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

對於趙志皋,朱翊鈞的態度還是很溫和的,這個老人算是羣臣當中的鴿派,好好先生一類的。

他當上內閣首輔的時候都七老八十了,還是因爲王錫爵的突然退下,基本上他都是在熬資歷,而且身上沒什麼能抓住的把柄,這就讓他得以在一衆貪官污吏之中脫穎而出。

這足可見識他的背後沒有多少利益相關在推動,所以此人在行事上頗爲貼合朱明王朝的利益,而不是他本人或者某個利益集團的利益。

而且張位在的時候,各大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也是集中在張位、沈一貫和沈鯉身上,趙志皋則是大家推上去緩和和皇帝之間的關係,做緩衝帶使用的,用個幾年再換人就是,誰也沒說就能配合趙志皋做什麼事情。

反正張居正這種猛人,不僅皇帝不會讓他存在了,羣臣也受不了了,張居正可把他們折騰得慘吶!

相比之下,趙志皋簡直就是一隻小綿羊,不僅任大家拿捏,還能幫着緩和跟羣臣的關係,基本上萬歷十五年以後皇帝就不怎麼上朝了,也基本上不見羣臣,後來寧夏之役開始之後才漸漸恢復接見大臣,但也只是極少數中藥大臣。

可以每個月都能見到皇帝的臣子從三年前開始就只有趙志皋一個人了,皇帝也就對趙志皋多加撫卹安慰,儘管趙志皋已經三次提出要辭官歸鄉,但是皇帝每次都拒絕,要趙志皋繼續幹下去。

開玩笑,內閣裡面現在只剩下沈鯉和沈一貫兩個,這兩人誰是善茬兒?

沈一貫此人素來不怎麼幹淨,而且行事陰柔,給朱翊鈞一種看上去非常難受的感覺,雖然看起來非常和氣,但是誰知道肚子裡面藏着的是什麼?趙志皋對他的評價不好,但是這並不能影響到朱翊鈞的判斷。

朱翊鈞覺得,能背對自己和羣臣開戰的首輔纔是好首輔。

沈一貫感覺就是個首鼠兩端之人,雖然不太可能對自己開火,但是關鍵時刻靠不住當縮頭烏龜的,他也不喜歡,要知道,趙志皋可是幫他擋了不少槍,就連張位當時爲了首輔之位都願意懟羣臣。

至於沈鯉,是標準的那種朱翊鈞最討厭的諫臣,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裡也不知道有多少骯髒事兒,關鍵是一張嘴皮子利索的要命,還站着大義名分,失去輿論高地的朱翊鈞是鬥不過他的,要讓他做了大明首輔,那可好玩了。

所以雖然趙志皋極力推薦沈鯉接任首輔,但是朱翊鈞還是不願意,就和當初不願意讓張位做首輔是一個道理,他不能接受一個專門自己唱反調的人做首輔。

而這樣的人偏偏很多,還個個都把這種事情當作自己的榮耀,趙志皋這種性格溫和的老好人是越來越少了,好容易遇着一個,朱翊鈞可不願意就這樣放手。

還是等等,等內閣再補上來幾個人,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要是有,就把沈鯉弄掉,換上此人,實在不行,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沈一貫了。

但是眼下,趙志皋還是自己最重要的首輔,極其難得的政治盟友,朱翊鈞對待趙志皋是非常重視的。

“老臣拜見陛下!”

趙志皋進來面君,給朱翊鈞跪下行禮,朱翊鈞連忙將他請起。

“閣老不用如此多禮,快請起,來人啊,給閣老看座!”

很快就有人給趙志皋端了一個錦墩兒來,趙志皋謝過了朱翊鈞,然後穩穩地做了半邊屁股下去,這份練了幾十年的功夫他可從來不曾落下。

“閣老來見我有何事?紫荊關大勝我已經知道了,那三萬五千不知所蹤的北虜雖然值得關注,不過蕭卿帶兵我還是放心的,更別說還有太原王世揚的十幾萬兵馬,北虜掀不起大的風浪。”

朱翊鈞看了看面色十分平靜的趙志皋。

趙志皋點了點頭。

“陛下所說的,老臣都清楚,蕭鎮南帶兵征戰,老臣也放心,老臣此來不是爲戰事,而是爲了戰後山西大同重建的事情。”

懂了,懂了,來要銀子了。

趙志皋這樣一說,朱翊鈞就明白了,作爲一個一直被套路從未被超越的皇帝,朱翊鈞對於這種套路已經熟門熟路,基本上羣臣說上一些關鍵詞之後,朱翊鈞就知道他們是來要銀子的。

和其他臣子不同,趙志皋活夠了歲數,看淡了很多事情,基本上和皇帝談話都是直來直往不遮掩,不掩飾自己的目的,不用大道理來粉飾自己的話,這是朱翊鈞願意接見趙志皋,願意和他談論政事的原因。

大道理誰都懂,但是要是一直說使勁兒說,換了誰都會厭煩。

“閣老的意思朕明白了,又沒銀子了是吧?”

朱翊鈞端起了面前的茶碗喝了一口,然後緩緩道:“可朕記着,最多還有幾日,日本賠償銀六十五萬兩就要到了,大同和山西雖然需要重建,這六十五萬銀子還不夠用嗎?”

趙志皋點了點頭。

“陛下,老臣很希望這些銀子夠用,老臣也認爲這些銀子夠用,但是事實就是,不僅國庫的銀子被預支到後年了,明年日本的第三季度賠償銀也被預支了六十三萬兩,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銀子拿來重建山西和大同了。

不僅如此,本來山西大同就遭了災,北虜再這麼一鬧,又要多出不少流民難民沒飯吃沒房子住,總不能將他們全部送到緬甸去。

不說緬甸能否安置下,那山西人口也將銳減,不是可行之策,因此除了重建銀,還要賑災銀和賑災糧,怕就是六十五萬銀子全都能挪用過來,也不夠用。”

朱翊鈞深吸了一口氣,強行按壓住胸中涌動的真氣。

“趙閣老啊,你是首輔,有些事情你的話應該比我的話更管用,國事用國帑,內事用內帑,不說朕已經連續十年不曾動用過國庫一分銀子了,這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道理,你說,這山西和大同的賑災重建是國事還是內事?”

“自然是國事。”

趙志皋老實的回答。

“那既然是國事,爲何不用國帑,而要用我的內帑呢?”

朱翊鈞咬了咬牙,儘量用平和的語氣陳述。

“若是讓其餘閣臣和羣臣來回答,陛下也是清楚的,他們會說,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國事即是陛下的家事,陛下自己都不出錢,怎麼還能指望家事理順呢?”

“那閣老你自己會怎麼回答呢?”

朱翊鈞死死地盯着趙志皋。

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八百七十 交手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九百二十二 流言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四百九十七 選將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 橫越五百年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三百三十四 大城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九百六十六 後路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
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八百七十 交手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九百二十二 流言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四百九十七 選將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 橫越五百年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三百三十四 大城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九百六十六 後路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