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

此時此刻的豐臣秀吉依然是整個日本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哪怕他即將敗落,哪怕他即將死亡。

德川家康在得到豐臣秀吉被本多忠勝保護起來的消息之後是有一種欣喜若狂的感覺的,但是隻維持了短暫的一點點的時間,然後就開始變得有些忐忑不安了,因爲他聽說豐臣秀吉要見他,他有些擔心,有些心虛,有種不敢面對這個他背叛了的人。

“你必須要去見秀吉,主上,這是一種象徵,象徵着您從他的手裡接過了日本的最高統治權,象徵着您並不害怕他,象徵着您可以執掌整個日本的最高權柄。”

黑田如水如此這般的告誡德川家康。

想通了這個關節,德川家康終於下定了決心,他邁開了步伐,緩緩走向了豐臣秀吉所在的屋子前,本多忠勝上前見禮:“主公,太閣他要見您,他就在裡面。”

德川家康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推開了大門,一眼便看到了宛如老僧入定一般端坐在房間正中央的豐臣秀吉。

“太閣。”

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面前三步停下了腳步,跪坐下來,依然是用之前面見豐臣秀吉之時的禮儀面見豐臣秀吉,然而在豐臣秀吉此時此刻的情況看來,卻未免有些濃重的諷刺意味。

“家康,你來了?”

“是的,太閣,我來了。”

“你還願意來見我啊?我還以爲,你會直接派人把我的腦袋給砍掉,再也不來見我了,那我未免還是會覺得有些遺憾的。”

豐臣秀吉睜開眼睛,臉上帶着深深的疲憊。

“這是官兵衛先生建議的,如果我不來面對面的取走太閣的性命,就沒有資格取代太閣成爲日本的掌權之人,所以我來了。”

德川家康把自己的佩刀放在了豐臣秀吉的面前,豐臣秀吉動了一下眼珠子,看着德川家康,笑了。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官兵衛在給你謀劃,難怪我會一無所知,難怪我會失敗的那麼慘,原來是官兵衛,官兵衛他……他在恨我對嗎?這也就是說,長政死在朝鮮了?”

德川家康點了點頭。

“據可靠的消息,黑田長政是在保衛漢城的戰鬥中戰死的,被明國大將吳惟忠斬殺了,割下了頭顱,死的非常慘,黑田長政手下的黑田部隊也損失慘重,黑田家的家將跟過去朝鮮的也全部都死去了,沒有一個活着,太閣也實在是讓官兵衛先生太傷心了,本來,這場戰爭就不應該發生。”

豐臣秀吉的腦袋前所未有的清醒着。

“家康啊,你們都以爲我瘋了,我神志不清,你們猜測的其實也有些地方是對的,那些時候,我的腦袋的確有些不靈光了,但是你必須要知道,這場戰爭,如果不是我來發動,就會是你來發動,你必須要知道,我發動這場戰爭,不僅僅是爲了我自己。

家康,我對你說些掏心窩子的話,我承認,我的出身低微,被很多人瞧不起,當初請求徵夷大將軍也不成,只能得到關白的位置,被很多人恥笑,這一直是我的一塊心病,我討伐明國,的確是有着要獲得不世戰功來證明我自己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覺得東國西國的這些亂世的大名們,會安安心心的享受太平嗎?

他們生長於亂世,成就於亂世,最喜歡的也是亂世,我打怕了他們,卻沒辦法消滅他們,我是統一了日本,但是更多的人對我是陽奉陰違,表面上一套,暗地裡又是一套,他們的存在對於我而言,是建立穩固統治的重要絆腳石,所以哪怕我非常心痛,我也必須要想方設法的除掉他們。

只要他們在一天,日本就不會真正的平靜下來,與其讓他們繼續做大威脅到好不容易得到的平定,倒不如讓他們走出去,把目光放到朝鮮和明國的身上,宣泄自己的精力,給國內減輕負擔,還能順便獲得功績,搶到土地,那豈不是一箭三雕啊?”

豐臣秀吉想着德川家康攤了攤手,把德川家康說的驚訝不已。

“只是我唯獨沒有想到的是,明國軍隊的戰鬥力居然那麼強,記得當初,咱們還在亂戰的時候,我從很多商人嘴裡面得知,那些被咱們打敗的大名手下的流亡武士全部流亡到海外,尤其是去了明國,在明國的浙江福建這些地方,把明國的官軍打的非常慘,賺了非常多的錢和奴隸,我當時就在想,明國那麼好打,連一些流亡無視都能打敗他們的正規軍,那要是咱們的正規軍過去了呢?”

德川家康連忙打斷道:“但是那已經是幾十年之前的事情了,而且那些流亡武士最後也被明國的軍隊給剿滅了不是嗎?”

“對啊,我想,對付一些流寇都那麼費勁,需要幾十年才能解決,那麼要是對上咱們的正規軍,他們又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對付咱們的正規軍呢?這些時間至少夠咱們打下朝鮮了吧?”

豐臣秀吉露出了一副苦惱的樣子:“可誰知道,明國這一次的反應居然那麼快,那麼快就出兵朝鮮,並且打敗了我們的部隊,我也沒想到我們居然敗得那麼快那麼慘,那麼多的精銳,十五萬的精銳,居然就這樣敗給了明軍,你說這是多麼匪夷所思的事情?家康,你能想明白嗎?”

德川家康自然也想不明白,他沒和明軍正面交手過,也不是很清楚明軍的戰鬥力,但是他和西軍戰鬥過不止一次,瞭解西軍的戰鬥力,既然西軍敗得那麼慘,那麼他的東軍又能討到什麼好處呢?就憑明軍手上那麼多大炮,就能給他們來點硬菜好好的吃一頓,豐臣秀吉打不敗的敵人,他德川家康就能打敗?

“只能說明國實在是太強大了,還不是目前的我們可以戰勝的,太閣,你有些太操之過急了,而且也選錯了對象,明國那麼大,我們那麼小,人口那麼少,怎麼能和明國相提並論呢?要選,也應該選一些距離明國比較遠的小國纔對,那樣才比較安全,而不是一上來就挑選很難戰勝的明國。”

豐臣秀吉苦澀的點點頭,嘆息道:“現在再去看,的確是這樣的,但是當時,我又怎麼能確定呢?家康啊,很多事情不是你在這個位置上就能看透的,一旦你看不透,底下的人又不說,反過來瞞着你,我的現在,就是你的未來啊!”

德川家康的身體微微前傾:“您的話,我記住了。”

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四百零八 條件(上)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三百三十四 大城六 備敵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五百八十 仇敵(下)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六百二十五 細作?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關於結尾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七百八十九 運氣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十四 武官的困境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九百二十 臨界點三十六 八成把握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八 難行之路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
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四百零八 條件(上)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三百三十四 大城六 備敵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五百八十 仇敵(下)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六百二十五 細作?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關於結尾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七百八十九 運氣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十四 武官的困境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九百二十 臨界點三十六 八成把握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八 難行之路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