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舊友

聽罷劉玘之言,曹操點點頭:“嗯,劉郎爲了漢室而不計個人名利,真是難得。

如今涼州早已殘破混亂不堪,不少山東官吏不吸教訓,依然貪暴無比,橫徵暴斂,我料涼州今後必定反叛!”

其他幾人也點頭,以爲是。

劉玘心想,如果真有機會,去涼州轉轉有好處。

因爲自己並無袁紹、曹操那般深厚廣博背景,沒有龐大的家族與衆多門生故吏支持,而且也永遠達不到他二人那樣的背景,不可能一呼百應。

在此情形下,去涼州鍛鍊學習,爭取擴大人脈,多認識些涼州漢人。

涼州人精於騎射,英勇善戰,與幷州兵有一比,自己要想辦法從他們中招募一批親信與勇士。

只要自己早做謀劃,仗義疏財,應該完全可行,畢竟自己是穿越者,有他們不具有的優勢:未卜先知。

否則,即便到時自己能當上內地一太守,可手下兵將缺乏戰鬥力,如何成就一番大事業?

……

衆人歡飲一個多時辰方散。

劉玘見曹操與宋奇二人對自己的白酒讚不絕口,自然各送了二人數壇,二人均萬分感謝。

曹操又約定,明日在都亭舉宴,給二人踐行,二人也不好推辭。

不過,宋奇被劉玘之言警醒,已無心在此久留,決定次日一早趕回洛陽,與其父商量皇后可能被廢一事。

二人次日與曹操又歡聚一日後,第三日離開濮陽都亭。曹操見荀攸拮据,倒贈送了其十匹絹帛以爲路資,荀攸非常感動。

爲酬謝劉玘美酒,曹操也贈送了劉玘若干當地土特物,非常豪爽。

離開濮陽,又行十日,與午間抵達雒陽。

李文君在雒陽長大,非常熟悉這裡,雲娘也熟悉雒陽,二人不停給阿奴和兩個小朋友講解雒陽城。

東漢雒陽城非常巨大,此時大致分爲宮城、郭、郊三個區。

宮城自然是皇帝、後宮所在地,分爲南宮和北宮。

目前北宮已經爲政治中心,朝賀議政之地,同時也是皇帝、皇后、太后、妃嬪寢宮。

南宮以前是政治中心,現在皇帝偶爾纔去幾次,當然,裡面管理依舊非常正規。

雒陽城南宮與北宮之間有御道相連,每十步一名侍衛,十分壯觀。

在宮城之外,有若干政府機構,也有數個裡,有數萬百姓以及官吏居住,還有市場。

城內治安歸雒陽北部尉管轄,這裡也是洛陽治安管理的重點。

шшш✿ тTk án✿ C O

曹操前年擔任雒陽北部尉,就主要就主要管轄這片區域。

當然,百姓主要還是居住在城外的“郭”內。郭區分佈在東、南、西,其中最主要是東和南,這裡有超過八十萬人居住,治安由三個縣尉管轄。

除此之外還有郊區,雒陽城四周都有“郊壇”以供祭祀。除了東南西北郊壇,還有黑青黃赤郊壇,功能各有不同,不同的季節會使用不同的郊壇祭祀。

劉玘一家人當然是進入皇城中東門亭中住宿,因爲這裡挨着太僕袁隗府,李宣目前就住在他府中。

荀攸也是第一來雒,早已爲這裡的氣派所折服,剛放下行李就對劉玘說道:“劉郎,走,上城門樓上逛一逛!”

“這……也好,大家一起去城樓上逛逛,然後再回來就晚餐不遲!”劉玘心想,小朋友們更好奇,總不能自己二人先去逛。

李文君似乎有些疲乏,不願走,劉玘就留下侍女相陪,讓雲娘、阿奴帶着兩個小朋友,同時派車伕去通知李宣。

六人剛走出都亭門,忽然聽得有人道:“劉郎、公達,怎如此巧?”

劉玘與荀攸一看,居然是侍御史佐徐嶽!

他身邊還有一位二十五六歲的年輕高大男子。

“我被舉薦,與公達兄纔到此亭……”劉玘將事情的來由作了介紹。

“恭喜劉郎,劉郎必定很快飛黃騰達,來,在下介紹一位才子給二位賢兄認識,這是涼州安定梁孟皇,已舉孝廉,精書法五經……”他把樑鵠介紹二人認識。

幾人作揖見過。

劉玘一聽,原來他就是東漢著名書法家樑鵠,自己前世還認真臨摹過他的“八分書”。

此人即將進入鴻都門學,然後飛黃騰達。(PS:有史載,尚書檯選部尚書樑鵠否決曹操謀求雒陽令,認爲他資格不足而只給了洛陽北部尉。

這顯然不實,因爲鴻都門學178年才成立,樑鵠是先舉孝廉,再入鴻都門學,此時曹操早已擔任頓丘令。)

一想到鴻都門學,劉玘不由得眼睛一亮!

自己爲何老想着當什麼六百石縣令?而不想着走捷徑?

鴻都門學馬上就要建立,皇帝劉宏非常喜歡繪畫和書法,要是能進到那裡面去,一出來最低可就是刺史、千石,直接當上太守、尚書者也不乏其人。

自己是宗室,絕對不會比其他任何人差,太守或許不一定,不過刺史應該還是有希望的。

管他士人看不看得上呢!先把職位混上去再說!

樑鵠一聽劉玘來自東平國,說道:“劉郎,在下有一位舊相識楊子明在東平王府當衛士長,不知劉郎可曾見過?”

楊秦?

“當然見過,我二人還是摯友……”劉玘把情況做了介紹。

一聽他是楊秦的朋友,立刻更加親近了幾分。

徐嶽聽說劉玘與荀攸準備上城樓逛逛,於是提出同去,並願意帶路。

於是劉玘又定了一桌宴席,然後一行人趕往城樓上。

第028章 謀劃第044章 市事第005章 待客第084章 王府第089章 家庭第050章 查賬第125章 中軍第047章 送別第026章 節奏第053章 抄家第024章 伯父第078章 信義第097章 鐵官第075章 待遇第026章 節奏第005章 待客第066章 論亂第091章 基金第011章 入城第014章 計掾第022章 女樂第124章 幫我寫封信第048章 回家第026章 節奏第004章 統計第062章 有功第104章 事功第053章 抄家第021章 車伕第116章 中使第010章 驚喜第083章第051章 端倪第003章 分戶第080章 夜對第055章 漁稅第067章 啓程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19章 督郵第052章 緝捕第028章 謀劃第112章 酒仙第016章 八廚第082章 定了第024章 伯父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114章 面聖第044章 市事第026章 節奏第034章 管亥第086章 密令第130章 匈奴王子第105章 進京第056章 可交第069章 族弟第051章 端倪第087章 辦班第050章 查賬第013章 試題第058章 御史第114章 面聖第028章 謀劃第022章 女樂第083章第055章 漁稅第049章 祭祀第021章 車伕第020章 醉了第069章 族弟第011章 入城第086章 密令第021章 車伕第090章 朋友第058章 御史第085章 軍侯第109章 舊友第011章 入城第085章 軍侯第073章 離去第041章 月節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16章 八廚第031章 梁山第102章 拔刀第115章 侯爵第055章 漁稅第014章 計掾第037章 風箱第060章 算盤第015章 賈人第088章 權力第020章 醉了第112章 酒仙第035章 邪氣第004章 統計第035章 邪氣第021章 車伕第059章 小賞第080章 夜對
第028章 謀劃第044章 市事第005章 待客第084章 王府第089章 家庭第050章 查賬第125章 中軍第047章 送別第026章 節奏第053章 抄家第024章 伯父第078章 信義第097章 鐵官第075章 待遇第026章 節奏第005章 待客第066章 論亂第091章 基金第011章 入城第014章 計掾第022章 女樂第124章 幫我寫封信第048章 回家第026章 節奏第004章 統計第062章 有功第104章 事功第053章 抄家第021章 車伕第116章 中使第010章 驚喜第083章第051章 端倪第003章 分戶第080章 夜對第055章 漁稅第067章 啓程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19章 督郵第052章 緝捕第028章 謀劃第112章 酒仙第016章 八廚第082章 定了第024章 伯父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114章 面聖第044章 市事第026章 節奏第034章 管亥第086章 密令第130章 匈奴王子第105章 進京第056章 可交第069章 族弟第051章 端倪第087章 辦班第050章 查賬第013章 試題第058章 御史第114章 面聖第028章 謀劃第022章 女樂第083章第055章 漁稅第049章 祭祀第021章 車伕第020章 醉了第069章 族弟第011章 入城第086章 密令第021章 車伕第090章 朋友第058章 御史第085章 軍侯第109章 舊友第011章 入城第085章 軍侯第073章 離去第041章 月節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16章 八廚第031章 梁山第102章 拔刀第115章 侯爵第055章 漁稅第014章 計掾第037章 風箱第060章 算盤第015章 賈人第088章 權力第020章 醉了第112章 酒仙第035章 邪氣第004章 統計第035章 邪氣第021章 車伕第059章 小賞第080章 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