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

望着手中的文書,聽着臺階下下屬的彙報,豐臣秀次的大腦一片空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豐臣秀吉死了。

德川家康乾的,德川家康造反了,趁着豐臣秀吉招十萬東軍進入名護屋城協防明軍的時候,號召東國大名們一起發動了兵變,逆襲戰勝了豐臣秀吉,殺死了豐臣秀吉,把他的首級砍下,一舉平定了名護屋城。

豐臣氏的政權遭遇了難以想象的重創。

眼下,這個消息京都城內並沒有什麼人知道,除了他豐臣秀次之外,只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和豐臣秀次一起被趕回京都城的前田利家,這個消息是前田利家在名護屋的家臣冒死送回的,起事之夜,這個家臣冒死逃出了名護屋,緊趕慢趕,趕到了德川家康的面前,將這個石破天驚的消息告知了豐臣秀次和前田利家。

豐臣秀次和前田利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那之後,豐臣秀次陷入了慌亂之中,他更善於治理現有的疆土,做民政,發展經濟和文化,他是一個建設者,而非開創者和破壞者。

自他就任關白以來,爲了經濟和民生還有文化方面的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得到了不少政績,這是豐臣氏的文臣們支持豐臣秀次的主要原因。

然而豐臣秀次的道行太淺,不要說不是豐臣秀吉這種人的對手,他也不是德川家康這種人的對手,德川家康可是和織田信長這種梟雄面對面過招還全身而退的牛人,豐臣秀次這種道行怎麼能和德川家康相抗衡呢?

更別說豐臣秀吉從來沒有放鬆過軍權,去名護屋的時候幾乎帶走了全部的軍隊,豐臣秀次去名護屋的時候又帶走了一大半,以至於豐臣秀次手下的嫡系人馬還不到一萬。

德川家康那裡可有十萬東軍,豐臣氏的殘餘勢力怎麼可能是德川家康的對手?

前田利家是豐臣秀次目前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了。

論人品,他正直忠誠,對豐臣秀吉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論實力,如果說德川氏是豐臣政權之下外樣大名裡最大最強的一個,那麼前田是就是豐臣嫡系裡面最大最強的一個,是唯一一個可以用家族勢力與德川家康相抗衡的人,這樣一個人站在豐臣氏的政權內,毫無疑問是巨大的助力。

從最開始的慌亂中走出來之後,豐臣秀次就理清了思路,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最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豐臣秀次決定求助前田利家。

前田利家望着尚顯稚嫩的豐臣秀次,又想起過去和豐臣秀吉的交情,最終還是決定站在豐臣氏這邊,幫着豐臣氏渡過難關,毫無疑問,德川氏的實力更強一些,但是德川家康那個傢伙,前田利家並不喜歡,也並不欣賞,更不用談服從,德川氏是百萬石,但是他前田氏也是百萬石,雙方實力並沒有差多少,前田利家骨子裡的武將之心並不慫。

更重要的是,德川家康那裡兵強馬壯,利益再分配已經完成,前田利家這個時候參與進去絕對討不到好處,但是如果站在豐臣秀次這邊幫着孤家寡人一個的豐臣秀次,那麼已經兵微將寡搖搖欲墜的豐臣氏將只能依仗自己一個人,如果事成,自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毫無疑問的是,豐臣秀次遠遠沒有豐臣秀吉那樣強勢,他更溫和,更趨於文治而非武功,更容易對軍事不上心,而相信自己選擇的軍事人才,也就是前田利家自己,如果這個時候站在豐臣秀次這邊盡力輔佐,不僅僅自己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拔高和鞏固,自己還能得到“豐臣氏的擎天柱”這樣的好名聲。

綜上所述,於公於私,前田利家都不認爲自己應該不戰而降拋棄豐臣氏。

“秀次,你聽好了,德川家康手裡的兵力超過十萬,而我們手裡的兵力滿打滿算也才三萬多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募兵,然後派人警戒江戶地區,不要讓德川家康的老巢有所異動。

前田利家分析,這次的叛亂一定不是德川家康早就計劃好的,而是突發事件,所以德川氏的兵力一定全部集中在了名護屋地區,江戶老巢應該沒什麼人,所以,秀次,我建議,你派一個得力的手下將軍,給他一萬精銳兵馬,讓他無論如何要攻取江戶,擒住德川家康的家小作爲威脅。”

豐臣秀次連連點頭。

“然後,立刻下募兵令,強制募兵也好自由募兵也好,短時間內擴充至少五萬軍隊出來,我知道你手上有不少錢,但是不敢擴軍,現在就是擴軍的時候,馬上下募兵令,爭分奪秒,德川家康不會給我們多少募兵和練兵的時間,你要抓緊時間募兵和訓練,讓精銳的老兵帶着新兵一起訓練,爭取在德川家康打來之前把兵馬練出來!”

“好!我立刻下令!”

豐臣秀次也沒有任何顧忌了,反正豐臣秀吉已經死了,自己無論如何都將成爲豐臣氏的家督,那麼爲了豐臣氏而戰就是自己的職責了。

募兵令下達之後,整個京都城一片譁然,周邊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的藩國的確也大爲吃驚,到處打聽消息,但是豐臣秀次對消息封鎖的十分嚴密,讓這些人打聽不出什麼消息,只能鬱悶的按照豐臣秀次的招兵令去做,還以爲是前線戰事不利,豐臣秀吉那裡需要大量炮灰去送死呢!

當然這也差不多了,短時間內是不指望能練出什麼精兵的,只能拿來當炮灰,給真正精銳的兵馬爭取時間。

同樣在爭取時間的還有德川家康,他親自帶着兵馬一路狂飆,見着城池就避開,見着村莊就攻打,見着列陣的軍隊就直接擊潰,整個九州地區都傳遍了名護屋政變的消息,一些沒什麼膽子的傢伙直接投降了德川家康,但還是有一些看不慣德川家康背叛行爲的人對德川家康發起了挑戰,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被德川家康給收拾掉了。

短時間內,三路大軍齊出,整個九州迅速淪陷,在德川氏的鐵蹄下瑟瑟發抖。

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九百二十二 流言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九十九 平壤終焉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七百八十一 殺賊!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十四 武官的困境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七 成立鳥銃隊五百八十二 背叛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一百零二 賭徒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千一百八十 武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四百一十 合作(上)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八百二十二 陽謀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八十七 戰爭財
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九百二十二 流言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九十九 平壤終焉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七百八十一 殺賊!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十四 武官的困境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七 成立鳥銃隊五百八十二 背叛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六百七十 羽翼已成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一百零二 賭徒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千一百八十 武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四百一十 合作(上)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八百二十二 陽謀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八十七 戰爭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