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

豐臣秀次是個守成之主。

就拿他現在的表現來看,他進入名護屋是帶着一批軍隊進來的,首先就讓蠢蠢欲動的東國大名們投鼠忌器,瞭解了豐臣秀吉的情況和外界風言風語的情況之後,也來不及追尋事情的真假,先將名護屋附近的東國大名們全部拜訪了一遍。

也是帶着軍隊去的。

然後在德川家康的帶領下微笑着檢閱了一番他們的十萬預備隊,宣示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威懾力,然後宣佈不管情況如何,就算前線戰況不佳,這些風言風語說的都是真的,他也一定會帶領着大家一起去朝鮮把明軍打敗,把被困住的軍隊救回來,然後和明軍議和,結束戰爭。

不管能否做到,但是宣誓存在感的工作豐臣秀次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暫時震懾住了德川家康這些人。

這些人也頭一次發現他們小瞧了這個豐臣秀吉的養子,這個不聲不響的傢伙已經成年了,而且在關白的職位上歷練了一段時間,有較強的能力,還有自己的勢力,是個很棘手的繼承人。

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小心思深深的隱藏起來,生怕被豐臣秀次看出什麼。

名護屋內的氛圍也進一步的緩和了,人們放寬心,有條不紊的繼續準備着爲戰爭爲未來而服務,而豐臣秀次也趁這個機會對前線的戰局做了一番非常深刻的瞭解,這才驚悚的發現情況遠遠超乎了他的預料,前線的戰況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而這個時候,豐臣秀吉卻還不知道一切的真實情況,還在做着成爲世界之主的夢,甚至因爲外界的流言都給氣暈過去了,還躺在病牀上昏迷着。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朝鮮方面軍的那些人,只是向豐臣秀吉一個人隱瞞,前線戰況的殘酷,就連豐臣秀吉身邊的幾個人都知道了,只有豐臣秀吉自己不知道,任何試圖向他提出的人都被他憤怒的殺死了。

這個謊言如今已經被豐臣秀吉認定是實情,而真正的實情卻被認定爲謊言。

豐臣秀次已經意識到再不撤軍,他們豐臣家的這點老底子就要全敗光了,到時候德川家康一旦發難,他可不敢保證手下那區區萬餘人馬能做什麼。

趁着德川家康等人投鼠忌器還沒有下定決心之前,得迅速下達撤軍命令,穩定人心,尤其是震懾東國大名,不管征伐朝鮮軍損失了多少人,但是隻要那些人回來了,豐臣家就還倒不了,豐臣秀吉幾十年的謀劃積累不是德川家康說取代就取代的。

於是豐臣秀次提筆起草了撤軍令,然後親自在病牀前服侍豐臣秀吉,等着豐臣秀吉的甦醒,向他稟明一切,一天以後,豐臣秀吉甦醒了,但是根據醫官的說法,豐臣秀吉的身體很虛弱,不能受刺激,豐臣秀次擔心他的身體,決定將這件事情延後報告。

豐臣秀吉剛剛醒過來,清醒了一點,得知豐臣秀次的一系列做法之後,表示了肯定,握住了豐臣秀次的手,不斷表示道——我死之後,你爲太閣。

正當一切朝着對豐臣政權有利的方向前進的時候,黑田如水秘密來到了名護屋,親自拜訪了豐臣秀吉的寵姬澱姬。

曾經的他作爲稀世的名軍師,爲豐臣秀吉奠定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現在,他將再次展現稀世的名軍師的謀劃,然而這一次,他效力的目標已經不再是豐臣秀吉了。

但是澱姬不知道,澱姬對於黑田如水不算太熟悉,但是由於黑田如水也算是豐臣秀吉麾下文官派的一員,所以相對於尾張武將們來說,澱姬和黑田如水還是能說的上話的。

出於這個原因,澱姬對於黑田如水也有些天然的親近感,看到了黑田如水送來的大量珍貴禮品,滿眼放光的澱姬果斷接見了黑田如水。

“澱姬夫人安好。”

黑田如水的禮節十分周到,澱姬面帶微笑的點了點頭,溫聲道:“官兵衛先生親自前來拜訪,不知道有什麼事情呢?難道說黑田家還有什麼優秀子弟尚未出仕,希望推薦給太閣嗎?哪怕小女子眼界淺陋,也是知道黑田家的優秀子弟非常多。”

看到了那麼多珍貴的禮品,澱姬理所當然的認爲黑田如水有事情要拜託自己,和之前無數求自己辦事的人一樣,這個美貌的女人除了繼承她母親阿市的外貌之外,什麼也沒能繼承到,比如她母親的聰慧。

眼界短淺,愚蠢不已,黑田如水其實相當的輕視這個女人,然而此時此刻,面對豐臣秀次的強勢出擊,黑田如水知道,只有澱姬才能應付豐臣秀次。

“澱夫人,臣下久疏問候,今次前來,只是例行問候而已,並無他想。”

黑田如水說出來的這些話,就連澱姬也不會相信,於是澱姬很懂行的清咳了一聲,於是除了澱姬的貼身婢女之外,其餘人都非常懂行的離開了正殿,並且關上了殿門。

“官兵衛先生儘管放心,這裡的話,出你的口,入我的耳,我的婢女,呵呵,她耳朵不好使。”

澱姬一副我辦事你放心的模樣,黑田如水只是暗暗的鄙視,面上卻充滿了感激之情。

“夫人果然聰明,知道臣下有事相求,可臣下並非向澱夫人求助,而是向另外一個人求助。”

澱姬皺了皺眉頭:“官兵衛先生所說的另外一個人,是指誰呢?”

黑田如水神秘的笑了笑:“當然是您肚子裡的孩子。”

“孩子?”澱姬愣住了:“肚子裡的孩子?”

不僅僅是澱姬,澱姬身旁的親信婢女也被嚇的愣住了,整個人宛如石雕。

“對,您肚子裡的孩子。”

澱姬聽了幾遍,確定黑田如水沒有說錯話,忍不住的詢問道:“官兵衛先生,你是知道的,我肚子裡可沒有孩子,雖然我的確很思念鶴鬆,但是鶴鬆那孩子可是已經故去了,這種話,可千萬不能亂說啊?”

黑田如水點了點頭,輕聲道:“我當然不會亂說,您肚子裡的孩子現在也的確是不存在,但是,夫人,關白殿下這位接班人,名義上可是北政所夫人的養子,和北政所夫人頗爲親近,和尾張的那些人走的也比較近,夫人,若是關白殿下真的繼承了太閣的位置……臣下聽說,太閣的身體最近不太好?”

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四百四十九 山頭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六百三十八 三絕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十五 哱雲勸降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九百 三路反擊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九百七十三 興亡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九 訓練鳥銃隊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
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四百四十九 山頭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六百三十八 三絕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十五 哱雲勸降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九百 三路反擊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九百七十三 興亡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九 訓練鳥銃隊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