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定了

“既然很快就會大亂,可能會有人稱王稱霸,生靈塗炭,漢室江山也有可能不保,不知劉郎準備在亂世當中何以自存,可有何平叛之道?”李瓚問道。

他感覺到自己精力有些不濟,不見得能夠看到大亂平定的那一天。

他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全,而是擔心家人與族人,有秦末之亂與王莽之亂的前車之鑑,他知道倖存者可能只有兩三成。

另外,自從知道了劉玘的事情之後,他確實有招婿的想法,畢竟劉玘出身宗室,身份自然沒得說,而且按照何顒的評價,幾乎與曹操毫不遜色,這樣的人可並不多見。

劉玘一聽,今天這個狀況,不來點真的肯定不行,李瓚明顯是在考自己,他決定着自己的前途和命運。

“府君,這大亂一起,百姓命如草芥,淪爲芻狗,朝綱和法紀會蕩然無存,無論是守令還是大族,唯有擁兵才能自保,這是唯一的出路,中原地區尤其如此,江南肯定會好一些。

小生倒是有一建議,府君若要想在亂世當中自保,應該速想辦法選擇一大郡爲太守,然後暗地裡結交一些勇猛之士闢爲左右門下吏,最好是有一些死士。

如大亂一來,府君可帶兵平叛,然後趁機逐步壯大自身實力,只要手中有兵有糧,最低也不失爲一方諸侯,否則單單憑東平之實力,不可能有絲毫作爲……”

他沒說自己要怎麼樣,而是給李瓚提一個建議,變相的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其實在他看來,李瓚的太守職位也未必能夠當多久,畢竟現在買官者衆多,李瓚本身又是李膺之子,那些宦官恨之入骨呢!

“這確實不失爲明智之舉,不過要找到合適的人幫忙可不容易,需要有識人之明,一般人可沒這個本事。

至於帶兵平叛,那就更不容易,需要有統帥千軍萬馬之才能,否則恐反受其害。

我不大看得懂兵書,無臨機處置之能,自信不是當將軍統兵打仗的料,劉郎可曾熟讀兵書?”李瓚道。

劉玘一聽,李瓚倒是非常有自知之明,這可非常難得,很多人都覺得老子天下第一呢!

“小生倒是認真看過孫子兵法、尉繚子兵法等等,也有一些粗淺的體會。

小生以爲,一支軍隊的要想有強勁的作戰力,必須要做到三點:嚴明的軍紀、不懼死的將領、賞罰分明是統帥。

在具體的作戰指揮上,萬不可生搬硬套兵書,因爲兵書是死的,而人是活的,關鍵還在於臨戰運用,在於把握一個關鍵戰機,只有善於把握戰機的將領纔是優秀的統帥。

另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打仗打的其實就是錢糧、人口、準備,到時候誰手中有糧有人,誰就能笑到最後,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

若雙方實力接近,誰的訓練更好,誰的裝備更先進,則可能決定戰爭的走向。

小生對於戰爭的裝備很感興趣,最近正按照師傅所傳授的方法再進行總結,希望可以儘快搞出幾樣冠絕天下的新裝備!”

劉玘心想,自己雖然從未打過仗,那曹操又何曾打過仗?

只要做到自己所說的那三點,那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再弱也差不到哪裡去。

“有道理,劉郎看來是個文武全才之人!”李瓚倒是很有幾分佩服。

旁邊李宣突然插嘴道:“阿翁,劉郎準備在本城建一大造紙作坊,還曾言爭取幾年之中,用紙來取代竹木簡,看來的確是得到過高人指點,否則哪有此等奇術?”

“哦?劉郎,這可是真的?”李瓚一聽,更加震驚。

“回稟府君,確有其事,家師曾言,只要是地上長的皆可造紙,如今紙張很貴,只不過絕大多數造紙者不得其法罷了!”劉玘點點頭。

李瓚一聽,這可是大事,如成功,劉玘或能得爲長吏,就是封爵也有可能。

“好,何伯求果然未妄言,我就擬闢你爲五官掾,並且暫時署市掾、郡文學掾、上計掾,同時協助荀功曹監察各曹事,原上計掾接替於平,遷督郵。”李瓚很興奮,他想讓劉玘多鍛鍊,以積累從政經驗。

兵曹?劉玘一聽,自己原來以爲只有三職,沒想到又多了一個職位。

而且,上計掾馬上要進入雒陽上計本國賬簿,自己能夠到京城去逛一圈也不錯,可以認識不少達官貴人。

反正漢代太守的權力大得很,就是超員朝廷也不管,他可以讓自己擔任百石以下的所有位置。

甚至還可以讓自己去署理千石無鹽縣令,把真正的無鹽縣令架空,這樣的事情也有過先例,漢代的兩重君臣關係可不是簡單說說。

“多謝府君,府君如此看重小生,小生只有來世銜環以報!”劉玘趕緊叩首行禮。

“免禮,至於察舉一事,你更不要着急,現在流行‘以名取人’、以族取人。

你既然是宗室子弟,如果沒有好名聲,無真才實學,輕易舉薦會遭清流非議,還是要養一個好名聲才行。

你或許不知道,如今有人就爲了那虛名,居然‘三察不起’、‘九闢不就’,由此可見名聲多麼重要。

你雖然現在有了些小名聲,不過與真正的大名士相比還差得遠,養幾年名或許比早日察舉更爲重要!”李瓚說道。

“多謝府君教誨,小生願意一世追隨府君!”劉玘也只得說上幾句言不由衷的話。

他當然知道現在的形勢,也知道李瓚的話很有道理。

三察不起、九闢不就者的確是大有人在,士人一旦有了名之後,幾年時間,就可能從郡功曹、州從事這樣的百石吏直接做到九卿或太守,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後來唐代的那些“南山隱士”就學的這些人,故作清高,走“終南捷徑”,皇帝與宰相還真買帳。

“對了,那曹孟德很不錯,何伯求對其評價也極高,今年雒陽上計,你也可與其交往,相互取長補短!”李瓚提醒道。

“府君,伯求先生也曾經給小生多次提起過孟德兄,小生自然要相信多多請教!”劉玘點點頭。

請教曹操?開什麼玩笑!那怎對得起我這個一千九百年以後穿越者的身份?

第073章 離去第087章 辦班第130章 匈奴王子第028章 謀劃第092章 刺史第090章 朋友第081章 高度第082章 定了第024章 伯父第034章 管亥第027章 起步第097章 鐵官第083章第112章 酒仙第034章 管亥第095章 目標第002章 伯母第014章 計掾第062章 有功第012章 縣寺第019章 督郵第061章 弟子第063章 意外第028章 謀劃第075章 待遇第044章 市事第107章 外戚第090章 朋友第055章 漁稅第039章 上弦第030章 巧遇第087章 辦班第113章 玄德第031章 梁山第043章 同事第044章 市事第111章 遠謀第013章 試題第123章 家鄉人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16章 八廚第096章 攔阻第092章 刺史第080章 夜對第114章 面聖第057章 蘭若第116章 中使第026章 節奏第063章 意外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116章 中使第056章 可交第005章 待客第085章 軍侯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83章第011章 入城第047章 送別第116章 中使第032章 搶功第080章 夜對第032章 搶功第060章 算盤第007章 後庭第060章 算盤第077章 三職第081章 高度第057章 蘭若第060章 算盤第041章 月節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98章 挑釁第106章 曹操第121章 北軍第068章 論政第094章 小謀第116章 中使第014章 計掾第086章 密令第085章 軍侯第010章 驚喜第126章 孫堅第047章 送別第123章 家鄉人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12章 縣寺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022章 女樂第005章 待客第081章 高度第027章 起步第079章 閨閣第098章 挑釁第078章 信義第017章 都亭第021章 車伕第061章 弟子第075章 待遇第032章 搶功
第073章 離去第087章 辦班第130章 匈奴王子第028章 謀劃第092章 刺史第090章 朋友第081章 高度第082章 定了第024章 伯父第034章 管亥第027章 起步第097章 鐵官第083章第112章 酒仙第034章 管亥第095章 目標第002章 伯母第014章 計掾第062章 有功第012章 縣寺第019章 督郵第061章 弟子第063章 意外第028章 謀劃第075章 待遇第044章 市事第107章 外戚第090章 朋友第055章 漁稅第039章 上弦第030章 巧遇第087章 辦班第113章 玄德第031章 梁山第043章 同事第044章 市事第111章 遠謀第013章 試題第123章 家鄉人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16章 八廚第096章 攔阻第092章 刺史第080章 夜對第114章 面聖第057章 蘭若第116章 中使第026章 節奏第063章 意外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116章 中使第056章 可交第005章 待客第085章 軍侯第128章 兵出河東第083章第011章 入城第047章 送別第116章 中使第032章 搶功第080章 夜對第032章 搶功第060章 算盤第007章 後庭第060章 算盤第077章 三職第081章 高度第057章 蘭若第060章 算盤第041章 月節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98章 挑釁第106章 曹操第121章 北軍第068章 論政第094章 小謀第116章 中使第014章 計掾第086章 密令第085章 軍侯第010章 驚喜第126章 孫堅第047章 送別第123章 家鄉人第120章 要幾個人第012章 縣寺第119章 擔任都尉第022章 女樂第005章 待客第081章 高度第027章 起步第079章 閨閣第098章 挑釁第078章 信義第017章 都亭第021章 車伕第061章 弟子第075章 待遇第032章 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