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鋪子

“貂皮一萬張,狐皮五萬張,雜皮三萬張。”

“平機布八十萬匹、粗布四十萬、夏布二十萬,串布十萬……”

“油,定油四萬五千簍,荊油三萬五千簍,草油兩千,四直河油五千……”

“棉花六千擔……”

“燒酒四萬擔……”

“芝麻四萬石、榆皮三千斤,北絲三萬斤,江米三萬五千石,瓜子一萬石,醃肉二百石,紹興茶一萬箱,松蘿茶兩千駝,玉石五千斤,寶石、金珠、風磨銅、鉛、沙汞、犀牛角、象牙、各色藥材都在萬斤以上,一年用酒麴八十萬塊……豬五十萬口,羊三十萬口……”

看到這些數字,張惟功深爲震驚。

深吸口氣,感受這數字給自己帶來的衝擊和震撼,半響過後,他才向張用誠問道:“這就是六家皇店一年的進貨量?”

“是的,還有一些官店抽稅過後的記錄,有些雜亂重疊,大體上是沒錯的。”

“皇家貢物,還不在內吧?”

張用誠沉吟片刻,很多統計工作都要耗費銀錢和人力,他也不能盡數瞭然,只能含糊答道:“皇家用度暫且實在打探不出,只知道一年貢炭就得五百萬斤,每年購買金珠使費在數十萬之間,綾羅紗布等皆由蘇州織造貢入,具體也不知道。還有生鐵熟鐵,有遵化鐵廠貢入,再有黃金,由雲南一年共入兩千兩。”

張惟功展顏一笑,拍了拍張用誠的肩膀,笑道:“做的很棒,已經很難爲你了!”

張用誠靦腆一笑,臉上也顯露出一點兒得意的神情,和所有人一樣,他也感覺能得到張惟功的誇讚,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行走在熱鬧的京城街頭,感受着春夏時風吹過來的滿臉的塵土,惟功整個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北京現在的人口,按當時學者的說法是:京兆之民,十得一二,營衛之兵,十得四五,四方之民,十得六七。

按北京營制帳面上有三十萬人,實際上還有十五萬左右,連同家屬才十得四五,這座城市,人口肯定是在百萬以上,在一百五十萬之間了。

所謂四方之民,就是商人,舉人,遊客,百姓等等。

爲了供應這一百五十萬人的生活,當然也衍生了數以萬計的商家。宛平,大興兩個京縣的商鋪共用三萬九千八百餘戶之多,一共有一百三十二個行業,服務的對象便是以四方之民和營衛之兵及家屬爲主,當然還有十之一二的僧道。

在京城,道路兩邊已經被窩棚和普通的民居擠滿了,每隔十餘家便有寺廟道觀,香火之盛,也遠非別的城市可比。

供給這一百五十萬人和近四萬家商家的各色物資,就是由六家皇家總體控制!皇店好比是總批發商,進來的物資由皇店統一再進行調整分配。

九成的物資,便是在張惟功手中的這張清單上了。

光是豬便有五十萬口,羊三十萬口,這兩樣看起來駭人,但一想皇城和宮城有超過十

萬人,這些人就消耗了大量的肉食,再有內外兩城過百萬的百姓,一年這八十萬口豬羊的數字也就沒有那麼嚇人了。

就象是宮中用的薪炭,一聽說是五百萬斤,一定是有不可思議之感。但明廷用太監和宮人極多,現下最少有兩三萬人,冬季取暖唯有指望炭火,還有京營將士,也是由皇家賜給炭火取暖,每人平攤不過數十斤,一個冬天最少冷百日,所賜炭火,其實是不夠取暖用的,非得自己再設法購買不可。

看到這些數字,張惟功的感覺便是唯有振奮。

他心中自有打算計較,北京城的商業越興盛,他的主意便越是容易施行。

“惟功大哥,咱們打聽皇店和官店進貨做什麼?”張用誠卻有點兒理解不了,問道:“上好貨物,他們都先盡着宮中,再就是勳戚朝官,然後是各大商行,咱們開設的小店,只怕人家理也不理的。”

皇店不僅是有總批發進貨商的資格,同時也是負責京城大部份物資的調運和分配……當然,不是國家層面的,最要緊的物資還是漕運過來的江南糧食,通州儲存的糧食永遠不能低於百萬石的儲備,朝廷專門有倉儲侍郎,從戶部派出,專門負責儲備糧的管理和調配。

就算如此,皇店的職能也是非常厲害了,當然,從大明的種種規定和現狀來看,對工商業的鉗制打壓也是十分明顯,一般的商人對皇店官店是避之不及,張惟功卻對皇店多加了幾分關注,這便是張用誠不解的地方。

“這個你先不必管了,先將市籍等事做好辦妥。”

“是。”

“六十兩銀子,頂三開間的鋪面下來。”

“是,六十兩,差不離就是前三間後五間帶院子偏廂了。”

“這個你放手去辦便是。”

“都城隍廟大市裡頭也有幾家賣皮貨的,咱們要不要和他們稍近一些?”

“這個不必。”

“那我明白了,請惟功大哥放心。”

和聰明人說話是無須多說的,張惟功點了點頭,知道眼前這白淨面皮眼神機靈的小子會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妥當,不需要自己多操一點心。

過不多時,回到城西冷鋪,在家看家的十個小子都是奔行出來,一起高呼着向張惟功行禮問安。

惟功對衆人笑道:“以後就叫少東主吧,你們一羣比我大的叫大哥,叫人聽着十分不象話呢。”

“但我等確實對大哥你十分敬服。”

惟功笑道:“敬服不在嘴上,在心裡。”

張用誠第一個答應下來,微一躬身,笑着道:“是,少東主。”

衆人先是楞了一下,接着也都是笑道:“見過少東主。”

“嗯。”惟功很滿意的點點頭,笑道:“咱們一切照舊,但頂下鋪子,慢慢把生意做起來。用誠,晉材,希忠,還有王勇,思進,我不在的時候就靠你們,練武,讀書,打獵,做事,樣樣都不能耽擱,曉得麼?”

是,請少東主放心!”

數十少年都是昂首挺胸,大聲回答着。

……

在冷鋪中視看了半天之後,惟功騎着那匹配給自己的棗紅馬,快馬加鞭,往安富坊的國公府裡折回。

如果不是七叔七嬸肯定不可能同意,他是真的打算住在冷鋪算了。

這五十五個少年,他現在已經可以全部叫出名字,而且大多瞭解了性格和能力。周晉材尚武,勇敢,缺點就是暴燥了一些,張用誠十分精明,在文字和理財方面,待人接物,都很上乘,這兩個最傑出的少年身後,是特點各個不同,但都叫惟功十分歡喜的一羣,因材施教,將這些多半是孤兒和棄兒出身的半大孩子,一步步帶成文武雙全的人才,這個過程,也是叫惟功十分的歡喜和開心。

冷鋪現在也收拾的不錯了,瓦重鋪設過,院牆該重新壘的地方重新加固過,院裡重鋪了方磚,疏浚了排污溝渠,原本就是幾十間屋子爲數百人準備的地方,一下子就煥然一新。

從三個月前惟功開始帶着這羣小子們出城打獵,到現在兔子打了怕有過千,狐狸皮也有幾百張,賺的銀子小四百兩,在當時大學士年薪不貪污的話只有不到二百兩,一頭牛纔不到五兩的大明,這絕對是一筆十分叫人值得驕傲的財富!

事業起步,一切順利,加上有新的想法等待實施,惟功的心中是一團火熱,而國公府中,卻是勾心鬥角,縱算是大富大貴,亦是叫人覺得無趣的很。

……

快馬加鞭,趕在午時之前,惟功照舊在這個時間回到了西南角門。

他現在自由的很,大戶人家也就是這些勳舊子弟最舒服了,按自己的喜好,或是讀書,或是習武練騎射,但長輩的督管都不會太嚴格。若是換了小門小戶或書香門第,要麼謀生,要麼得頭懸梁錐刺股的讀書,哪裡能自由自在的出去浪蕩。

惟功又比一般的勳戚子弟要自在的多,七叔七嬸對他有無限的信任,特別是開始西山打獵後,往家裡補貼了不少銀子,七叔張元芳都是十分感慨,自己辛苦半生,居然還不及一個小子會賺錢。

這話雖是說笑,但這兩位對惟功的信任和倚重又是上了一層,相處起來的感覺是更加融洽,而惟功出外辦事,當然也是通行無忌,隨他自己了。

今日惟功照舊在往常的時間趕回角門前,身手很利落的翻下馬來,照舊是一個守角門的門政過來,懶洋洋的牽過馬,往馬房處牽。

他剛要拾級而上,迎頭看到一羣人從裡往外走,打頭的是穿着寶藍直裰,方巾快靴的張元德,其後是惟德,惟平,惟思哥兒幾個,兩邊一對眼,都是一徵。

“小五你現在越發出息了。”

張元德看到惟功就是氣不打一處來,劈頭就是訓道:“聽說你成天不挨家,在家也是在梨香院那邊胡折騰,附近的梨樹種的好好的,叫你劈斬的不成模樣,人家說你還被你頂撞回來,真真是一點兒規矩也沒有了!”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九章 習武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十四章 寶和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章 殺良第四章 途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十二章 寶刀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
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六百六十三章 銀光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一百二十一章 拒絕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一百五十五章 熱血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七百三十一章 商會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五百一十九章 畝產第九章 習武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六百零九章 並騎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十四章 寶和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章 殺良第四章 途中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十二章 寶刀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一十六章 巡視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二百八十九章 強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