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

隆武五年就在一片忙碌和熱火朝天的建設之中度過了,隆武六年新年伊始,度過新年假期休息之後,蕭如薰立刻召開了大朝會。

大朝會上,各部尚書紛紛將上一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本年度的工作安排進行當庭公示,互相之間有什麼問題則當場議論,交給皇帝來評斷,然後就開始全年的工作。

今年是蕭如薰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完成前一個五年計劃的同時,還要爲明年的北伐和新一輪五年計劃做準備。

蕭如薰已經宣佈將大秦的政策按照五年一個週期進行安排,規劃好五年的發展歷程,然後全力實現,並且超越,然後再規劃下一個週期。

這樣的週期制度運行好了,對國家政策的平穩推行和政局穩定是很有好處的。

眼下大秦的政局十分穩定,第一個五年計劃進入收尾期,而大家都很明顯的看了出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目標在隆武四年下半年已經基本完成。

經濟建設,土改進行,鄉政府和村農會的建設,滅蝗滅螺,大馳道的修建,秦軍改組,新生入學,遠航歐洲開闢商路,減輕農民負擔增加商稅收入,擴大土豆玉米番薯的種植面積,擴大家禽蓄養數量和規模等等。

蕭如薰操縱着史無前例龐大規模的中央政府指揮着地方政府完成了這一系列的行動,每個方面的行動都在有條不紊的展開進行,建設的相當可觀。

而今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爲北伐做準備,北伐的準備已經進行了許許多多,包括軍隊到位,模擬演練,後勤保障,考察地形,刺探情報,總之萬事俱備,只缺蕭如薰一個命令。

參謀總部已經將整個戰略擬定,最關鍵的地方已經確定好,怎麼打擊,怎麼殲滅,怎麼長途奔襲,怎麼將重要的草原劃歸己有等等。

甚至朝廷還爲此準備了一套以後招募牧民在草原上定居的策略。

現在一切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就差一個命令了。

而這個命令,也就在蕭如薰的一念之間。蕭如薰是還想將這個基礎打得更加牢固一點的,所以一直沒有下達命令讓軍隊出戰,這一戰必然是傾國之戰,一定要完全準備好,各種預案都要準備好。

於是他正在從大朝會的內容當中判斷這個國家的根基是否已經牢固,物資準備是否已經十分充分。

他所得到的答案讓他非常滿意,也很高興。

結論就是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

“大馳道的修繕,西北和遼東方面都已經接近尾聲,通過大馳道的運輸和進軍的速度超出原先的三分之一,時間上有了大大的富裕,另外在整個運行機制上我們也在不斷的改進,今後速度會有更快的提升。”

由工部當中分離出來的交通部尚書李如雨全面負責大秦整個交通建設安排,這幾年,也是把西北大馳道和遼東大馳道當作重中之重來抓,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工作非常得力。

“關於蒙學建設方面,北直隸,山東,南直隸,福建,浙江,陝西,都已經全面鋪開,其中北直隸和南直隸的初級學堂和中級學堂也開始建設,我們計劃在十年內完成北直隸和南直隸的從蒙學到大學的一體化建設。”

教育部尚書目前還是孔氏族長孔尚賢負責掛名,實際負責的是左右侍郎朱樺和陳慶,這兩人一南一北的將整個場面鋪開,在鄉里建設起了蒙學堂,開始用新發明的注音法傳授幼童識字的方法。

掃盲行動已經開始,大秦的錢沒有白花,相信在蕭如薰有生之年,可以看到教育普及的初步效果展現。

然後是水利建設方面,關於黃河的治理和各個蝗災區的水利建設,工部下了大功夫去治理。

工部尚書楊一魁這幾年就沒怎麼在京城待着,而總是到外地去監工,去調研,去督查各地的水利建設過程。

蕭如薰把水利建設比作國家的血脈運行,對此十分關注,這也關係到農業生產和糧食產量,每年朝廷都對糧食產量有硬性指標,楊一魁要是辦不好水利,農業部尚書能跟他玩命。

所以關於工部水利建設的問題,農業部比蕭如薰還要關注,這關係到年末的業績考覈,以及他們自己的升官。

這幾年沒有什麼大的自然災害,總體來說還是風調雨順的,有災害的地方因爲水利的修繕也有些許的幫助,加上高產作物的引入,各地沒有出現饑荒的消息,基本上人們都能堪堪吃飽肚子。

只要能吃飽肚子,鬧騰的人就沒有,天下就安定了,人人都在想着要過上好日子,要努力幹,努力做工,努力掙錢吃肉穿好看的衣裳,整個社會的氛圍就很好。

蕭如薰對於這樣的氛圍是十分滿意的,所以對朝廷幾大部門的看法也不錯,認爲他們做得很好。

然後就是戶部對大秦戶口的調查統計的最終數據,這個數據在隆武四年年初就給出了,大秦眼下具體的人口數量在一億三千萬左右。

在消滅地主豪紳地方豪強的時候,大秦的地方政府發現了大量的隱匿戶口,而在山林中進行清查逃戶的時候,又發現了一批逃到山中的逃戶。

這兩個羣體加在一起數量就很大了,接着,蕭如薰解放了浙江地區的墮民和一些非民戶的戶口,這一批戶口數量也極大,而且沒有納入明政府的納稅戶口統計當中。

這樣就多出了好幾千萬人。

最後,蕭如薰把刀砍向了民間的寺院和道觀。

歷史上滅佛運動和限制道教的運動屢見不鮮,中國皇帝不能允許宗教和他爭奪納稅人口以及話語權,黃巾起義等數次帶有宗教性質的起義行動也給中國皇帝敲響了警鐘,所以中國素來沒有宗教和皇權相爭的傳統。

明朝就對佛教和道教進行了較爲嚴格的限制,明初這種限制相當嚴厲,限制了寺院道觀的數量和出家人的人數。

因爲這幫傢伙不事生產不交稅,還廣有地產,很多時候出現饑荒,大量百姓投入寺廟道觀,使得他們的勢力在地方上激增。

之後明政府對地方的掌握越來越弱,雖然官方度牒發放少,但是地方上有大量的違法私度。

情況就開始惡化了。

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七十四 大明劫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九十三 金忠善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十 夜襲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四百零九 條件(下)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三百三十四 大城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二十九 破城計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三百四十六 焦土五百九十八 權力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七十四 大明劫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九十三 金忠善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百九十二 “平叛”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十 夜襲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四百零九 條件(下)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三百三十四 大城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二十九 破城計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三百四十六 焦土五百九十八 權力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