的大車隊那樣有穩定的物流貨源,更擔憂海路的安全性,所以眼神之中,隱憂重重。

不過無論如何,張用誠是遼陽鎮負責文事財賦這一塊的掌舵者,也是惟功授權的對順字行的管理者,所以不管怎樣,他並沒有將自己內心的擔憂

全說出來,而是將之藏在心底。

既然廣寧等幾個店沒有業務,調走人手倒也合適,遼陽這邊要建立新的分店,正缺人手,各個掌櫃都是點頭。

倒是各人能到大掌櫃的位子上,倒是都頗有開拓精神,對惟功要開拓海途,開展海上貿易並不排斥,甚至是躍躍欲試。

張思根便是笑道:“東主,過一陣子往海蓋沿路去,我等願意隨行。”

“你們現在要緊的是盤帳,確立範圍,用誠和你們確定監督體系,還有下一步的經營方向,銀錢掌控,人員訓練等等,遼南的事,你們就不必多管了。待有了眉目之後,你們之中,少不得要來一個主持海蓋一帶的大局……不要不願意,數年之後,海蓋一帶的局面,可能是現在所有的分店加起來也比不上。”

“是,東主。”張思根答應一句,又肅然道:“近來遼陽用度頗多,俺回去後,一定再加倍努力纔是。”

衆人聽着這話,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惟功也是微笑,這些人,畢竟是他親手帶出來,忠心不二,知道他在這裡開基業,用度必然極大,這樣的表示,也令人足堪欣慰。

當然,更要緊的還是制度,這也是他召集這些精英掌櫃前來的重要原因。

他確定原則,張用誠等人商議出細節來,叫人想不忠而不得,也算是兩邊都互相保全的好辦法了。

……

……

轉眼就是五月下旬。

天氣從初夏時的舒適感覺,一下子就跳到了酷暑一般。從山海關到寧前,再從寧遠往大淩河,這一路上官道雖然不錯,但道路暴露在烈日赤陽之下,浮灰又多,走上半天,人就是灰頭土臉,加上酷熱的感覺無處不在,在這種天氣趕路,不要說不舒服了,因爲中暑而死去的人們,也並不在少數。

當張惟賢一行人看到廣寧城外最近的羊馬牆時,隨行各人,都是大大的鬆了口氣。

不論如何,可以從容休整一段時間了。

自四月承旨,張惟賢身負的任務就是褒獎遼東鎮在速把亥一役上的戰功,另外就是旨意上明說着的,調和將帥矛盾,使遼東全鎮將士的心思用在北虜的身上,而不是內鬥。

旨意中沒有提起周永泰,很顯然,這位遼東巡撫在皇上心裡的存在感並不強烈,甚至頗有一些惡感,估計他的遼東巡撫幹不長久了。

另外就是遼陽一事,在張惟賢出京前後消息也到了京城,朝廷短暫的爭執之後,也是認可了梅國楨的報告,將此事定性爲遼陽鎮敉平叛亂,又加授一道旨意,替遼陽鎮在遼陽的所行所爲背書。

惟功的判斷沒有錯,朝廷上下不是傻子,既然調他到遼陽,與本土勢力的衝突不可避免,固然這事兒是鬧大了些,但大明朝堂上的諸公應該也會明白他是情非得已。

至於留下張惟功酷烈好殺,在皇帝心裡也有一些不好的印象,那就是另外一

回事情了。

反正連兵發紫禁城,午門外列陣威脅太后的事情都做過,現在遼陽城中的事情,又算得了什麼?

張惟賢身負重任,自然是不敢怠慢,連續不停的趕路,抵達廣寧城外時,確實已經是人困馬乏了。

“臣等,躬請天安!”

“聖躬安……”

隨着張惟賢拿腔弄調的聲音響起來,“開讀”旨意就是順理成章的流程。廣寧城中,總兵李成樑,巡撫周永泰,巡按梅國楨,加上幾位道員,還有十幾位副總兵,幾十位參將,遊擊,濟濟一堂,冠帶輝煌的站在鎮東堂的正堂之下,隨行的錦衣衛旗校全換了嶄新的飛魚服,繫着腰帶,按着繡春刀,挺胸凸肚,顯示着天子親軍的威儀,張惟賢親自開讀,以錦衣衛都指揮出使一方,並且開讀,這在嘉靖和隆慶兩朝都是沒有的事情,也足以鄣顯着萬曆皇帝和朝堂諸公對遼東的重視。

因爲薊鎮防線的鞏固,遼鎮就是直面插漢和朵顏三衛強大部落的天下第一鎮,當年的第一鎮大同鎮,宣府鎮,山西鎮,固原鎮,這些軍鎮的風光早就被遼鎮給奪去了。

事實也是毫無可爭議的……李成樑現在就是頭戴貂蟬樑冠,大紅蟒服,玉帶,錦靴,身上的佩飾也是伯爵的飾物,近三十年來,惟一以軍功封爵的便是此人,九邊重鎮,論威望當然是首推戚繼光,論實際的官位和真正的權力,當然是首推李成樑。

開讀之後,李成樑聽着聖旨中不多的褒獎之語,臉上倒也沒有太多的尷尬神采……在場的遼東鎮的諸多將領,倒是都有或多或少的這種神情。

遼東鎮歷來打勝仗很多,斬首過千級的大勝仗也有,自隆慶到萬曆年間,所有的告廟獻捷,十次有九次倒是都是遼東鎮打出來的功績。

自萬曆年以來,只有一次是四川總兵劉顯打出來的斬首近兩萬級的超級大勝,這一仗也是告廟獻捷,不過那是南方明軍的功績,打的又是生苗……這樣的戰事,在遼東的悍將眼中,根本不具有任何獻捷的價值。

這一次,大家卻是有被赤裸裸打臉的感覺,速把亥折騰了幾十年,絲毫無事,遼陽鎮新至就斬了這廝的首級去,而前因還是被自家的大帥刁難,雖然聖旨裡絕對不可能提及此事,但所謂的和衷共濟的話語,在衆人聽來,就是格外的刺耳了。

李成樑心中當然也極不是滋味,好在他歷經三朝,又是中年之後才發跡,心態極爲堅韌,是以衆人全然看不出來他心中所思,只看到大帥波瀾不驚,榮寵自若的模樣,大半的人,都是心生敬佩。

只有趕回來接旨的李平胡和陶成嚳互相使了個眼色……他們對李成樑的虛實,也是看的越來越多了。

這便是上位者的悲哀,大抵離的遠些的人,總能保持敬意,離的越近,便是越容易不遜。

所以孔子的話倒也是可放在眼前的明證,小人之流,大抵就是遠之則怨,近之者不遜。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十四章 寶和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六百章 雪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七十章 異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
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十四章 寶和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八百七十五章 礦稅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五百四十二章 步伐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六百章 雪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二百七十六章 堅持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二百八十七章 和解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籌備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七十章 異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六百九十三章 報復第五百九十六章 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