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

在關乎身家性命的事情上,沈一貫從來不敢莽撞,所以他才謀劃了數月,最終一舉把皇帝和蕭如薰的勢力連根拔起全部剷除,若不是被無能之人誤導,蕭如薰應該早就死了,天下應該早就平穩了。

眼下蕭如薰實力大增,而他卻陷入了風雨飄搖的危機之中,所謂樹倒猢猻散牆倒衆人推,有些人產生一些別樣的想法也是正常的,但是在沈一貫看來,這種損人利己的事情做出來未免太讓人寒心。

而且還是在雙方親密合作的時候,做出這種事情,未免也太懂得未雨綢繆了。

未雨綢繆是一種智慧,只是在這個時間段,更像是釜底抽薪,背信棄義。

所以沈一貫喝乾了一整杯酒水。

“哈哈哈,這樣說來,倒也是,二位國公的確是爲了大明朝的國泰民安和繁榮昌盛而殫精竭慮了,老夫在這裡謝過二位了,只是老夫有一點不明白,還請二位國公爲老夫解惑。”

張維賢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水,笑眯眯的說道:“首輔請講,我等知無不言。”

沈一貫看了看張維賢,又看了看徐文壁。

“二位爲什麼要讓陛下知道宮裡宮外發生的那些事情呢?”

輕輕的一句問話,頓時讓徐文壁和張維賢的臉色僵住了。

張維賢的手沒穩住,手上酒杯摔在了地上摔碎了,頓時,三個桌子鴉雀無聲,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在了他們身上。

沈一貫還沒有停止自己的話語。

“天下紛亂,國務繁雜,需要陛下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所以我特別請了吏部尚書朱部堂來教導陛下讀書,我本希望陛下潛心讀書,增長學識,可以早日親政,也能儘早的把身上的擔子卸下來。

可是陛下若不努力讀書,又怎麼能把該學的東西學會呢?陛下若不努力讀書,又怎麼能儘早地掌握作爲皇帝的知識呢?

太上皇不喜歡當今陛下,沒有教給當今陛下足夠的學識,也沒有讓當今陛下出閣讀書,老夫以爲這樣是不行的,一心一意讓陛下努力讀書,好早日歸政陛下,可你們卻拿宮外面那些紛亂的事情攪亂陛下的心神,又是所爲何事呢?”

沈一貫夾了一筷子菜送入嘴裡慢慢地咀嚼,然後嚥下,看着兩個面色僵硬說不出話的人,接着說道:“你們的心意老夫明白,老夫知道你們是希望陛下儘早的親政,但是,陛下才十四歲,如何才能親政呢?

那麼大的大明朝,總要一個成年的皇帝來掌握,皇帝未成年之前由我等臣子爲陛下分擔職責,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二位國公又爲何要在陛下身邊安插那些內侍宮女什麼的擾亂陛下的學習呢?”

沈一貫越問,張維賢和徐文壁的心裡就越冷。

而不少知情的武勳也露出了緊張的神色。

不知情的武勳們則是看着這奇怪的一幕,感到十分的詫異。

“首輔在說什麼呢?我等並不明白,我等一項安分守己的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不與首輔爭權奪利,如果這樣還是不行的話,我等可要懷疑首輔的用心了。”

張維賢反應過來,強行壓下心中震撼,想起自己帶來的保險措施,稍微放心了一點,然後一點也不慫的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徐文壁也快速反應過來,看着沈一貫露出了遺憾的表情。

“沒想到首輔是這樣看待我等的,我等一片公心卻換來了首輔如此的懷疑,不得不讓我等爲此感到傷感莫名啊!”

沈一貫點了點頭,然後拍了拍手掌,很快,有人從屏風後面拉出來了兩個被五花大綁的人。

“既如此,還請定公和英公爲老夫解釋一下這兩人吧!這兩人,一個是定公家裡十年的僕人,一個是英公家裡十二年的心腹,定公和英公將他們偷偷送到陛下身邊做內侍,也要注意一下給這兩人淨身才是吧?否則這兩人跟在陛下身邊卻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你等可知道這兩人鬧出了什麼?”

張維賢和徐文壁的魂都快被嚇出來了。

“這兩人啊,一個勾搭上了一個宮人,說自己是定國公的親信,來陛下身邊有特殊使命,使命完成之後能得到一大筆賞錢,到時候還能向定國公求個恩情,把這宮人給捎帶出去,這兩人居然苟且上了。

這一個呢,估計是模樣長得不太好,看上一個宮人,宮人沒看上他,結果他一生氣,乾脆就把那宮人拖到廢棄宮殿裡給強暴了,事後還說他是英國公家的人,讓那個宮人小心點,不然就殺了她。

可憐那小女子,居然也是個烈性子,當天晚上就去告狀,還直接告到了總管太監那兒,那總管太監一聽,這還了得,宮裡面混進來一個假太監?立刻就去查,一查,就把這兩人給查到了。

問他們什麼他們不說,裝硬,總管太監就用閹了他們作威脅,這兩人立刻就招了,英公,定公,現在知道爲何皇家願意用閹人而不能用完整的男人了嗎?”

沈一貫臉上笑容愈盛,而徐文壁和張維賢的臉色則變得有些蒼白。

三桌子的武勳們也感覺有些不太對勁的地方。

然後……

“嗚……啊……啊……”

忽然間,武定侯捂住了自己的肚子發出了痛呼聲,剛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他便口吐黑血,一下撲在了桌子上,沒了聲息。

緊接着,永康侯也做出了同樣的姿勢,面色痛苦扭曲的摔在了地上,然後一口黑血噴出,抽搐幾下,人沒了動靜。

再接着就是豐城侯,一口血噴到了桌面上,人痛苦的嚎叫着摔在了地上,扭了幾下,人死了。

然後就是定西侯,捂着肚子伸出手似乎是要求救一般,然後撲在桌子上,面目猙獰,人慢慢摔倒在地上,帶下去了十多個菜盤子,碎了一地。

然後是撫寧侯。

然後就是臨淮侯。

然後是新寧伯。

然後是應城伯……

三十多個被邀請的勳貴們,很短的時間內,便死了十個。

這十個都是和徐文壁還有張維賢聯合在一起,準備暗中幹掉沈一貫推出小皇帝和蕭如薰和解,以保護他們的利益。

他們相信沈一貫命不久矣,所以決定幹掉沈一貫,不想被沈一貫帶着一起去死。

但是沈一貫終究比他們聰明些,也敏感些,也比他們預料的要狠,他們到底死在了沈一貫前面。

徐文壁和張維賢看着慘死的十名同僚,眼睛越瞪越大,額頭上也佈滿了細密的汗珠……

事情發展的太快,他們甚至忘記自己還做了反制措施了,不過,貌似也沒什麼用了。

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十 夜襲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五百九十四 好黑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二十三 主動出擊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八百四十五 動手!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四十三 地道挖成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五 視察軍營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七十四 大明劫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二百五十五 簡單易懂的指令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六百九十六 耳目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六百二十五 細作?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
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十 夜襲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五百九十四 好黑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二十三 主動出擊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六百三十七 開槍!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八百四十五 動手!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四十三 地道挖成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五 視察軍營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七十四 大明劫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一千二百五十五 簡單易懂的指令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三百三十九 秦軍近代化(上)六百九十六 耳目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六百二十五 細作?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