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

李昖的抵達是這場盛會的前奏曲,李昖抵達之後,藩屬國受到邀請的國君們一個接一個的來到了大秦的國都朝拜大秦皇帝。

琉球王尚寧是緊跟着李昖之後抵達的第二名藩屬國君主,他似乎因爲自己沒能比李昖更快趕來而感到無比的懊惱,不過在接受了蕭如薰的撫慰之後,倒也沒有那麼懊惱了。

蕭如薰滅掉倭國,等於爲他解除了北境最大的威脅,薩摩藩對琉球的入侵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大秦軍隊掃滅薩摩藩的過程之中,尚寧按照蕭如薰的要求,還派兵一千一起行動。

嗯,對於琉球來說,一千人的兵力的確不能算少了。

此番尚寧前來不僅是爲了給蕭如薰祝壽,更是爲了向蕭如薰表達琉球的感激之情,說起來蕭如薰滅倭之前,琉球就曾經上書給蕭如薰,說他們遭到了倭國的進攻,請求天朝給他們做主。

蕭如薰直接出動十萬大軍給他們做主了。

當然,這並不是爲了琉球,而是爲了大秦自身。

但是不管怎麼說,經過這場戰爭之後,大秦在周邊藩屬國之間的存在感和威望是大大增強了,否則也不可能着急那麼多國君一起來參加大秦皇帝的生日宴會不是。

尚寧對着蕭如薰又是下跪又是磕頭,淚眼朦朧的表達自己的謝意,說琉球要永遠追隨在大秦帝國的腳步之後,永遠成爲大秦帝國的東海屏障,爲大秦帝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種話蕭如薰就當真的聽聽,反正是真是假也就那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蕭如薰真要琉球赴湯蹈火了,琉球人估計會恨死尚寧今天的嘴欠。

這些素來恭順的小藩屬國君主們蕭如薰並不太在意,有時候一個人來,有時候好幾個人一起來,蕭如薰就一起接見,請他們吃頓飯,然後安排他們居主到合適的地方。

之後他們可以閒逛,但是也需要學習大秦的皇家禮儀,以便生日那天向大秦皇帝朝拜恭賀。

相比於這些小國的君主,北邊三個勢力的來人才值得蕭如薰更加關注。

更別說這次算是開了先河的,察哈爾部的布延徹辰汗宣佈要親自來給大秦皇帝祝壽,這個人不是一般人,看看他的姓氏就知道了,孛兒只斤。

這是成吉思汗的姓,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雖然已經四分五裂但是名義上還保持着國家稱號的蒙古汗國的大汗。

可惜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當年叱詫風雲席捲整個歐亞大陸的蒙古人早已不復當年的強盛,越來越衰弱,現在雖然還佔據着廣大的草原,但是各部落早就各行其是,早已不把成吉思汗的後裔放在眼裡了。

這個孛兒只斤·布延就是如此,直轄領地只有察哈爾一隅,但是卻依然頂着蒙古帝國大汗的頭號,儘管如此,也沒有什麼人睬他。

他想恢復蒙古全盛時期的榮光,但是手下根本沒人聽他的。

遠的不說,近一點的,這一次也要來給蕭如薰祝壽的科爾沁部落的領頭人翁果岱就是帶頭不聽話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聽說布延要親自來給蕭如薰祝壽,所以翁果岱纔來了,但是蕭如薰從中發現了不少機遇。

畢竟是名義上的蒙古大汗,名義上蒙古汗國的老大,從地位上來說,並不比蕭如薰要低,因爲北元自始至終沒有嚮明朝投降,也沒有和明朝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關係比葉爾羌汗國還要不如。

所以布延要親自來給蕭如薰祝壽,大秦官方已經將之渲染爲了大秦和蒙古之間外交關係的破冰之旅。

儘管布延也根本代表不了蒙古,可畢竟是名義上的,有名義上的大義名分,大秦想怎麼吹噓都可以,所以對於布延的到來,大秦官方還是用了比較高的規格來接待。

對於下屬藩屬國的君主,一般都是禮部和外交部派人迎接,而輪到布延的時候,是內閣輔臣葉向高作爲代表負責迎接的。

布延一行人有五百餘人,帶着不少牛羊馬和草原上的特產作爲給大秦皇帝的賀禮,葉向高將他們安置在城外大秦軍營的北側,然後引領布延和他的重要親信還有護衛數十人進入大秦國都範圍。

蕭如薰認爲布延此來並非簡簡單單是爲了和他商議互市的事情,一定還有別的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們一進入大秦國境,就被黑水嚴密的監視起來了。

而事實也沒有出乎蕭如薰的意料,進入北京之前,布延親口用並不太熟練的漢話和葉向高進行了十幾分鐘的私下談話,談話的中心內容讓葉向高大爲吃驚,並且緊急派人聯絡了蕭如薰。

蕭如薰得知以後,也有些吃驚。

布延要向蕭如薰贈送的壽禮是傳國玉璽。

關於傳國玉璽的事情,蕭如薰上輩子就知道不少消息,反正衆說紛紜,誰也不知道誰說的是真的,各種消息滿天亂飛,越傳越亂,到最後真正的傳國玉璽在什麼地方甚至是否真的存在都成了一個謎。

可是傳國玉璽在歷史上的確非常受到重視。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到傳國玉璽爲正統,奉若奇珍,國之重器,得之則象徵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但凡做皇帝而沒有得到傳國玉璽的,則被嘲諷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

但是就蕭如薰設身處地的在這個時代生活那麼多年之後,發現大明朝中後期,人們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大爲轉變了,甚至很多時候都引爲笑談,而不把它當真了。

或許是歷史上因爲傳國玉璽出現太多次,造假太多次,讓人們已經逐漸失去了對傳國玉璽的迷信態度,甚至連基礎的信任都不存在了。

你也造假我也造假,大明朝更是壓根兒就沒有傳國玉璽,好端端的過了二百年,現在大秦朝也沒有傳國玉璽,開國三徵如日中天,何其強大?

傳國玉璽……

還很重要嗎?

而且從唐代以後,就沒有真正的傳國玉璽的消息出現,宋代元代明代清代都出現過傳聞,但是統統都是假的。

目前最可信的傳國玉璽的下落流程是說傳國玉璽最後出現在後唐末帝李從珂的手上,和他一起自焚,然後就此消失。

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四百七十四 命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五百八十 仇敵(下)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養料(下)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三百七十四 燈塔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四十三 地道挖成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關於結尾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三十四 準!三百四十六 焦土十二 煩躁的哱雲六十四 戰與和(上)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三百七十四 燈塔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七百九十七 策反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
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四百七十四 命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五百八十 仇敵(下)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養料(下)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三百七十四 燈塔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四十三 地道挖成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關於結尾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三十四 準!三百四十六 焦土十二 煩躁的哱雲六十四 戰與和(上)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三百七十四 燈塔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七百九十七 策反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