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

袁黃對大明朝如今的制度的弊端看得非常透徹,所以,他不止一次的建議蕭如薰創辦軍校,但是蕭如薰看了看自己手底下的人口數量和軍隊數量,笑了一下,就那麼看着袁黃,袁黃看了看緬甸的人口數量統計策,也忍不住笑了一下。

一百萬人,地廣人稀的情況下,開發都費勁,還搞什麼軍校?緩緩吧!

但是不是說不好,相反,這是非常有必要的舉措,已經列入了蕭如薰的計劃之中,但是目前的緬甸最重要的主流依然是建設,而不是大躍進。

三萬軍隊和現有的軍官已經差不多足夠現在的所用,等真正需要更多軍隊的時候,再說這些。

至於軍隊的訓練和戰鬥力的提高維持也是很重要的,再精銳的部隊如果不戰鬥也是難以維持戰鬥力的,不過蕭如薰有辦法。

他花了不少時間擴建水師,然後以大明水師的名義承接東南亞很多小國商人的任務請求,出動水師討伐海盜,或者給那些商船護航,從萬曆二十四年年初開始,一直到現在,護航任務已經執行了快兩年。

兩年內,明軍在東南亞的海面上和海盜交鋒不下一百次,累計出動兵員人次超過三萬次,基本上每一個士兵都參與過一次與海盜的海上戰鬥,在南海海域打下了赫赫聲威。

三次大的海上剿匪戰役打完之後,南海海域三支比較兇悍有名的海盜船隊就被明軍水師團滅了,團滅在明軍鋪天蓋地的炮火之下,整個海域爲之一清,海商爲之歡欣鼓舞。

到現在,海盜還是有,但是已經沒有成建制的大規模海盜集團了,基本上海盜見到了船上懸掛着“明”或者“蕭”字樣的大旗的船隻就會退避三舍,不敢接近。

大明的聲威繼續在南洋維持着,影響力與日俱增。

不過陸戰方面蕭如薰就沒有什麼好的練兵對象了,只能用訓練來填補實戰的缺乏,主要是之前的一戰打的太過於兇猛,以至於明軍在這片土地上找不到敢於抵抗的對手,全部都投降了,根本就不敢反抗,沒有反抗自然也沒有戰爭,蕭如薰只能把部隊拉出去輪流海戰以保持戰鬥力和戰鬥直覺。

袁黃一手抓起了整個緬甸全部的政務,在蕭如薰設立的鎮南侯府政務所裡面擔任所長的職務,將政務所下轄的八座城市的政務囊括其中,總攬全局。

爲了更好的發展緬甸,蕭如薰兩年前設立了政務所,把目前有漢民定居的八座城市囊括其中,讓袁黃負責統一管理,因爲沒有朝廷的任命,也沒有正式的州縣劃分,更重要的是沒有設立州縣的必要,漢民定居處只在八座城市周邊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還是無人區,根本建立不了政權。

所以乾脆就把八座城市作爲基礎行政單位,每座城市設市長一名,副市長兩名,一應配置如同大明的縣府,但是叫法不同,算是規避雷區,不至於落人口實,袁黃總管這八名市長,一應行政命令都由袁黃下令,八名市長負責實施,而且袁黃還被分配了直接指揮警察部隊的職權,算是把五千警察和陳燮的指揮權交到了袁黃的手上。

我掌兵權?

這是袁黃最開始的想法。

然後他就推辭了——我不掌兵權,我是文官。

蕭如薰就解釋了——您老人家是我最信任的人,把警察部隊交給你來管理指揮,我也非常的放心,而且最關鍵的是,警察部隊不同屬於軍隊,相當於衙役,只是更加規範化和統一化,戰鬥力方面也和正規軍隊相差不遠,如果在緊急狀況之下,用作軍隊也是不錯的。

關鍵的是警察負責維護城市治安,在目前這個城市發展的雛形期,正是需要警察來維護治安的時候,警察不負責戰鬥,嚴格來說不屬於軍隊,所以也不算是掌握兵權,您老人家不用避嫌,掌握就好。

袁黃感激不已,接下了警察的指揮權。

八名市長和十六名副市長都是來自各個小國的歸化官員,有實際經驗,通過了蕭如薰的考覈,從而出任職位,他們對於這個名爲市長實爲縣長的職位相當的重視,認爲這是迴歸大明的第一步。

很多從東南亞小國來到緬甸鎮的官員都是這樣看待的,他們都沒有功名,如果不在緬甸鎮的話,在大明的任何一個地方都無法成爲正式官員,現在雖然他們表面的身份是鎮南侯府下轄的吏員,但是實際權力和正式的官員無二,就是官員。

如果抱緊鎮南侯府的大腿,以後一定也會有好的發展——這是他們的共同心願。

而作爲一百多萬子民和三萬五千軍隊的主宰,蕭如薰每日的任務也是比較繁忙的,除了一些必要的和袁黃商量辦理的發展大計之外,他主要就是帶着衛隊到處轉悠,到八個城市周邊和裡面轉悠,監督軍隊的訓練,觀察警察部隊的執法,考察市長和副市長的施政,深入瞭解底層百姓的生活現狀。

得知了百姓們在緬甸鎮生活的非常滿意,過上了夢寐以求的不會餓肚子的生活,蕭如薰還是很高興的。

百姓所求真的很少,最基本的,只要有土地吃得飽,他們就會老老實實的生產工作,十分的勤勞肯幹,在緬甸土著的掌握之下產不出多少糧食的土地,在他們的手底下,就能數倍甚至十數倍的產出糧食,多到讓他們都不敢相信的地步,玉米和水稻積壓在每一個農戶的家裡面,都快要堆不下了。

爲此,蕭如薰還建議這些農戶在平時養殖一些雞鴨鵝豬之類的家禽,並且從大明內地引進了一批家禽發放給農戶們養殖,讓他們用多餘出來的糧食養殖這些家禽,以豐富他們的餐桌,豐富緬甸的物產。

在蕭如薰的全力呵護之下,緬甸的農業迅猛的發展起來,在只有幾十萬勞動人口的狀況之下,這份糧食產量幾乎達到了大明某些人口較少的省份的級別,完全可以滿足所有人口的需求,多出來的一部分還能拿來養殖牲畜,這是在家鄉做夢都夢不到的夢幻場景。

在這裡生活着的人們絲毫不會懷疑緬甸鎮會在這位侯爺的帶領下走向更加富強的道路。

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十二 煩躁的哱雲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五 視察軍營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六百三十一 煽動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百 審判五百八十 仇敵(下)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十二 煩躁的哱雲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五 視察軍營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六百三十一 煽動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百 審判五百八十 仇敵(下)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