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

過去的幾十年裡面,莽應裡對於自己要做的事情要打的仗,是沒有任何遲疑的,他不相信自己會戰敗,他不相信自己會被別人打敗,他只相信自己是無敵的,他的民族他的國家的崛起是順應天命的,天命在他這邊,所以即使是龐然大物一樣的大明,他也敢進攻,儘管他連大明的一個省都沒有打過。

可能在他的意識裡,大明也就雲南廣東廣西加在一起那麼大吧?

所以當蕭如薰這來自北方的狼南下以後,他明顯的不適應了,他開始慌亂,開始懷疑,開始質疑自己,最終決定通過一場戰鬥,把勝負和前途交給上天,讓上天來判斷來決定誰應該崛起,誰註定成爲墊腳石。

蕭如薰從來都認爲情報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在開戰之前一定會取得相當程度的情報,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究之後,再行決定戰術,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蕭如薰認爲可以做到這一點的纔是一個合格的統帥,因爲此戰關乎到蕭如薰之後的大略,他必須要保證這場戰爭以極低的代價可以取勝。

因此他便搜當地有關氣候地形和有害物種還有常見的病症之類的信息,力圖保證軍隊的安全,也有派人跟隨暹羅的情報人員奔赴緬甸邊境處搜尋相關的情報,關於情報,納瑞宣王也相當的在意,所以兩人一拍即合,一起派了相當一部分的人和翻譯前往搜尋緬甸人的情報。

既然磨合需要時間,開戰需要時間,那就好好的搜尋情報,打磨戰術,適應氣候,蕭如薰給了三萬明軍足夠的時間,讓他們適應當地的氣候,尤其是下雨的時候,現在正值夏季,暹羅的雨下的又大,時間又長,幸虧蕭如薰準備了大量油紙可以用以保存火藥,否則火藥都要潮溼了。

蕭如薰很確定如果打仗的時候突然下雨,那麼對於火器部隊的打擊是相當大的,所以火器部隊訓練火器的同時,蕭如薰也會給他們每人一把佩劍或者佩刀,一旦火器不能用,立刻變爲刀劍手參與肉搏,而炮手因爲火炮笨重,不能及時撤退,所以就要求銃卒保護炮手撤退。

一旦下雨,蕭如薰就感覺不僅空氣和房屋,就連自己所用的牀鋪都是潮溼的,這股溼氣無孔不入,讓人動彈不得,一旦下大雨,明軍的營房都會變成小池塘,不少地方都會淹水,而且營房還會被水滲透,對此,納瑞宣王表示他也沒辦法,下大雨的時候,暹羅士兵包括歐洲人都是一樣的受罪。

除非你住到城池裡面,那就好一點。

蕭如薰還是拒絕了,選擇在軍營裡和士兵同甘共苦,這一點很受軍士們歡迎,考慮到士兵們身體的需要,蕭如薰就把之前準備的蜀椒和辣椒大量的投入到士兵的伙食裡面,讓士兵通過吃辣來祛除體內積蓄的溼氣,以免患病。

說起這個,蕭如薰還覺得有點搞笑,辣椒這東西元代就已經有達官貴人從海外引入,當作是花卉種植觀賞,到了明代,辣椒還是觀賞類植物,並沒有被當作食物,到也不是沒有人試吃過,只是味道太刺激,有人懷疑辣椒有毒,就不敢吃了,此時此刻的中國,若要品嚐到辣味,主要靠蜀椒,也就是花椒。

蕭如薰在浙江福建和廣東三省都有發現有人種植辣椒當作觀賞類花卉種植,價格不高,因爲實在沒有太多人喜歡,也就種着玩玩,蕭如薰到打聽誰家有大量種植辣椒,也沒有找到多少,然後就把他們手上的辣椒都給買了,然後順帶着購進了一大批蜀椒,就是打着給士兵吃辣祛除溼氣的主意。

剛開始士兵們聞到相當刺鼻的辛辣氣息的菜和湯的時候,還有些不適應,不敢吃這裡頭的東西,有些吃過蜀椒的人說這是辣味,很正常,然後帶頭試吃,結果被比蜀椒更辣更刺激的味道給刺激的吐了一地,連忙詢問這到底是什麼,怎麼那麼辣那麼刺激。

結果這些寧夏士兵被蕭如薰嘲笑,然後大家就目瞪口呆的看着蕭如薰提督大口大口的吃辣的菜,喝辣味的湯,然後狂出汗,一抹額頭,吃完喝完,吸溜着嘴脣大呼過癮,看他汗如雨下面紅耳赤的樣子,似乎真的很過癮!

士兵們看的眼熱,也不管辣不辣,紛紛學習蕭如薰,最開始的刺激過後,他們就感覺自己的身體裡像是有一團火一樣在燒,燒啊燒啊燒啊就把這些天積攢的溼氣和鬱悶的氣息都給燒出來了,汗如雨下,面紅耳赤,整個人就和蕭如薰一樣一邊吸溜着嘴脣一邊大呼過癮,一邊狂吃一邊狂喝,似乎是享受到了什麼特別美味的東西一樣。

有了寧夏兵帶頭,其他的士兵也不願意落後,南兵和狼兵都開始嘗試吃辣,有些人是吃過蜀椒的辣味,覺得這種辣味更刺激,倒也不是接受不了,有些人打出生開始就沒吃過辣味,揹着辛辣的感覺刺激的舌頭吐的老長,說自己快要噴火了,然後相互嘲笑對方。

最後吃着吃着吃出狠勁兒來了,比着吃賽着吃,吃着吃着又吃出了味道,寧夏兵首先愛上了這種感覺,然後是兇悍的狼兵,更是愛這種味道愛的不要不要的,最後纔是浙江福建廣東的南兵接受這種辣味,短時間內,三萬主力都開始接受這種辛辣的飲食了。

不過蕭如薰儲備的辣椒不多,市場上賣的也不多,幾天吃下來就沒了,士兵們有些不滿,吃不到辣味反而不習慣,開始抗議鬧事,搞得蕭如薰哭笑不得,就只好詢問暹羅有沒有辣椒出售,納瑞宣王一愣,一拍大腿!

天兵喜歡吃辣味?太好了!咱們暹羅有這種辣椒出產,但是喜歡的人不多,因爲太辣,所以經常賣不出去,反倒是那些洋人買的更多,天兵喜歡?好!大量贈送,折價出售!

於是蕭如薰才知道,納瑞宣王嘴裡的暹羅辣椒就是傳說中的泰國朝天椒的祖宗,辣度遠超大明出產的蜀椒。

大明軍隊就在雨水和辣椒的雙重摺磨下痛並快樂的度過了最後一段非戰時光。

當大雨停止,天空重新放晴的時候,之前派出去的探子們帶着驚慌失措回來了,並且帶回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緬甸人主動出擊,緬甸王太子率兵三十萬朝暹羅殺了過來。

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二百零五 斬!!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七十四 大明劫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九百一十六 毒酒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六十 必敗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七百二十五 蠢貨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七百九十七 策反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五百九十四 好黑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六百六十六 拉攏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四十六 寧夏亂平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
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二百零五 斬!!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七十四 大明劫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九百一十六 毒酒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六十 必敗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七百二十五 蠢貨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七百九十七 策反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五百九十四 好黑三百五十八 夜襲(三)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六百六十六 拉攏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四十六 寧夏亂平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八百九十六 今晚就動手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