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

王錫爵大喜之下,召集了兵部戶部尚書還有內閣的其他成員一起來開會,公佈了這個消息,把蕭如薰的捷報給他們看,看完之後,楊俊民長舒一口氣,石星長嘆一口氣,趙志皋微微搖頭不言不語,張位則感嘆道:“蕭季馨不愧良將,深明朝廷之意也,此計,不失爲以退爲進之策。”

大家的意思,蕭如薰早就知道了,他不是傻子,他也有自己的交際圈,對朝廷的一些風向標,他清楚得很,所以朝廷讓他打緬甸他就打緬甸去了,打完緬甸之後也就不回來了,他知道自己立下大功,朝廷官員不歡迎他回來,所以乾脆就自己提出不回來,擔心緬甸賊人死灰復燃,請求永鎮緬甸,不回來了。

聰明人啊!

張位就是這個意思。

楊俊民則是着重看到了蕭如薰請求流民填充緬甸的建議,幫大明解決流民的問題,還能填充緬甸的人口,讓緬甸加速發展起來,成爲大明新的領土,不失爲一石二鳥之策。

石星則是感嘆,則是嘆息,好好的一個將軍,居然被朝廷的政策逼得不敢回來,打遍四方無敵手的大將,終於也要急流勇退,不再參合中原之事,而是老老實實的待在邊疆戍邊,以期平安一生了。

就這一點,就足以證明蕭如薰比狄青和李成樑要聰明些。

他知道中央政府裡容不下一個純粹的武人,所以乾脆就不回來了,直接待在打仗的地方,藉着戍守邊疆的理由,讓自己安全的度過餘生,反正邊疆之地,蠻荒之地,朝廷不感興趣,更別說是緬甸那種化外之地,根本就不在官員的眼裡,遼東尚且需要考慮,緬甸根本不用考慮,本來沒人願意守的話直接放棄都可以,現在有人願意守,還有好處,那就守唄!

“本朝立國以來,除雲南沐氏用鎮雲南之外,還沒有永鎮的例子,蕭如薰善戰,善守,難得良將,不用在征討四方爲國立功,而永守緬甸蠻荒之地,是否太過於屈才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石星是真的欣賞蕭如薰,當初棄用李如鬆選擇蕭如薰的就是他,是他一手提拔了蕭如薰,現在蕭如薰立下大功,他的地位也水漲船高,漸漸有了問鼎內閣閣臣的資格,此時此刻讓蕭如薰永鎮緬甸偃旗息鼓,對他而言沒有任何好處,他當然希望蕭如薰繼續打仗,繼續給他造勢。

趙志皋也支持石星的看法:“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要有用到蕭如薰的地方,讓他永鎮緬甸不是不可以,但是難得良將,也太屈才了。”

張位不爽了,他是堅定的大臣派系。

“此言老夫不敢苟同,蕭如薰有大將之才,永鎮緬甸只是一個名目,真正的目的是永鎮大明南疆,將戰火阻隔在大明國土之外,是我大明南方的一道長城,自正德以來,南方海疆不穩,佛朗機人犯邊,洞武人犯邊,下一回還不知道要有什麼人犯邊,天下越來越不穩,北方風起雲涌,正是我等需要投入大精力之時。

我等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南邊,此時有蕭如薰這等良將主掌南疆兵務,爲大明擋住兵災,我等就能全力以赴北方邊患,解決蒙古,解決女真,解決流民和糧荒的問題,豈不妙哉?”

張位的發言得到了楊俊民的全力支持,他只在意流民問題,拿不出銀子賑災的是他,要是流民造反事情鬧大,他估計有性命之憂,如今哪怕是一根救命稻草他也不敢放過。

“張閣老所言即是,下官也十分贊同,如今北方各地流民洶涌,各地官府告急,國庫卻空虛不已,無能爲力,一旦地方糧庫告罄,沒有存糧救濟災民,那可如何是好?流民沒飯吃,什麼事情都敢做!諸位,我們要眼睜睜看着流民造反嗎?如今給他們一條活路是最重要的,重建緬甸宣慰司,就是這條活路!”

兩人贊成,兩人反對,主導權就落在了王錫爵的身上。

王錫爵的選擇是十分明確的,或者說,他沒有別的選擇,他已經決定,此事解決之後,他就退出朝廷告老還鄉,從此在皇室的監督下了此餘生,他已經沒有別的想法和政治抱負了,唯一的期望,就是臨走前再辦成一件事情。

讓蕭如薰留在緬甸當地,是開戰之前,他和皇太后商量好的事情,他是必須要走的,如果他走了,蕭如薰回來了,誰還能阻止皇帝和蕭如薰之間的秘密聯繫呢?別看皇帝現在偃旗息鼓一副乖孩子的樣子,誰知道心裡是不是藏這一團火?皇帝才三十歲,還沒到偃旗息鼓的時候,嘉靖爺這個時候正在火力全開的折騰羣臣呢!

必須要防患於未然,不能把有大名望的大將放在皇帝身邊,以免皇帝重掌軍權,對文臣不利。

所以,蕭如薰主動提出最好,他要是不主動提出,朝廷還要他永鎮當地,那就有些吃相太難看的意思了……

這個事情本身就是朝廷和皇家不地道,蕭如薰自始至終都不知道這件事情,所以說,如果沒有這塊遮羞布,他們還真不好意思叫蕭如薰待在那兒就別回來了。

現在可好,蕭如薰自己提出來了,那就最好不過了。

王錫爵心中的一塊大石落地。

“如薰良將難求,放置邊關,未免大材小用,老夫深感不妥……”

此言一出,張位和楊俊民大驚失色,而趙志皋和石星則喜不自勝。

“然國朝南疆邊患慎重,更有佛朗機人自海邊來,不得不防,近年來北方邊患日重,朝廷精力不足,無法同時兼顧南北,因此,安排一員得力大將鎮守南疆縱覽兵務,未必不是可行之策,老夫以爲,蕭如薰永鎮緬甸之事,可上奏天聽,請陛下給予批覆,我等只需要聽從陛下的意見就好。”

王錫爵的話說的冠冕堂皇,但是無論是石星還是趙志皋都清楚,王錫爵站在了張位那邊兒,希望把蕭如薰留在當地,別讓他回來了,爲此,把永鎮緬甸的資格給他也未嘗不可,哪怕是封個國公也可以,只要他別回來,別打破了京城現有的利益均衡。

該死的政治啊!

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二百三十八 手腕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四十九 封爵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二百五十八 留守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一 橫越五百年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九 訓練鳥銃隊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六百九十六 耳目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一百一十二 紅線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六百四十九 誘敵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五百八十一 事發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六百二十五 細作?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零七 兩杯酒九百二十三 黃袍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三十八 許朝欲降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
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二百三十八 手腕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四十九 封爵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二百五十八 留守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一 橫越五百年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九 訓練鳥銃隊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六百九十六 耳目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一百一十二 紅線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六百四十九 誘敵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五百八十一 事發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六百二十五 細作?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零七 兩杯酒九百二十三 黃袍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八百零一 不堪一擊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三十八 許朝欲降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