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

文人士子的事情蕭如薰還真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的辦法,這年頭大武將招募幕僚的確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是那些狗頭軍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蕭如薰需要的是真正可以治理地方的人才,但那些人才基本上都被國家給蒐羅走了。

現在也不是大爭之世,現在也不是沒有科舉制的時代,鄉野已經沒有遺賢了,只有退休的賢和隱居的賢,這些“賢”怎麼會和蕭如薰南下緬甸開創一番事業呢?而那些被朝廷遺棄不用的人,可靠嗎?

蕭如薰不敢說,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文人士子是他開創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類人,沒有這些人,他就沒辦法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官系統,這年頭強悍的武將在某些特殊的地區建立屬於自己的行政系統也不是奇怪的事情,那些“文官”往往都不是朝廷任命的,不是官,而是以吏員的身份給武將服務,就像是縣太爺自己招募的幕僚系統一樣,專門爲私人服務。

而蕭如薰需要的就是這樣的私人幕僚系統。

只是,去哪裡找呢?

蕭如薰爲此非常的煩惱。

關於人才的煩惱註定是長久的,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就沒有誰完美的解決過,所以急不得,當前蕭如薰要做的事情,是要和自己即將南下帶走的武將們交流一下,並且安排一下任務。

以主帥的身份遠征洞武國,蕭如薰需要親自給自己的部下分配任務,這種事情,兵部就沒有參合了,所以在熱鬧的滿月酒過後,蕭如薰首先約談了劉綎和鄧子龍這兩名西南驍將,當初這兩人在西南還鬧出過一點不愉快的事情,主要是爲了各自的軍隊的待遇問題,這很常見。

在朝鮮戰場上兩人分屬水師和陸軍,有蕭如薰在上面壓制,這兩人尚且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但是這次的任務,是需要他們兩個獨自作戰,爲蕭如薰在雲南邊境牽制東籲王朝的主力軍隊,好讓蕭如薰順利的在東南亞陸地上站穩腳跟,向東籲王朝的心臟地帶出擊。

話說回來,這兩人之間結緣和結怨都和緬甸人離不開關係,緬甸東籲王朝的崛起和進犯基本上也就是他們兩人的發跡和征戰史,但是在朝鮮之戰以前幾年,鄧子龍和劉挺分別都在雲南之地和緬甸人真刀真槍的幹過仗,並且取得過勝利,鄧子龍還曾經獨自取得過攀枝花大捷,大破緬甸軍,對緬甸人算是非常瞭解的。

陳幡首先約談這兩個人,也是有着想要更充分的瞭解現在的東籲王朝的軍事力量的想法。

“這些洞武人並不弱小,相反,還很精悍善戰,尤其是山地戰,他們尤爲擅長,我軍就是好多時候在山地跟不上他們的腳步,所以在平地能取勝,追擊到山地裡面就失敗了,加上當地道路難行,大量軍械無法運送,所以很多時候還是輕兵上陣格鬥,短兵相接,互相之間使用火器的頻率都很小。”

鄧子龍不無憂慮的解釋道:“所以,若指望在雲南之地採取倭國的戰法,提督,那是不怎麼現實的,倭國有平坦地形,而云南甚少,接近邊境的地方更是叢林密佈,別說火炮,就是鳥銃都不怎麼能用,最可靠的反而是那些小型手弩箭和短兵。”

劉挺也隨之附和道:“那些地方實在是不怎麼能施展的開,火炮運不運的過去是一說,打不打得響又是一說,炮聲一響,那些混帳全部都躲到叢林裡面去了,我們根本找不到目標,也不知道往哪裡放炮,結果他們又從不知道什麼地方衝出來襲擊大部隊,之前我軍數次戰敗就是敗在地形和戰法上。”

蕭如薰皺着眉頭輕聲道:“那也就是說,洞武人不怎麼習慣用火器?”

鄧子龍搖頭。

“不是說不怎麼習慣用火器,他們手上也有很精良的火器,末將還親眼見到過他們有火器部隊,拿着鳥銃,推着火炮,其精銳程度不在我大明之下,而且其軍內還有紅毛夷的身影,似乎是在爲其助戰,甚爲可惡。”

這就對上了,這個時代不管是緬甸人還是泰國人還是越南人,都有僱傭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作爲軍事顧問和軍事僱傭軍的做法,僱傭他們訓練自己的火器部隊,從而打造出強悍的陸軍,不過這些國家素來都和大明一樣,不太重視海上力量,海軍近乎於無,大明水師在這方面佔據了優勢。

蕭如薰便開口道:“二位也知道本次南下征討洞武國茲事體大,前些時日本督和石部堂做了一些考量,定下了計劃,決定,大軍不從雲南進入洞武國,而改道海路,從海路抵達南洋,從暹羅國海岸登陸,與暹羅國合兵一處,從陸上進攻洞武國,直搗其心腹之地!”

蕭如薰將衣服南洋海圖打開,將自己規劃的行軍路線指給兩人看。

兩人爲此感到驚訝不已。

“暹羅?”

蕭如薰點了點頭:“禦敵於國門之外,將戰火燒在敵國領土上,攻其必救之處,叫其再也不敢貿然進攻我國邊境,纔是最正確的戰術,而且,暹羅國和洞武國多年仇怨,最是恨不得讓洞武國滅國,因此就如同朝鮮憎惡倭國一樣,暹羅也是我們天然的盟友,此戰,若得暹羅人相助,本督就有八成把握滅了洞武國。”

鄧子龍和劉挺目瞪口呆。

“打仗,從來就不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周邊的國家也難免會被牽扯進去,此戰雖然是大明和洞武國的仇怨,但是暹羅也和洞武國有血海深仇,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等的朋友,有這樣的天然盟友不去聯合,難道不是天大的錯誤嗎?我軍此番南下兵力不會超過四萬,會比對付倭國的時候還要少,所以,尋找盟友是勢在必行的。

本督也對暹羅有部分了解,暹羅人的火器技術不在大明之下,火器部隊也相當精銳,雖然短兵相接戰鬥力有所不足,但是火器部隊足以相助我大明,有其在路上帶路,提供住所和部分軍糧,大明能免除很多的麻煩,甚至於我們可以試着直接向暹羅購買軍糧,然後減輕國內運輸糧草不便之困惑,國內只需要爲你二人之兵運糧就好。”

嗯?

鄧子龍和劉挺聽到了很讓他們在意的內容。

“我二人?”

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二百九十一 坦白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三百零七 要生了五百九十七 甜棗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百一十二 紅線十五 哱雲勸降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六十五 戰與和(下)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二百 秀才遇到兵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六 備敵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一百零二 賭徒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三百七十一 大勝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六十 必敗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一百六十九 挑釁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
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二百九十一 坦白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三百零七 要生了五百九十七 甜棗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百一十二 紅線十五 哱雲勸降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六十五 戰與和(下)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二百 秀才遇到兵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六 備敵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一百零二 賭徒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三百七十一 大勝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六十 必敗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一百六十九 挑釁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