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

這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蕭如薰這話一說出來,三位閣臣就完全知道了蕭如薰的意思。

皇帝說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皇帝說它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它就是那麼簡單的一回事兒。

“朱元璋十幾萬大軍北伐都得不到的東西,輪到我了,卻給人自己送回來了,這難道不是一則很值得流傳下去的佳話嗎?”

蕭如薰笑眯眯地看着面前的三位輔臣。

三位輔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連連稱是。

“前明太祖皇帝八次北伐未能得到傳國玉璽,前明成祖皇帝五次北伐也未能得到傳國玉璽,而陛下如今不費一兵一卒,就讓蒙古大汗親自將傳國玉璽送回,這傳出去,世人都該知道,大秦遠勝大明。”

王錫爵率先開口,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蕭如薰點頭。

“是這個道理,得叫人好好的宣揚一下,葉閣老,記着叫底下的州縣鄉的官員都張貼布告,告訴他們,叫他們宣揚,前明太祖成祖都得不到的東西,朕得到了,還是蒙古大汗親自送來,不管識字的不識字的,朕都要叫他們知道。”

蕭如薰目光灼灼的看着葉向高,葉向高連忙領命。

“臣遵旨。”

如此一來,天下人都知道消失了很多很多年的傳國玉璽,大明曆代皇帝求之不得的傳國玉璽,重新回到了漢家皇帝的手裡,還是敵對的蒙古大汗親自送來的。

然後蕭如薰看着這枚小小的玉璽,又伸手拿了起來,端詳了一下。

“就這麼一個小玩意兒,惹得華夏大地千百年來動盪不安,得到就是正統,得不到就是僞朝,你說這個東西它真的能代表正統嗎?”

蕭如薰又把目光投向了三位學識淵博的輔臣身上。

王錫爵又開口道:“回陛下,傳國玉璽從始皇帝開始傳承,其中的寓意非常深遠,其意義遠遠不止一枚玉璽那麼簡單。”

蕭如薰一笑。

“依照朕的看法,這枚玉璽,不代表權力,也不代表正統,更不代表人心,它只是一張遮羞布。”

三名輔臣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是什麼意思。

“不明白?玉璽在誰的手上,就聽從誰的號令,漢獻帝當真是願意禪位嗎?當真是大漢氣數已盡,一定要禪位給曹丕不成?那些食漢祿四百年的士人們就不知道曹丕是怎麼坐上皇位的嗎?

不過是曹丕和他們達成了一致,曹丕能給他們更多的東西,而漢獻帝給不了,底下的世家大族覺得漢獻帝已經沒有價值了,所以一起拋棄了漢獻帝,拋棄了四百年大漢.

與其說曹丕篡漢,不如說是當時的那朝廷裡所有的人一起篡漢,但是篡漢需要理由啊,需要遮羞布啊,不能明目張膽地說,我就是要造反,我就是要篡漢,傳國玉璽就是最好的遮羞布了。

漢獻帝獻上了傳國玉璽,曹丕接受了,傳國玉璽到了曹丕手裡,底下的世家大族們就給傳國玉璽加上了一點神秘的色彩,讓所有人都覺得得到傳國玉璽就是真命天子。

其實這不過是隻是一枚玉印罷了,方圓數寸,還不及朕的手掌大,這就是國運?這分明是一張千百年來所有叛逆之人的遮羞布,大家要的不是玉璽,而是遮羞布,不想讓自己的卑鄙和無恥暴露於世人眼中罷了。”

蕭如薰握掌成拳,將這枚小小的玉印握在了手心裡。

“不管是真是假,它終歸是對我大秦有意義的事情,前秦失去,傳來傳去又回到了大秦手裡,這是何等完美的寓意啊!朕的皇位更穩當了,不是嗎?後世讀書人也不敢妄議此事了,不是嗎?”

三名輔臣忙跪下,口稱『陛下聖明』。

“聖明?呵呵呵呵呵呵……聖明?”

蕭如薰搖頭低聲地笑了:“王卿,李卿,葉卿,這枚玉印不是傳國玉璽,是朕,是你們,是滿朝文武的遮羞布啊!呵呵呵呵呵……到頭來,朕也免不了這俗,也超脫不了這宿命!天意啊!哼!”

蕭如薰一鬆手,把這小玉印隨意丟在了地上,跟垃圾一樣,看都不看一眼。

而後,他邁步離開了書房,留下三位輔臣盯着那掉落在地的『傳國玉璽』,不知道該怎麼做比較好。

這枚傳國玉璽給了蕭如薰很大的幫助,這是毋庸置疑的,蕭如薰一點也不否認,所以布延到底有什麼需求,蕭如薰大概也能想到,明面的飲酒之後,蕭如薰暗中秘密召見了布延。

“這枚玉璽是先人傳下來的,但是事到如今,已經沒有意義了,本汗想用這枚玉璽調動各部落聽命,他們都嘲笑本汗不識時務,本汗是汗國的汗王,是蒙古之主,是黃金家族的後裔,他們居然如此侮辱本汗,本汗不能接受。”

布延在蕭如薰面前敞開了自己的心扉,將自己心中的仇恨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本汗知道,大皇帝陛下一定也想要邊疆穩定,本汗也要汗國穩定,想和大秦和平往來,但是各部落根本不聽命令,他們總是私下裡決定要進攻誰,根本不理睬本汗的制止。

比如科爾沁部落,那就是非常奸詐狡猾的一支,他們的首腦翁果岱十分兇殘,爲人特別貪婪,總是無緣無故進攻其他的部落,甚至敢於襲擾本汗的領地,本汗對此一點辦法都沒有。

本汗聽說大秦的軍隊和科爾沁部落還有過聯合,大皇帝陛下千萬不能相信他們,他們就是一羣草原狼,絕對不能相信!”

蕭如薰沉默了一會兒,默默點點頭。

“所以大汗的目的是爲了和大秦結成聯盟,讓大秦幫助大汗取回曾經的地位?降服科爾沁和其他不聽命令的部落?”

“是的,大皇帝陛下如果願意,本汗願意成爲大秦的盟友,和大秦步調一致,只要那些部落有任何的不軌之舉,本汗願意全力以赴幫助大秦,一起討伐消滅他們,這樣本汗的目的達到了,大秦的邊境也安穩了。”

布延滿臉的堅定。

似乎真的做到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一般。

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十一 何樂而不爲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三十二 炸城牆?!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一千二百五十五 簡單易懂的指令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七百八十九 運氣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四百二十六 豪情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三百四十六 焦土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
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十一 何樂而不爲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三十二 炸城牆?!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七百零九 你們不給,我來搶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一千二百五十五 簡單易懂的指令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七百八十九 運氣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四百二十六 豪情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三百四十六 焦土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